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财务管理是以资本市场为背景,以现代公司制企业现金流为对象,着重研究企业的融资决策、投资决策、营运资金管理、利润分配、财务风险管理和财务预算控制等主要问题的一门管理科学。财务管理课程教学内宽泛,财务计算复杂,高职高专学生相对基础较差,根据他们的实际情况对现有教学方法进行改革,建立适应现行高职高专学生相适应的财务管理课程教学体系,已成当务之急。
关键词:财务管理 教学 高职
中图分类号:G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795(2011)07(b)-0081-01
财务管理(Financial Management)是在一定的整体目标下,关于资产的购置(投资),资本的融通(筹资)和经营中现金流量(营运资金),以及利润分配的管理。是一门应用性的经济管理学科,财务管理课程是高职高专会计电算化专业的核心课程之一。这门课程以企业的资金运动作为中心内容,以资本筹集,资本投放和收益分配为框架,重点阐述了企业的筹资管理、流动资产管理、固定资产管理、对外投资管理、利润分配管理、财务分析评价的理论和方法。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要达到两个基本目的:一是通过本教材的学习,使学生能够比较全面地了解、掌握财务管理的基本理论、基本方法和基本技能,并使之财务的理论知识与管理能力提升到一个更高的层面;二是为其他财务课程的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其教学的最终目的和任务是培养学生具备良好的财务管理理论知识与实践能力。以往的教学方法基本是“教师讲、学生听;教师写、学生抄;教师考、学生背”的呆板的公式化的教学模式,学生听课没有主动性、积极性,难以激励学生的创新精神,学生没有得到自身动手能力的培养和提高, 难以具备较好的理财理念和分析决策能力。因此,本文对《财务管理》课程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改革进行了研究和思考,根据以往的教学经验与成果结合高职高专学校学生年龄小、理论基础和专业理解能力较差等特点对《财务管理》课程的教学内容与教学方法改革方案作如下探讨,其具体内容如下。
1 教学内容的改革
高职高专学生的培养以应用型为主,所以该课程的教学内容要与企业的财务管理岗位设置以及企业中资金运动相结合。为巩固学生所学知识我们应在《财务管理》教学内容中做如下改革。
(1)财务管理的价值观念。这一部分主要包括了资金的时间价值观和投资的风险价值观,是学好这门课程的基础和关键,所以适当加大资金时间价值中一次性收付款的终值和现值、年金终值、年金现值、风险的计量等财务管理的基本原理的讲授力度结合具体实例讲清楚其基本原理,对以后章节中学习特别是投资、筹资管理方法和理解具体理财方式是十分有益的。
(2)关于投资管理。投资中有项目投资和间接投资要重点讲授投资项目的现金流的概念及估算项目投资决策评价指标的理解和运用,对间接投资中债券投资和股票投资的投资价值的计算要重点讲授,要树立资金时间价值和风险报酬的观念。
(3)关于资金筹集管理。重点讲授资金需要预测中销售的分比法、而对资金需要预测中的回归分析法,由于学生高等数学知识薄弱,加之理解认知能力有限可以作适当删减。
(4)关于流动资产管理。应重点讲授现金、应收账款、存货的持有成本和最佳持有量的计算,而对于应收财款管理中信用政策、信用评估方法以及存货和日常管理方法等内容可作适当删减。
(5)关于利润分配。企业把筹集的资金通过投资最终获得利润,这些利润是属于投资者的。对于股份公司来说,就存在当期是否将利润分配给股东以及以什么方式分配、分配多少的问题。该问题仍然要以企业价值最大为标准,由此引出股利政策。其中股利政策是重点。
(6)关于财务分析。学生要会通过分析方法加工财务信息,为决策提供依据。其中财务分析指标以及杜邦分析法是重点,而对指标的应用是难点。
2 教学方法的改革
(1)给学生树立一种理念——节约、理财理念企业进行财务管理的目标就是要让企业价值最大化。这就必须在增加收益的同时最大可能的节约成本。所以节约是进行财务管理的基本理念。一个人要事事从企业角度出发,本着节约的态度,那必须在日常生活中养成节约的习惯。该行为会影响企业的发展,也对整个社会做出了贡献。在教学中,还要培养学生具有一种理财观念,俗话说:“你不理财,财不理你”。这样不仅使学生在今后工作中,能够给企业带来收益,而且对于他们自己在现实生活中也是很有好处的。
