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学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的有效结合

来源 :师道·教研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ongsilia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有效结合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1. 家校教育和家庭教育的有效结合有利于形成教育合力
  〓〓家校结合可以形成教育合力,实现家校互动和谐,将使家长更深入、更全面地了解学生在校接受教育的情况以及学生在家里表现的各种情况,提高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有利于学校与家庭教育达到协调一致,更有效地开展教育。
  〓〓2. 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的有效结合有利于吸纳家长中的教育资源
  〓〓学生家长中蕴藏着丰富的教育资源,一方面,家长有为子女教育投资的热忱,学校可以充分地吸纳他们的资源投资,促进自身的发展。另一方面,高素质、阅历丰富或者在某一方面具有特长的学生家长,或者可以直接充当学校教学教辅人员,或者可以为学校教育的改革和发展发挥他们的聪明才智。加强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的有效结合,让家长参与到学校管理中去,将最大限度地调动家长参与学校事务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从而使这些潜在的教育资源变成办学中的现实资源。
  〓〓3. 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的有效结合有利于提高家长的合作意识与育人水平
  〓〓由于大部分家长不是教育方面的专家,缺乏教育理论的指导,缺乏对青少年生理、心理特点和年龄特征的研究,而对自己的孩子又缺乏相关的教育经验,仅仅凭着对孩子的爱进行教育,往往会出现许多偏差。突出表现在:教育观念落后,教育方法不科学,教育内容偏差等等。这些都严重影响着家庭和学校教育的质量和效果。因此,学校教育必须加强与家庭教育的结合,增强对家庭教育的指导,提高家长的教育素养和家庭教育的水平,形成合力,共同促进学生的健康发展。学校通过合作,为家长提供教育知识的学习和教育技能的培训,帮助家长了解孩子心理发育特点和教育规律,与孩子建立平等、和谐、民主的家庭关系。而家长通过在家庭创设良好的氛围熏陶孩子,与学校教育保持一致,促进孩子的健康成长。
  〓〓4. 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的一致性决定了家校教育整合的可能性
  〓〓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在教育目标上是一致的,这也是家庭、学校教育结合的基础,家庭与学校在学生成长过程中是影响学生思想的两个最主要外因。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对教育、对儿童、对教育规律的认识逐步深化,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正在向着统一和融合的方向发展,家长与教师必须深化认识,切实转变教育观念,采取积极有效的沟通方式,有效地解决双方合作存在的问题,实现进一步深入的合作,促进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的联系与配合,实现二者有机地融合,进而发挥各自的教育优势,形成教育合力,促进孩子的全面成长。
  〓〓随着我国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提高全民素质的任务越来越急切,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相结合的重要性已逐渐被人们所认识、接受和肯定。在一些教育法规中,诸如《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未成年人保护法》等,都明确提出了“协同教育” 的问题。由此可见,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相结合已经成为我国现代教育理论中的一个重要趋势。重视家庭教育是现代教育的必然,也是学校实施素质教育成败的关键所在。只有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形成了合力,我们的教育才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结合的渠道
  〓〓1. 成立家长委员会,让家长参与学校的日常教育管理工作
  〓〓家长委员会是由学校组织的一种家校教育合作的咨询机构或协助单位,它是家庭与学校联系的纽带。家长委员会的机构设置可分校级、年级、班级三个层次,成员在家长自愿报名的基础上由学校综合考虑最后确定人选。委员会的人数依据层次不同有所不同,一般班级家长委员会5至7人,年级家长委员会10人左右,校级委员会的成员原则上应有各个班级的代表。家长委员会要制定章程,其主要任务有:与家长和学校沟通,一方面听取家长的意见,及时反馈给学校,另一方面,动员家长利用社会力量组织有意义的校外、课外活动;参与学校的教育、教学管理,如了解学校前一段工作,商讨下阶段工作,期中考试总结分析,下阶段工作设想等;参与学校重大决策等。
