非手术定向模拟腹腔镜训练在八年制医学生临床教学中的应用

来源 :中华医学教育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lws0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探讨八年制临床医学专业学生第4至第5学年非手术定向腹腔镜模拟训练的可行性.方法 选取我校八年制临床医学专业9名学生为学生组,40岁以上的5名志愿者为高龄组、18岁以下的5名志愿者为低龄组,进行非手术定向模拟腹腔镜训练操作,每人训练5轮,对完成时间、准确率及水平持镜时间比三种主要参数进行记录和统计分析.结果 培训前,三组人员在准确率及水平持镜时间比两个参数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完成时间高龄组最长、低龄组最短,三组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培训后,低龄组完成时间最短,学生组及低龄组很快达到学习曲线的平台期.结论 腹腔镜模拟训练可以提高具有不同临床经验参与者的腹腔镜操作技巧,在八年制临床医学专业学生的实习阶段进行非手术定向模拟腹腔镜训练是可行的。

其他文献
角膜穿通伤是常见眼科急症,多合并外伤性白内障,有效治疗,尽快达到患者视功能的重建是目前很多医生关心的问题.本文就其治疗方法、手术时机的选择进行讨论.(眼科,2010,19:79-
对经典原版英文医学教材进行本土化改造,使之成为适合我国医学教育双语教学需要的教材,对推动我国医学教育的国际化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探讨了原版英文医学教材的优点及其需要进行本土化改造的原因,提出了本土化过程中应当坚持的原则和实际操作方案。
本文剖析了行动导向教学的基本概念、主要内涵和运作特征,联系医学专科教育实际,提出规范应用行动导向教学,充分发挥其能力培养优势,有针对性地培养医学生从事医疗卫生工作应当必备的基本能力,为在医学专科教育中推广应用行动导向教学进行了探索。
目前,以问题为基础学习(problem-based learning,PBL)已经成为国际上较为流行的一种教学模式.本文着重阐述了该模式下教师角色的转变,并结合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心血管内科学的教学实践,探讨了在角色转换过程中教师需要面对和解决的问题。
本文阐述了医学伦理学教学中以授课为基础学习教学方法的不足,分析了以问题为基础学习教学方法的优势和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详细说明了两种教学方法在医学伦理学教学中的互补应用及其效果.实践证明,此种教学方式得到了学生的认同。
目的 探讨比较教学法在病理学实验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将学生随机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分别采用比较教学法和传统教学法进行教学,比较两种教学方法的教学效果.结果 实验组学生的考试成绩明显优于对照组学生.结论 比较教学法在病理学实验教学中具有明显的优势,更有利于提高病理学实验教学质量。
诊所式教学方法是在案例教学方法的基础上应用于中医学实践的教学方法,中医学传统的师承教育采用的几乎就是这种模式.怀化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在中医学类专业三个年级学生的中医内科学教学中应用了诊所式教学方法.结果 表明,教师及学生对诊所式教学方法评价较高,实验组学生的中医内科学考核成绩优于对照组学生(P<0.05或P<0.01).诊所式教学方法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帮助学生记忆、提高学习效果等方面具有一定的优势
针对我国医科院校医学教育中普遍存在的问题,本文阐述了以国际医学教育标准本土化为导向的医学教学体系网络化平台的建设,并介绍了医学教学体系网络化平台建设所取得的成效。
本文从医疗行业特殊性、教育模式改变、医疗市场竞争、医患矛盾四个方面对临床技能模拟教学产生的社会根源与现实基础进行了探讨,进而论述了模拟教学在临床教学中的作用与地位;同时指出,临床技能操作训练的应用范围还存在相当的局限性。
目的 从师生两个方面,评价临床医学专业学生高级选修情况,发现问题,提出改进建议.方法 采用问卷调查方法调查中国医科大学五年制临床医学专业学生与带教教师对学生临床实习时高级选修的评价.结果 高级选修总体有效,但是对提高学生写作能力帮助较小,在时间安排上有待商榷.结论 临床实习中应当加强学生科研能力的培养,重视高级选修的时间和时机的选择,缓解学生实习与就业的矛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