(2)加强实践教学《财务管理》是一门实践性和技能性很强的课程,要求学生有很强的动手操作能力,这样才能深入透彻的掌握相关知识。因此,在《财务管理》的教学过程中实践教学是非常重要的内容。由于学生没有对企业或公司日常财务管理活动的感性认识,因此,在教中应尽量放弃一些纯理论的讲授方法,辅之以理论与日常实例相结合的教学方式通过实例分析,启发学生对问题的思考,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学习思路,通过正确的学习思路,教会学生学习的方法,让学生运用正确的学习方法,去理解和掌握本门课程的各个知识点和技能点,达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3)学会归纳总结。这门课程的特点说是计算量大,公式多,所以在教学中对一些重点内容都会以图表或其它容易记忆的方式加以归纳总结。比如在讲,资产风险计量方法时,这一内容涉及到的公式多,而且不好记,我把主要思路归纳为“一条主线,两种方法”,并以图示的方法向学生讲授,帮助他们加强理解。
(4)尽量使用多媒体动态示范教学通过制作出了形式多样、内容丰富、图文并茂的教学课件,变静态讲授为动态讲授,把教学内容化繁为简,活跃了课堂气氛,增加了趣味性。节约了教学资源并发挥了教学经验丰富教师的示范教学作用。
课程改革是学习方式和教学方式的转变,改变课程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强调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使获得知识与技能的过程成为学会学习和形成正确价值观的过程。高职高专财务管理课程教学改革能使教师更加积极主动的完善教学方法,使学生更加独立、主动的去探讨财务管理的知识,高职高专院校应结合自己的实际,修订与自身相适应的教学大纲,培养出适合社会需要、专业知识过硬、实践能力较强的财务会计人才。
参考文献
[1] 吴玉娟,支磊.高职高专财务管理课程教学内容与方法探讨[J].佳木斯教育学院学报,2010(5).
[2] 王玉春.财务管理教学内容与教学方法创新[J].南京财经大学学报,2010(1).
[3] 张春萍.高职高专《财务管理》课程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改革[J].文化建设,2006,9.
关键词:财务管理 教学 高职
中图分类号:G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795(2011)07(b)-0081-01
财务管理(Financial Management)是在一定的整体目标下,关于资产的购置(投资),资本的融通(筹资)和经营中现金流量(营运资金),以及利润分配的管理。是一门应用性的经济管理学科,财务管理课程是高职高专会计电算化专业的核心课程之一。这门课程以企业的资金运动作为中心内容,以资本筹集,资本投放和收益分配为框架,重点阐述了企业的筹资管理、流动资产管理、固定资产管理、对外投资管理、利润分配管理、财务分析评价的理论和方法。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要达到两个基本目的:一是通过本教材的学习,使学生能够比较全面地了解、掌握财务管理的基本理论、基本方法和基本技能,并使之财务的理论知识与管理能力提升到一个更高的层面;二是为其他财务课程的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其教学的最终目的和任务是培养学生具备良好的财务管理理论知识与实践能力。以往的教学方法基本是“教师讲、学生听;教师写、学生抄;教师考、学生背”的呆板的公式化的教学模式,学生听课没有主动性、积极性,难以激励学生的创新精神,学生没有得到自身动手能力的培养和提高, 难以具备较好的理财理念和分析决策能力。因此,本文对《财务管理》课程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改革进行了研究和思考,根据以往的教学经验与成果结合高职高专学校学生年龄小、理论基础和专业理解能力较差等特点对《财务管理》课程的教学内容与教学方法改革方案作如下探讨,其具体内容如下。
1 教学内容的改革
高职高专学生的培养以应用型为主,所以该课程的教学内容要与企业的财务管理岗位设置以及企业中资金运动相结合。为巩固学生所学知识我们应在《财务管理》教学内容中做如下改革。
