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生态系统对学前儿童社会性发展的影响

来源 :中国家庭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gbi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世纪60年代来,生态学研究日益成为国内外研究的热点。作为一门研究生物与环境辩证关系的科学,生态学的思想、原理和方法被广泛应用到社会科学领域,并逐步开始运用到学前教育领域。
  家庭作为学前儿童发展的一个重要的环境,其作用不可小觑。过去,我们一直执著于分析家庭中某一种或某几种因素对学前儿童的影响,却没有把这些因素归纳到一个系统中去考虑,使研究缺乏整体感。生态学的相关理论无疑给我们提供了一个新的视角。近年来,我国已经有学者把目光投向了家庭生态领域,并构建了一个包含父母子系统、学前儿童子系统和父母子系统三个子系统在内的家庭生态系统模型。①
  在家庭生态系统中,各因素不会单独发生作用,而是与同一子系统内的其它因素或其它子系统的相关因素相互关联,互相作用,进而影响学前儿童社会性的发展。
  
  一、家庭生态子系统内分析
  
  (一)父母子系统
  家庭生态系统中充满了各种人际关系,例如夫妻关系、亲子关系、兄弟关系等各种人际关系(本部分只阐述亲子关系)。这些人际关系如何影响个体特征是复杂社会关系多层次架构理论提出者海恩德研究的一个关键性问题。海恩德认为,在受到人际关系的影响时,个体特征会由于个体反应而发生变化,而且这种反应也会由于儿童发展的过程而发生改变。②儿童既影响自己与家庭其他成员的关系,也受到这种关系的影响。这种辩证的相互影响,也会深刻地改变他们的发展进程。
  海恩德和史蒂芬森通过一系列的研究,将家庭内人际关系对家庭内其他人际关系的影响过程归纳为两种:一种过程是“同期效应”,另一种是“长期效应”。其中,“长期效应”包含了个人因素与对家庭内关系的长期发展有着潜在因果关系的方面。③例如,儿童性情特征既影响家庭中的关系,也受其影响,而且会转向影响到家庭中的其他关系。也就是说,一旦学前儿童同父母形成了良好的依恋关系和亲子关系,这些关系将长期渗透到儿童与其他人的其他关系上,如同伴关系等,从而达到促进儿童社会性发展的目的。
  在父母子系统中,对亲子关系起到直接作用的就是父母教养方式。而父母文化素养和父母职业与父母的教养方式有着密切的联系。
  例如,我们不难发现,中国父母的教养方式存在着严重的城乡差异。城市学前儿童的父母对子女有更多的温情和理解,但对子女的惩罚与严厉、过分干涉和拒绝、否认等也多于前者。我们常常会在城市中看见这样的情景:孩子想要什么就能得到什么,但当孩子想去做登高、跑步等户外活动时,父母就会对孩子加以干涉和阻挠,使孩子的社会技能和社会交往能力的发展受到一定的阻碍。而在农村地区,由于父母没有过多的时间来照管孩子,对孩子日常的认知行为往往不能加以细心的引导,当孩子犯错误是态度和做法往往比较粗暴,这就不利于学前儿童的社会情感和社会技能的发展。
  在父母职业对学前儿童社会性发展影响方面,有一种传统的观念认为父母拥有脑力劳动、社会地位高的职业的学前儿童的社会性发展要明显好于父母的职业是体力劳动,社会地位低的学前儿童的社会性发展。正所谓“龙生龙,凤生凤,老鼠的儿子会打洞”。其实,父母职业并不会直接作用于学前儿童的社会性发展,而是受到与父母职业有关的文化背景、空闲时间、情感态度、所处的社会关系的影响,通过父母教养方式表现出来,对学前儿童社会性发展产生影响。例如,如果父母的职业需要其经常外出,那么儿童就要面临着不能经常与父母在一起的情况,而这对于学前儿童尤其是0—3岁的婴儿来说,是非常不利于其亲社会性、自我认同的发展和良好母婴关系的建立的。又例如,如果父母的工作很繁忙,照顾子女的时间就肯定会减少,与子女游戏时的热情和耐心也不会高,这样就很不利于良好依赖关系的建立,也同样不利于儿童社会性发展。
