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施任务型教学,提高课堂效率

来源 :广东教学报·教育综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roger_we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任务型教学,其核心思想就是在课堂教学中让学生模拟人们在社会生活中运用英语从事各种活动,培养学生自然掌握和运用英语进行交际的能力。那么,在课堂教学中教师怎样把书本知识与日常生活中的语言和行为活动有机地结合起来?教师怎样根据课文内容设计出各种非常具体的学习任务,让学生通过完成这些任务,体验运用英语进行交际的过程,享受到成功的愉悦从而达到教师设计的教学目的?笔者经多年的教学实践证明,实施任务型教学是提高课堂效率并取得满意教学效果而行之有效的方法之一。
  【关键词】任务型教学;课堂效率
  一、什么是任务型教学
  任务型英语教学是一开始上课就呈现以学生为中心的学习任务以激发学生强烈求知欲的一种教学方法,是交际运用的一种具体体现,它具有深厚的理论基础。具体做法是通过教学使学生有意识地学习新语言并让学生把掌握的新语言在交际中系统地运用。因为学生所掌握的语言大多数是在交际活动中运用语言进行交际的结果,而学生要获得新的语言知识则必须通过可理解的语言输入,再进行反复的交际训练,才能有效掌握。课堂教学中教师与学生和学生与学生之间的对话性互动可使学生把获得的语言得到进一步运用和托展,使语言学习和语言运用有机地结合起来。
  二、任务型教学的意义
  在教学过程中,我们在设计任务前必须充分考虑学生的知识储备和完成任务的难度系数等情况,以任务为中心、以解决课文知识为焦点、以培养学生掌握和运用所学知识及自学能力为道向,贴近学生生活,引起学生的共鸣,激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教师设计的任务是浅化课文教学并使学生体验到成功的乐趣;任务的完成结果是评价任务是否完成的标志。在教学实践中,我们认识到任务型教学是课程改革中的新理念,它有以下几个意义。
  1.任务型教学是在课堂教学一开始就向学生呈现出根据课文内容设计出的学习任务,让学生明白本节课的学习内容、目标、方法等,再辅以模拟真实的情境使学生自然进入学习状态,这样一下子调动了学生的学习情绪,激发了学生的学生兴趣,启发学生了的思维,引导学生自主、合作、探究,改变学生被动参与的局面,体现了任务的真实性。
  2.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交际过程是一种互动的过程,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积极、主动地运用课文提供的目标语言进行交际应用是发散性思维训练,是完成任务的重要环节,这个过程能使学生体验到成功的喜悦。为了完成任务,学生必须经过机械运用到意义运用的过程,达到解决问题的目的,营造一种有利于学生内化知识的最佳环境。
  3.任务型教学是素质教育的尝试。传统的教学方式是教师教学生学,而任务型教学则是先学后教,学生在自主、合作、探究过程中完成任务,很好地体现了英语教中关于学生获得、分析、整合书本信息再在交际中综合运用的过程。这样既培养了学生综合运用语言能力,又培养了学生自身的素质能力。
  三、任务型教学的实施策略
  1.创设合作学习的教学环境,营造任务型学习的氛围
  教师应以创造自主、合作、探究的教学环境为教学设计的出发点。基于任务型的教学是通过学生配对,小组合作等方式进行。因此,要合理安排小组成员的结构,使各类学生都积极参与并能顺利完成学习任务。在划分小组的同时应综合考虑学生现有的知识积累、学习习惯﹑心理素质和兴趣等,尽量避免“基础好的”争着合作,“基础差的”没人要等现象;各个成员的任务要分工明确,落实到位。创设情境能使教学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使学生自然进入学习状态,因为在这个阶段,学生对学习内容充满好奇心,产生强烈的求知欲。因此教师要充分利用实物、图片、游戏、实际生活等创设教学情境,获得满意的教学效果。例如,在教学外研社版小学英语四年级上册Module4 unit1 Do you want some rice?一课时,教师可利用一些“food carts”教学“rice、noodles、meat 、eggs、tomatoes”等词汇,并运用这些“food carts”代替“some rice”创设一个小饭店情境,让学生运用这些食物图片布置小饭店,摆放食物等。这样既充分激发了学生的兴趣,又为下一项任务铺平道路。
  2.任务目的要明确,活动前做好充分准备
