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文本更深处漫溯

来源 :语文教学之友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uomingasdf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吆喝》是人教版语文教材八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的文章,这个单元的主题是“民俗文化”。在与教材配套的教学参考书上,是这样解读这篇文章的内容的:“按‘从早到晚’的顺序,作者介绍了‘大清早卖早点的……然后是卖青菜和卖花的……白天就更热闹了……到了夜晚的叫卖声也十分精彩’。按‘一年四季’顺序,作者介绍了‘春、夏、秋、冬’四个季节各种不绝于耳的吆喝声。最后,作者又介绍了各种吆喝的主要内容、声调变化、音韵节奏,使读者对这吆喝有了较为全面深入的理解。文章以平易而又不乏生动幽默的语言介绍了旧北京街市上动人的一景,缓缓的追忆语调中流露出的是愉悦和怀想,引人体味生活中蕴含的浓郁的情趣。”这段解读的前面一部分属于文章结构的分析,最后一句话属于文章内容情感的分析。文章结构的分析与“民俗文化”的单元主题毫无关系,而教参上对文章内容情感的分析也侧重揭示作者萧乾对老北京城的“怀旧”情绪,似乎也与“民俗文化”相去甚远。一句话,教材上这个单元的主题是“民俗文化”,而教参上对《吆喝》的解读却没有阐释“吆喝”的“民俗文化”的内涵。这样,就让广大教师在教学中感到困惑。因此,笔者想在此文中,试图从“民俗文化”的角度来解读《吆喝》,希冀能够对老师们解决教学的困惑有所帮助。
  一、 “吆喝”是一种口头广告
  文章第四段实际上是个总领段落:“我小时候,一年四季不论刮风下雨,胡同里从早到晚叫卖声没个停。”这一句从两个方面为全文立下了“主脑”。一是“从早到晚”,一是“一年四季”。文章正是先后依据“从早到晚”、“一年四季”的顺序向读者介绍了许许多多的“吆喝”。这些“吆喝”声的目的是什么呢?课文中有明确的提示:“招徕顾客”。这些“吆喝”声都是由那些小商贩所发出,“吆喝”的惟一目的就是吸引人们,宣传产品。因此,萧乾认为“吆喝”是一种“口头广告”。这是“吆喝”最为表面的意义。
  二、 “吆喝”是一幅民俗风情画
  “吆喝”又不只是“口头广告”。这些从早到晚、一年四季从不间断的“吆喝”,好像“是把百货商店和修理行业都拆下来,一样样地在你门前展销”。即使是足不出户,只是听一听那些从门前飘过的“吆喝声”,就可以知道外面发生了什么。一声一声的叫卖声,向我们展示了各种职业和各种各具特色的物品,形形色色的行业和各具特色的物品,不正构成了老北京城的社会生活,为我们展示了一个丰富的市井百态的世界吗?因此,“吆喝”还是一幅民俗风情图。
  三、 “吆喝”是一种民俗文化
  一品“吆喝”,感悟“吆喝”的声乐之美。
  作者称“吆喝”是一种“口头广告”,它们起到了很好的宣传作用,那么,这些“吆喝”是怎样起到宣传产品、招徕顾客的作用的呢?细读文本,不难发现,主要依靠“吆喝词”和“声调”这两个关键因素。
  俗话讲,民以食为天。文章中提到的很多“吆喝”都跟食物有关,让我们来看几个例子。1.馄饨喂——开锅:热气腾腾的感觉,皮薄肉多,冬天夜里饿的时候能吃到,该多暖和啊。2.蒸儿又炸呀,油儿又白搭,面的包儿来,西葫芦的馅儿,蒸儿又炸:制作过程如在眼前,油多,一定很香。3.喝了蜜的大柿子:用了拟人、夸张,“喝”、“蜜”这两个字写出柿子甜、汁液多、个头大。4.烤白薯哇,真热乎:北京冬天很冷,你想一大早,卖烤白薯的喊一声热乎,又能吃又能暖手,真是让人不能不去买上一个。5.葫芦——刚蘸的:让人想到这葫芦新鲜,一定很甜,很好吃。6.葫芦儿——冰塔儿:用了一个比喻,写出了葫芦晶莹剔透,咬上去一定很脆,很好吃。一个“冰”字写出晶莹剔透的感觉,另一个“塔”字写出了形状。大家满可以闭上眼想一想的。
  光这小小的“吆喝词”,就可谓手法多样,贴切生动,比喻、拟人、夸张,写形、写色、写味儿。平实中透着儒雅,质朴又不失鲜活。何况这些诱人的“吆喝”,老北京人可不是读出来的,他们是唱出来的。除了在语言上下功夫,他们还在声调上花了不少心思,文章多次提到“唱”出吆喝:得气力足;咬字清晰;起码也得像歌剧里的那种半说半唱的道白;声音有的细而高、有的低而深沉,或者忽高忽低;还要讲究押韵呢。总之,这“吆喝”简直有诗般的韵律,音乐的美感!
