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学习任务群的设计路径探析

来源 :中小学课堂教学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angfa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语文学习任务群是高中语文课程内容的具体描述,是培养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载体,具有综合性、创新性等特点。语文学习任务群的设计以人文价值、内容解析、文体特点、学习方法、比较异同、读写结合、实践活动、关键问题等为路径,设计丰富多样的学习任务群,并落实到语文教学过程中,能够提升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
  【关键词】语文课程;学习任务群;设计路径
  【作者简介】曹公奇,正高级教师,特级教师,陕西省首届教学名师,全国优秀语文教师,陕西省曹公奇名师工作室主持人,宝鸡市教育学会会长,全国中语会理事,陕西省中语会副理事长,陕西省名师发展研究中心学术委员会副主任,陕西师范大学教育硕士导师。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凝练了语文核心素养,并据此设计了高中语文课程目标。为了很好地达成语文课程目标,课程内容又设计了18个学习任务群,将它们作为培养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载体。学习任务群以任务为导向,以学习项目为载体,整合学习情境、学习内容、学习方法和学习资源,引导学生在运用语言的过程中提升语文素养。[1]
  根据课程标准编写的统编高中语文新教材,以人文主题和学习任务群双线组织单元,突破过去传统的组元模式。教材的每个单元都针对一个语文学习任务群,对于语文教学而言,发生了重大变化。以学习任务群为主的单元教学,通过学习任务整合单元教学,突出单元整体性,突破单篇阅读教学精讲细析的传统,以单篇阅读教学和群文阅读教学结合的形式,让学生在自主的语文实践中学会学习,培养语文核心素养。
  传统的语文教学,往往是针对单篇文本、单项任务的精讲精练式教学,而基于语文学习任务群的教学,是针对多篇文本、多项活动的综合学习任务,表现在统编语文教材中,就是每个单元的学习任务群。整个单元的语文学习任务群,范围宽广,任务多样,层次明晰,综合性强。
  要在教学中实施语文学习任务群,关键在于设计学习任务及学习项目,这是完成学习任务、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前提条件。那么,语文学习任务群的设计路径有哪些呢?
  路径一:以单元作品的人文主题价值为核心设计学习任务
  统编高中语文新教材,每个单元涉及一个学习任务群,单元课文和教学内容一般都是围绕一个人文主题来组合的。我们以这个单元的人文主题为核心,挖掘人文主题的育人功能,设计出体现人文主题价值的学习活动任务,充分发挥语文课程“立德树人”的重要作用。
  统编高中语文必修上册第一单元是“文学阅读与写作”学习任务群,其人文主题是“青春激扬”,选取了五首诗歌和两篇小说。面对刚刚升入高一的学生,统编教材根据这一人文主题,针对性地设计了学习任务群的第一个任务。
  本单元都是抒发青春情怀的作品。作品中的哪些地方最让你感动?哪些是你以前未曾留意,但读过之后感受最深的?哪些已经点燃了你思考人生、积极上进的热情?认真阅读、欣赏这些作品,从你最有感触的一点出发,与同学就“青春的价值”这一话题展开讨论。
  这个学习任务是围绕人文主题来设计的,是基于学生对本单元的阅读感受和阅读体验,建立在单元阅读欣赏基础之上的。这样既促进了阅读欣赏的进一步深入,也巧妙地进行了青春价值的引导和探索。
  上册第六单元是“思辨性阅读与表达”学习任务群,其人文主题是“学习之道”,选取了《劝学》《师说》《反对党八股》《拿来主义》《读书:目的和前提》《上图书馆》六篇课文,从不同角度探讨学习问题。教师可以围绕学习道理、学习态度、学习方法等问题,以课文阅读学习为基础,结合学生自身的学习实际,设计小组反思会、班级辩论会、年级经验交流会等学习任务及学习项目,引导学生端正学习态度,掌握学习方法,提高学习效率。
