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小学一年级数学主题图的利用研究

来源 :读书文摘(下半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en307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主题图是一个数学教学中一大特色,背景是特定的场景,展现教学知识的图片,将数学课本与知识内容、生活实际结合起来。随着新课程的改革推进,小学一年中数学主题图的使用更为普遍,以熟悉的场景图片形式,吸引一年级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热情,提升学生的学习效率。
  关键词:小学一年级;数学主题图;利用]
  1小学一年级数学主题图的利用现状
  1.1数学主题图使用模式过于单一
  随着素质教育的不断推行,传统照本宣科讲解主题图的教学模式已经无法满足一年级学生的需求,教学成效甚微。但就当下而言,部分教师照本宣科的教学思想过于根深蒂固,在一年级数学的讲解中主题图的应用形式过于单一,普遍采用先展示主题图信息,引导学生发现数学相关知识,进而展开提问,教师引导进行解决和题海战术。这种主题图学习模式扼杀了小学生的潜能,局限了学生发展的可能性,不利于学生健康成长。
  1.2主题图的使用浮于表面化
  部分教师将主题图的作用局限于新课导入,只作为吸引小学生注意力的存在,而主题图涵盖的数学相关知识浮于形式化。比如,在数学“1~10”数字的认知学习中,课本中提供了主题图,图中随意散落着相关数字的卡片主题图,部分教师没有引导学生自主探究主题图的内涵,而是直接让学生进行数卡片中的物品数量的学习,违背了素质教育的教学理念,没有意识到主题图内涵对于一年级数学学习的推动作用。
  1.3主题图的理解存在偏差
  正确理解主题图,能够帮助一年级数学教师精准把握教学目标,更好地满足学生的探索心与求知欲。部分教师没有正确理解主题图的意义,与教学目标的要求存在偏差,学生学习成效甚微。比如,在进行“数字7的简易乘法”的讲解中,主题图展示的是七巧板拼出的数字7的不同图案,进而引出“1*7,2*7”等相关内容,不仅可以帮助学生发散思维,还可以帮帮助学生掌握相关乘法。但如果教师没有进行系统的教学设计,很容易将七巧板拼图变为活动实践课,虽然可以吸引一年级学生的注意力,但数学学习的魅力却大打折扣。因此,作为一年级数学教师,应该深入探究教材,把握编者对于主题图的设置意义,以便更好地提升学生的学习质量,减轻自身的教学压力。
  1.4主题图意义被淡化
  很多教师认为主题图的意义就是将简单生活案例引入,辅助学生掌握知识,本身毫无意义。比如,在进行“1 任意数”的学习中,学生容易被所给主题图的图画吸引,无法掌握教师讲述的重点。一年级数学教师处于这种担心,有时直接省略主题图的讲解,直接进行加法运算的讲解,避免小学生在主题图中沉迷。这种淡化甚至省略主题图的教学模式,不利于学生开发自身的潜能,学生难以从图中挖掘相关的数学知识,只能被动式机械化地接受相关知识,与素质教育的核心理念背道而驰。
  2小学一年级数学主题图的利用策略
  2.1充分利用主题图来吸引学生兴趣
  正所谓“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尤其是对小学一年级学生而言,由于刚接触数学的学习,数学对其而言显得较为抽象和枯燥,很难产生数学学习的热情与欲望。小学一年级学生自制力比较薄弱,如果课堂教学缺乏趣味性则很难调动学生投入到学习过程中。而通过巧妙利用主题图则能够有效的调动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与积极性。例如在教学第一章節“数一数”内容时,教材中所呈现的主题图是“美丽的校园”。主题图中展示了学校中的一些景观和人物,出现了各种技术信息和资源,来帮助学生进行数一数的学习。因此,教师便可利用这些主题图,一方面引导学生熟悉学校生活的一些情景,引导学生热爱校园生活,产生学习兴趣,同时也能够通过让学生数图中事物个数的方式来展开数数教学。可以将主题图展示到多媒体上,让学生通过观察主题图来掌握画面中的内容和信息。在此过程中,让学生畅所欲言、自由展示,激发学生参与热情。
  2.2利用主题图将教学内容动态化
  小学数学教材中的主题图都是以静态的形式呈现给学生,因此,只能表现出最终的结果而缺少了相应的过程。而在实践教学活动中,教师可以结合教学需求利用多媒体、表演等手段来将主题图中所蕴含的信息内容进行动态化呈现,为学生展示主题图的动态内容,从而帮助学生更好的进行理解和学习,体会数学的魅力与趣味。举例来说,在教学人教版第一册关于“第几”的内容时,教材的主题图为学生展示了五个人排队购物的内容,主题图的主要用意是让学生了解“序数”这一概念。在实践教学中,教师便可借助课件的形式来播放主题图的动态视频,让排在第一的人购买后离开,让学生进行讨论,剩下的人排在第几,人数和序数分别有了哪些变化。通过动态战士之后,更有助于学生进行数学知识的理解和学习。
