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初中语文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提高

来源 :读书文摘(下半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bcd_1184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教育部发布的针对基础教育的新大纲和新课程也更加注重语文教学的实效性,在课堂有限的时间内让这生命得以延续,更好的完成基础教育,是摆在每个基层教师面前的问题。教师的引导作用和培养学生学习的兴趣和自学的能力愈发显得重要,只有这样,才能在实际教学中提高课堂的有效性,才能符合基础教育对语文教学的要求。
  关键词:初中语文;教学有效性
  把学习主动权交给学生,就是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它是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直接途径。根据自己和同事多年的教学经验,我认为,教师在规定的时间内,让全部学生主动参与教学,并掌握了规定的教学内容的课堂教学,就是高效课堂教学。怎样才能实现高效课堂教学呢?我想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一、培养学生对语文学习的兴趣
  初中语文的学习以提高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为主,而且课本选取的题材也是多种多样的,因此教师可以充分利用课本知识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比如在学习《草莓》时,教师事先备好课,整理好上课的流程,让学生回答自己看到草莓会联想到哪些情景,再让学生熟读课本来看看作者引发了哪些联想,从而形成一定的对比,而且通过这种课前讨论的方式能很好地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有了好的学习状态自然能有效地提高学习效率。此外,教师通过讲解文章的写作手法和描述方式不仅能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也能有效指导学生的写作。比如《白杨礼赞》的写作特点和重点是运用了托物喻义和象征主义的手法,并结合大量的排比和反问句式,当学生通过学习文中“贵族化的楠木”是象征国民党反动派后,就可以理解和掌握什么是象征手法,接下来教师再让学生自己采用象征手法写一段话,并给与适当的点评,这种活学活用的教学方式,不仅让学生对所学知识印象深刻,而且提高学生对知识的运用能力,同时也有效地提高了教学效率。
  二、体现学生学习的主体性
  传统初中语文教学课堂,教师认为学生的主要学习任务就是学好语文基本知识,并在中考考试中取得优异的成绩,因此总是强行对学生进行语文知识点的灌输,把学生当作容纳知识的容器,学生根本没有参与课堂教学活动的机会,这樣传统、守旧的教学方式根本无法激起学生学习的兴趣,时间长了,学生甚至会对语文学习产生厌倦、抵触情绪。所以,要想提高初中语文教学课堂的有效性,我们必须转变这种因循守旧的教学理念,把学生当作课堂的主体,在课堂上尽量少一点讲解、分析,多一些引导、点拨,并多设计一些学生可以参与进来的教学活动,使学生被牵着鼻子走的情况彻底得到改善,以体现学生学习的主体性。
  三、营造良好课堂教学氛围
  阅读是帮助学生理解作者写作意图、加深学生对知识理解程度的重要方式,也是联系学生与新知识的重要纽带,更是营造良好学习氛围的重要环节。通过阅读可以将课文内容变无声为有声,增强学生与作者的心灵相通,帮助学生走进文章意境,并在润物细无声中得到熏陶与感染。由此可见,阅读是引导学生对课文进行整体感知的重要方式,也是激发学生情感意识的重要途径。通过阅读,加强学生形象思维和抽象思维的有机结合,再现文中情境,让学生切身体会鲁迅先生的内心感受,并读出自己的心灵感悟。
  四、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高效语文课堂的前提应该是教师在课前让学生带着问题对课文充分预习、自我初步消化的基础上,又带着新的问题进入课堂。这种有目的的预习一旦成为学生的学习习惯,就会引发他们对教材内容的一种自我探究的习惯。对问题的探究意识往往能够激发起学生思维的火花。在教师的引导下,每一位同学都有充分表现自我的机会,都能找到他在这一堂课中的位置和存在的价值,都能在一种和谐的课堂氛围中激发自己的阅读兴趣和探究意识。学生的思维一旦被激活,整个课堂就会迸发出生机和活力,课堂效率就会得到提高。在课后,还要让学生主动做好课后复习,把当天学到的知识及时转化为自己的能力。
  五、科学合理的评价方式
  教师对学生的合理评价也是一种间接的鼓励方式,而且对于初中生而言,得到教师的肯定和认可是有效促进他们积极学习的方式,因此教师要灵活运用这种方式来提高课堂的有效性,尤其是教学写作有效性。当学生根据教师要求写完一篇文章后,教师可以考虑让学生进行评价,这是因为教师的批改精力有限,而且学生互评会对写作产生更高的积极性,同时也能从中学到对自己有益的知识,所以这种方式是行之有效的。教师在让学生进行互评之前应先告诉学生需要从错别字、病句、标点以及文章的逻辑结构等方面入手,并要求给予适当的评语,这样才能起到所期望的效果。此外教师也需要给予指点,毕竟学生对文章的评价能力有限,所以教师在评价时应该是先肯定文章中好的一部分,再指出需要改进的地方,严禁出现严厉的评判口吻,同时对学生的评价也需要进行点评。这样也能间接起到鼓励学生,提高教学效率的作用。
  六、发挥教师的关键主导作用养
  尽管在教学课堂上我们强调以学生为主体,体现学生学习的主体性,但这并不意味着我们对教师在课堂上的作用予以否定,而是对教师本身提出了更高的教学要求。初中语文是一门涉及面极广的学科,所以身为一名语文教师,我们必须不断更新教育理念,完善自我,终身学习,努力提高自身的专业素养,使自己成为一名鸿儒硕学、博学多才的“杂家”,只有这样,才能在语文教学课堂上做到游刃有余、挥洒自如,这也是实现初中语文教学有效性的重要条件。
  总之,新课程语文学习要求教师树立新的教学理念,努力探索新的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让学生在语文学习中既学到知识,又掌握获取知识的方法和技能,同时在获取知识的过程中得到情感体验。让学生感悟语文、感悟生活,感悟人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使语文学习真正体现实效性。
  参考文献
  [1]鲁献蓉.对新的课程改革背景下课堂教学技能的思考[J].课程·教材·教法,2002,10.