  我们通过一个具体案例来说明父母文化素养、父母职业是怎样与父母教养方式产生联系,进而影响学前儿童社会性发展的。
  【案例1】王某,女,3岁半,长春市某幼儿园小班儿童,入园时间半年。其父为政府公务人员,其母亲为公司经理。该儿童在刚入园时不能与其它儿童一起游戏,表现得极为自私与任性,经常与同伴发生争执,当不能如意时,便会大声哭闹、发脾气,甚至把大便便到寝室屋内,其社会性发展明显出现不足。根据了解,调查到,其父母由于工作繁忙,王某在没上幼儿园之前是由保姆带的。保姆为了能长期留在王家和自己的方便,便对王某的行为采取听之任之的态度,并且从来都不带王某外出与其它儿童游戏,只是在家中对其进行养育。而王某的父母,觉得不能长期陪在王某身边是一种愧疚,加之幼时物质匮乏的经验,更是对王某百般呵护,过分宠爱,希望能通过物质来弥补自身的愧疚与遗憾。父母的溺爱与保姆的不负责任导致了王某社会性发展出现的严重问题。
  上述案例中的王某,按其父母的知识水平与职业来说,其社会性发展水平本应该存在一定的优势,但是事实却不尽人意,这是受王某父母职业特点和文化背景影响的。一方面,受职业特点的影响,王某的父母在家空闲的时间和照管孩子的精力相对较少,这样,父母对孩子关注程度自然就会降低,把孩子全权交给保姆,而保姆为了自身利益,必然会对王某百依百顺,过分干涉宠爱。另一方面,由于王某父母童年的经验,形成了他们认为物质追究高于一切的教育观念,在这样的教育观念下,物质补偿成为了王某父母教育的重点。以上两种原因,导致了王某父母干涉溺爱型教养方式的形成,从而对王某的社会性发展产生影响。
  (二)家庭环境子系统
  家庭环境子系统中,一个核心因素是父母关系。不同年龄的儿童对父母离婚的适应和反应是不同的:2岁半到3岁3个月的儿童表现出倒退行为,3岁8个月到4岁8个月的儿童易怒、粗暴和有攻击性行为,5岁到6岁的儿童既会出现内因性行为问题如焦虑,也会出现外因性问题行为如攻击性。④而父母关系和家庭居住环境特征又都受到家庭经济地位的影响,三者相互影响,共同作用于学前的儿童社会性发展。
  在影响父母关系的诸因素中,家庭经济地位起到了重要作用。家庭经济地位往往也是父母关系恶化的导火索和症结所在。家庭经济地位较低的家庭较为容易发生争吵,而家庭经济地位较高的家庭则较容易产生父母关系冷淡的情况。这两种情况都会对学前儿童社会性的发展产生不利的影响。如何调节好家庭经济问题是父母关系是否协调、家庭氛围是否融洽的核心所在。
  家庭是处于社区之内的。社区环境和社区文化往往受到家庭经济地位的影响。家庭经济地位相似的人会居住在一起,他们的职业、文化素养等大体相似。在家庭经济地位相对较低的居住群体中,由于父母整日为生计奔波,对子女的照顾较少,他们强调儿童要顺从、尊重他人、爱整洁、少惹麻烦,他们希望能更多的对儿童进行控制,对儿童的事情专横武断、使用体罚,言语教育上也较粗暴。这样,就导致了家庭社会经济地位较低的学前儿童在自我概念、自我描述上表现出更多的消极方面,并且具有更强的攻击性和破坏性,在社会认识能力和社会交往技能上也相对缺乏。但是,这样的群体中,学前儿童相互交往的机会较高,对他们社会交往能力、亲社会性等的发展起到了良好的促进作用。而对家庭经济地位相对较高的居住群体来说,家庭与家庭的沟通较少,使儿童的责任感相对缺乏、产生自我中心,并容易产生孤独的情感。
  【案例2】张某,女,三岁零八个月,长春市某幼儿园小班儿童。母亲为公司职员,父母与其出生之前离异,现与母亲、外祖父母居住在一高层内,家庭生活条件较好。该儿童在入园之前极少与外界接触,不知道“父亲”这一概念的存在。入园之初,显示出内向的性格特征,与其它儿童交往的能力欠缺,喜欢独自呆在角落里,缺乏安全感。入园一段时间后,通过与同伴的交往和观察,发现有“父亲”的存在之后,便表现出情绪极其激动,其不安感增强,与其母亲哭闹:“我就要爸爸!”。后经过教师开导,以及与其父亲见面等,现在情况已大有好转,能开始与同伴进行交往,但仍会有不安全感和被抛弃感的表现。
