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花三弄,空谷绝音

来源 :北京纪事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uther200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杨菲,在2008年曾获得曲艺界最高奖项“牡丹奖”,在全国曲艺圈都有一号。这一天,她是在百忙之中抽个空来给群众做曲艺的普及工作。按大白话说,就是上课来了,算上上个星期六,这已是第二次来陶然亭公园。那么,大家可能就要问了,我听说过骆玉笙的京韵大鼓,关学增的山东琴书,刘宝全的京东大鼓,什么是梅花大鼓?

一弄梅花,管急弦繁拍红波


  “上節课说到,我们曲艺中有两个重要曲种:单弦和京韵大鼓。这节课,我们就着重讲梅花大鼓。关于梅花大鼓为什么叫‘梅花’?有两种说法。一种是说过去京城有个叫玉瑞的八旗子弟,首先创造了这种鼓曲形式,因为他自号‘梅花馆主’,故此叫梅花大鼓。还有一种说法,是这种鼓曲有五种乐器伴奏,鼓板、三弦、四胡、琵琶、扬琴,合起来形似梅花五瓣,因此得名……”
  上课时,杨菲老师说到了她的经历:“我上大学学的是声乐,这个大学没有曲艺专业,我只能学声乐。我不是中专毕业去的天津曲艺团吗?十七八岁又在天津考上了师范大学音乐教育专业,那时,我就知道以后得教课(众笑)。毕业后,同班同学都忙着考试,这个考外语学院,那个考中央音乐学院,我一想我也得考呀,索性报一个最难的,就是中央民族学院,这一考就考了个第一名,就因为我唱了梅花大鼓。人家考试5分钟就完了,我整考了半个小时,这招生的就跟我聊哇,说你唱的是什么呀?怎么那么好听呢?这是谁发明的?谁是最有名的人物?它起源于哪个年代?就跟我聊了有半个小时,那我肯定把他们侃晕了(众笑)。结果,把我给录取了,这是千军万马过独木桥,那时天津的名额只有一个,那就是我(众鼓掌)。


  “两年专接本,我从地方就到了中央。正好还没毕业,北京曲艺团就招生了。对,其实这招生还是为了我。当时中央有一个政策,要招收戏曲界的人才到北京来,给他们户口,给贷款,招收进来以后,北京戏校组织了一个尖子生的进修培训班,是定向培养。曲艺是我,还有昆曲的几个孩子、京剧的几个孩子。毕业后,就被各个剧团抽走了。所以,我还是比较幸运的。”
  杨菲,1978年生于天津,是喝着海河水长大的。也许是天津卫自古以来浓重的曲艺氛围,加上父母的悉心培养,让她从小就对曲艺产生浓厚的兴趣,15岁那年,即考入中国北方曲艺学校,开始专业课学习。那时,她们的课程有曲艺文学、鼓曲演唱、音乐伴奏、诵说艺术、长篇书曲等。担任老师的,也都是像花五宝、王毓宝、孙书筠这些名角,还有骆玉笙、马三立等老一辈艺术家。1997年,她中专毕业考入天津曲艺团,担任青年鼓曲队、相声小品队的演出及主持工作。这期间,深得京韵大鼓名家骆玉笙的悉心指导,多次参加全国及各省市的大型演出活动。1999年,她考上天津师范大学的艺术系,学习音乐教育专业。2002年,她专续本,又到中央民族大学声乐系,进一步学习民族民间音乐,毕业后获文学学士文凭。2003年,她进入北京戏曲艺术职业学院全国后备人才尖子班,进行深造,同年调到北京曲艺团(即现在的北京歌舞剧院曲艺团),直到现在。

