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新的课程标准强调,要发展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始终把听说放在英语教学的首位,听是基础,说是教学的关键。而实际教学中,由于对学生的口语、听力训练不够,学生口语的发音不准,说话不流利且听力太差,无法用英语进行交流。因此,培养学生能够准确、熟练地用英语口头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非常重要。
一、学生英语口语表达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在中学英语教学中,教师交流时常说到“某某学生作业、考试都不错,就是上课不举手,不喜欢发言。”也常看到这样的现象,有的学生笔试成绩好,口语却很糟,表达时吞吐、结巴等。为什么大部分学生的口语表达会如此被动呢?如何去解决呢?
1.学生对口语不感兴趣,教师要培养其口语表达的兴趣
我国古代教育家孔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说明了兴趣的重要性。只有激发学生对口语表达产生浓厚的兴趣,才能使教师的教学与训练收到好的效果。工作至今,我依然坚持课前热身——创设情景,让学生在语言环境中去习得语言。上课铃响后,利用5分钟的时间听唱英文歌曲、做游戏或进行值日生汇报,鼓励学生用英语介绍身边的事物,说自己,说同学,说自己喜欢的事物、感兴趣的东西,三言两语、五句十句皆可,每节课给不同的学生提供锻炼的机会,调动他们说英语的积极性。看似浪费了时间,其实赢得了后四十分钟的高效率。
2.学生心里有障碍,怕说不好,怕说错,教师要恰当运用纠错策略
在语言学习过程中,无论是学母语还是外语,由不会说到会说之间必然会出现“说错”的情况,而且口语又不同于写作,没有充分的时间思考准备和修改错误,出现错误更是难免,因此在训练活动中,对于学生口语中出现的错误要恰当纠错、因势利导。
⑴根据训练目的和错误的性质,应区别对待错误,不要见错必纠。对学生在叙述中出现的个别口误,如The book is interesting. Millie want to read it. “want”应为“wants”暂不纠正。至于学生在一段叙述中出现的多处错误,只能纠正其中比较严重的错误。如Her is a worker. We very like her. “her”只能作賓语,very表示程度,修饰行为动词必须放后面,这时,只需着重指出后句的错误,改成:“We like her very much.”否则,学生会感到一无是处或徒劳无功,从而不敢也不愿多说。
⑵注意纠错的方式和时机,切勿打断学生的思路,干扰他们的表达。一般来说,应在学生说完之后,教师去纠正其中某些严重的错误。如,学生说:“I go to school on feet.”教师可在短暂间歇后,插上“On foot, not on feet.” 即使对一个出错较多的学生,除了指出其话语中的某些错误,帮助他纠正外,还应该肯定他在运用语言上的进步,特别是大胆开口、争取多练的积极表现,从而让学生体验成功的愉悦,增强口语表达的自信心和能力。
3.学生口语水平参差不齐,教师要依据他们的个性差异,做到因材施教
教育教学中,教师要考虑学生的个性差异,教学和训练在面向大多数学生的同时,兼顾他们的性格特点,采取不同的方法进行教学,分别培养和提高他们的口语表达能力。如,对性格外向的学生,应采取“挑刺法”,既保护他们的积极性,又对他们严格从高要求,让他们说得对、准、好;对性格内向的学生,应采取“激励法”,着重培养他们敢说和愿意说的良好习惯,鼓励他们敢于发言、提问,通过“Very good. I think you can. Great!”及时表扬他们的进步, 提高他们的自信心,促进他们口语的提高。
二、充分利用课堂,提高学生英语口语能力
教师可通过课堂教学,运用多样的训练方法来培养学生的口语技能。
1.主题法
以主题为基础的训练法,使说和写的训练更为有序,目的更为明确。牛津英语7A This is me的主题为自我介绍,在学习Reading后,我布置学生选择与自己生活相关的主题进行练习,如,描述人的外表、性格、情感,谈论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等,并且通过复习 have,has的用法和描述性形容词来有效地引导学生轻松自然地描述脑海里的画面。
2.背诵法