  在上述案例中,张某的社会性发展受到了父母关系、家庭居住环境以及家庭经济条件三个因素的综合作用。张某由于家庭生活条件较好,导致了生活环境较为闭塞,与外界接触较少,又由于其父母关系恶劣,在家庭内,母亲从不提“父亲”二字,这就使了张某的依恋、亲社会性等的发展出现误区。当张某进入幼儿园时,与外界发生联系,得知了“父亲”这一概念的存在,其原有的认知概念和现实的状况便出现了冲突,使儿童产生了一种被欺骗感、被遗弃感和不安全感,从而产生对外界产生消极、抵触的情绪,严重阻碍了其社会性的发展。
  
  二、家庭生态子系统间分析
  
  (一)父母子系统与学前儿童子系统
  在家庭生态系统中,父母子系统与学前儿童子系统是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的,子女与父母之间也存在着互动的辩证关系。一方面父母的教养行为会影响到子女的社会性发展,另一方面父母的教养行为除了受文化水平、社会关系等方面影响外,还受到子女性别、年龄、个性等的影响。
  家长在教育子女时,其教养方式要受学前儿童自身的性格特征和年龄特点的影响。父母教养方式是否得当,也会影响到学前儿童的性格发展。
  在学前儿童性别和父母教养方式方面,早在10个月时,男孩在要求母亲的注意时表现的更为执拗,4—5岁的男孩违抗父母的意愿也较多,即父母对男孩的约束需要更大的社会压力。女孩则更容易与父母形成积极的互动关系。⑤而父母对不同性别的子女社会性发展的期望也不相同。他们希望男孩能承担父亲这一角色,希望女孩能更细心,更具有同情心。以上两点原因就导致了父母对不同性别的子女的教养方式的差异:父母更注重通过强化、约束等方式发展男孩的自主能力和独立性,父亲对儿子的严厉性、体罚和物质奖励多于女儿,而母亲对女儿的依从、成熟行为的期望方面要求较多。另外,学前儿童的气质特征与父母的教养方式相互影响,一个安全依恋型的儿童易与父母建立良好的关系,父母会更多的采取民主型教养方式,这样又会使孩子获得对父母更多的信任;一个反抗型依恋的儿童会促使父母采取强制措施或易引起父母冲动发脾气,这就可能使孩子更具有反抗缺乏信任。⑥
  父母的文化素养、职业也有可能对学前儿童的人格产生影响,从而影响学前儿童的社会性发展。例如,如果父母传统观念严重,职业相对稳定,做事中规中矩,他们就会认为子女的性格应该细腻、安静,那么在对子女性格培养上,他们的侧重点就会放在这一方面。
  【案例3】李某,女,五岁,性格较为内向,长春市某幼儿园大班儿童。父母均为高校教师,思想均比较传统。父亲性格比较内向,母亲性格比较开朗。在教育孩子时,他们会按照孩子的性格特点进行教育,由于孩子的性格比较内向,对于孩子的错误,他们尽量采取温柔的批评方式。随着孩子年龄的增长,他们的教养方式也发生了一些改变,例如让孩子有更多的自主性和决定权,对于孩子的错误,他们也从单纯的批评过渡到说理,使儿童明白为什么是错的,应该怎么做。这使李某的社会认知、依赖等都发展的很好。但由于其父母思想较为传统,其职业又不需要复杂的人际关系,使他们认为人际交往对于一个人来说特别是对女孩子来说并不是十分重要,女孩子更不可以跟男孩子交往,所以李某在家时,几乎没有与其他幼儿进行交往的机会,即使在幼儿园时,她与同伴的交往也比较少,并且几乎没有异性小伙伴,导致李某的亲社会行为、社会交往能力和性别概念的发展等出现了一定的问题。