  这么诱人的“吆喝词”,这么动听的“吆喝调”,怎么不让听到的人都来看看热闹呢?在作者眼里,这些“吆喝人”俨然就是一个个身怀绝技的民间艺术家,他们的“吆喝”不只是简单的叫卖,更是一种艺术,一种语言艺术,一种声乐艺术!我们品读“吆喝”,不就是在品读“声乐之美”吗?通过这些“吆喝”,我们发现了这些“吆喝人”的巨大的艺术创造力。
  二品“吆喝”,品读“吆喝人”的生活处境。
  这些声乐艺术的创造者,既不是明净雅居中舞文弄墨的专业作家,也不是璀灿灯光下引吭高歌的表演艺术家,他们的身份地位低微——小商贩。文章不时暗示出了这些小商贩的生活处境。不论刮风下雨、从早到晚,一年四季他们都在叫卖。北京冬天很冷,鼻涕都能结成冰的,卖馄饨的生意人却要干活到深夜。还有那“唱话匣子”的、“算灵卦”的,哪一位回家歇息了呢?然而这样辛苦的工作,并没有让他们过上富足的生活。实际上他们的收入很低很低,一个制钱可以捞好多鱼,萝卜两捆才值一个铜板,冰棍一根只卖三分。这些“吆喝人”,挑着担子,走街串巷,早出晚归,一年四季从不间断。透过“吆喝”,我们又品读出了老北京城底层百姓的贫苦的生活状况,看到了他们艰难的生活处境。
  三品“吆喝”,品读“吆喝人”的生存态度。
  这些生活在社会最底层的吆喝人,虽然利润微薄,处境艰难,但面对生活他们却并不是一种沮丧、消极、悲观的态度。第六段那个卖馄饨的“吆喝人”是作者写得最详细的一个人物,通过第六段这个特写镜头,我们可以走进“吆喝人”的心灵世界。我们完全可以把这段文字当成是卖馄饨人的独白,最后一句“馄饨不但当面煮,还讲究现吃现包,讲究皮儿要薄,馅儿要大”,感觉像是卖馄饨的在和顾客交流怎样吃馄饨一样。想象这个人物的心理以及动作,我们会读出这样一个卖馄饨的人:尽管是在冬天,是在深夜时分,卖馄饨的人还在经营着自己的小生意,可见其勤劳;这只是一个小买卖,但是却作料齐全,一应俱全,可见其认真对待,努力做到尽善尽美;虽然利润微薄,但是馄饨依然做得皮薄馅多,足见其诚信、朴实,对顾客热情。
  透过这个人物,我们可以感觉到这些小商贩虽然生活处境艰难,却很乐观、热爱生活,拥有诚信热情的品质。当然,在这些底层生意人中,拥有这种质朴诚信热情乐观生活态度的绝对不只是一个人,你看卖柿人自得其乐(“喝了蜜的大柿子”),卖硬面饽饽的质朴厚道(“硬面——饽饽”,一点也不吹嘘什么),就是生活没有着落的乞丐也能用一种轻松的自嘲来面对生活的困窘〔“老太太(那个)真行好,给个饽饽吃不了。东屋里瞧(那么)西屋里看,没有饽饽赏碗饭”〕。他们讲究日子再苦也要过得有滋有味儿、有腔有调。处境再难,也绝不失了生意人的本分,做人的根本。所以,我们投递的目光绝不单单是同情,而是同情中饱含着深深的敬意。作家萧乾曾这样说:“我有的只是一支秃笔,但我要用它唤回北京市民的荣誉感,唤回东方人的尊严。”(1985,《〈北京城杂忆〉的原旨》,萧乾)品读“吆喝”,我们还读出了“吆喝人”的生活态度、人生境界。
