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第二届委员会工作总结

来源 :中华神经科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engfengy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00年11月我们在武汉召开了第六届全国神经病学学术会议,并选出了第二届中华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委员会。

其他文献
癫痫是神经系统疾病中最常见的慢性脑部疾病之一,根据国际抗癫痫联盟(ILAE)公布的统计数据,人群中1%在一生中可能有过至少1次抽搐,但只有持续存在着产生癫痫反复发作的诱因,并且产生了神经生物、认知、心理和社会后果的患者才能被诊断为癫痫或癫痫综合征[1].癫痫的发病年龄从新生儿直到老年,可影响到不同年龄组的人群,病因涉及遗传和各种后天获得性的脑及全身疾病.自20世纪初以来尽管已有数十种具有抗癫痫作用
期刊
期刊
近年来应用A型肉毒毒素(BTX-A)治疗面肌痉挛疗效较好,但对最佳治疗方法仍有争议.我们自1998年以来采用不同BTX-A治疗剂量和治疗间隔时间局部注射治疗面肌痉挛86例,研究其疗效及不良反应情况,报道如下。
期刊
患者52岁的男性患者.因进行性记忆力减退、反应迟钝、性格怪异2年,抽搐1 h 于2002年4月入院.患者2年前始出现记忆力减退,以近记忆力减退最明显.初始表现为忘记说过的话及刚做过的事,但尚能完成买菜、做饭等日常家务.此后症状逐渐加重,常忘记回家的路,反应迟钝,整日发呆,不能从事原来的驾驶员工作,买东西不会计算.性格变的敏感多疑,不注意衣着,偶有随地便溺现象。
期刊
期刊
目的 ①探讨脑出血(CH)致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大鼠模型下丘脑、延髓内脏带(MVZ)及迷走神经的作用;②揭示脑源性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CMODS)时下丘脑、延髓内脏带及迷走神经的可能调控机制.方法 Wistar大鼠80只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假手术组(10只)、迷走神经切断(SDV)组(10只)、CH组(20只)、脑出血+迷走神经切断(CH+SDV)组(20只)、脑出血+迷走神经刺激(
病历摘要  患者男性,26岁,因"胸闷、心悸、肌酶升高13年,伴四肢无力2年"于2010年7月就诊于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患者1996年12月因"发热、咳嗽、心前区不适"在当地医院检查发现肌酸激酶(CK)518 U/L(正常值25~175 U/L);心电图示"窦性心律不齐,左室高电压";胸片示心影略大,心胸比例1:2,两肺纹理增粗;超声心动图示室间隔厚度9mm(正常值4.9~6.5 mm)
期刊
期刊
幻影失神指轻微失神,有时不能引起患者、家属及医生的注意[1].发病年龄不详,患者首次就医常因成年后全面强直-阵挛发作(GTCS)或频繁的失神连续状态[2-3].现将我们诊断的1例患者的临床资料报道如下。
期刊
目的 探讨中潜伏期体感诱发电位(middle-latency somatosensory evoked potentials,MLSEP)预测急性重症脑卒中患者预后的应用价值.方法 对70例症状出现7 d内的重症脑卒中患者行格拉斯哥昏迷评分(Glasgow Coma Scale,GCS)、短潜伏期体感诱发电位(short-latency somatosensory evoked potentia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