二弄梅花,大珠小珠落玉盘


  “在曲艺圈里,拜师算是进了家谱,没拜师还只算是学生。我是拜过师的,说起来还有一段故事。按我们天津话怎么说来的?像我这么一个‘倒霉的孩子’(众笑),拜的是当时89岁的老祖宗。梅花大鼓花派的创始人不是花四宝吗?花四宝的妹妹就是花五宝。她辈分太大了,是我的师祖,但是老太太特别喜欢我,就看好我,当时在很大的压力下把我给收了。按道理,我应该拜的是她徒弟,最起码中间还有一代,老太太不听那一套,就想让我接她的班。结果还真是,我把她的艺术带到了北京(众鼓掌)。”
  这个花五宝,想当年她也是响当当的人物。花五宝,本名张淑筠,1923年生人,自幼师从邱玉山,十四岁登台,十八岁带艺投师于卢成科门下,二十岁已誉满京津曲坛。如果说卢成科与花四宝,是梅花大鼓花派的创始人,属于这个曲种的第三代代表人物,那么花五宝就是第四代代表人物;而且,又因为她健康长寿,唱腔不倒,其影响力比姐姐更加深远(花四宝早在四十年代就英年早逝)。她培养出的女弟子众多,像籍薇、安颖、杨云、安冰、王喆、杨菲,都是国内知名的花派中青年演员。如果说花四宝的代表作是《青楼遗恨》《昭君出塞》《摔镜架》;那么,她的代表作就是《半屏山》《杜十娘》《琴挑》,当然,还有《秋江》《昭君请行》约60余段曲目。
  可以说,花五宝既是一个杰出的演唱家,还是一个颇有成就的梅花大鼓改革家、教育家。她除编演了许多齐唱、对唱曲目,为使梅花大鼓走向世界,这位老人还在首届中国曲艺节上,用英语演唱了梅花大鼓,这不得不让人为她的执着和创新而感动。
  我曾在网上搜到一段花五宝演出的珍贵视频,那是在2015年8月30日,庆贺花五宝从艺70周年之际,在长安剧院,由她的得意门生杨菲,和她共同演唱的一首《黛玉思亲》。别的不提,单就她一亮嗓,唱出头一句台词前那个“哎——呐——”时,就博得台下一阵叫好声,那真是高亢嘹亮,声如裂帛,绕梁三日,响遏行云。等她唱低音区时,却又是那么苍劲有力,有板有眼,甩字拖腔,韵味十足,还没唱完,台下掌声已是响起一片。难怪后来,她获得曲艺牡丹奖的终身成就奖,同时还是金唱片奖的得主。称她为当代梅花大鼓的泰斗,一点也不过分。
  “我师父已经92岁了,为什么还能唱?就因为我们民族艺术有一套科学的发声方法,所以,支撑着我们老一代艺术家,活到多少岁唱到多少岁,越老越唱。就像我这样说话,别说讲课了,就是开专场两个小时都没问题。”