  [2]齐玉琴.语文课堂教学中的激疑艺术[J].陕西教育(高教版),2007,10.
其他文献
[摘 要:审题能力是学生在学习中需要具备的一项重要能力,学生之后正确审题,提取出题目中的重要知识点,才能更好地解答题目,本文就具体实例谈谈高中物理习题教学中学生审题习惯的培养。  关键词:高中物理;审题习惯]  物理是一门需要一定的思维和理解能力的学科,很多物理中的知识点并不是直接得出的,而是要在学生在掌握了基础知识之后,还需要进行一定的思考,这样才能做出正确的判断。在物理的学习中,学生的审题能力
软土地基在路堤荷载作用下,会发生工后沉降。本文从公路纵坡、横坡的要求分析,提出工后不均匀沉降指标。
[摘 要:主题图是一个数学教学中一大特色,背景是特定的场景,展现教学知识的图片,将数学课本与知识内容、生活实际结合起来。随着新课程的改革推进,小学一年中数学主题图的使用更为普遍,以熟悉的场景图片形式,吸引一年级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热情,提升学生的学习效率。  关键词:小学一年级;数学主题图;利用]  1小学一年级数学主题图的利用现状  1.1数学主题图使用模式过于单一  随着素质教育的
本文论述了地-空界面上天然宇宙中子流的来源;将天然中子按能量分为快中子组(En>0.1MeV)与慢热中子组,建立了地-空界面上天然快中子流与慢热中子流粒子注量率随空间分布的数理
首先以Lorenz混沌方程产生的非线性时间序列为例,讨论了在不同时间序列长度下各种延迟时间算法对噪声的适用性.研究发现,采用C-C算法计算延迟时间的鲁棒性强.在此基础上,给出了垂
摘 要:群文阅读教学模式的应用对于我国传统教育模式来说可以说是里程碑式的改革,受到我国广大教育学者的重视。以下,本文以小学语文高段群文阅读指导的实践与探究为题,从群文阅读在小学高段语文课堂应用现状、群文阅读小学高段语文课堂应用存在的问题、群文阅读小学高段语文课堂应用的有效策略三方面入手,寻求群文阅读在小学高段语文中应用的最佳策略。  关键词:群文阅读;小学;高段;语文  所谓群文阅读,就是指在教学
劳动保障工作直接关系广大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劳动关系是劳动保障工作的基础,规范劳动关系是建设和谐社会的基石。随着改革的
依据研究区的地热梯度(25℃/km),在高温高压(最高温度为1050℃,最高压力为1.2GPa)条件下系统测量了横穿红河-哀牢山断裂带的元江-墨江地质剖面上的哀牢山岩群各类变质岩(千枚岩、片岩
[摘 要:对于幼儿园的孩子来说,区域活动在其一日活动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它能够充分开发幼儿的自主性、协调性、创造性、沟通性以及其他的一些重要能力。本文试图从当前幼儿园区域游戏活动存在的一些问题出发,试图探讨幼儿园区域活动中教师观察行为的必要性。  关键词:幼儿园;区域游戏;观察;必要性]  对于幼儿园的孩子来说,区域活动在其一日活动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它能够充分开发幼儿的自主性、协调性、创造性
[摘 要:职业教育既要培养学生的专业技能,又要将学生的综合能力的培养放在首位。新的教育形势下,中职语文教育的目标就是为国家培养出适应社会需求的技能型人才和高素质的劳动者。中职语文教学正在寻求改变以往教学中的只重成绩不重能力,只重视写却害怕开口说话的现状。本文结合中职语文课堂教学实践,根据不同课程构建科学的训练体系,提出了几点培养中职学生的职业沟通能力的具体策略。  关键词:就业导向;沟通能力;构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