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天测雨,风云在握

来源 :学苑创造·B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marttiger198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首府南宁,风景优美的青秀山旁,有一座仿佛从科幻电影里走出来的白色圆球形建筑,每次大鸭梨从那里路过,都忍不住好奇地嘀咕:“它到底是什么呀?”你也一定想知道吧?嘿嘿,现在大鸭梨终于有机会去它所在的南宁市气象科普园一探究竟啦,快跟我一起来吧——
  气象站选址基本要求
  1.必须建在城市上风方,这样可避免风从城市吹来的干扰物影响观测的准确性。
  2.要选择开阔的地方,周围不能高楼林立。
  3.站点的密度有一定要求。
  气象科普园位于南宁体育休闲公园里的一座小山上,周围绿树幽幽,鲜花盛开,环境可美啦。只是大鸭梨爬山爬得呼哧呼哧直喘气:“累死我了!为什么科普园要建在这么高的地方呢?”
  科普园的陈叔叔立刻回答了大鸭梨的问题:因为气象科普园里有南宁城区气象观测站。虽然气象观测站不一定非建在高处不可,但它的选址还是有十分严格的要求。
  总之,站址一定要根据气象探测环境来选择,建在山上受到的影响较小,能更准确地观测各项数据。
  啊,原来如此!
  陈叔叔还告诉大鸭梨,观测站原来位于南宁市的主干道民族大道边上,因为城市建设的快速发展才迁到此处。想到为了给广大市民更准确地预报天气,气象站的叔叔阿姨们每天要爬这么高的山,大鸭梨不由得要为他们点赞!
  山顶之上有奥妙
  哇!这就是科普园的“核心区”之一——南宁城区气象观测站啦!在这里记录下的观测数据,将会通过网络传送到气象数据中心的气象数据库里,一方面作为天气预报的依据,另一方面用来检测天气预报准不准。
  大鸭梨见了,兴奋地就要冲进去,却被陈叔叔阻止了。原来,为了观测数据的准确,气象站必须建在草坪上,工作人员只能沿着草坪上的白色水泥小路行走。大鸭梨连忙吐吐舌头,乖乖地跟在陈叔叔身后,听他介绍各种仪器的功能和用法。
  ①在高高的铁塔顶上,像架小飞机的是风向传感器,用于观测风向;3个半圆的小球是风速传感器,它的转动快慢能测出风速,从而得知风力大小。
  ②这是路灯吗?哈哈,当然不是。它叫能见度仪。在晴朗的天气里,我们能看清楚的距离比有雾或霾的天气要远,因此,能见度对于交通来说是非常重要的,当然它也能告诉我们大气的污染程度,是非常有用的一项观测内容。仪器上有一个光线发射器,发射的光线经接收器接收后,通过计算,就能得出能见度的大小。
  ③这是咱们都熟悉的气温传感器和湿度传感器,不过它们可比咱们家用的温度计和湿度计精确多啦。它们要设置在百叶箱里,以防止外界环境的干扰。
  ④这些“一次性杯子”是什么?它们是测量土壤内部温度的仪器。测量土壤温度对于农业生产有重要意义,比如大鸭梨的家乡盛产莲藕,而莲藕要在10厘米深处土壤温度达到12℃以上时才能种植,不然会被冻伤。此外,土壤内部温度数据的采集对研究气候变化也有重大意义。这些仪器测量的分别是40厘米、80厘米、1.6米和3.2米深处的土壤温度。
  ⑤这个其貌不扬的黑铁筒差点被大鸭梨忽略,其实它是记录日照时间的日照仪。铁筒上有个小孔,筒内部有感光纸,阳光从小孔中照进去,就会在感光纸上留下痕迹,根据痕迹的长度,就能知道日照时间的长短。日照时间的长短对很多农作物的生长有巨大的影响。
  ⑥咦?草坪上怎么还有一块光秃秃的泥地?旁边的一小块草坪则被细线围了起来。这是要种菜吗?陈叔叔笑着告诉大鸭梨,这是在测量草面温度、地表温度和浅层地温。
  ⑦这个“垃圾桶”当然不是垃圾桶,它是雨量传感器。人工测量的雨量计很早以前就有了,现在这个是自动的。在它内部有一个翻斗,雨水落到其中,达到一定高度(0.1毫米)时,翻斗就会倾斜将雨水倒掉,而计数器则会记录翻斗倾斜的次数,从而算出在一定时间内降水量的多少。
  陈叔叔说,所有这些仪器都是“双份”的,以便数据的比较和备份。啊,原来科学观测是这么的严谨,大鸭梨要向你们学习!
  面对大自然,我们能做什么
  走出观测站,大鸭梨的眼球立刻被威风凛凛的炮弹和车载式移动发射架吸引住了。哇!是人工降雨(科学的说法是人工增雨)的高炮模型!