(1)财务管理的价值观念。这一部分主要包括了资金的时间价值观和投资的风险价值观,是学好这门课程的基础和关键,所以适当加大资金时间价值中一次性收付款的终值和现值、年金终值、年金现值、风险的计量等财务管理的基本原理的讲授力度结合具体实例讲清楚其基本原理,对以后章节中学习特别是投资、筹资管理方法和理解具体理财方式是十分有益的。
(2)关于投资管理。投资中有项目投资和间接投资要重点讲授投资项目的现金流的概念及估算项目投资决策评价指标的理解和运用,对间接投资中债券投资和股票投资的投资价值的计算要重点讲授,要树立资金时间价值和风险报酬的观念。
(3)关于资金筹集管理。重点讲授资金需要预测中销售的分比法、而对资金需要预测中的回归分析法,由于学生高等数学知识薄弱,加之理解认知能力有限可以作适当删减。
(4)关于流动资产管理。应重点讲授现金、应收账款、存货的持有成本和最佳持有量的计算,而对于应收财款管理中信用政策、信用评估方法以及存货和日常管理方法等内容可作适当删减。
(5)关于利润分配。企业把筹集的资金通过投资最终获得利润,这些利润是属于投资者的。对于股份公司来说,就存在当期是否将利润分配给股东以及以什么方式分配、分配多少的问题。该问题仍然要以企业价值最大为标准,由此引出股利政策。其中股利政策是重点。
(6)关于财务分析。学生要会通过分析方法加工财务信息,为决策提供依据。其中财务分析指标以及杜邦分析法是重点,而对指标的应用是难点。
2 教学方法的改革
(1)给学生树立一种理念——节约、理财理念企业进行财务管理的目标就是要让企业价值最大化。这就必须在增加收益的同时最大可能的节约成本。所以节约是进行财务管理的基本理念。一个人要事事从企业角度出发,本着节约的态度,那必须在日常生活中养成节约的习惯。该行为会影响企业的发展,也对整个社会做出了贡献。在教学中,还要培养学生具有一种理财观念,俗话说:“你不理财,财不理你”。这样不仅使学生在今后工作中,能够给企业带来收益,而且对于他们自己在现实生活中也是很有好处的。
(2)加强实践教学《财务管理》是一门实践性和技能性很强的课程,要求学生有很强的动手操作能力,这样才能深入透彻的掌握相关知识。因此,在《财务管理》的教学过程中实践教学是非常重要的内容。由于学生没有对企业或公司日常财务管理活动的感性认识,因此,在教中应尽量放弃一些纯理论的讲授方法,辅之以理论与日常实例相结合的教学方式通过实例分析,启发学生对问题的思考,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学习思路,通过正确的学习思路,教会学生学习的方法,让学生运用正确的学习方法,去理解和掌握本门课程的各个知识点和技能点,达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3)学会归纳总结。这门课程的特点说是计算量大,公式多,所以在教学中对一些重点内容都会以图表或其它容易记忆的方式加以归纳总结。比如在讲,资产风险计量方法时,这一内容涉及到的公式多,而且不好记,我把主要思路归纳为“一条主线,两种方法”,并以图示的方法向学生讲授,帮助他们加强理解。
(4)尽量使用多媒体动态示范教学通过制作出了形式多样、内容丰富、图文并茂的教学课件,变静态讲授为动态讲授,把教学内容化繁为简,活跃了课堂气氛,增加了趣味性。节约了教学资源并发挥了教学经验丰富教师的示范教学作用。
课程改革是学习方式和教学方式的转变,改变课程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强调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使获得知识与技能的过程成为学会学习和形成正确价值观的过程。高职高专财务管理课程教学改革能使教师更加积极主动的完善教学方法,使学生更加独立、主动的去探讨财务管理的知识,高职高专院校应结合自己的实际,修订与自身相适应的教学大纲,培养出适合社会需要、专业知识过硬、实践能力较强的财务会计人才。
参考文献
[1] 吴玉娟,支磊.高职高专财务管理课程教学内容与方法探讨[J].佳木斯教育学院学报,2010(5).
[2] 王玉春.财务管理教学内容与教学方法创新[J].南京财经大学学报,2010(1).
[3] 张春萍.高职高专《财务管理》课程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改革[J].文化建设,200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