  〓〓2. 沟通是家校结合的有效途径
  〓〓沟通的方式可以是多种多样的。传统的家校联系一般有两种形式:集体形式和个别形式。集体形式一般为阶段性的联系,如家长日、家长开放日、家长接待日等;个别形式一般为日常联系,有面访电话和信访,这是老师或者家长根据个别学生的教育问题而展开的个别交流。无论是集体形式还是个别形式,都是为了达到更好的教育效果。如家庭生活是孩子个性自然形成和展示的空间,而父母又有可能对孩子有深入细致地了解。通过家校沟通,可以让教师对学生的个性有一个充分的认识,发现学生之间的个体差异性。学生间的个体差异恰是教育教学的宝贵资源。学校方面,可以根据学生在学校的表现情况,跟家长做必要的交流;家长也可以根据孩子放学后在家里的行为,保持和学校方面的联系。建立在这种互通有无的基础之上,才能实现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的结合的可能。家长可以根据自己对孩子的全面了解,向学校、向教师提出教育的建议和意见。与此同时,家长应尽可能多地虚心听取教师的建议和意见。因为教师每天和学生在一起,给学生上课,组织各种活动,他们也很了解学生,而且教师们一般都受过专门训练,具有教育的科学知识和能力,他们有责任指导家长如何教育孩子。只要教师和家长加强沟通,做到学校教师不断听取家长的意见,家长自觉按照教师的要求教育孩子,把两股教育力量拧成一股绳,就可以大大增强教育力量,提高教育的效果。
  〓〓3. 网络家长学校
  〓〓除了传统的家校联系,现在一种新型的家校联系方式“网络家长学校”受到了家长的普遍欢迎。这种方式就是用网络这种先进的媒体来向家长们传授科学正确的教育理念,提高家长自身的素质。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许多新的交流工具成为家校结合的新选择,比如QQ、空间、博客、微博、微信等。家长在跟学校沟通后能够正确指导教育孩子,这不仅解决了家长学校对时间的要求,同时也注意到了每个家长思想教育水平的差异性,通过上网就可以有针对性和选择性的学习,并且随时随地都可以上网。 网络家长学校提供了一个交流沟通的平台。在这个平台上,家长们不但可以接收专家的意见,而且各个地区的家长还可以相互交流经验,及时得到最先进的教育方法。
  责任编辑〓潘孟良
其他文献
应中国林学会邀请,以日本林业同友会副会长高宫正彦为团长,大崎东部森林组合组长理事为副团长的日中农交林业代表团,一行6人,于10月13日至18日在我省的天水小陇山林区,麦积山
1.千屈菜科 Lythraceae川黔紫薇 Lagerstroemia excelsa(Dode)Chun ex S.(见照片1) 落叶大乔木,高20余米,胸径可达80厘米;叶对生或近对生,纸质,椭圆形或阔椭圆形,长7—10厘米
对适宜兰州地区种植的20个鲜食葡萄新品种的性状及熟性进行了连续多年系统的观察研究,提出了品种评价、熟性分类及分类标准等问题,对葡萄生产有一定的指导意义和参考价值。
由本刊精心编选,汇聚了本刊近年报道的50位优秀校长德育管理思想的《中小学德育魅力人物50例》一书,近日由广东教育出版社正式出版。该书为16开本,全彩印刷,由北京师范大学公民与
朱春奎,河南温县人。复旦大学国际关系与公共事务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上海市科技创新与公共管理研究中心主任,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中国基本公共服务供给侧改革与获得感
电工学课程小组吸收了各校教改中成功的经验和好的建议组织制定了三门课程基本要求草案。在执行基本要求中,碰到一些具体问题,下面谈一些看法,以期引起讨论。1.分立元件的地
1玉米大斑病发病程度的分级标准0级:全株叶片无病斑。0.5级:全株叶片有零星病斑,占叶面积的1%左右。1级:全株叶片有少量病斑,占叶面积的5%~10%。2级:全株叶片有中量病斑,占叶面积
在农村人口流动、职业分疏和阶层分化不断加剧的背景下,我国“三农”问题出现了新的形态,表现为农村持续和谐稳定与国家政策如何在农村有效贯彻实施、农民各阶层关系如何整合、
新课标的实施给一线的化学教师带来了很大的挑战和机遇,如何激活化学课堂,让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从根本上改变传统课堂的单调和沉闷呢?教学情境的创设在课堂教学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下面是笔者在教学实践中创设教学情境,激活化学课堂的一些做法。  一、巧设趣味实验情境,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初中化学教学是化学教育的启蒙阶段,学生带着好奇心和神秘感步入化学世界,他们憧憬未来、渴求知识,希望从中窥见自然界的奥
目前,大多数教学第一线的语文教师,对学生的文学素养的培养意识相对来说还是很低的。老师们本身的文学阅读面不宽,传统的教学方式仍未彻底改变。在他们的观念里,课堂上就是生字、词语、时代背景、段落大意、中心思想、写作特色之类的教学套路。教学的目标都是奔向考试,至于课堂教学生动不生动、精彩不精彩、文学知识掌握了多少,并没有太多的精力来关注。  一、重视把文史知识渗入到语文教学中  自古文史不分家。文,内容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