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优秀作文之语言技法摭谈

来源 :作文周刊·高二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dazhy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修辞手法的合理运用,可以让你的文章语言彰显文采,生动形象,特别是比喻和排比等修辞手法的合理运用,可以化腐朽为神奇,收到出人意料的表达效果。我们应学会巧妙地运用各种修辞手法来提高文章语言的层次与品位。
  如一篇满分作文中有这样的句子:母爱就像一把大伞,在急风骤雨中为儿女撑起一个温馨的家园;母爱就像一把扇子,在烈日炎炎下为儿女扇起一阵凉爽的清风;母爱就像一座灯塔,在人生大海中为儿女带来一束引路的光芒。
  这一段话因为使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使表达的“母爱”这一内容变得生动、具体、形象了,给人以鲜明深刻的印象。
  接着请看学生习作中的句子:风是调皮的,一会儿把那朵悠闲的云赶得满天跑,还不断变换她的面具;一会儿卷起地上的落叶,让她们打着旋儿舞蹈。
  這一段话将“风”拟人化了,将其可爱活泼的性格淋漓尽致地描写了出来,激发读者的想象。
  如果作文语言逻辑严密,就会有很强的说服力,读者就会心服口服,作文也就有了思想性与生命力。作文语言要有辩证逻辑,即文章要现思辨之义,方显灵性之光。为此,必须做到:
  1.要有“严谨的逻辑”。我们在写作文时,前后句之间的逻辑关系必须鲜明,如“没有悲剧就没有悲壮,没有悲壮就没有崇高。雪峰是伟大的,因为满坡掩埋着登山者的遗体;大海是伟大的,因为处处漂浮着船楫的残骸”,前果后因,环环相扣,水到渠成,闪烁着逻辑的光芒。
  2.要有“辩证的思维”。辩证,即采用一分为二的语言表达作者的观点。如“往事往往不会阻止脚步继续前进”中的“往往”一词,辩证科学,使得语气比较委婉而不生硬,如果换成“一定”,效果会大打折扣。
  3.要有“斐然的文采”。作文中,为了强化辩证色彩,增强语言的气势,适当增强文采很必要,如“只有在现代的喧嚣中,废墟的宁静才有力度;只有在现代人的沉思中,废墟才能上升为寓言”,用这样对称的句子辩证说理,自然增强了文章的感染力。
  作文的语言如果诙谐幽默,就能轻松地玩味调侃,辛辣地讽刺嘲笑,让文章理趣盎然,给评卷老师留下深刻印象,从而取得高分。那么,如何才能让作文语言幽默起来呢?
  1.运用反语。正话反说,或是反话正说,用与词语本义恰恰相反的话来表达的一种方法。其特点是:说话时表面是一种意思,而实际所要表达的却是另外一种完全相反的意思。比如鲁迅《拿来主义》中的“大度”与“丰富”都是反语,讽刺了部分人媚外卖国的本质。
  2.使用夸张。这种手法将人物变形,并且达到极端,以便营造出喜剧的氛围,即荒诞的艺术手法。比如欧·亨利的《忙碌经纪人的浪漫史》,塑造了一个主人公哈维·麦克斯韦尔,他是证券公司的经纪人,由于事业的忙碌,荒谬地将自己昨天才娶的新娘给“忘”了,很夸张地设置了“第二天又狂热地再向她求婚”这一情节,主人公哈维·麦克斯韦尔的形象完全变了形,使他成为在金融战争中一个因金钱忙碌和疯狂的“工作狂”。这一形象虽属虚构,但达到了艺术的真实。
  3.自我解嘲。这种手法即要拿自身的失误、不足甚至生理缺陷来“开涮”,对丑处、羞处不予遮掩、躲避,反而把它放大、夸张、剖析,然后巧妙地引申发挥、自圆其说。据说,希腊哲学家苏格拉底的妻子姗蒂,是有名的“泼妇”,动不动就作河东狮子吼状。有一天,姗蒂在家里吵闹不休,苏格拉底忍无可忍,只好出门。正走到门口,老婆从楼上倒下一盆污水,浇在苏格拉底的头上。苏格拉底心平气和地说:“我早就晓得,雷霆过后必有甘霖。”一个自我解嘲,把一腔怒火冲个烟消云散。
  “典雅”又称朴实而雅正,既讲究一定的修饰,又不失自然朴实的文风。既能超越平直简陋,又不会过分张扬。“典雅”的文字在高考作文中颇受追捧,为此,我们可以这样做:
  1.灵活运用一些整句。如余秋雨《江南小镇》:“缺了一点真正的文化智者,缺了一点隐潜在河边小巷间的安适书斋,缺了一点足以使这些小镇产生超越时空的吸引力的艺术灵魂。”气势充沛,韵味十足。
  2.适度点染。如“社会进入一个新的时期”这一句就显得平直;如果加上适度点染:“对潇潇暮雨洒江天,一番洗清秋,旧貌换新颜,历史又打开了新的篇章”,改写之后的句子就有了摇曳的美感,提升了文化品位,但又未过度渲染,典雅端正。
  3.适当融入一些富有文言色彩的词语。比如“僻幽”“栖息”“喧嚣”“儒雅”“淡泊”等的运用会使整篇文章充满典雅之气。
其他文献
【编者按】  近两年来,“并列式”满分作文已经难觅踪迹。原因就是“并列式”作文虽然结构清晰,也能围绕一个观点,从不同角度展开论证,但考场上很多同学结构雷同,阅卷老师也认为其没有思维深度,故很难得到好的分数。正如江苏高考作文阅卷组组长骆冬青指出:“大部分学生选择写议论文,但质量不高,而且很多考生的议论文明显看出是按照一个套路机械训练出来的,格式化倾向明显。”千篇一律,怎么可能得到好分数?所以“递进式
