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国家审计相对独立性思考

来源 :商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fftt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强调推进依法治国的方针。在我国行政型审计体制下,国家审计的相对独立性问题受到很大关注,改革审计体制增强独立性的声音不绝于耳。要关注审计工作的相对独立性,避免走入绝对独立及独立性就要垂直管理这两个认识的误区。本文通过对我国现有审计制度进行研究,在国家审计相对独立性研究中提出自己的思考。
  关键词:独立性;审计体制
  1.概况
  1.1国家审计的含义
  国家审计:国家审计是指由国家审计机关所实施的审计。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审计法》规定,我国的审计机关依照法律规定独立行使审计监督权,不受其他行政机关、社会团体和个人的干涉。国家审计是我国社会主义经济监督体系中的主导力量。相对于国家审计,一般还有内部审计、民间审计。内部审计是建立于组织内部、服务于管理部门的一种独立的检查、监督和评价活动,它既可用于对内部牵制制度的充分性和有效性进行检查、监督和评价,又可用于对会计及相关信息的真实、合法、完整,对资产的安全、完整,对企业自身经营业绩、经营合规性进行检查、监督和评价。民间审计是指由注册会计师、审计师所组成的社会会计、社会审计组织,即会计师事务所和审计事务所,接受当事人的委托,对有关经济组织的有关经济事项所进行的审计查证业务。这是从审计组织形式角度,把注册会计师、审计师组成的会计、审计咨询组织开展的审计业务,合之为民间审计。
  1.2国家审计必须要具备相对独立性的原因。
  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分析。
  1.2.1从国家审计职责看:我国目前国家审计职责,是在计划经济的体制下确立的,审计的覆盖面较宽,而审计的力量有限。因此,适应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需要以及作为一种权力制衡的手段,必须对国家审计的职责加以完善,把监督公共财政、检查公共账目作为最基本职责,弱化对国有企业的具体审计,合理组织经济责任审计,使其更好地发挥作用。而内部审计一般只是进行价值管理、信息系统核对、内部财务审计、经营审计等工作,职责分工不同。
  1.2.2从审计特点上看:国家审计具有组织上的独立性、工作上的独立性、人事上的独立性、经济上的独立性,并且要具有强制性的特点。
  1.2.3从审计的权威性方面看:国家审计是规范国家审计行为的《审计法》在我国法律体系中处于较高的地位。不仅可对微观层次进行监督,而且可对宏观管理层次加以监督。由于审计机关专司审计监督,不承担其它业务工作,与其监督对象无直接利害关系,居于客观公正的超脱地位,其监督工作更具有权威性。同时,国家审计具有监督面广的特点,它通过对综合反映经济活动的财政、财务收支进行审查、鉴证、评价,从不同侧面、不同环节上监视着经济活动的运行轨迹,在宏观调控中发挥着其他经济监督无法替代的综合性作用。综上所述,由于国家审计具有独立性强、综合性广、权威性高等特点,要求国家审计必须具有相对独立性。
  独立性与客观性是各类审计工作的生命线,是评价审计工作质量及审计成果价值的重要前提。多年来,结合我国审计实践对国家审计独立性的研究从未间断,既有从剖析审计领导体制入手分析审计机关的独立性,也有以审计实践中遇到的具体矛盾来反思独立性。研究结果普遍认为,我国行政型审计体制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国家审计的独立性,建议改变行政型审计体制、改革审计机关隶属关系的研究者不在少数。要关注审计工作的相对独立性,避免走入绝对独立及独立性就要垂直管理这两个认识误区。