  路径二:以同类题材作品的内容解析为中心设计学习任务
  每一个单元的作品,因为人文主题相同,所以题材也大多相同。教师可以作品思想内容的理解分析为路径,设计文本阅讀理解的学习任务。这样的学习任务,虽然也是针对文本内容的解析,但不是只针对单篇文本的,而是针对同类题材的多个文本内容的理解分析,具有群文阅读学习的性质。
  统编高中语文必修上册第七单元是“文学阅读与写作”学习任务群,其人文主题是“自然情怀”,选取了五篇写景抒情的散文。教师可以围绕以下方面来设计单元学习任务。
  平时你是否留意过身边的自然景物?哪些景物曾经激起你心灵的涟漪,引发你对生命的感悟?本单元的写景抒情散文,都表现了作者眼中的自然美,表达了他们对生命的感悟与思考。阅读这些文章,完成下列任务。
  1.《故都的秋》《荷塘月色》《我与地坛》描写的都是同一个城市的景物,呈现出多姿多样的美。选取你认为最精彩的段落,反复朗读,细加品味,写一段评点文字。
  2.这几篇文章都有融情于景、情景交融的特点,字里行间蕴含着作者的思想感情。结合《赤壁赋》,分析文中的景与情是怎样完美地融合在一起的。如有兴趣,可以选取文中的一个片段,拟写视频拍摄脚本,选取合适的音乐和场景,制作一个小视频。
  这一单元的文章都是写景抒情类的散文,教材从理解感悟作品情感的角度,设置了两个具体的学习项目,融合为一个学习任务。
  可以直接将教材上的单元学习任务作为教学的设计依据,也可以根据教材内容重新设计学习任务及项目。必修下册第五单元有马克思《在〈人民报〉创刊纪念会上的演说》和恩格斯《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两篇演讲稿,教师可以设计以下学习任务。
  小组讨论:马克思的文章所阐述的问题及贡献,在恩格斯的文章里是如何总结的。结合两篇文章内容,探讨马克思的伟大功绩。
  路径三:以同类文体作品的共性特点为议题设计学习任务
  在同一单元作品中,同类文体的作品占了主要部分甚至全部。教师可以某种突出的文体特点作为路径,通过多个文本的阅读学习设计学习任务,让学生掌握某种文体的突出特点,从而能够举一反三。   统编高中语文必修下册第二单元,编排了《窦娥冤》《雷雨》《哈姆莱特》三篇戏剧作品。从戏剧作品的艺术手法出发,在教材设计的单元学习任务二下又设有四个学习项目,其中第一个学习项目又设有三个小学习项目。
  1.深入研读剧本。要牢牢抓住戏剧冲突这一中心,多层次深入理解剧本的丰富意蕴,为排练打好基础。
  (1)剧情是如何展开的?发生了哪些戏剧冲突?其中哪些是主要的冲突?如何理解这些冲突?
  (2)剧本中出现了哪些人物?他们的身份、处境、性格特点和心理活动是怎样的?彼此之间存在着怎样的关系?
  (3)剧情发生的特定环境是怎样的?有什么样的社会历史背景?
  这三个小学习项目,分别针对戏剧冲突、戏剧人物、特定环境三个戏剧的特点进行设计,目的是让学生通过完成学习任务,了解并掌握戏剧的基本特点。关于戏剧的共性特点,教师也可以设计以下学习任务。
  戏剧语言是戏剧的基础,包括台词和舞台说明两部分。无论是说明剧情、过场连接,还是展示冲突、刻画人物,都离不开戏剧语言。戏剧语言具有动作性和个性化的特点。请从本单元三篇戏剧作品中,分别找出一些经典台词和舞台说明,说说它们的语言特点,并研讨它们在戏剧情节发展中所起的作用。
  这样的学习任务,是围绕单元同类文体作品的共同特点来设计的。通过完成这些学习任务,学生能够较好地学习戏剧知识,掌握戏剧特点。
  路径四:以同类文体作品的学习方法为载体设计学习任务
  同类文体的作品,往往在阅读学习方法上具有许多共同点。抓住同类文体作品的学习方法作为设计路径,设计有效的学习任务,可以突出学习方法的训练,让学生在具体的语文实践活动中,通过任务驱动真正熟悉并掌握某种学习方法。
  统编高中语文必修下册第一单元,选取了五篇文言文,其中单元学习任务四就是以学习文言文的方法为载体设计的。
  学习文言文,需要多诵读,有意识地积累一些词语和语法知识,逐步形成文言语感。如文言中一些常见的实词义项较多,可用卡片记录下来,梳理总结不同义项及相关例句,并根据学习情况随时增补新的内容。仿照示例(见表1),为本单元的一些义项较多的实词制作卡片。