  概言之,品读“吆喝”,我们不仅读出了“声乐之美”,读出了老北京人“艰难困苦的生存状态”,更读出了北京人“热情乐观的生活态度、诚信豁达的人生境界”。这境界就是“吆喝”最动人的美丽,是“民俗文化”的精髓所在。以上三个层次,由“吆喝词”、“吆喝调”到“吆喝人”的“生活处境”,再到“吆喝人”的“生存态度、人生境界”,层层推进,不断深入文本深处,揭示了“吆喝”作为文化现象的实质内核。可见,“吆喝”是一种口头的广告,是一幅民俗风情画,但它更是一种文化,一种颇具地方特色的民俗文化。在教学中,依据这种“纵式”解读,引导学生一步步深入到文本的更为开阔、内在的意蕴之中,由“口头广告”到“风俗画”再到“民俗文化”,让学生感悟到“声乐之美”、“处境之艰”、“境界之达”,那么,感悟“吆喝”作为“民俗文化”的魅力的教学目的不是可以很好地实现了吗?
  (作者单位:巴蜀中学)
其他文献
山药又称“薯蓣”,为薯蓣科植物薯蓣的茎藤。山药味甘,性平,归脾、肺、肾经;具有健脾补肺、益胃补肾、固肾益精、聪耳明目、助五脏、强筋骨、安神志、延年益寿的功效。《药品化义》中记载:“山药,温补而不骤,微香而不燥,循循有调肺之功,治肺虚久嗽,何其稳当。因其味甘气香,用之助脾,治脾虚腹泻,怠惰嗜卧,四肢困倦。又取其甘则补阳,以能补中益气,温养肌肉,为肺脾二脏要药。”  近些年来的研究表明,山药具有诱导机
一  福城是关东第一城,始建于明朝,原来叫土塔城,因为这里有一座土塔。土塔的东面是一座山,叫三泉山,山上有三眼泉水,一旦遇到雨季,三条涓涓细流转眼间就会变成滔滔山洪滚滚而下。当年有个僧人住在山上的鸿远寺,寺庙很小,这个僧人既是住持又是护院。后来陆续又有几个僧人来投奔,这鸿远寺便开始有了香火。这里距辽河很近,又可以取捷径奔驿道,朝廷在山下设立了驿站,山下的小镇也就逐渐兴旺起来。  土塔城真正兴旺的时
前不久,李阳携疯狂英语来我校作演讲,全校学生都集中到操场上观摩。我远远地看到学生们做出各种动作,远远地听到李阳激情洋溢的声音和同学们嘹亮的呐喊声。整整两个多小时啊,学生都精神抖擞。  结束后,看着学生红扑扑的脸蛋,我调侃道:“今天下午够疯狂的吧?”一个调皮的男生问:“老师,语文也能这样疯狂吗?”其他学生立即嚷道:“老师,你来个疯狂语文吧。”“是呀是呀,疯狂语文!”我哑然。  我自问:语文也能和疯狂
高中语文教材《鸿门宴》一文中“乃令张良留谢”的“谢”字,课下未作解释。《教师教学用书》将整个句子翻译为“只叫张良留下辞谢。”其他参考资料均依此说。可见,资料编写者都认为这里的“谢”是“辞谢”的意思了。笔者认为,这样的解释值得商榷。这里的“谢”应该是“道歉”、“谢罪”的的意思。理由如次:  第一、将“谢”解释为“辞谢”,不符合现代汉语的用语习惯。《现代汉语词典》将“辞谢”解释为“很客气地推辞不受。”