  2.我国国家审计的独立性法定依据
  2.1国家审计独立性内涵
  所谓独立,就是互不影响,互不干涉,自主决策,自由发展。至于国家审计的独立性,就是指审计机关及其工作人员在开展审计项目时,在组织、人员、工作及经济上不受被审计单位或其它相关人员的影响和干预,能够独立、客观的做出职业判断。最高审计机关国际组织在《利马宣言——审计规则指南》中的多个章节中相继指出:“最高审计机关必须独立于被审计单位、不受外部力量干预,才能客观并有效地完成审计任务。审计机关不可能绝对的独立,但在职能上和组织上必须具备完成其任务所需的独立性。最高审计机关的独立性应在宪法中予以规定,可另行立法对细节加以规定,特别是应由最高法院提供充分的法律保护,以保证其独立性和权威性不受损害。最高审计机关成员的独立性应由宪法保证,特别是任免其成员的程序和方法应列入宪法,以保证其独立性不受损害。审计人员在任期内应独立于被审计单位,不受其影响。最高审计机关有权保证其财政上的独立性。”
  2.2关于我国国家审计独立性的法律规定
  国家审计工作的实质是监督,监督需要权威,更需要监督机构及其人员形式上和精神上的独立。若审计机关不具备必要的独立地位,受其他组织的牵制或干扰,就难以对被审计单位作出实事求是的评价。因此,许多国家都在宪法等国内法律中对审计机关独立行使职权作出了明确规定,为国家审计机关独立开展工作提供法律保障。建国后三十多年的时间里,我国并没有建立国家审计制度。直到1982年,国家审计制度随着宪法的修改而得以建立,这是在充分借鉴各国宪法内容的基础上并结合我国经济体制改革实践所进行的重要制度建设,是对政治体制与行政体制的完善。国家审计的独立性也相应地在宪法及相关法律中得以体现。现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第九十一条规定:“国务院设立审计机关,对国务院各部门和地方各级政府的财政收支,对国家的财政金融机构和企业事业组织的财务收支,进行审计监督。审计机关在国务院总理领导下,依照法律规定独立行使审计监督权,不受其他行政机关、社会团体和个人的干涉。”第一百零九条规定:“县级以上的地方各级人民政府设立审计机关。地方各级审计机关依照法律规定独立行使审计监督权,对本级人民政府和上一级审计机关负责”。
  3.国家审计的相对独立性落实
  由于审计体制不能脱离一国国情与政情而独立存在,因此作为政治与行政体制子集的审计体制只能在一定的制度框架內运行,审计独立性也是相对的。客观地讲,对不同制度环境下的审计独立性进行直接比较是不恰当的。   3.1既定制度框架下国家审计的相对独立性
  国家审计机关的独立程度由审计机关的政治地位以及审计领导体制决定,而审计机关的政治地位和审计领导体制又由国家政体结构决定。因此,不应只就独立谈独立,而应将审计机关的独立性置于特定的制度环境下来讨论。
  国家审计的运转方式与作用的发挥都由政治制度所内定。当前我国审计机关隶属于行政机构,是政府一个职能部门,根据政府赋予的职责权限实施审计,并对政府负责。在行政型审计模式中,国家审计职能侧重于监督与服务,通过权力体系内的查错纠弊与制度完善实现行政权力运行中必要的纠偏和约束。如果在同样的宏观制度背景下采取立法型等其他三种审计模式,国家审计的权力根基就会不牢,无法利用各种充分的资源开展审计工作。客观地讲,行政型审计体制下,由于审计机关与被审计单位都处于同一行政系统内,因此影响审计独立性的因素相对较多。不过,若国家审计制度有宪法和专门性法律的维护,行政权力体系内的问责机制在不断的强化,行政型审计模式同样会有相对较强的独立性。需要明确的一点是,独立性问题不是探讨审计体制问题的终极目的,而能够实现制度设计初衷以及审计制度的有效性才是探讨独立性的价值所在。
  3.2增强审计机关负责人的独立性