  上述案例为我们提供了一个父母子系统与学前儿童子系统相互影响的一个很好的实例。李某的内向性格是受到了其父母文化素养和职业特点的影响的,由于其父母根深蒂固的传统观念和社会交往相对较少的职业,使其忽视了对李某社会交往能力的培养,加深了李某原有的内向性格,阻碍了其亲社会行为等的发展。其性格特征又和其自身年龄特点、其父母文化素养、职业特点一起影响了其父母的教养方式,即温柔理解型的教养方式,这种教养方式促进了其社会性其他方面的发展。
  (二)父母子系统与家庭环境子系统
  父母的职业和父母的文化素养对父母的关系也会产生一定的影响。父母职业相对稳定、文化素养较高的家庭,发生冲突的几率就明显的小于父母职业相对不稳定、文化素养较低的家庭。而家庭环境和家庭结构正是影响学前儿童社会性发展的关键性因素。
  家长的教养方式是影响学前儿童社会性发展的一个十分重要的因素。家长的教养方式除了受上文提到的诸因素的影响外,还受到家庭环境即社区和社区文化的影响。在生活中,我们不难发现,在厂区附近、农村地区生活的居民区中的家庭,采用惩罚严厉型教养方式的几率要大的多。这是因为,这些地区的社区文化有着一定的封闭性,父母的教养方式大多都是从上一辈延续下来的,使得这些居住区的父母的教养方式带有很浓重的封建性和继承性。而如果一个家庭生活在这样的一个环境之中,就会受到周围家庭和环境的影响,使得原本不使用体罚的家庭就很容易受到其他家庭的影响,也开始运用体罚等错误的教养方式。
  另外,父母关系也会影响到亲子关系。在不完整家庭中,学前儿童对家庭中缺失的一方或几方是靠家庭其他成员的讲述或者外界讯息获得的。在由于父母感情不和而形成的不完整家庭中,抚养儿童的一方,定会不自觉地向儿童倾诉另一方的缺点以及对其的怨恨,诸如“你妈妈真糟糕”、“你爸爸不要我们了”等,使学前儿童感到一种被遗弃感,和对另一方的愤怒。这种抛弃感对儿童自我概念的形成、自信心的确立是极其不利的。另一方面,当学前儿童与家庭以外的环境进行交往时,就会听到或看到其他家庭的状况和自己的反差,如果没有人对其进行及时的指导,他们就会对自己的家庭关系心产生一种不信任、失望甚至怨恨、嫌弃的情感。在与同伴进行交往时,会产生自卑感,对自己的父母产生敌对感。从而容易产生封闭、敌对的情绪和攻击性行为。
  【案例4】刘某,男,5岁半,长春市某幼儿园大班儿童,父母为个体商户,整日为生意奔波,居住在所拥有的商店内,关系长期因为经济原因不合。刘某的父母对刘某教育的方式较为极端,采用物质满足和体罚斥责相结合的方式,据了解,这也是其周围邻居经常采用的方式。刘某的母亲经常向刘某和邻居倾诉自己的不易和刘某父亲的恶习。刘某在与其它儿童交往时显示出较明显的攻击性行为,不如意时会威胁别人“你不跟我好我就杀了你”,并且,不喜欢提起爸爸,说爸爸是“欺负我和妈妈的坏人”。
  在上述案例中刘某与其父亲的亲子关系严重受到了其父母关系的影响,其父母的教育方式也受到了周围环境的影响,父母关系和父母教育方式的不良是造成刘某攻击性行为等社会性发展缺失的主要原因。由于职业与家庭收入的不稳定,造成了父母关系的不和,而父母的争吵给刘某带来了不安全感和对父亲的厌恶,加之父母的教养方式受周围邻居和自身职业特点的影响,使其在家庭中学到了攻击性行为和威胁性语言,导致了刘某的社会性发展不良。
  (三)学前儿童子系统和家庭环境子系统
  学前儿童子系统与家庭环境子系统的相互作用主要体现在学前儿童的个性与家庭环境子系统中诸因素相互作用方面。
  家庭类型是影响学前儿童个性的首要因素。由于双亲冲突、家庭结构不完整等原因,可能会导致学前儿童个性的发展出现偏差,给其社会性发展带来阻碍。例如,上文笔者已经阐述过,父母关系不良可能会引起亲子关系的恶化,而这种对父母情感上的厌恶很可能影响学前儿童性别角色的发展。在双亲冲突中,如果女儿对母亲的感情更为强烈,那么在母亲受到伤害时,她便对父亲产生抵触情绪,并且希望自己能代替父亲的角色来安慰母亲,这样,就产生了期望角色和自身实际角色相矛盾的情况,对儿童性别角色的发展产生了极大的阻碍作用。这样的矛盾在学前儿童父母离异之后会显示出更为明显的趋势。