  制作实词卡片,是学习文言文的一种有效方法。这个学习任务是从学生学习积累文言实词的方法角度设计的,让学生通过这一种学习方法积累、掌握文言文词语。
  旁批是小说阅读的一种重要学习方法。旁批是一种点评,可以针对全文,也可以聚焦局部;可以评析鉴赏,也可以写感受体会。必修下册第六单元是“文学阅读与写作”学习任务群,选取了古今中外的五篇小说。
  请选取《祝福》或《林教头风雪山神庙》,用旁批的方法,对其中的人物形象、典型细节、语言表达等方面进行赏析点评。
  运用旁批点评的学习方法,能够让学生对一篇小说进行细致的学习、解析、鉴赏,具有解剖“麻雀”的作用,使学生真正掌握学习方法,学会阅读,学会赏析。
  路径五:以不同文体作品的比较学习为内容设计学习任务
  不同文体的作品,虽然体裁不同,但也有一些相同的方面,或者思路结构,或者表达方式,或者表现手法,或者语言风格等。教师可以此为内容,设计学习任务,如散文和小说中细节描写的不同,童话和小说中人物形象的不同等,通过比同求异,让学生进一步学习与探究。
  统编高中语文必修上册第一单元是“文学阅读与写作”学习任务群,选编了五首诗词和两篇小说。诗词和小说,虽然都是文学作品,但两种文体差异较大。教师可从比较语言的角度,设计学习任务。
  作为文学语言,诗词的语言表达与小说的语言表达有什么异同?请结合本单元的诗词和小说,举例分析两种文学样式的语言特点。
  必修上册第一单元有两篇小说,小说以塑造人物形象见长;第二单元为“实用性阅读与交流”,其中选了三篇人物通讯,主要是记叙人物的文章。对此,教师可以跨单元设计学习任务。
  第一单元两篇小说与第二单元三篇人物通讯,在人物描写方法上有哪些相同,哪些不同?采用不同描写方法的原因是什么?请选其中一篇小说和一篇人物通讯加以比较,分组讨论,形成一致意见,在班上交流。
  这两个学习任务,都是采用比较法来设计的,便于学生比读、比学,比同求异,抓住特点,深入领悟。
  路径六:以单元作品的阅读促进写作为抓手设计学习任务
  以读促写,读写结合,是语文学习的一项重要法则。在阅读与鉴赏的基础上,根据阅读文本的内容主题或者文体特点,设计具有针对性的写作训练学习任务,让学生用阅读鉴赏习得的方法进行写作,将阅读与写作融合起来,这是语文学习任务群一条有效的设计路径。
  统编高中语文教材的一大特点是读写结合。它没有再安排专门的写作训练,而是在每个单元阅读鉴赏的基础上,将阅读收获引向写作表达,做到读写结合,让学生通过阅读学会写作。每一单元学习任务群中的最后一個任务,往往是根据阅读来进行写作训练的学习任务。比如必修上册第七单元的学习任务三:
  同是写景抒情,本单元的几篇文章运用的艺术手法各具特色。借鉴这些文章的写法,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散文。写完之后与同学交换阅读,互相品评,提出修改建议。修改后,把全班的习作编辑成册,拟定书名,撰写序言,作为高中生活的一份纪念。
  这样的写作练习,是根据本单元的阅读学习而设计的,既是对本单元阅读鉴赏学习的巩固,又融合写作练习,是对学习任务的进一步拓展。
  路径七:以学生的梳理探究实践活动为依托设计学习任务
  统编语文教材中的综合活动单元,针对的是“当代文化参与”“语言积累、梳理与探究”“跨媒介阅读与交流”等学习任务群。因为不同于阅读与鉴赏、交流与表达,也没有选文,所以它主要是根据学情,以综合实践活动为依托,设计学习任务,或积累,或梳理,或探究。这样的专题学习,往往通过一系列的综合性语文实践活动,完成单元学习任务。   统编高中语文必修上册第四单元是“当代文化参与”学习任务群,专题是“家乡文化生活”;第八单元是“语言积累、梳理与探究”学习任务群,专题是“词语积累与词语解释”;下册第四单元“跨媒介阅读与交流”学习任务群,专题是“信息时代的语文生活”。这三个单元都是综合活动单元,没有课文,要求围绕专题,通过具体的语文学习实践活动,来完成单元学习任务。
  根据这些学习任务群,教师可以设计其他的专题学习活动。褚树荣老师设计的“当代文化视野中的标语专题设计”,就是必修上册“当代文化参与”学习任务群的一个优秀设计案例。这个学习活动设计主要通过在北京问路用标语回答、标语分类、标语定义、标语作用、标语“副作用”、标语特点、读懂标语就读懂中国等环节,设计说一说、想一想、议一议、写一写等学习活动,让学生通过标语这一特殊现象,了解中国文化。[2]