三弄梅花,渔阳鼙鼓动地来


  2009年,在北京中曲清音剧场举办“梅花百灵——杨菲曲艺专场演出”。那时,杨菲已在曲艺界有了一点名气。她加入天津曲艺团时,每次上台演出的种类还比较杂,有相声、小品、快板、单弦、京韵大鼓,甚至还有流行歌曲。但当她正式拜花五宝为师以后,她的功力和心思就都放在了梅花大鼓上,这方面的技艺可谓一日三竿,突飞猛进。2004年,她演唱梅花大鼓《半屏山》,获得“侯宝林奖中华青少年曲艺大赛”金奖;2008年,她更因用梅花大鼓演唱的《奥运福娃》,荣获“第五届中国曲艺牡丹奖”新人奖,就此为人们所熟知。因此,杨菲开的个人专场,既是对恩师、各位老师的答谢,也是对自己演艺生涯的一个小结。   我按照杨菲所说,在网上搜索到“杨菲梅花大鼓视频”——台上的杨菲跟平日里的她又有不同,只见她时而一袭紫衣,时而一领白衫;有时是黄衣红裳,颈上佩一串装饰花穗,金光闪闪,不摇不晃端庄尽显;有时又是旗袍裹身,上绣团花波浪等不同图案,却把个丰满白皙的臂膀露在外面,讓人看过去好不性感。但不论戏装千变万化,她的优雅和端庄的台风是不变的,总是左执鼓槌,右拿檀板,鼓槌那么一响,身边几位将乐器那么一拉,轻移莲步,微启朱唇,一曲再美妙不过的歌儿,便像一股清洌洌的泉水,从她嘴里流泻了出来,撞击至屋内四壁,折射出悠悠荡荡动听的回音。有人曾这样形容杨菲演唱的梅花大鼓:“高声如千丈游丝掷于云外,妙曼而不失柔美;低唱若幽谷清溪流于石间,婉转而见其清澈。”我听罢她的演唱,果不其然。
  专场演出之后,杨菲在事业上进入自己的鼎盛时期。2009年,她演唱的梅花大鼓《岁月如歌六十年》,获得“天桥杯鼓曲擂台赛”金奖第一名;2010年,她表演的那段《霓裳羽衣舞》,荣获“南山杯——全国曲艺新人新作邀请”最佳表演奖;2011年,由她创作并编导的梅花大鼓少儿节目《孔融让梨》,又获得“第五届国际艺术节华夏艺术星秀”优秀编导奖。她自己被单位多次评为先进工作者,还先后被授予“突出贡献曲艺家”“德艺双馨青年艺术家”的称号。
  但杨菲对此并不满足,她没忘记自己肩负的重责,更不曾忘记“一花独放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的道理。当年她一个人独闯京城,不比天津还有恩师花五宝,和众多演唱梅花大鼓的好师姐的帮助。在京城曲坛上,她始终是一个人在奋斗。这段经历,让她更能体会梅花大鼓日渐凋零的现状。
  她必须有所行动,她也只有倾其所有才能闯出一条新路。
  2009年,经过持续不断的努力,杨菲为梅花大鼓申请的“北京市非物质文化遗产”终获批准,她自己也成为这一保护项目的传承人。从此,她又有了新的目标和使命。这几年,她在忙碌着自己演出和评奖之外,将大部分时间奉献给了梅花大鼓的宣传和普及工作。从2010年起,天桥街道和北京曲艺家协会合作办社区鼓曲培训班,她每年都要去传授技艺;这次陶然亭公园举办“文化讲堂”,她也是来义务讲课的。除了宣传和普及,她更重视对梅花大鼓后备力量的培养:办班资金不足,她先是变卖自己的一套房子,为鼓曲爱好者、学员们租借学习表演的场地;后来,又与和平里街道办事处合作,开辟了“杨菲曲艺工作室”,专门招收40岁以下有天赋的鼓曲学员。迄今为止,已有十几个孩子一直在跟她学艺,其中不乏一些开始登台演出,并获得天桥杯曲艺大赛奖状的学生。而今年刚上小学四年级的韩坤彤,这位杨菲的得意弟子,更被她当作梅花大鼓的传承人,来悉心培养。
  在讲课即将结束时,杨菲把韩坤彤叫到台前,让她给大家演唱一段京韵大鼓《万里春光》。杨菲是这样介绍这个弟子的:
  “单弦、京韵、梅花都有世代名家,传承会一代一代传下去,永远不会灭绝。韩坤彤就是我的传人。要说我们曲艺应该是专攻一门,唱梅花就是唱梅花,但没办法,到北京以后人才太少了,不像天津每个曲种都有几个人,逼得我又会单弦,又会京韵,这种窘况造就了我的多才多艺,所以我教的学生,也都是多才多艺,不抱一门。现在她毕竟还小,不知道以后往哪儿发展,但请相信她学过的这些东西,以后都能用得上。我就非常感谢我父母,从小教我弹琵琶、弹钢琴,还学跳舞,现在不都用上了,这叫艺不压身。所以,我要把所有的东西都教给她。
  “她跟我儿子一般大,不仅学艺好,还是大队长,聪明的孩子都是相通的。我出国不给儿子买东西也得给她买,她父母也非常尊重曲艺,支持她。两年前,她学的是快板,获得了全国青少年曲艺大赛的三等奖,我说你们把孩子交给我吧。今年她再用京韵大鼓去唱,就获得了一等奖(众鼓掌)。”
  走出讲堂,韩坤彤那娴熟的敲击鼓板的样子,和杨菲一身天青色羽绒服的形象总在我眼前交替浮现,怎么抹也抹不去。再望望经过的丁香、连翘、蔷薇,那些花、那些树,尽管眼下一丝绿色也无,繁盛的花期也早已不见影踪;但并不意味着她们已枯死,待到来年春天,河水解冻,虫孑复苏,春风骀荡,公园里又会是一片繁花似锦。就像这梅花大鼓,有杨菲这些执着艺术的人在辛勤付出,有韩坤彤这样后来者不断顶上,梅花大鼓必将会一代一代传承下去,终将有一天会恢复上世纪二三十年代的盛况:“香车宝马夜不寐,满城只为听梅花。”
  (编辑·韩旭)
  hanxu716@126.com