  有的教师往往刚布置完任务就让学生进行活动。事实上,思考时间是必要的,目的是让学生明白“做什么和怎样做”等心理和智力任务,只有这样学生才会对任务有整体感知,才會认真关注。如,有的教师对一篇课文的听力理解时说:“Now,Let’s listen to the tape.”接着开始放录音。这时学生并不知道听的目的是什么,不知道去关注哪方面的信息,是什么人说话,是在什么情景下发生的,等等。
  因此,设计一节课的任务时目的要明确,不能把短期目标和长期目标混为一谈,要充分考虑学生的能力水平和知识经验。任务的设计要有针对性,如故事性的短文,在学生理解故事情节,掌握重要词语的基础上,应要求学生对故事进行复述。这个任务的目的是让学生用刚学到的语言知识较完整地讲出故事内容。当学生出现细节问题时,不必打断他,更不要不时地纠正他的语法错误,否则会使学生产生恐惧感而失去信心和表达的欲望。
  3.对不同类型的任务各个击破
  教师在对每个模块的话题、功能项目、重点语法等内容的总体把握下,对不同课型的教学任务要进行逐个击破。如,在对话课教学中,教师应根据“listen and say”等对话中的有关内容设置任务,要求学生运用功能句式在每单元的“Practise”中运用。在阅读课教学中,教师设计的任务应由易到难的方式来调动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教师可根据课文内容设计出“任务链”作为解读课文内容的有效载体,学生通过小组合作、探究,达成对课文内容的理解,这样学生不仅理解课文的含义,掌握词汇、句子的意义,而且学生通过小组合作、探究的学习方法深层理解了课文的隐性内涵。同时,教师在引导学生层层推进的教学中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培养了学生自主阅读的能力。   4.正确处理好获得语言与运用语言之间的关系,强调学生的自主学习
  任务型语言技能训练与传统的课堂教学秩序并不矛盾。教师在设计任务时应详细考虑学生已掌握了的课本知识与技能,达到怎样的高度与宽度,不能只追求华丽的词句而忽视了培养学生运用语言的能力。如果只重視任务的完成,而不考虑学生现有的知识水平和运用语言的能力,就让学生进行任务,这样可能会造成学生语言表达不准确,或者不能有效地掌握本节课的功能句式和语法项目等;如果只重视语言知识技能的获得而缺少交际运用,那任务型可能会受到影响。例如,在教学外研社版小学英语六年级上册“MODULE 6 unit1 You’ve got a letter from New York.”这一课时,笔者设计了以下任务。
  (1)阅读课文内容,按要求回答下列问题。
  (一)用“yes”或“no”回答下列问题。
  1.Does Laura want to be Sam and Amy’s friend?
  2.Are they all American?
  3.Do they often fly a kite in the park?
  4.Can Laura send Sam and Amy a book about the US?
  (二)根据课文内容,回答下列问题。
  1.Who is this letter to?
  2.Where is Laura from?
  3.When does Laura want to visit China?
  4.What has Daming got?
  5.Who does Laura want to make frients with?
  (2)根据课文语境理解下列词语和句子。
  British、often、Daming has got a Chinese dragon kite.
  It’s different for me.Daming says he will write to you soon.
  (3)与同伴进行模拟采访,表达出课文主要内容。
  (4)用第三人称复述课文内容。
  (5)仿照课文给你的朋友写一封信。
  此任务的前二项是让学生掌握语言技能,后三项是促使学生运用语言技能,这两种类型的任务需要结合在一起。在处理上述两种关系的基础上,重新设计出综合性任务,以便给学生创造一个更加开放的、富有想象力和创造性的环境,帮助学生自我理解教材,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任务型教学强调培养学生运用语言进行交际的能力,注重学生学习策略的发展,促进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提高,充分体现了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素质教育理念。它在课堂教学中越来越显示出它的优越性,目前,它的应用还不十分成熟,而且在实践中也有各自不同的做法。但,只要我们坚持以人为本的教学思想,掌握它的实施的原则和方法,再结合其他教学法灵活运用,一定会使我们的英语课堂更加吸引学生,使学生从“要我学”变成“我要学”。
其他文献