  2.3利用主题图融入德育教育
  随着素质教育理念的推广,小学阶段数学教育不仅要教会学生数学知识和能力,还要融入对学生的德育教育。而借助教材中的主题图则能够较好的实现德育教育的目的和效果。主题图中蕴含众多信息和内容便于对学生的思想品德进行教育。例如在一年级“美丽的校园”主题图便可对学生展开德育教育。例如图片中展示了国旗,便可对学生进行爱国思想教育;学生向教师敬礼的场景可以进行文明礼貌教育;垃圾桶场景则可对学生进行爱护环境教育。借助主题图上丰富的内容和信息则能够有效的实现对学生的德育教育。
  3结语
  主题图在小学一年级数学教学中具有众多功能和作用。作为一年级数学教师,应该与时俱进挖掘课本中的主题图,创新教学形式与过程,将主题图的意义发挥到极致。本文立足于当下,针对小学一年级主题图的现状进行简要分析,并就如何有效利用主题图进行了相关探究,阐述了小学一年级数学主题图的利用策略,希望能够小学一年级数学教育提供建议和帮助。
  参考文献
  [1]胡明进,王雪.小学数学教材主题图的设计与功能探析[J].教育导刊,2009(10).
  [2]钟茜.小学数学主题图使用过程中的几点思考[J].中小学教材教学,2005(4).
其他文献
摘 要:数学是其他自然科学的基础和保证,因此,学好数学对于学生以后其他学科的学习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二年级小学数学主要是促进学生在幼年时期接受数学教育,进而为将来的数学学习奠定基石,因此,培养小学生对于数学的学习兴趣显得非常重要。处于7岁年龄左右的小学生是各项认知技能都在快速发展的阶段和人群。在这一年龄阶段,其学习数学知识的能力会随着其兴趣而得到不同的发展。如果学生因为缺乏学习兴趣,产生厌学心
遗传算法是一种随机全局搜索算法,与常规的基于局部线性化的最优化方法相比对初始模型的依赖性大为减弱,但是存在着有效基因丢失和早熟收敛问题,采用多尺度逐次逼演思想而建立的
摘 要:语文是小学教学过程中一项基础和重要的学科,在实施小学语文教学的过程中,采用有效的策略构建高效的教学课堂,可以促进学生对教学内容的掌握和各种能力的培养,对学生发展有着积极的作用和意义。针对小学语文高效课堂的构建提出几点意见和建议。  关键词:新课标;小学语文;高效课堂;构建策略  随着我国新课程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传统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模式已经无法满足教学的需要。小学教学是一切教育的起点,对学
女性绘画作为女性艺术范畴的一部分,被越来越多人关注。在绘画艺术领域中,历来男性画家一直占据着主导地位,但是也有很多女性艺术家以独特的视角进行着艺术创作。卡萨特,正是其中
[摘 要:习作教学在小学语文教育体系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是对学生语言综合能力的培养和训练,可以说,小学生写作水平的高低实际上是其语文表达和应用能力的体现。进入新时代以后,学生成了学习的主体,其写作能力关系着今后的长远发展。为了提升写作教学的质量,语文老师应当在教学中注重写作技巧的传授,同时指导学生去积累多种写作素材,丰富他们的见解和写作知识。基于此,本文主要探究了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指导学生积累习作素
任何艺术行为都要合乎规律、原则,不能背离自由性和对于真、善、美的追寻。既然我们承认艺术的多样性,美术工程也理应更加多元化.沿着建立促进包容艺术多样性机制的方向发展。本
随着公路交通事业的迅速发展,桥头跳车问题已经成为高速公路和城市道路的常见病害之一,严重地影响行车的舒适性和安全性。引起桥头跳车的主要原因有不均均匀沉降,刚度突变和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进步,文化产业已经成为我国国民经济发展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文化产业对于政治、经济的推动作用不容小觑。与此同时,我国的文化产业还处于初步探索阶段
[摘 要:审题能力是学生在学习中需要具备的一项重要能力,学生之后正确审题,提取出题目中的重要知识点,才能更好地解答题目,本文就具体实例谈谈高中物理习题教学中学生审题习惯的培养。  关键词:高中物理;审题习惯]  物理是一门需要一定的思维和理解能力的学科,很多物理中的知识点并不是直接得出的,而是要在学生在掌握了基础知识之后,还需要进行一定的思考,这样才能做出正确的判断。在物理的学习中,学生的审题能力
软土地基在路堤荷载作用下,会发生工后沉降。本文从公路纵坡、横坡的要求分析,提出工后不均匀沉降指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