其他文献
2018年2月,来自北京的首都外语志愿者协会一行20名会员,在会长程浩的带领下,来到韩国首都首尔。参加2018平昌冬奥会的志愿服务工作。 48天的志愿服务,志愿者们忠于职守、尽职尽责,圆满地完成了志愿服务工作,为国争了光,受到2018年平昌冬奥会组委会有关领导的赞扬。  这些参加2018平昌冬奥会志愿服务的志愿者们全部来自“壹家人爱心志愿者联盟”。这个志愿者联盟的领头人是1990年出生于山东省海阳
期刊
喜交文人雅士 隶书堪称独步  如今许多艺术家都谈到,演员拼来拼去,最后拼的是文化。大家已经充分意识到,文化的重要。四喜班一向是以班中多名旦而著称。梅巧玲所以能脱颖而出,关键在于他比诸伶有文化。王芷章在其《京剧名艺人传略集》中说:“其(梅巧玲)说白则更十分犀利,人莫能穷,以尝读《通鉴》《三国志》等。故对于韵语古典,随口辄出,与交皆文士辈,同治中声誉尤盛。”而《同光朝名伶十三绝传略》记述得更具体:“一
期刊
狮子在中国属于瑞兽,所以,凡需体现场面、气势之地,往往有狮子“镇场子”。北京作为古都,瑞兽狮子必不可少。我关注并拍摄北京的狮子是从故宫的石狮子开始的。一路拍下来,石狮子不用说了,铜狮为多,也有铁狮,完全视当时的光线、感受、机缘而定,并没有特别的计划。  关于瑞兽,文献资料很多,而狮子这一部分也有不少专家学者的著作和摄影作品画册展陈于世。姚希纯先生在其画册——《北京的狮子》里介绍了京城狮子的各种出身
期刊
2018年5月31日下午,国家艺术基金资助项目——“中国戏曲传统化妆、服装技术培训”在北京戏曲艺术职业学院(以下简称北戏)举行了结业展示活动。北戏院长刘侗、副院长黄珊珊、国家一级造型师艾淑芸、《中国京剧》编辑部主任封杰出席了结业展示汇报。  在结业展示活动上,学员们通过化妆及服装扮戏塑造了戏曲中不同行当生动形象的人物角色,并对塑造的人物进行了简要说明。北戏京剧系和地方系的几十名学生也为展示活动助力
期刊
2018年6月19日上午,为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视察通州的重要指示,以高度的歷史使命感推进大运河文化带建设,配合推进市文联深化改革工作,北京电视艺术家协会人才培养之“讲好运河故事 抒发运河情怀——运河岸边·影视小屋”系列活动正式在北京通州启动。  活动由北京市文学艺术界联合会主办,北京电视艺术家协会、通州区文联等承办,北京电视台协办,中国电视艺术家协会、通州区委宣传部作为指导单位,北京市十一学校、
期刊
苏兴博,男,汉族,33岁,2007年7月毕业于中国刑警学院刑事技术系,现任北京市公安局刑侦总队十支队三中队中队长,负责北京市防范打击电信网络诈骗犯罪等工作。被骗子怂恿到警队“闹事”  “我所在的处置响应室主要负责电话拦截、涉案资金紧急止付等工作,旨在为群众挽回和避免经济损失。对于这种远程非接触性诈骗,劝阻过程中的最大难点是沟通。比如对正在被骗的事主进行电话劝阻时,一些被骗事主往往沉迷在骗子的话术中
期刊
北京的秘境太多了,就说位于北京什刹海后海南侧、恭王府西侧南北向的柳荫街吧,很多人都知道这是一条绿柳成荫的斜街,却不知这里曾经是一条小河,其名曰“月牙河”。  提起月牙河,就必须提月牙河连接后海的李广桥。20世纪50年代前,月牙河源头自北护城河,流经西海过德胜桥流到后海。然后,一支由后海经过银锭桥流入前海,另一支则从后海流经李广桥、恭王府门前、龙头井,再经过三座桥,流到前海汇合进入北海。李广桥20世
期刊
自改革开放以来,北京在城市建设的过程中一直对古城的保护存在着缺失。文化根植于古建筑之上,若古城不复存在,那么文化也就成为了无稽之谈。想要在今后的城市建设与发展中,延续老北京文化的根基,并与现代化建设和谐统一,我们首先要了解的是古城保护工作的重要性。  那么古城保护与老北京文化有着怎样的紧密联系,两者是否存在唇齿相依的关系?古城保护是否为老北京文化传承的必要条件?本文正是要通过实地采访来讨论这些问题
期刊
2018年7月14日下午,国家艺术基金2017年度艺术人才培养资助项目——“京剧荀派艺术人才培训班”在北京戏曲艺术职业学院(以下简称北戏)举行结业仪式。  “京剧荀派艺术人才培训班”项目聘请荀派艺术传承人以及中青年荀派艺术继承人为授课老师,录取了来自北京、天津、江苏、青海等15个省市,包括国家京剧院、北京京剧院等16个院团共20名学员。项目采取集中授课、分散练兵、就地排练、集中汇报等灵活多样的方式
期刊
杨月楼在同光十三绝这幅写真图画里,扮演的是《四郎探母》里的杨四郎杨延辉。杨月楼是武生宗师杨小楼之父,杨家在梨园至今已历六代。杨月楼文武兼备,既是老生又是武生。他的技艺不得了,红遍京沪,大江南北都盛传他的很多故事。比如说他是怎么拜师的,他的老师是三鼎甲中的京派老生张二奎。可杨月楼是安徽人,是安徽怀宁石牌镇的人。这个地方倒是和徽派老板程长庚的老家潜山县紧邻,可以说是很近很近的老乡。杨月楼的父亲叫杨基旺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