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人Ph染色体阴性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患者预后因素分析

来源 :中华血液学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zlia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分析影响成人Ph染色体阴性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Ph-ALL)患者预后的因素。

方法

回顾性分析1999年12月至2013年12月连续收治的18~65岁Ph-ALL患者353例,以CODP±左旋门冬酰胺酶(L-Asp)方案诱导化疗,采用CODP和大剂量甲氨蝶呤(MTX)交替或改良Hyper-CVAD方案巩固化疗,178例(50.4%)患者在巩固3~5个疗程后行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allo-HSCT),172例(49.6%)患者继续接受巩固和维持化疗。存活患者中位随访时间39.9(2.0~171.0)个月。

结果

3例(0.85%)患者早期死亡。350例可评估患者中,1个疗程完全缓解(CR)271例(77.4%),总CR 325例(92.9%)。WBC≥100.0×109/L(P=0.010)、肝/脾/淋巴结肿大(P=0.036)是影响患者总CR的独立预后因素。在325例CR患者中,117例(36.0%)复发,5年累积复发率(CIR)为43.2%,5年无病生存(DFS)率和总生存(OS)率分别为44.7%和45.6%。多因素分析显示:诊断时伴随中枢神经系统白血病(CNSL)(P值分别为0.004、0.002和<0.001)、诱导治疗未加用L-Asp(P值分别为0.023、0.009、0.004)、4周诱导化疗后未达CR(P值分别为0.034、0.024、0.003)以及未进行allo-HSCT(P值均<0.001)是影响患者复发、DFS及OS率的独立预后不良因素;诊断时高WBC(B-ALL≥30×109/L,T-ALL≥100×109/L)(P=0.044)是降低DFS率的独立因素。以影响CR患者DFS的四个预后因素(诊断时WBC、是否伴随CNSL、诱导治疗是否加用L-Asp及4周诱导化疗后是否达CR)将患者分为低危组(无不良因素)、中危组(1个不良因素)和高危组(至少2个不良因素)。低危组非allo-HSCT和allo-HSCT患者DFS和OS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中、高危组中,相对于非allo-HSCT,allo-HSCT显著改善患者DFS和OS(P值均<0.001)。

结论

对于成人Ph-ALL患者,诊断时WBC偏高(B-ALL≥30×109/L,T-ALL≥100×109/L)、诊断时伴随CNSL、诱导治疗未加用L-Asp、诱导治疗4周未达CR及非allo-HSCT是独立影响预后的不良因素,具有前四项中一个或一个以上不良预后因素的患者,采用allo-HSCT更具生存优势。

其他文献
2000年11月我们在武汉召开了第六届全国神经病学学术会议,并选出了第二届中华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委员会。
期刊
目的 评价自体外周造血干细胞移植术(APBSCT)治疗进展型多发性硬化的疗效及其安全性和毒性.方法移植组进展型多发性硬化患者10例,造血干细胞动员应用惠尔血,预处理应用卡氮芥、依托泊苷、阿糖胞苷、马法兰(BEAM方案),移植前采用CD+34纯化和未纯化两种方法处理.对照组进展型多发性硬化患者10例,应用糖皮质激素或免疫抑制剂治疗.中位随访时间10个月(范围4~22个月).应用扩充神经功能残疾量表(
目的 应用单一症状性M1段狭窄模型定量分析症状性大脑中动脉狭窄率与组织灌注的相关性.方法 从连续203例症状性颅内动脉狭窄选择性支架成形术患者中严格筛选所有单一M1段狭窄患者.所有患者均进行头颅CT、CT灌注(CTP)和DSA检查.根据CTP检查结果,测量两侧从前往后包括额叶、前分水岭、岛盖、颞叶、后分水岭和枕叶的各脑区CTP各参数.CTP参数包括平均通过时间(MTT)、脑血流量(CBF)和脑血容
当我们回首中华神经科杂志走过的历史进程时,感激和珍惜之情油然而生.中华神经科杂志经过56年的风风雨雨,从只有23名编委和1名专职编辑,发展到今天拥有16名顾问、89名编委、32名通讯编委以及百余名审稿专家的强大的全国一流团队;成为引领国内神经精神专业学科发展方向,期刊综合指标名列首位,多次获得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和国家新闻出版总署奖项的优秀期刊.在令人鼓舞的成绩面前,我们深深感知,没有曾经或正在为中华
期刊
临床资料患者女性,35岁,主因"双下肢麻木乏力40 d"于2010年3月30日入院.患者40 d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双下肢麻木,无力,以足部明显,并逐渐向上发展,累及腘窝处.偶有双手指尖麻木,无疼痛;偶有头晕、视物模糊,无头痛、恶心呕吐及二便障碍,未予特殊处理,病情呈进行性加重,以"双下肢麻木无力"收住我科.患者近1年来,性欲减退,月经周期延长,皮肤明显变黑,面部肌肉消瘦明显.2010年3月12日查血
期刊
周围性面瘫为神经内科门诊常见疾病之一,但以双侧周围性面瘫为首发症状的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的患者国内未见报道,我们诊断报道1例,并进行相关文献分析.  临床资料 患者男性,49岁.因"双侧眼睑闭合不全、口角流涎5 d"于2010年7月7日入院.患者于2010年7月2日在无明显诱因下出现双侧眼睑闭合不全,进食时腮内存留食物,双侧口角流涎,自觉微笑、张口困难,症状进行性加重,病程中无复视、呛咳及肢体麻木
期刊
舞蹈样症状是很多常见疾病伴发的一种罕见的症状,同时又是神经科较罕见疾病(如亨廷顿病等)的一种常见症状,迄今为止在国内外文献中出现一些以舞蹈症为首发或主要症状的系统疾病的个案报道,对于舞蹈症相关疾病的鉴别诊断显得尤为困难且极具挑战性.虽然现在对舞蹈症的发病机制仍未完全查明,但其相关疾病的鉴别诊断应得到各学科临床医师的重视。
期刊
期刊
目的 评价脑卒中患者临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的信度和效度.方法 222例急性脑卒中患者,分别由不同评定者于入院当天、入院第14天、发病后第90天对同一例脑卒中患者进行临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重测信度与评定者间信度用Kappa值表示,分半信度、内部一致性信度用Croubach α值表示.同时效度、预测效度采用Spearman相关分析.结构效度采用因子分析的方法,其中脑梗死患者根据英国牛津郡社区脑卒
病历摘要  患者男性,17岁,因"间歇性呕吐6年,四肢无力2年,缓解后复发6个月"于2004.年7月14日来我院就诊.患者6年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反复恶心、呕吐,呕吐物为胃内容物,经补液等对症处理后1~2 d好转,此后每年秋天均有类似发作,如未经治疗,持续1周左右可自行缓解,间歇期约为1个月,曾在当地医院诊为"胃炎、食管裂孔疝",予以抗酸、增强胃动力类药物治疗无效。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