背诵是集中大量语言信息并强化输出的有效手段,它可以丰富语言材料库,为学习者提供输出信息、表达、模仿的基础。一方面,通过模仿和运用,使背诵材料内化为自己的语言,从而形成自然、流利的语言表达。如学习This is me课文后,要求学生作Text retelling,用第三方的语言进行口头改编、复述,允许进行适当准备,不限制学生写提纲,因为口头表达与书面表达是密切相连的,只要学生口头复述时不看书面提纲即可。学生们课后都积极准备,课堂上踊跃复述,对Reading的掌握起到好的作用。另一方面,通过背诵还可以训练学生的英语发音、节奏、连贯、停顿以及换气等。记住:背诵五十个句子,你的口语会好起来;再背五十个句子,你的口语会上一个台阶;如果再继续背诵五十个句子,你的口语会进入一个新的境界。
3.句型操练法
问答、造句、对话等是活用练习,它可以训练技巧,培养学生运用语言的能力,可以生生练、师生练。而师生互问是训练口语的最佳方式,也是运用最多的方式。在初一英语教学阶段的Warm?鄄up中,我经常穿插What’s your name? How old are you? What class are you in? Where are you from?等常规性训练。在初二阶段我根据教学情况,对学生提出活用性的问题,如What’s the main idea of the first part of the text?What does the text tell us? What can we learn from...?等等。这些问题往往在课文中找不到现成答案,而是隐含在文章中,这就促使学生学会运用语言自由表达自己的想法与观点。
4.完善口语形成性评价模式
教师较少对英语口语作出形成性评价,学生对此不重视,不操练,而英语学习的最终目的是运用于社会交际中,不会说英语根本行不通。自从初三口语考试电脑测评成绩计入中考总分后,多数学生开始重视口语的训练,抓住平时的口语实践机会,促进了语言运用能力的发展。随着语言教学的不断改革和进一步发展,口语测评必将进一步完善,必将得到家长、学校和社会的认可,必将进一步服务于英语教学。
提高学生的口语能力,除以上谈到的几点外,还有许多有效的方法,如坚持定时、定期开展课外兴趣活动,例如组织课外英语演讲会、英语歌曲比赛、英语故事会等,这些活动能够提高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拓展学生的视野,潜移默化地提高学生的英语口语表达能力。此外,聘请外籍教师来学校与学生进行面对面的英语口语交流,学生的口语能力也将会有很大的提高。水滴石穿,非一日之功;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我们教师要把握新课标对中学生口语能力的要求,努力探索,将课内课外相结合,提高学生英语口语表达能力是完全能够实现的。
(责任编辑 周侯辰)
一、学生英语口语表达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在中学英语教学中,教师交流时常说到“某某学生作业、考试都不错,就是上课不举手,不喜欢发言。”也常看到这样的现象,有的学生笔试成绩好,口语却很糟,表达时吞吐、结巴等。为什么大部分学生的口语表达会如此被动呢?如何去解决呢?
1.学生对口语不感兴趣,教师要培养其口语表达的兴趣
我国古代教育家孔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说明了兴趣的重要性。只有激发学生对口语表达产生浓厚的兴趣,才能使教师的教学与训练收到好的效果。工作至今,我依然坚持课前热身——创设情景,让学生在语言环境中去习得语言。上课铃响后,利用5分钟的时间听唱英文歌曲、做游戏或进行值日生汇报,鼓励学生用英语介绍身边的事物,说自己,说同学,说自己喜欢的事物、感兴趣的东西,三言两语、五句十句皆可,每节课给不同的学生提供锻炼的机会,调动他们说英语的积极性。看似浪费了时间,其实赢得了后四十分钟的高效率。
2.学生心里有障碍,怕说不好,怕说错,教师要恰当运用纠错策略
在语言学习过程中,无论是学母语还是外语,由不会说到会说之间必然会出现“说错”的情况,而且口语又不同于写作,没有充分的时间思考准备和修改错误,出现错误更是难免,因此在训练活动中,对于学生口语中出现的错误要恰当纠错、因势利导。
⑴根据训练目的和错误的性质,应区别对待错误,不要见错必纠。对学生在叙述中出现的个别口误,如The book is interesting. Millie want to read it. “want”应为“wants”暂不纠正。至于学生在一段叙述中出现的多处错误,只能纠正其中比较严重的错误。如Her is a worker. We very like her. “her”只能作賓语,very表示程度,修饰行为动词必须放后面,这时,只需着重指出后句的错误,改成:“We like her very much.”否则,学生会感到一无是处或徒劳无功,从而不敢也不愿多说。
