壮锦植物纹样及其教育功能探究

来源 :中小学课堂教学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ai40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壮锦是壮族人民传统的手工艺品,是极具民族特色的文化瑰宝,在壮族人民的生活中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文章以壮锦植物纹样为研究对象,对壮锦植物纹样中的几种纹饰进行解读,分析壮锦植物纹样的艺术特征,探究壮锦植物纹样的教育功能。
  【关键词】壮锦;图案;植物纹样;教育功能
  壮锦,由棉纱和彩色丝绒重叠交织而制成。根据记载,早在汉代,就已产生了“细者宜暑,柔熟者可御寒”的“峒布”,而真正被称为“锦”的纺织品,出现在北宋元丰年间。赵承泽在2002年版的《中国科学技术史·纺织卷》中提到:“壮锦其独特的织机、独特的制造技艺、独特的纹样图案、丰富的地方色彩和独特的民族风格,使它在中国的织造行业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但随着时代的快速发展,壮锦在人们生活中出现的机率日渐减少,民族优秀文化的现代传承与发展面临困境与挑战。本研究期望鼓励教师更多地关注并发掘传统壮锦文化资源,引导学生更多地了解壮族文化,体会壮锦装饰纹样的精神内涵,在学习过程中不断提高自身审美修养,增强民族文化认同感,弘扬优秀民族文化。
  一、壮锦植物纹样的艺术特征
  植物纹样属于壮锦图案中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主要来源于生活中常见的花卉,如牡丹花、菊花、梅花、石榴花等,种类繁多。壮族人爱花,由此便编织出花纹饰、花纹绣,应用于人们的日常生活中。
  (一)壮锦植物纹样灵活多样的造型艺术
  壮锦植物纹样分为具象和抽象两种。具象纹样是对生活中的具体实物的描绘(如图1),抽象纹样是人们对生活中的具体实物进行一定程度的概括或夸张变形后而形成的新纹样(如图2)。壮锦善于运用点、线、面等造型元素,抓住物体最突出的造型特点,根据视觉效果的需要进行概括并夸张变形,创作出令人印象深刻的全新艺术形象。与具象型的壮锦植物纹样相比,抽象型的壮锦植物纹样从造型上很难看出具体是什么类型的植物,更多需要查阅资料后整理而得。
  (二)壮锦植物纹样的色彩及其特征
  壮锦植物纹样的色彩非常有特色,设色自由随意,用色大胆奔放,以艳丽且厚重为主。这种设色方法主要源于广西所处的地理位置,亚热带地区阳光充足,植物繁茂,給人轻松愉快的体验。在大自然环境的影响下,壮族人民形成属于自己独特的色彩审美意识。
  以几幅太阳花纹为例(如图3),壮锦的太阳纹样色彩有粉色、绿色、紫色、黄色、玫红色、白色等,色彩丰富,反映出壮锦用色自由、活泼的风格特点。
  壮锦纹样对于对比色的运用尤为突出,常以黄蓝、红绿、黄紫等对比强烈的颜色混合搭配(如图4)。这些对比色运用于不同的图案中,在同一图案的不同部位也会出现较多的对比色。多组对比色互相交织而绘制成的壮锦图案,可以带来更加强烈并富有感染力的视觉效果。
  壮锦的主要色调为暖色,通常会在多种暖色的交织之下选择少量的紫色、蓝色等冷色调作为搭配色(如图5)。主色鲜艳奔放,与搭配色协调统一,创造更丰富的色彩内容,提升了壮锦色彩的艺术视觉感染力。
  邻近色也是壮锦常见的一种色彩搭配方法。邻近色属于同一色系,用临近色组合而成的色彩搭配能够给人静中有动、动中有静的感受,丰富而协调。图6的菊花纹样主要由桃粉色、玫红色、紫红色三色组合而成,其中,玫红色作为主体菊花的颜色,旁边由两朵紫红色和米白色的小雏菊衬托,背景是桃粉色的几何图形。整幅画面的用色是偏粉偏红的暖色调,形成相对的呼应关系,达到色彩构图上的协调统一。
