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教学法在初中科学教学中的运用

来源 :新课程·上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suiyou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在新课程改革背景下,教师要改变传统课堂“灌输式”的教学模式,发挥学生主体优势,为学生营造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激发学生自主探究学习的积极性,提高科学教学的有效性。初中科学教学中应用问题教学法,通过问题启发学生,引导他们进行思考,能够提高学习效率和学生的学习能力。从初中科学教学实践出发,对问题教学法在科学教学中的运用进行了探索研究。
  关键词:初中科学;问题教学法;应用
  实践证明,问题教学法是一种新型的、高效的教学形式,是推进合作探究学习模式开展的重要途径。问题教学法有助于实现师生双边互动,发挥教师组织者、引导者的作用,给学生提供展示自我的舞台,让学生在收获知识的过程中享受成长的喜悦,增强学生学习的自信心,教学效果事半功倍。根据自身教学经验,就如何有效地将问题教学与传统教学方法相结合,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动性,我认为可以从以下方面着手。
  一、营造民主学习氛围,让学生敢问
  初中学生的知识水平有限、生活经验较少,所以他们经常在学习过程中提出一些比较幼稚的问题,这时教师应适当处理,如处理不当,容易打击学生提问的积极性,甚至会使学生对学习产生畏难情绪,不利于今后的持续发展。这就需要教师为学生创设和谐、轻松、良好的学习氛围,在教学中认真对待学生提出的每一个问题,并仔细考虑、认真回答,尊重学生的人格和不同见解。当学生产生不满情绪时应冷静对待;当学生取得成功时应积极表扬;当学生提出问题时,应耐心分析和指导;还要用鼓励的眼神和肯定的语言来激励学生,让他们感受到教师对自己的关注和爱护,使他们在和谐、愉悦、宽松、民主的学习环境中健康成长、自由发展。
  二、精心设计有效问题,让学生质疑
  作为科学教师,应在课前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实际,精心设计有效问题,并在课堂上有计划地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按照正确的思路进行分析和推理,促使课堂教学有序进行。切忌随意提出问题,以免影响教学效果。
  1.于课堂导入时提出问题
  导入是一节课的开幕式,精彩有趣的导入可以有效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如果在导入环节设计有效问题,不但可以充分展示知识全貌,而且可以引导学生拓展思维、发挥想象,积极参与学习活动。就像维纳斯的断臂一样,往往残缺的部分会引发人们的议论与想象。例如,在教学《大气压强》时,可先将木片平放在桌面上,让一小部分垂直于桌边并伸出来,提出问题:“如果用力打击木片伸出的部分,那么会产生怎样的现象?”学生说:“木片会跳起来。”然后带领学生对这一答案进行验证,有助于激发学生的积极性。之后在桌面上平铺一张报纸并盖住伸出桌边的木片,提出问题:“如果这时候用力打击木片,会发生怎样的情况?”学生纷纷说:“报纸会被打破,木片仍然会飞出来。”结果却是:木片被打断,但是报纸却完好无损。这一现象引发了学生极大的好奇心:“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现象呢?”此时,教师不能急于给出答案,而是抓住这一有利时机,引导学生从实验条件入手思考:两次实验相比,条件发生了怎样的变化?以此来引导学生拓展思维,想到问题的实质。
  2.于学生质疑处提出问题