  另外,如果家长和教师的引导不当,家庭经济条件也可能引起学前儿童个性的变化。随着物质生活的日益丰富,名牌产品逐渐进入到人们的生活。如果家长和老师注重物质追求,那么,就会引起学前儿童的攀比情绪,物质条件相对缺乏的儿童就会产生自卑情绪,从而影响其社会交往的正常进行。
  
  三、建议
  
  家庭生态系统中的三个子系统(父母子系统、学前儿童子系统、家庭环境子系统)并不是单独作用于学前儿童的。家庭生态系统诸要素在子系统内、子系统间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共同影响着学前儿童的社会性发展。其中,以父母为核心的诸因素最为直接的影响着学前儿童社会性的发展。据此,笔者提出如下的建议。
  第一,父母应该不断提升自己的文化水平,多关注相关的育儿书籍和讲座,形成科学的儿童观、价值观,掌握科学的教养方式。在日常生活中,父母应该正确对待学前儿童的需求,遵循学前儿童的性别特征、年龄特点和身心发展规律,尊重他们的人格和想法,与学前儿童形成积极的互动,建立良好的亲子关系。
  第二,对待自身的职业压力和经济压力,父母应学会自我调节,建立良好、平和的心态。切忌把不良的情绪带入到对学前儿童的教育之中。当父母在感觉到压力大时,可以选择找朋友倾诉、做运动、听音乐等方式来进行调节,这样不仅可以调节自身的情绪,也可以在潜移默化中教给孩子正确调节情绪的方法。
  第三,父母应该努力营造和谐、温馨的生活氛围。父母应该避免争吵,至少要避免在子女面前争吵。面临离婚的父母,可以由父母双方温和的向儿童解释原因,要表现出对儿童的喜欢和疼爱。在结构不完整的家庭里,如果条件允许,不抚养孩子的一方应该经常性的去看望孩子,并且自然的与抚养孩子的一方交流,让学前儿童体会到家庭的温暖。如果条件不允许,抚养孩子的一方应该做好角色的替代工作,并引导学前儿童正确的性别取向。
  从社会角度来说,应该完善社会保障制度,发挥社会和社区的作用。首先,社会保障制度的完善是缓解家庭经济、生活压力的最有效方法,通过社会保障制度的完善,可以调节父母的生活压力,为经济水平较差的家庭形成稳定、安宁的生活氛围奠定一定的基础。其次,可以利用广播、电视、网络等媒介开展多种形式的育儿讲座,发挥社会和社区的作用,将正确的育儿观念和教养方式推广开来。对于家长的困惑,可以组织专家学者通过现场回答、媒体介绍等方式及时的给予解答,尽可能的为学前儿童家长服务。另外,还要积极发挥社区环境和社区文化的作用,加强社区建设,努力营造清新的社区环境和优质的生活氛围。家庭本身也要加强与邻里之间的交流,形成良好的人际关系,使学前儿童的社会性在潜移默化中得到良好的发展。
  (作者单位:东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
  
  注释:
  ①席居哲,桑标,邓赐平.儿童心理健康发展的家庭生态系统特点研究[J].心理科学,2004.27.
  ②张捷.从生态学视野看儿童的发展——六种生态学理论的比较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硕士论文,2006.
  ③朱家雄.生态学视野下的学前教育[M].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
  ④郑信军,岑国桢.家庭处境不利儿童的社会性发展研究评述[J].心理科学,2006,29(3).
  ⑤张文新.儿童社会性发展[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
  ⑥郭金花,聂玉玲.父母教养方式与儿童社会性发展[M].高等教育与学术研究,2007.5.