  二、壮锦植物纹样的教育功能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类文明的不断进步,壮锦纹样的功能也越来越丰富。壮锦纹样不仅具有独特的审美价值,还具有一定的教育功能。
  (一)壮锦植物纹样的教学应用价值
  壮锦植物纹样以点、线、面为主要组成元素,以夸张变形、抽象概括为主要表现手法,没有完全按照自然界的造型来临摹,而是抓住事物对象的特征进行创造。在画面的组合构图上主要以对称、二方连续、四方连续为主,在均衡中又富于变化,给人一种律动的美感,与现在美术基础教育的表现方法不谋而合,适用于现在的美术基础教育课堂。
  1.六角花纹
  六角花纹虽然看上去形似梅花,却又不是梅花,而是所有花种的典型(如图7)。六角花纹是由七个小圆形组合而成,其中六个小圆为花瓣,一个小圆为花心,组合而成的小花图案可以形象地表达花在人们心目中的形象。这种在造型上对所有花种的基本形状进行概括简化的构图技巧是美术课堂教学中非常重要的绘画方式。
  2.太阳花纹
  太阳花纹是壮锦中常见的植物纹样(如图8),通常以相同的制作方法、以不同的几何图形组合造型而成。壮族人民精心设计、创造出了众多不同的太阳造型图案,体现壮族人民对基础图案和图案细节的考究和创新。
  3.水仙花纹
  水仙花纹由上下两个部分组成,运用了水仙花和葫芦两种不同的植物造型(如图9)。上半部分由水仙花和其枝叶组合而成,利用水仙花瓣的造型特点,通过概括变形,由简单的几何形体组合而成;下半部分是通过对葫芦的构思而得,运用简洁的线条勾勒出一个宝瓶,象征孕育生命的子宫。这个组合花纹构图巧妙,造型优美,具有造型艺术的美感。
  4.石榴花纹
  石榴纹的造型抓住石榴的外形特点,绣有尖尖的花萼裂片和圆圆的石榴籽图案,突出石榴多室、多子的特征。壮族人民以石榴花纹作为装饰,寄寓人们祈求多子多福的美好愿望(如图10)。
  5.寿桃花纹
  壮族人们希望自己能够长命百岁,便以桃子为原型,创造出寿桃花纹植物纹样,造型简练美观(如图11)。
  壮锦植物纹样大多喜欢使用大红、大绿等艳丽夺目的颜色,部分图案会通过以少见多的方式呈现色彩的视觉效果,即将画面分割为小块,填充不同的色彩,虽然主要用色只有五六种,但是看上去有几十种颜色,整个画面斑斓绚丽。每一个壮锦作品的色彩都非常丰富,但主要色调一般情况下却只有一种。在基础美术教学中,可以壮锦植物纹样色彩作为教学中的一部分,培养学生对色彩的理解和运用能力。   (二)壮锦植物纹样对学生审美鉴赏能力的培养
  大多数壮锦的植物纹样在壮族人的日常生活中随处可见,它们最初是为了记录壮族人们早期的有意义的故事。壮锦植物纹样有自己独特的构成要素,这些图案纹样符合对称、均衡、对比、协调等形式美法则,独特的造型和绚丽的色彩,再加上有形式美感的构图方式,使壮锦成为一种极具审美价值的艺术品。将这样的一种具有浓烈审美价值的艺术品带到美术课堂,教学壮锦植物纹样形式美法则,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审美意识,培养学生认识美、了解美、创造美的能力。
  (三)壮锦植物纹样的民族文化内涵及传承
  壮锦植物纹样作为一种特殊的艺术文化语言,也象征一种造型文化,蕴含浓厚的壮族文化内涵。在壮锦纹样里,每一个图案都承载着民族的记忆,描述壮族人民的故事。据《壮族百科辞典》记载,壮族人民心中的始祖母“姆洛甲”是从花朵中生长出来的,所以在壮族的壮锦背带上,中心的位置会绣一朵大花,代表“花婆神”,然后在花婆神周围绣满各种小花,用来衬托和保护壮族人民心中的“始祖母”。通过壮族植物纹样的文化传承,学生可以更深刻地认识壮族的文化知识,产生浓厚的民族感情,形成强烈的民族认同感。所以,壮族植物纹样的传承,同时也是一种有效的民族认同教育。
  三、反思与启示