  课堂提问是教学过程中一种重要的互动方式,在传统教学中,这种提问往往是单向的,只是教师对学生提出问题,学生思考问题答案,而新课程标准强调:课堂互动应是双向的,不但要给学生提出问题,学习也应给教师提出问题,还可以由教师和学生一起探究问题答案。在学生质疑处提出问题可以给学生留出足够的时间,让学生有更多的时间进行思考。如果教师提出问题后,学生马上进行回答,那么他们的思路肯定是凌乱的、缺乏逻辑性的、不完美的,这样就失去了提问的意义,也就是“无效问题”。通过在质疑过程中提出问题,可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使他们通过自主思考提升自己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例如,在教学《凸透镜成像》时,可以设置这样的一个情境:播放一张模糊的幻灯片。就此设计这样的问题:“所成像的虚实、大小、正立、倒立与物体到凸透镜之间的距离有何关系?”这一问题可以引导学生联想到照相机、放大镜、投影仪等实物,然后通过实验和观察来探究问题答案,保证学生思维的清晰。可见,学生是学习活动的主体,教师要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到课堂教学中来,根据学生提出的问题以及自学中产生的困惑,组织学生进行讨论,为学生创设辩论情境,调动学生的能辩思维,思考、解惑,在讨论中出新,在辩论中创新。
  3.于知识重点处提出问题
  作为科学教师,在组织教学时应懂得取舍,分清知识主次,善于运用原有知识导出新的知识,给学生留下充足的思考空间,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自然地获取知识,提高他们的内在潜能。因此,教师在讲解重点知识时,应做好充分准备,设计合理问题,让学生通过自主思考和实践来探寻问题本质,完成学习任务。例如,在教学“摩擦力”时,抽象的知识对于以形象思维为主的学生而言会显得苦涩难懂,比如静摩擦力方向与大小的问题,针对这一难点,教師可以设计这样一个情境:将一本书用水平方向的力压在竖直墙面上,然后问学生:“书受到的摩擦力会随着对书压力的增大而变大吗?”经过短暂思考,学生想应该会增大,这时教师可以借助话语和动作:“如果增大,那么书是不是应该向上啊?”一边说一边将书向上移动,学生立刻会意,知道自己错在什么地方,不但活跃了课堂氛围,也大大提高了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三、教会学生提问方法,让学生会问
  爱因斯坦说:“提出一个问题比解决一个问题更为重要。”作为教师,应懂得“授之以渔”的道理,教会学生学习的方法,以及提出问题的方法。
  1.因果质疑
  让学生根据某一现象或某一概念提出问题:那是什么?为什么会这样?原理是怎样的?例如,当学生观察“烧水时白汽的产生”这一现象时,应引导学生探究:什么是白汽?(小水滴。)怎样形成的?(由于温度降低,水蒸气液化形成。)通过这种提问,学生不但获取了知识,而且明白了知识形成的过程,培养了他们良好的思维习惯。
  2.逆向质疑
  所谓逆向质疑,是指通过正面问题反过来进行提问,也就是换个角度思考问题,提出不同的问题,意在培养学生的逆向思维能力。在科学教学中,教师不仅要教给学生知识,更重要的是教会学生思考和解决问题的方法。逆向思维使学生思维多元化,使其头脑更灵活,遇到问题时,分析问题的出发点多了,不至于钻牛角尖。例如,在化学推断题的教学中,利用实验现象、反应规律我们经常进行逆向思维教学。
  3.联系质疑
  引导学生找出两种现象之间的联系,从而揭示事物变化的基本规律,例如,在讲解《电能的量度》电功率知识时,应引导学生联系之前所学的功率知识,由此得出电功率的概念。既可以使原本枯燥、抽象的概念简单化,利于学生理解,也能使学生发现概念之间的内在联系与本质区别。
  总而言之,教无定法,贵在得法。问题教学法作为一种广义的方法,适用于初中科学教学活动的每个环节,以问题为探究主线,教师要根据教学需要和学生实际水平做出科学的调整,追求教学效果最大化,推进科学教学深入开展。
  参考文献:
  [1]邢红军.原始问题教学:一种创新的物理教育理论[J].中国教育学刊,2011(04).
  [2]何永琴.问题驱动教学法在实验教学中的应用和效果研究[J].内蒙古财经学院学报:综合版,2011(01).
  [3]贺会玲.物理教学中实施“问题教学法”的探讨[J].教育与职业,2004(17).
  [4]刘凯芳,孔祥雷.兴趣问题教学法在物理教学中的应用[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3(01).