  从某种程度上来讲,审计机关主要负责人的独立性直接决定审计机关的独立性。一般来讲,国家审计的工作性质对审计机关负责人的教育背景、专业资质、从业经历、个人素质均有特殊的要求。然而在现行体制下,特别是在地方政府,审计机关的主要人事变动与其它部门的人事安排都是统筹考虑,许多审计机关的主要负责人从业背景复杂,缺乏相应专业资质,甚至许多被审计单位的负责人最后成为审计机关的主要领导。审计机关负责人从业背景多样,就会与其它部门形成错综复杂的利益关系;另外,审计机关负责人还要考虑到个人政治前途与职业发展,个人独立性难免受到削弱,审计工作的独立性也受到影响。为确保审计机关独立行使审计监督权,应在充分考虑审计机关特殊工作性质的基础上制定专门适用审计机关负责人的人事任免、考核与奖惩办法,办法要有一定的法律级次,该办法要既能保证其工作的专业性、稳定性与连续性,又能使其获得充分的职业发展空间。要充分重视审计系统内部的人才培养与选拔,内部选拔上来的领导独立性应该更强。
  3.3实现审计计划、审计结果与整改效果的三公开
  国家审计工作要坚持政务公开,只有政务公开才能避免暗箱操作,才能促进审计质量的提升。应该在完善现有公开目录的基础上,大力推进审计工作全流程公开,尤其是审计计划的制定既要“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国家审计作为国家的权威审計,必须要从群众出发,坚持公正立场,更要听取民意,关注民生。审计结果与整改效果的公开更能吸引社会舆论的关注。当审计工作成为社会舆论关注的焦点时,审计的地位随之上升,审计独立性也会增强,在十八大提出依法治国的大背景下,任何损害审计独立性的行为都将对舆论的谴责和事后的问责有所顾忌。
  3.4保证审计机关掌握必需的财力
  开展审计工作所需要的经费必须要来之有理、来之有道,这是确保审计机关顺利开展工作的基础,我们必须拥有充足的审计资源并具备自由支配的权力,其中最关键的是审计经费。审计经费必须得到法律上的保证,既包括机关行政管理经费和审计人员薪酬福利,还包含审计事业发展所必需的一切支出,国家审计不能依赖社会提供经费也是保证审计公开、公正、公平的最基本、最重要的保障。政府应该重点关注审计机关部门预算的编制、批复与执行,确保审计经费的充足。
  3.5构建科学审计大格局的思路和措施
  在新形势下,国家审计不仅要关注预算盘子里的资金,而且还要加大对尚未纳入预算管理的其他财政性资金的审计力度。在具体审计实施中,要对预算的编制、执行、决算到使用绩效实行“全程式预算跟踪”审计,审计思路上要进行全面转变,将财政审计和其他审计类型相结合,积极推进联网审计、绩效审计,力争实现“一审多果,一果多用”,提高财政审计的整体性、宏观性;及时揭示财政运行中的不安全因素和潜在风险,严肃查处重大违法违规行为,确保财政资金配置发挥最大效益。国家审计作为一个系统工程,其核心是资源整合,包括审计计划、审计项目、审计人员、审计成果等方面的协调配置。制定审计项目计划应当从长远考虑,根据财政审计大格局的总体目标,明确项目计划的制订原则、重要项目的审计周期和一定时期内通过审计要解决的主要问题,使项目计划具有可预见性。同时还要围绕党和政府的中心工作,安排好当年的项目计划,做到统筹兼顾,有机统一。审计实施上应当根据项目的性质和工作量,分别采取不同的组织方式,一是高度集中的“大兵团集中作战”方式,统一方案,统一组织、打破部门界限,统一调配审计力量,有利于完成时间紧、任务重、综合性强的项目;二是明确审计目标基础上“分兵作战”方式,即统一目标,按审计专业分工分别实施,审计成果共享,适合经常性、涉及多个审计领域的项目;三是专业审计“独立作战”方式,适合为政府阶段性中心工作服务、任务相对单一的审计项目。
  审计成果的综合利用对实施财政审计大格局显得尤其重要。国家审计最终目的就是要从制度和体制上解决问题,推动改革,推动制度建设。因此必须深度开发提炼审计成果,加快成果的转化和利用,努力提升财政审计效能,要积极增加成果附加值,多角度开发财政审计成果。在每一项财政审计中,从项目立项、实施到审计报告、审计整改等各个环节统一下达信息任务,集中组织开发,及时反馈财政审计发现的问题和情况,注重揭示和反映体制性障碍、制度性缺陷和管理漏洞,不断提高审计信息的及时性和有效性,让更多信息直接进入领导决策层。积极开展审计情况分类汇总分析,注意从全局的角度反映经济运行管理状况及规律,力求审计建议着眼前瞻性、体现宏观性、富于建设性,大力提升财政审计成果质量和层次,充分发挥审计的建设性作用。
