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校园欺凌,家长该如何应对

来源 :心理与健康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sdn9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Q老师,您好!


  我家孩子10岁了,男孩。一天,孩子放学回家告诉我,有同学给他起外号,他们因此发生了口角,闹得很不愉快。我不知道该指责他,还是帮他去学校讨要公道。我孩子平时就比较内向,不善言辞,看着他说话吞吞吐吐、软弱无力的模样,让人很着急也很生气。不知道他们之间发生的事情是否属于校园欺凌,如果是,我该如何帮助孩子应对校园欺凌呢?

晨晨妈妈

A晨晨妈妈,您好!


  通过来信能够感受到您是位善于觉察、反思和学习的母亲,您提到对于孩子的遭遇不知是否将其界定为校园欺凌,说明您平时关注时事热点,能敏锐观察到孩子身心的变化,并愿意通过自身的努力来帮助引导孩子。
  对于孩子和同学间发生的冲突,有些家长会火冒三丈,要去学校找老师理论,还孩子一个公道;有些家长会指责孩子,骂孩子太软弱、太胆小;还有些家长会觉得孩子间的打打闹闹很正常,所以不予理睬和回应。
  其实,作为家长谁都想让孩子具备良好的独立思考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不想让孩子被别人欺负,拥有阳光快乐的童年时光。教育部也印发了《防范中小学生欺凌专项治理行动工作方案》,再次让“校园欺凌”这个字眼出现在我们大众的视线之中。
  校园欺凌指的是发生在学生之间,蓄意或恶意通过肢体、语言及网络等手段,实施欺负、侮辱造成伤害的侵害行为。那么当家长遇到类似情况发生时,到底应该怎么做才能帮助孩子处理好成长的烦恼呢?

帮助孩子分辨他的遭遇属于“校园欺凌”还是“社交冲突”


  很多家长理想化地认为,校园欺凌存在于偏远落后地区,或者只是电视电影中的剧情,远离自己孩子真实的学习生活,但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数据显示,全球每年有2.4亿学生遭受校园欺凌,占学生总数的三分之一。随着时代的发展,我国校园欺凌事件也频频发生,很多被欺凌的孩子不仅身体受到伤害,而且心里会觉得自己比别人差,自我否定,孤僻抑郁;有的孩子的心理创伤甚至成为一辈子的阴影,严重影响孩子正常的学习生活,损害孩子的身心健康。
  那么,如何分辨孩子之间的矛盾是“校园欺凌”还是“社交冲突”呢?我们可从以下三个方面对两者进行分析讨论。
  1发生矛盾的目的性。以对被欺凌者实施欺负和侮辱为目的的就是校园欺凌,这种蓄意或恶意的行为会让人感到不愉快、不适,甚至会造成身心的伤害,这句话中“蓄意”“恶意”就是其中的关键词,比如欺凌者会表现出故意推撞、拳打脚踢、抢夺对方财物、当众辱骂等言语或行为;而社交冲突的发生不存在这种恶意性,是无意的,它是孩子在培养社交技能过程中不可避免、需要面对的成长课题,比如孩子因抢夺玩具发生冲突,或因意见不合发生争执。
  2双方力量是否存在不平衡。校园欺凌的双方之间存在力量的悬殊,所以通常表现为以大欺小,倚强凌弱,以多欺少,比如年纪大的欺负年纪小的,身材比较高大的欺负身材比较矮小的,性格强势、胆子大的欺负性格弱势、胆量小的,一群人欺负一个人等;社交冲突是双方力量均衡,也许是一对一的骂仗打架,也许是多对多的力量抗衡。
  3矛盾发生的重复性。在一段时间内重复性做出故意伤害的行为属于校园欺凌,比如欺凌者多次抢夺被欺凌者的财物,或者经常在网络上发表对受害者不利的网络言论等;社交冲突往往是偶发事件,应当通过合适的方式,比如让他们冷静下来,或者赶紧分开他们,或者要求他们向对方道歉等,满足了双方的需求后,问题也就迎刃而解了。
  如果家长能够明确分辨孩子间矛盾冲突的性质和类型,及时判定事件发展的严重程度,就不会片面地只从孩子作为受害者的这个角度来看待问题,否则家长的负面情绪会传递给孩子,让孩子在人际交往中过分在意别人的言行举止是否针对自己,是否对自己有恶意,强化孩子受欺负、被欺凌的感觉。