  壯锦作为一种民间美术,它独特的构图方式、绚丽多彩的色彩构成、广泛的取材方式以及有意义的传说故事为现代美术课程提供了丰富的教育资源,教师主动开发和利用这些民间美术教育资源,不仅可以让学生深入地了解壮族民族文化,同时还能够让学生感受更多美的事物。在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将壮锦认知与动手操作结合起来,不仅可以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锻炼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还可以拓展学生的思维想象能力和创造能力。这种与生活相结合的学习方式可以创设自由轻松的环境和氛围,更利于学生耳濡目染,在潜移默化中接受优秀的民族文化和艺术教育。
  壮锦植物纹样的艺术文化博大精深,笔者主要探究了壮锦植物纹样的教育功能,对于壮锦植物纹样更深层次的历史文化及艺术风格等有待进一步的学科性研究。将壮锦植物纹样设计融入美术课教学活动,甚至开设壮锦植物纹样设计主题课等,是笔者初步的教学探究。未来的教学将尝试进行课堂教学之外的延伸,如将其运用到包装设计、首饰设计等,以加深学生对壮锦的理解,丰富美术教育的内涵,弘扬优秀的民族文化。
  (责任编辑:马龙珠)
  【作者简介】卢美涓,二级教师。
其他文献
利用天气学和天气诊断分析方法,选用常规气象资料和ERA-interim再分析资料,对2019年2月18日南宁机场初雷天气过程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该次初雷过程是一次高架雷暴过程,2OOhPa
以孟村煤矿中央大巷复合构造区周期性冲击地压为背景,在矿井现有的冲击地压监测系统的基础上,根据动静载叠加诱冲原理和冲击启动理论,提出以静载荷的积聚位置、积聚周期和动
通过对龙岩东部测区收缩型推覆、伸展型滑脱构造发育规律的分析、思考,认为本区推覆、滑脱构造是在早期印支褶皱造山运动的基础上,在后期伸展裂陷构造作用下,拉伸断裂形成的一系
瓦屋山古朴神奇,野鸡坪优雅别致,柳江古镇休闲度假,七里坪休闲避暑,杜鹃节、避暑节、冰雪节等生态旅游项目的不断推出,为洪雅经济建设带来了无限商机。绿化已成为造福当代、
虽然已发现双相障碍(bipolar disorder,BD)患者存在明显的情感、认知环路相关的大脑结构与功能改变,但其特异性神经影像学机制到目前为止尚无定论,其中一个原因可能是不同亚
【摘 要】语文学习任务群是高中语文课程内容的具体描述,是培养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载体,具有综合性、创新性等特点。语文学习任务群的设计以人文价值、内容解析、文体特点、学习方法、比较异同、读写结合、实践活动、关键问题等为路径,设计丰富多样的学习任务群,并落实到语文教学过程中,能够提升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  【关键词】语文课程;学习任务群;设计路径  【作者简介】曹公奇,正高级教师,特级教师,陕西省首届教
位于豫东大平原的“三商之源”——商丘市以“让森林走进城市,让城市拥抱森林”为目标,倾力打造生态城市、绿色城市、宜居城市、和谐城市,实现了城市园林化、郊区森林化、路河林
【摘要】本文简要介绍了DCS在金川集团公司精炼厂的应用情况,针对在用控制系统作了简要分析,并提出了问题和建议。  【关键词】DCS;应用;分析  1、前言  金川公司精炼厂应用DCS已经有十几年的历史,各主要生产工艺流程都用到了DCS控制系统,主要有浙大中控的JX300X、和利时的macs smartpro和macsv、罗克韦尔的AB SLC500和ControlLogix5000、西门子的S7—
回顾湖北武汉江夏方舱医院天一病区收治的79例湿热蕴肺证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患者,基于“整体观念”和“辨证论治”的中医基本特点,采用中医“1+4”治疗模式,以清肺排毒汤为基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