  3.6应用计算机辅助技术在审计相对独立性中发挥作用
  计算机辅助技术应建立不断发展和持续改进的审计工作发展体制,通过不断实践探索计算机辅助审计技术的优化发展。计算机辅助税收审计制度应建立持续改进和发展的体系。在不断的试点和发展过程中,通过由基本的业务管理发展到深层次的审计工作的发展,最终充分发挥出计算机审计辅助的作用。计算机审计业务的处理只能实现基本的数据和信息的处理,然而相应软件的应用能实现深层的审计工作处理。计算机审计软件的应用一方面为审计情况的汇总统计,也是指根据审计工作的方案,对审计工作单位的整体审计状况以及审计工作资料按照一定的顺序进行汇总分析,最大限度防止错误和疏漏以及人为的更改,保证审计工作的规范性和系统性。当前审计软件根据审计工作的需要得到了一定程度的发展,并投入了具体的使用过程中。如计算机预算执行软件、预算执行审计软件、投资审计软件、银行审计软件、行政事业审计软件等,但仍未形成完善和成熟的统计软件,计算机辅助审计的作用发挥有限。(作者单位:东北财经大学津桥商学院)
  参考文献:
  [1] 王爱国,史维,《论审计的独立性》,审计研究,2004.
  [2] 李青松,内部审计体制独立性影响因素分析,《财会通讯》,2011年第3期
  [3] 宛燕如,高文进,《审计学》(第二版),武汉理工大学出版社,2009年7月第二版
  [4] 宋小明.审计独立性问题的三点思考[J].审计月刊,2004.
  [5] 《中华人民共和国审计署法》
  [6]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审计准则》
  [7] 周海彬,《审计实务》,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
  [8] 李凤鸣,《审计学原理》,复旦大学出版社,2006.
  [9] 中国注册会计师协会,《审计》,经济科学出版社,2006.
  [10] 张龙平,《审计》,中国财经出版社,2007.
其他文献
摘 要:十八大的成功召开标志着以利率市场化为核心内容的我国金融体制改革进一步深入。在我国商业银行发展过程中,利率市场化是把双刃剑,对我国商业银行的影响既有积极的一面,也有消极的一面。如何应对利率市场化带来的消极影响,在利率市场化条件下实现改革发展成为我国商业银行现阶段最主要的问题。  本文通过介绍利率市场化对我国商业银行的积极、消极影响,对商业银行在利率市场化条件下的改革和发展提出了一些建议,希望
期刊
摘 要:近日随着港股通的开通,人民币国际化问题再次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本文通过对人民币国际化带来的收益和风险进行分析,最后给出我国政府推进人民币国际化的一系列建议。  关键词:人民币国际化;风险;收益  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增长及对外影响力的扩大,人民币国际化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在人民币国际化的过程中,会带来很多的收益,如:铸币税收入、减少外汇储备的汇率风险及促进金融业发展等。然而,收益与风险是并存的
期刊
1.引言  商业银行的本质是一个以营利为目的,以金融负债来筹集资金,并以多种金融资产为经营对象的金融机构,其主要利润来源于存贷款之间的利息差。随着我国股份制银行改革和利率市场化进程的不断加深,银行业务经营所面临的风险也越来越受到各部门的重视,如何在不断创新发展的金融市场中保证商业银行职能的多元化,发挥其在国民经济中重要的支柱作用,已经成为众多学者讨论研究的重要课题。  《巴塞尔协议III》对商业银