改善家庭教育方式


  家庭教育方式的差异会对孩子的性格塑造和行为表现起到重要的影响。既不对孩子过分宠溺,否则孩子依赖性较强,独立性较差,当遇到人际冲突时欠缺解决问题的勇气和能力;也不要对孩子过分严厉,这样会导致孩子表面上听话顺从,内心却极度压抑,性格比较软弱、不自信,处理问题消极被动,在群体中容易成为被欺负的人;更不要让孩子处在暴力的家庭环境中,在这种环境下长大的孩子,易形成用暴力手段解决问题的心理与习惯,行为粗暴,性格冷漠,家庭关系紧张,支持系统力量薄弱,容易成为欺凌者或被欺凌者,因为往往欺凌者大多曾经是被欺凌者。
  良好的家庭教育方式是民主的,保持对孩子的爱与耐心,恩威并重,严慈相济,实现爱与教相结合。当孩子表现进步时,家长及时给予表扬和鼓励;当孩子犯错时,耐心劝导教育,帮助其改正转化。

帮助孩子学会应对校园欺凌


  您可从以下方面给予孩子提醒,鼓励孩子对校园欺凌说“不”:鼓励孩子平时与人为善,与同学团结友爱、和平共处,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校内不携带贵重物品,避免让自己成为欺凌者的行动目标;面对语言暴力,勇敢无畏地进行回应,肯定自己的行为和做法;遭遇行为暴力时,大声呼救,找機会伺机逃走,有时可以用求饶的方式以退为进,保障自己的生命安全;遭遇校园欺凌时,第一时间向家长和老师反映问题。
  无论是校园欺凌,还是社交冲突,孩子的事无小事,每一个动作、每一种表情、每一句言语都透露着他们相应的心理需求。在与孩子的陪伴沟通中,让他们充分感受到父母是他们强大的支持力量这是最重要的。
  心理学家李玫瑾说过,“孩子要有不伤人的教养,但也要有不被伤害的气场。”当孩子拥有了面对冲突的勇气,自然也就具备了解决问题的能力。
其他文献
Q老师,您好!  我十几岁随母亲改嫁到继父家生活,继父一点都不喜欢我。我的学习成绩一直不好,初中毕业便进入社会工作。这样的环境,使我养成了自卑的性格。从镇上走到县城,换了几个工作,都过得不开心。现在,我感到前所未有的失望和悲哀。  在宾馆做服务员时,有一次我遇到一位客人,在我们那儿住了将近一周的时间,她和我母亲年纪差不多,人也和气,还总夸我做事麻利、善解人意,和她说话也就逐渐多了起来。有一次,那位
期刊
什么是自恋?rn“自恋”一词源自希腊神话中的美少年纳西瑟斯.纳西瑟斯爱上了自己在水中的倒影,最终他出于对自己倒影的迷恋,为与之合一,溺水而亡,化作一朵水仙花.rn从“自恋”一词的起源可以看到,自恋的显著特点就是过分自我关注,以自我为中心.
期刊
前段时间热播的电视剧《陪你一起长大》可谓吸引了大批宝爸宝妈。该剧讲述了幼升小阶段的家庭教育问题,剧中的四个家庭对于孩子的教育方法不尽相同,但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的目标:把孩子培养得更加优秀,进入最好的小学。  刘涛在剧中饰演的女强人苏醒原本的家庭生活很幸福,有一个爱她的老公,还有一个可爱的儿子奚望。但随着“幼升小的焦虑”和“内卷”现象的日趋严重,苏醒也从最初的佛系妈变成了鸡娃妈。  奚望慢慢适应着上课
期刊