期刊
小说是人生的“百科全书”,阅读小说,可以开阔视野,陶冶情操,提高我们的文化素养及审美能力。高中人教版必修五第一单元重点学习小说。在学习时要注意小说的主题与人物、情节、环境之间的多边关系,同时要学习小说中的艺术手法,因为它是增强小说的艺术表现力和艺术感染力的重要手段。这里,我们重点学习两点:  ■  1.对比表现手法  这是最能起到强化作用的一种手法。双方通过对比,既能突出各自的特征,又能强化表现的
期刊
古希腊著名的思想家、哲学家苏格拉底曾说过:世界上最快乐的事,莫过于为梦想而奋斗。而我想说:愿做一个梦,永做追梦人。梦想是一首歌,唱出了青春的拼搏和无悔;梦想是一缕轻风,拂去倦意和疲憊;梦想是一盏明灯,在彷徨和迷茫之际,送来温暖与方向。每一个做过的梦,都应该被铭记,都应该被追逐,要坚信最初的梦想定会到达。  世界上没有两片相同的树叶,也没有两个一样的人。因为天赋、性格、成长环境等不同,每个人都是不一
期刊
地铁口、公交车站旁,塑料箱子里堆满了一元硬币。路上人来人往,半天过去了,不但没有人多拿,反而许多人将自己的零钱投放在箱子里……这不是电影中的场景,而是近期发生在国内多个城市的一幕。  近日,在广州、沈阳、南昌、合肥、苏州等多个城市的街头,出现了供路人救急使用的“硬币箱”。箱子无人看守,一旁立着“按需自取,每人不超过5元”的提示牌,拿多拿少全靠路人自觉。  被多拿?被哄抢?有去无归?这些担心并没有发
期刊
几米在《未必》一诗中这样写道:“你能做到的,我未必能做到。”这简单的两句诗,让我在盲目的追逐、被动的前行中停下了脚步。是的,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优势和不足,都有自己的长处和短板,为什么许多人总是喜欢踩着别人的脚印亦步亦趋?为什么很多人总是过分在意别人的看法而始终活在别人的眼光里?  卢梭曾经说过这样一句意味深长的话:“上帝创造了我,然后把模子打破。”这句话告诉我们:每个人都是独一无二的,不应让别人的眼
期刊
由于习惯,人们往往向前寻找希望、寻找美景。所以我们常说:希望在前、曙光在前。殊不知,有时当你回头的一刹那,也能看到你之前竭尽全力却不能看到的风景.  记得上次去庐山爬五老峰,我们一行人拼命向前,一心想上去看那三叠泉。可当我们精疲力竭来到三叠泉时.并没看到我们想象中的恢弘之美,心中自是有些怅然。就在此时.站在峰顶的我们回头一望.远处长江滚滚,鄱湖淼淼——脚下绝山献争高,峭壁森然;万壑流响,悬泉飞泻。
期刊
天空寂寞地下着大雨。没有雷声,也没有闪电,只有雨滴在演着独角戏。滂沱的大雨,冲刷掉了城市里令人眼花缭乱的色彩,也吞没了往日的聒噪与喧嚣。这样的天气,独自一人躲在屋檐下躲雨,注定会被忧伤感染。  我静静地看着前方,像是在等待着什么,又像是在犹豫着什么。思绪被漫天的雨打得支离破碎,我只能不知所措地发着呆。这时,远远地有一个人,哦,不,应该是一只“落汤鸡”向檐下跑来。因为惯性,他并没有马上停下来,当他一
期刊
【实战训练】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斯特林是美国小提琴家,艺术表演家,目前已在全世界举办了多场演奏会,在全球拥有无数粉丝,她的演奏会场场爆满。但她也经常卸下舞台装扮,穿上套头衫,反戴着帽子,在纽约地铁里演奏,却常常无人为之驻足。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义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所谓“有文采”,即文章要“言
期刊
☆佳作展示一  正 视  吉林一考生  冯骥才在《一百个人的十年》序言中提过,贾樟柯在《天注定》的宣传讲座上讲过,翁贝托·埃柯在《试刊号》的谈话中也讲过——如今,人们对铺天盖地的消息应接不暇,灾难或欣喜总被迅速地瞥见,然后很快又被新消息掩埋。  人们见过的“大场面”太多,科技发达了,人们甚至可以选择看或不看那些不喜欢的部分,但遗忘和不见都是逃避,“必须敢于正视,这才可望敢想,敢说,敢作,敢当”,这
期刊
“锵剪子嘞……磨菜刀……”一听到从远处飘来的吆喝声,人们就知道是老赵来了,便提着家里生锈的菜刀和剪子下楼。  老赵,祖籍山东,身材瘦小,头发花白,驼着背,手上有着厚厚的一层茧子,老赵的吆喝声里总是含有一股濃浓的淳朴气息。老赵以磨刀为生,干了一辈子,手艺没得说,物美价廉;再加上老赵为人热情,附近的居民后来都认识了他,各家各户生了锈的刀具都给他准备着,等着他来。  老赵说,磨刀不仅是他谋生的手段,更是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