其他文献
自1998年开启两岸家庭教育界的交流,至今已十二届,第十二届研讨会于2009年11月26、27日在台湾嘉义大学召开。来自中国大陆、台湾与美国的学者三百余人出席了会议,围绕婚姻与关系教育的现况与发展展开研讨。  与欧美等国家的家庭教育内涵与界定相似,台湾的家庭教育研究与推展依循着广义的家庭教育概念,即家庭教育要围绕亲职教育、子职教育、两性教育、婚姻教育、伦理教育、家庭资源与管理教育和其他家庭教育事项
期刊
一、问题的提出    道德同一性(moral identity)道德同一性是对一个人献身于促进社会福利和他人的自我感,反映了个体自我价值与社会价值之间的一致程度,是对社会共有的价值、伦理、规则和信仰的自我概念,是关于个人道德形象的社会自我图式。从心理层面上看,道德同一性被界定为个人如何思考自身和愿意成为什么人的自我概念 ,是道德理想与个人同一性的会合,在某种程度上是将道德价值流入个人的自我感;在主
期刊
家庭教育观念是家长对子女受教育过程中一系列事物或问题的观点、认识和看法,或者说是家长对教育所持有的价值观、人才观和质量观等。科学客观的家庭教育观念有利于家长对子女采取科学恰当的教养方式,并对子女良好性格品质的形成产生积极影响。本文立足云南四种少数民族基本家庭状况,调查分析四种少数民族家长基本教育观念,为制定民族地区家庭教育政策、帮助学校开展家校合作等提供参考和借鉴。    一、研究方法    (一
期刊
一、新政策带来新思考,发现新问题    2007年底,山东省教育厅做了一件影响全国的大事,即强力全方位地推进素质教育。其中一个具体的措施就是,按照国家法律规定,所有的学校必须过双休,放足各种假期,并且,限量布置作业。时间终于还给了孩子,还给了家庭,这确实是进行素质教育的一个前提。但是,孩子们走出校门,就一定能够开展自己感兴趣的活动,就一定在发展自己的综合素质吗?  通过调查我们了解到:只有少数理智
期刊
孔子是中国乃至世界上最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之一,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创立者和奠基人。孔子的思想包罗万象,博大精深,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是他的仁学思想。2008年,在北京召开的“国际儒学论坛”上,与会学者一致认为,“仁学”是孔子思想的核心,体现了儒家思想最基本的价值。孔子的仁学思想为世界文明尤其是亚洲文明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对当今时代人类社会的进步仍然具有十分重要的价值。  孔子的仁学思想集中体现在《
期刊
有一个惨痛的悲剧是让人难以忘记的。  2005年7月10日宁夏银川市13岁的小学毕业生秀秀(化名)在给父母的遗书中写道:“我是个差生,我死了可以帮您节约10万元”。在给班主任老师的的信中,秀秀写道,班里的一个同学在跟她闹矛盾时总会不屑地说:“考六七十分的差生。”“差生”让秀秀背负着沉重的心理压力,使她最终选择自杀。  秀秀的死刺痛人们的心,然而,更令人忧心的是,秀秀的悲剧仅让我们看到了冰山一角。在
期刊
不久前,笔者曾写“台湾有个好父亲”一文,其中写道:蒋介石对蒋经国读书的内容和方法最为关切,特别重视国学教育。他指导蒋经国要读好“四书”,尤其要读好《孟子》、《曾文正公家书》、王阳明全集等。  蒋介石说,曾国藩对子女的训诫可作模范,要认真体会,并且依照曾氏家训去践行。蒋经国常写信向父亲请安,蒋介石有时无空作复,就指定以曾文正公家训的第几篇代替回信,要他细细参阅。蒋经国偶尔身体有病,蒋介石回信就说是他
期刊
出国留学一度成为——甚至现在还是——一个很热的话题。90年代,国人出国留学一般选择在国内读完本科时期。如今,出国留学越来越显示出低龄化的趋势,中学生、甚至小学生也加入了出国留学的大军。孩子到了国外以后,能不能很快地适应那里的生活,并很快地投入到学习中,是教育专家、学者、教师乃至社会各界都比较关注的问题,同时也是家长们最为关注的问题。    一、留学生家庭教育中存在的问题    且东在《出国留学不是
期刊
在任何社会组织中,家庭对儿童的社会化进程最具影响力。家庭的结构,家庭的功能,家庭的历史传承,家庭的种族民族背景,家庭的宗教信仰,家庭的时代地域环境,家庭的经济状况,家庭的文化含量,家庭的人际关系,家长的综合素质及其教养态度、教育能力、教育方式等对儿童的心理行为的形成乃至人格的塑造具有举足轻重的意义,可以说,正是上述诸因素的混同效应在儿童的社会化进程中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而在社会组织中大量存在的单
期刊
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这样说过:“一个儿童好像一块大理石,在他们的成长过程中有6个雕塑家,第一个就是他们的父母”。在家庭教育中父母无疑扮演着最主要的角色,是家庭教育的主导者。当前,由于受升学、考试等因素的影响,使得子女的数学学习情况尤其受到父母的重视,进而数学家庭教育成为了家庭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另辟蹊径,从父母在子女数学学习过程中所扮演的角色出发,反映当前父母参与初中生数学家庭教育的现状。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