⑵注意纠错的方式和时机,切勿打断学生的思路,干扰他们的表达。一般来说,应在学生说完之后,教师去纠正其中某些严重的错误。如,学生说:“I go to school on feet.”教师可在短暂间歇后,插上“On foot, not on feet.” 即使对一个出错较多的学生,除了指出其话语中的某些错误,帮助他纠正外,还应该肯定他在运用语言上的进步,特别是大胆开口、争取多练的积极表现,从而让学生体验成功的愉悦,增强口语表达的自信心和能力。
3.学生口语水平参差不齐,教师要依据他们的个性差异,做到因材施教
教育教学中,教师要考虑学生的个性差异,教学和训练在面向大多数学生的同时,兼顾他们的性格特点,采取不同的方法进行教学,分别培养和提高他们的口语表达能力。如,对性格外向的学生,应采取“挑刺法”,既保护他们的积极性,又对他们严格从高要求,让他们说得对、准、好;对性格内向的学生,应采取“激励法”,着重培养他们敢说和愿意说的良好习惯,鼓励他们敢于发言、提问,通过“Very good. I think you can. Great!”及时表扬他们的进步, 提高他们的自信心,促进他们口语的提高。
二、充分利用课堂,提高学生英语口语能力
教师可通过课堂教学,运用多样的训练方法来培养学生的口语技能。
1.主题法
以主题为基础的训练法,使说和写的训练更为有序,目的更为明确。牛津英语7A This is me的主题为自我介绍,在学习Reading后,我布置学生选择与自己生活相关的主题进行练习,如,描述人的外表、性格、情感,谈论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等,并且通过复习 have,has的用法和描述性形容词来有效地引导学生轻松自然地描述脑海里的画面。
2.背诵法
背诵是集中大量语言信息并强化输出的有效手段,它可以丰富语言材料库,为学习者提供输出信息、表达、模仿的基础。一方面,通过模仿和运用,使背诵材料内化为自己的语言,从而形成自然、流利的语言表达。如学习This is me课文后,要求学生作Text retelling,用第三方的语言进行口头改编、复述,允许进行适当准备,不限制学生写提纲,因为口头表达与书面表达是密切相连的,只要学生口头复述时不看书面提纲即可。学生们课后都积极准备,课堂上踊跃复述,对Reading的掌握起到好的作用。另一方面,通过背诵还可以训练学生的英语发音、节奏、连贯、停顿以及换气等。记住:背诵五十个句子,你的口语会好起来;再背五十个句子,你的口语会上一个台阶;如果再继续背诵五十个句子,你的口语会进入一个新的境界。
3.句型操练法
问答、造句、对话等是活用练习,它可以训练技巧,培养学生运用语言的能力,可以生生练、师生练。而师生互问是训练口语的最佳方式,也是运用最多的方式。在初一英语教学阶段的Warm?鄄up中,我经常穿插What’s your name? How old are you? What class are you in? Where are you from?等常规性训练。在初二阶段我根据教学情况,对学生提出活用性的问题,如What’s the main idea of the first part of the text?What does the text tell us? What can we learn from...?等等。这些问题往往在课文中找不到现成答案,而是隐含在文章中,这就促使学生学会运用语言自由表达自己的想法与观点。
4.完善口语形成性评价模式
教师较少对英语口语作出形成性评价,学生对此不重视,不操练,而英语学习的最终目的是运用于社会交际中,不会说英语根本行不通。自从初三口语考试电脑测评成绩计入中考总分后,多数学生开始重视口语的训练,抓住平时的口语实践机会,促进了语言运用能力的发展。随着语言教学的不断改革和进一步发展,口语测评必将进一步完善,必将得到家长、学校和社会的认可,必将进一步服务于英语教学。
提高学生的口语能力,除以上谈到的几点外,还有许多有效的方法,如坚持定时、定期开展课外兴趣活动,例如组织课外英语演讲会、英语歌曲比赛、英语故事会等,这些活动能够提高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拓展学生的视野,潜移默化地提高学生的英语口语表达能力。此外,聘请外籍教师来学校与学生进行面对面的英语口语交流,学生的口语能力也将会有很大的提高。水滴石穿,非一日之功;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我们教师要把握新课标对中学生口语能力的要求,努力探索,将课内课外相结合,提高学生英语口语表达能力是完全能够实现的。
(责任编辑 周侯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