期刊
摘 要:目的探讨营业税改增值税对路桥施工企业财务管理工作的影响。方法从“营改增”产生背景入手,对“营改增”税制改革对路桥施工企业财务管理工作和路桥施工企业会计的影响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对策。结果营业税改增值税的实施符合我国的国情,顺应了国际经济形势也适应了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能够切实扭转我国目前增值税链条不完整、重复征税,实现结构性减税并存进社会专业化分工的细化起到了无可替代的作用,即使在个别
期刊
摘 要:本文通过对商业银行财务竞争力的理论分析,构建了一套评价银行财务竞争力的指标体系,采用因子分析法,并以我国上市商业银行的财务数据为依据,对我国上市商业银行在发展创新能力、经营管理能力、风险控制能力和盈利能力四个方面的进行了比较,然后综合这四方面的结论得出我国上市商业银行在财务竞争力方面的总体情况,同时找出存在的问题,并针对各个问题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商业银行;竞争力;财务分析 
期刊
年来我国经济得到了较快的增长,但是环境问题开始显现,我国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最大障碍就是环境的污染以及生态的严重破环。对于环境的保护运动会计界积极参与,探索会计怎样既能在促进经济发展的前提下又能对环境起到保护作用。而传统的会计确认与计量方法不能对环境资源正确处理,所以关于环境方面的会计信息披露存在漏洞,也就引起了一种新的会计分支的出现与快速发展——环境会计。环境会计也叫绿色会计,把传统的会计学与环
期刊
摘 要:纳税筹划是现代企业财务管理中的一项重要支出,贯穿于企业筹资、投资、运营、获利的各个步骤,直接关系到企业在不违反税法条件下企业财务目标的最大化实现情况。为了能够使企业在合法情况下实现利润最大化的目标,尽量使税负减少,企业价值最大化,企业工作人员需要提高企业税收筹划合理化的意识,加强企业税收筹划管理能力,不断完善企业的财务筹划制度,科学研究税收方法对企业资产进行分配和融资管理。因此,对纳税筹划
期刊
摘 要:社会责任信息的披露即企业按照规定披露履行社会责任的情况。包括对商业道德遵守、劳工权利保护、环境保护、慈善事业发展、公益事业捐助等方面的披露。近年来,社会责任会计已经成为备受关注的会计学新领域,它要求企业在追求年度利润最大化的同时履行相应社会责任,增进社会效益。本文首先对我国企业社会责任会计信息披露动因进行分析,其次提出社会责任会计信息披露存在的若干问题及改进策略,以期为我国企业的社会责任会
期刊
摘 要:企业所得税汇算清缴是对全年的收入和成本合理性、合法性、合规性进行审核。出具鉴证报告。正确把握、理解和界定应纳税所得额的每项内容,对于企业所得税的汇算清缴至关重要  关键词:企业所的税;审核;汇算清缴  一、汇缴主体  企业所得税也称收益税,是指以纳税人的各种所得额为课税对象的一类税收。企业所得税是对我国企业和其他取得所得收入的组织的生产经营所得和其他所得征收的一种税。根据国税发[2009]
期刊
摘 要:本文着眼货币国际化以及人民币国际化的条件和现状,从目前我国的经济总实力、对外贸易、金融体系,以及货币职能的几个具体方面开始分析。随后,本文将指出人民币国际化进程中的诸多风险,主要涉及货币、财政和汇率政策、宏观经济等四个方面。  关键词:人民币国际化;风险  1.引言  近几年,随着中国经济实力的不断扩大,人民币国际化的趋势明显,随着中国与世界各国货币互换协议的不断签订,人民币正在迈开走向国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