社会理性化与市场竞争不仅在意识上刺激了女性的崛起,更是推动了女性充分参与经济和社会的发展,使男女在政治、文化、经济、社会以及家庭等领域进一步得到了平等。  张德芬空间CMO于琳琳表示,新女性以新的自我意识与成长,构建出超越传统女性的世界观、价值观与人生观,让社会对于女性有了重新的认识和更高的关注度,时代的进步也必然会有一些社会情况的凸显。  其一,她经济的复苏。不管是服装珠宝、美容美发、生活用品、
期刊
“原生家庭”一词近年来频繁地进入公众视野,家庭故事也是这几年热门的影视题材。《欢乐颂》中的樊胜美,《都挺好》中的苏明玉,《安家》中的房似锦,《隐秘的角落》里的朱朝阳,这些影视剧中的人物与其原生家庭的纠纷,都在向观众传递一种价值观——原生家庭能对一个人的人生产生巨大影响。  我和身边的同学、朋友们讨论自己的原生家庭时,发现了一个有意思的现象——不是所有人都学过心理学,但几乎所有人都会用自我剖析的方式
期刊
什么是舞动疗法?  舞动疗法,又称舞蹈治疗、动作治疗(danceandmovementtherapy),是一种以“动作的过程”作为媒介的心理治疗,即通过舞蹈活动过程或即兴动作,促进个体情绪、情感、身体、心灵、认知和人际等层面的整合,以治疗身心方面的障碍,并增强个人意识、改善人们的心智。  舞动治疗的“舞”即舞蹈,“动”即动作、运动,包括舞蹈活动和躯体动作。但是,“舞动”不是指学习舞蹈或运动操。在舞
期刊
家长和老师常用“悬梁刺股”这个成语故事来鼓励孩子发奋读书,这本无可非议.但本故事的主人公所采取的“刺股”却不是为了激励自己学习.rn今人“刺股”没那么简单rn班主任陈老师向我反映:学生小谢(化名)昨天晚自习后,在寝室里用剪刀刺自己的手臂.同学发现后报告到她那里.她带小谢去医务室做了包扎,然后安排两名室友密切关注她.同时约我给小谢做一下心理咨询.
期刊
我在咨询中,常常会碰到一些有打电话焦虑的来访者。  小A是一家线下教育机构的年轻英语老师,正在带一个初一英语的6人小班。机构规定,课程过半时,要给每个孩子的家长打一个电话,讲讲孩子的学习情况。这个工作小A拖了一周又一周,一个月过去了,她还是没有给家长打电话。我们拖延某件事,常常是因为做这件事会带给我们不好的感受,比如焦虑、恐惧或者烦躁、痛苦。对于小A而言,给家长打电话会让她感觉焦虑和紧张。  我问
期刊
阿豪是一名近期搬入我辖区居住的精神分裂症患者,与其母亲及母亲男友共同生活.据悉,阿豪病情稳定时曾在“中途宿舍”接受过几年的服务,其间康复情况良好.然而,回到家中后的阿豪生活再次陷入了混乱,没能坚持参与康复活动,社交功能没能得以维持,加之与母亲的矛盾,阿豪的旧病一次次复发.据了解,与母亲同住的不到两年时间里,阿豪8次入院接受治疗.
期刊
童年的时间流逝得似乎要比长大后慢上好多。小时候,每天上学和放学路上的一幕幕,就像去西天取经一样复杂曲折。长大后,路途中的时间仿佛都是不存在的。小时候,学校提前放学一小时,都足以来一次惊心动魄的冒险。长大后,三天的小长假一眨眼就过去了。  儿童文艺作家都很懂得这种心理,所以给孩子看的故事里常有“时间压缩”的桥段。跌宕起伏的《爱丽丝漫游奇境》,对应的“现实时间”不过是爱丽丝的一个午后春梦。而《哆啦A梦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