  必修上册第八单元的“语言积累、梳理与探究”学习任务群,教师可以围绕成语来源、成语格式、成语语法结构、成语运用等内容,通过讲成语故事、成语接龙、成语运用比赛等学习活动,积累成语,梳理、总结成语类型的特点,探究成语运用方法,继承、发扬中华传统文化。
  路径八:以整本书涉及的关键问题为目标设计学习任务
  整本书阅读是一个重要的学习任务群,也是统编教材的一种单元形式。面对整本书,涉及的问题是多种多样的,学生不可能全部精读细研。教师要以整本书的关键问题为目标,设计学习任务。关键问题可能是比较多的,教师可以根据关键问题设计学习任务供学生进行选择,但不要求学生一一完成。整本书阅读的重点,在于学生的课外自主阅读,通过读书,涵养心智,提高阅读品味。
  统编高中语文必修上下册各安排了一个整本书阅读单元,分别对应《乡土中国》和《红楼梦》,并设计了各自的学习任务,供教学之用。整本书阅读,涉及面宽、问题多,设计学习任务时需要抓住整本书的关键问题,争取能够起到提纲挈领的作用,引导学生读通、读懂、读好整本书。
  对于其他的经典作品,也同样要抓住关键问题,设计整本书阅读学习任务,引导学生更好地阅读。比如《三国演义》,教师可以设计梳理小说情节、归纳人物形象、比较小说与电视剧的异同、比较小说与《三国志》中曹操形象等学习活动,完成《三国演义》的整本书阅读。
  整本书阅读的学习任务设计,要能抓住关键问题,进行简明扼要的学习任务设计。因为,整本书阅读教学的关键不是在课堂上,而在于指导学生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时间去完成整本书的阅读。
  语文学习任务群的设计路径是多层次、多角度、多方面的。在一个学习任务群中,教師可以通过多种路径去设计多个学习任务,使学习任务群富有层次性、综合性和创新性,并积极落实到教学过程中,努力提升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20.
  [2]褚树荣.当代文化视野中的标语:任务群进课堂例说[J].中学语文教学参考,2019(4):4-7.
  (责任编辑:周彩珍)
其他文献
“国运兴衰,系于教育”。教育关系国家和民族的未来,关系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进程,关系一个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学生是城市未来的主人,教育工作搞得好坏,既影响学生的素质,又
通过多年的运行实践及数据,着重对该炉型的旋风分离器、出力、热效率等存在问题进行探讨,并提出相应的措施。
利用常规气象资料、卫星图像和柳州雷达产品等资料,对“鹦鹉”台风(20O2)路径、强度及对来宾市风雨影响特点,成因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台风“鹦鹉”进入广西后迅速减弱为低
利用天气学和天气诊断分析方法,选用常规气象资料和ERA-interim再分析资料,对2019年2月18日南宁机场初雷天气过程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该次初雷过程是一次高架雷暴过程,2OOhPa
以孟村煤矿中央大巷复合构造区周期性冲击地压为背景,在矿井现有的冲击地压监测系统的基础上,根据动静载叠加诱冲原理和冲击启动理论,提出以静载荷的积聚位置、积聚周期和动
通过对龙岩东部测区收缩型推覆、伸展型滑脱构造发育规律的分析、思考,认为本区推覆、滑脱构造是在早期印支褶皱造山运动的基础上,在后期伸展裂陷构造作用下,拉伸断裂形成的一系
瓦屋山古朴神奇,野鸡坪优雅别致,柳江古镇休闲度假,七里坪休闲避暑,杜鹃节、避暑节、冰雪节等生态旅游项目的不断推出,为洪雅经济建设带来了无限商机。绿化已成为造福当代、
虽然已发现双相障碍(bipolar disorder,BD)患者存在明显的情感、认知环路相关的大脑结构与功能改变,但其特异性神经影像学机制到目前为止尚无定论,其中一个原因可能是不同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