环境描写往往是中学生记叙文写作中较为忽视的环节。学生似乎忘了事情发生那天的天气、周围的景物、流动的气氛,任由事件的枝节干枯地平铺而去。其实动人的写人记事文章总有丝丝入扣的氛围渲染,衬托人物心情,暗示或者交代时代背景,引得读者跟随作者的笔触进入文章的空间而心情起伏,正所谓引人入胜。比如欧·亨利的作品开篇一般通过环境描写,营造他笔下穷苦人物的活动空间,为人物性格的发展创造可能性,帮助读者走进人物的内心
“想当年,我可是咱们市的先进工作者,市委书记都接见过我,哈哈。”这位声如洪钟的老人就是102岁的庞锡三。闲暇时,他最爱与小辈们围坐在一起,讲述他年轻时的光荣历史。庞锡三爱笑,他笑起来时,会露出整齐的牙齿。老人的牙齿可厉害呢,连油炸花生米都能咬动,这30颗牙都是真牙。  庞锡三对自己的牙齿特别自豪,他笑着说:“我原来有32颗牙,后来有两颗光荣‘下岗’了,现在就剩下30颗了。”  老人有这30颗牙齿的
传记文学作品是中学文言文教学最主要的内容,传记文学中有众多个性鲜明的人物形象,尤其是主要人物,通过众多人物烘云托月般的衬托,显得栩栩如生,在文学的历史长廊中熠熠生辉。因此,在教学中,教师和学生往往聚焦于主要人物,而忽略了次要人物。可是,笔者却认为,次要人物不“次”,在次要人物身上亦有着丰富的内涵。笔者从以下三个方面加以阐述:  一、次要人物身上集中着耀眼的精神光芒。《烛之武退秦师》一文中,烛之武的
一  张小菲涌起隐隐的恐惧并非是在小医院肮脏的铁床上,而是在发短信给教务主任周信奎的那个黄昏。按照杜一鸣的授意,编好短信,即将发出的瞬间,张小菲十五岁的右手不可抑制地抖了几下。她说:“你确定要这么耍他?”  “嗯,这狗日的,最近老找我茬儿,耍他一下,出口气。”  “不过你这也太下作了点儿。”  “怎么,害怕了?”杜一鸣打了个响指,“没事,你要是怕,这点儿小事,我再找别人。”  “怕你妹!”  张小
老年人的生理状况特殊,与年轻人相比,更容易发生药品不良反应。因此,老年人选药更要谨慎。但是,由于老年人认知度减退,不容易掌握选药原则,所以需要子女为其把关。老年人选药,应掌握以下几项原则:  1.用药简单、个体化  老年人用药应尽可能简单,品种不宜过多,剂量不宜过大。服药应严格遵医嘱或在药师的指导下进行,并根据医生建议,及时调整用药方案。对于认知度低的老人,服药最好在家人的帮助下完成,随时注意疗效
一、不能联系全诗,片面答题    东 坡 苏 轼  雨洗东坡月色清,市人行尽野人行。莫嫌荦确坡头路,自爱铿然曳杖声。  注:这首诗是苏轼贬谪黄州后所作,题目中的“东坡”既是他劳动与生活的处所,也是他的“号”的来源。荦确:山石大而多的样子。  很多评论者都认为,“雨洗东坡月色清”一句中的“清”字用得极好,你的看法如何?请具体说说你的理由。  缺陷答案:他既写出了月光之洁白、月夜之清静,又写出了诗人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