【摘要】小学阶段的英语口语练习并不单纯的停留在对话和内容的解释与翻译上,口语学习的最终目的是让学生能够在不同场景选择合适的口语内容来进行交流。选择以英语口语视频作为口语练习的辅助教学材料,实现小学英语口语学习的家校合作,能给予小学生一个良好的语言环境,有助于提高小学生英语口语水平。本文在对小学英语口语教学现状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提出利用视频分享的方式来实现小学英语口语学习的家校合作方法,让家长参与到
【摘要】阅读教学是初中英语教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但许多农村初中英语阅读课教学效果不尽如人意,而阅读课活动设计就是影响阅读课教学效果的重要因素之一。本文結合笔者多年的农村教学经验,阐述几点优化农村初中阅读课活动设计的策略。  【关键词】农村初中;英语阅读;活动设计;策略  一、农村初中英语阅读教学现状  1.忽视阅读能力培养  许多农村初中英语阅读课还是以翻译课文、讲解语法为主。阅读课变成了讲解单词
本报综合消息 1月11日,由广东教育学会、北京师范大学未来教育高精尖创新中心、同方知网(北京)技术有限公司共同举办的“教育信息化推动课堂教学改革与知识创新研讨会”在广东省珠海市国际会展中心举行。广东教育学会常务副会长刘劲予、广东教育学会常务理事兼广东教学报执行主编林百达、同方知网(北京)技术有限公司副总经理薛德军以及来自全国职业院校、中小学校及教育学会、相关教育机构的教育专家、知名学者、一线教师等
【摘要】小学三年级,是学生接触作文、练习写作文的开端,而“组词成句,组句成段,组段成篇”是学生在写作中,由词成文的基本思路。恰好,一、二年级的写话练习是三年级习作的基础。在教学过程中,笔者发现部分学生在看图写话中,即使心中早有所想,但咬破笔头也写不出来。  绘本作为一种图文结合的阅读材料,低年级学生对绘本阅读充满兴趣。在学生看绘本、听绘本的过程中,教师调动学生的兴趣,激发学生的思维,让绘本阅读与写
【摘要】《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中指出:“幼儿园的教育活动应充分考虑幼儿的学习方式和特点,注重综合性、趣味性,寓教育于生活、游戏之中。”幼儿园区域活动以幼儿自主操作的活动方式对幼儿进行潜移默化的教育,尊重幼儿发展的个体差异,满足幼儿个体发展的需求,是幼儿最喜爱的活动,对幼儿园集体教育教学进行了有效补充。然而,在高结构区域游戏的形式化、教学化、模式化、材料单一化的趋势下,低结构活动应运而生。低结构活动
【摘要】随着教育改革的深入发展,新的课程理念逐渐走入课堂。因此,在数学教学实践中,我们要着眼于新课改,主动、积极地改变教学方式,用新的理念更好地指导教育学生。本文对如何在数学教学中体现课改新理念进行简单的阐述与总结。  【关键词】小学数学;新课程改革;课堂教学;教学方式  随着教育改革的深入发展,新的课程理念逐渐走入课堂。因此,在数学教学实践中,我们要着眼于新课改,主动、积极地改变教学方式,用新的
【摘要】小学语文教师要正确认识到新时期渗透德育这一教学举措对教学的积极促进作用,进而积极地探索可有效渗透德育的方法,将其贯彻落实到小学语文教学之中。以往陈旧的教学方式已经很难起到优化小学语文教学的作用,要求小学语文教师要立足于创新改革的精神,将新型教学方法引入语文课堂,并灵活地运用其教学优势,构建一个具有德育氛围的高效语文课堂。  【关键词】小学语文;德育教育;创新改革;教学举措  德育始终是小学
教育学家乌申斯基说:“没有任何兴趣,而被迫进行的学习,会扼杀学生掌握知识的意愿。”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有让学生对学习产生了兴趣,才能够使学生更好地掌握知识。分析那些英语学习缺乏兴趣、缺乏学习动机造成成绩低下的学生的情况就会发现,他们在“困难→不感兴趣→成绩差→更不感兴趣→成绩更差”的軌道上形成了恶性循环。因此,只有让学生对英语产生了兴趣,才能将学习外因转化为学习内因,变“要我学”为“我要学”,使学
【摘要】我园因地制宜,把户外体育活动的开展作为一个课题来进行研究,并在工作中不断地实践、反思和改进,开展了丰富多彩的户外体育活动。我园的户外体育活动融入当地的乡土特色,挖掘与利用了乡土资源自制玩教具;引用了一些有价值且适合幼儿园开展户外体育活动的民间体育游戏;因地制宜地创设户外体育活动;家园携手开展户外体育活动等开展了探索得到初步的见解。  【关键词】因地制宜;农村幼儿园;户外体育活动  《3-6
【摘要】随着信息时代的发展,学习英语的资源越来越丰富。英语电影视听说课是大学的课程,笔者根据自己的英语学习经历以及借鉴大学英语电影视听说课的做法,在小学中年段开设了基于英语动画资源的视听说课,为学生提供优质的英语学习资源,拓宽学生英语学习渠道,促进学生英语核心素养的形成。  【关键词】小学英语;动画;视听说  英语视听说课是大学院校英语专业中的一门课程,这一课程主要是通过让学生观摩英语原声影片,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