  [5]贺会玲.物理教学中实施“问题教学法”的探讨[J].教育与职业,2004(17).
  (作者单位 浙江省宁波市北仑区三山学校)
其他文献
一、教材分析  “图形的展开与折叠”是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上册第四章《图形认识初步》中第一节“几何图形”的第三个问题。学生早在小学就已经学习了长方体和圆柱的侧面展开图,本节的第一课时通过实物和具体模型抽象出几何体和平面,又认识了常见的立体图形和平面图形。结合初一学生的年龄特点、学识水平、表达能力等,确定本节课的教学目标、重点、难点、关键点如下: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熟悉直棱柱、
新课程理念下的小学语文教学被赋予了新的内容和内涵,特别对于高年级学生,必须重新审视语文教学,从教学内容、教学模式、方法等方面进行新一轮的改革创新,为学生提供更丰富的
初中语文在课堂教学中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就是进行课堂导入,正所谓"良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如果做好新课导入就能很好地控制课堂,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活跃
语文教学是一项既艰巨而又光荣的任务,说艰巨是因为语文课既要传递知识,又要教育学生做人,而语文老师恰恰要为他们铺设这样一个平台,让他们有一块汲取养料的沃土。说光荣更是
培养小学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和自我学习的"三自能力",是目前小学教育的重要目标。由于班主任在班级中有着特殊地位和角色,应该把培养小学生的"三自能力"作为一项最重要任务。结
摘 要:自主合作探究要把学生的个性探索与小组的合作探索结合起来,通过情境导入自主探究、合作交流、当堂训练、课学延伸得以落实。  关键词:模式;合作探究;自主学习  《“自主合作探究”模式实践与探讨》是镇巴县教研室2012年在全县各小学中开展的省级课题研究,“自主合作探究”是主要推行的教学模式,旨在对课堂教学模式进行改革,使教学过程真正建立在学生自主活动的基础上,发挥教师的主导和学生的主体作用,把学
摘 要:学校在评价模式改革方面做了许多有益的探索,其中学评教评价模式在促进学校教学质量、人才培养质量提高方面起到了非常积极有益的作用,并对改进学生评价模式进行了思考。  关键词:评价模式;学评教;教学质量  改革评价模式是国家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示范学校项目建设提出的四个模式改革之一,而“改革办学模式、改革培养模式和改革教学模式”的成效检验最终都要落在评价模式的改革上面。所以,评价模式的改革是整个
摘 要:运动员机能评定与机能监测,常用生理、生化指标较多,但对心功能的评定与机能监测仍然是机能评定的重点项目。  关键词:心功能;机能监测;评估方法  心功能评定指标较多,最直接的是心导管检查。而心导管检查是有创性检查,并且技术过程繁重复杂,不可能被运动员接受,而无创性检查乃莫过于彩超,简便适用,并且仪器普及率较高,是目前最为可靠的心功能评定方法。  一、方法与对象  1.对象:速滑运动员男12人
摘 要:传统的历史复习课总是以教师为主体。从四个方面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参与性,让课堂成为学生创新、展示才能的平台。  关键词:主动学习历史;学法指导;学习氛围  初三是初中学习生活的冲刺阶段,无论学校、教师或学生都非常重视。而传统的历史复习课总以教师为主体,学生处于一种从属的、被动的、依附的地位中,这样不利于学生日后学习和工作。本人根据这几年初三历史复习的实际情况,尝试以学生为主体的主人翁教育
摘 要:小组合作学习遵循了自主合作探究的新课改理念,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教给学生提问的方法,培养学生自主独立协作学习的习惯,从而实现高效课堂。  关键词:高效课堂;问题意识;小组合作  放眼雨后春笋般涌现的课堂模式,无一例外都遵循了自主合作探究的新课改理念,而小组合作正是实践这一理念的具体形式。但在实际操作中,学生提问的问题价值不高,或偏离了本课主题,小组成员的合作势必低效,也势必会出现闲聊的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