  在炮弹中装有碘化银等催化剂,当久旱不雨或雨量不足时,向雨云发射炮弹,催化剂从弹身上的小孔中撒出,在冷云中形成大量冰晶,促使雨水落下,这就是地面人工增雨。
  科学技术真是了不起啊,不仅能预测天气变化,还能改变天气!大鸭梨不禁啧啧赞叹。但是陈叔叔告诉大鸭梨,人类对天气的预测并不能做到百分之百的准确,而人工干预天气更不是万能,依然需要自然的气象条件作为基础。因此,虽然气象科学家的工作在应对气候变化、降低气象灾害等方面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但对我们而言,更重要的还是爱护地球家园、爱护环境,只有这样才能减少灾害的发生,降低气候变化带给人类的风险,防患于未然。
  今年3月23日世界气象日的主题定为“直面更热、更旱、更涝的未来”,原因就在于此吧?大鸭梨想。
  尾声 气象科学零距离
  由于时间所限,大鸭梨的气象探秘之旅到这里就要结束啦。除了以上介绍的内容,气象科普园里还有好多好玩的项目呢,比如陈列中西方古代气象仪器的天象广场、二十四节气长廊、多普勒天气雷达、南极科普展馆、科普小影片等,同学们不妨亲身去体验一下,每年的3·23气象日和5·12国家防灾日前后的周末,以及10月科普月,都会开放参观哦。
  此外,我们还有很多方法,跟气象科学做零距离的“亲密接触”——
  我的气象记录本。准备一支温度计、一支湿度计,还可以自制雨量筒、风向和风速传感器等仪器,记录下这些观测数据和每天的天气状况,体验一把气象学家的工作。长期的记录,将有助于你掌握天气变化与观测数据之间的关系,以及了解家乡的气候变迁哦。
  大鸭梨告诉你:南宁市气象局准备在南宁市及周边县份设立一些校园气象站,想成为小小测报员吗?赶紧建议老师报名吧!
  玩转天气微信号。微信公众号“南宁气象”有不少有趣的功能呢,比如“分钟级雷达降水预测”,通过每6分钟更新一次的天气雷达回波,能动态预测咱们手机所在的位置1小时内会不会下雨、几分钟后开始下雨、几分钟后雨停!上学前看看微信就知道路上会不会下雨啦。是不是很有用呀?马上关注吧。在微信中搜索公众号“南宁气象”,或扫描“南宁气象”二维码即可添加关注。
  大鸭梨告诉你:现在该揭秘题图里的白色“圆球”是什么啦,它就是观云测雨的千里眼——多普勒天气雷达。听气象专家说,是否会下冰雹,它看得最准。
  最后要隆重推出的是南宁市气象局主办、“小创”协办的大型气象科普活动。两大精彩赛事,丰厚的奖品、奖金,等着你哦!详情见第79、80页。
其他文献
“小时候,我有一个蓝色的梦,我总想飞起:飞到有海的地方,尝尝海水的味道;飞到有山的地方,听听山谷的回音;飞到有森林的地方,闻闻空气的清香。牵着彩虹,我是一只幸福鸟;穿过风雨,我是一只勇敢的鹰。”读着这如诗如画、如梦如幻的文字,真让人难以相信,它竞出自一个四年级的小学生之手。这位同学就是藤县藤州镇潭东中心校四(2)班的林柏锦同学。    年初,《学苑创造》编辑部开展以“为了美好的明天”为主题的读书征
恍然大悟等
春天播下一粒种子,秋天就能收获许多果实。近日,桂林市胜利小学有的班级的同学眼看着春天播下的菜种逐渐成长,正盘算着丰收时如何采收。然而,有的班级的同学已经把上一批的收获带走,开始准备下一拨的种植啦。  为了让同学们体会生命的发展,增强环境保护意识,老师把学校的空地进行了改造,建立了阳光乐园、躬耕园等6个实践基地,这些土地分别分给各个年级使用,每个班都能分到一块属于自己的小菜园。同学们自己选择想种植的
同学们都知道,水有浮力,可以承载一定重量的物体。但如果物体的重量超过水给它的浮力,物体就会沉入水里。那么,一枚铁丝做的回形针放在水面上,会沉还是会浮呢?动手试试再说。  【魔法材料】  一个玻璃杯、一枚回形针、一块肥皂、一个水盆。  【魔法进行时】  1.用玻璃杯从水盆中舀一杯水,注意:水要尽量把玻璃杯灌满。  2.把回形针轻轻地从玻璃杯边缘放在水面上,会出现什么情况呢?  咦?回形针竟然稳稳地漂
Hi, I’m Mal. I’m 8 months old. I live in a zoo in Australia. The young man beside me is zookeeper, Ben. He is teaching me how to swim. But I’m a little afraid. Hi,Ben,let me put my wet paws(爪子)on your
万圣节怪物出没,请注意!快跟大鸭梨来做一款万圣节小玩具,在节日里跟伙伴们一块玩起来——不给糖,就吓你!哈哈……
趵突泉位于山东省济南市趵突泉公园内,被誉为“天下第一泉”。关于趵突泉的由来还有一个美丽的传说呢。  趵突泉的传说  很久以前,济南城里有个贫苦的樵夫名叫鲍全,因为没有钱给父母治病,只能无奈地看着他们相继去世。鲍全难过极了,于是决定拜师学医。学有所成后,他尽心尽力地给和自己一样贫苦的老百姓治病。  那时,济南城里没有泉水,老百姓用水十分困难。这年济南大旱,更糟的是瘟疫开始流行,鲍全一边给老百姓治病,
壮乡首府,美丽南宁,她既是一座历史悠久的文化古城,也是一个日新月异的现代化大都市。经济社会的迅速发展,给南宁带来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同时也给她的环境带来了巨大的影响。  那么南宁如今的环境状况如何?存在哪些问题,又该如何解决?看,南宁市天桃小学三(2)班的环保小卫士们行动起来了,他们利用课余时间展开了一系列调查——  菜市篇  调查组成员:汪沛伦(组长)、梁力元、黄思凯、李家顺、黄辉豪、刘陈琪其、李
上海迪士尼终于开放啦!今年暑假,欢欢一家打算去上海玩。
明明在上课,教室里怎么会飘出一阵阵诱人的食物香味?原来,这是柳州市文惠小学五年级的劳动课系列活动“小小厨师”。劳动课不再是千篇一律地拿扫帚打扫卫生,而是下厨学做菜,同学们好不惬意。做蛋糕?小case!炸鸡翅、蛋炒饭,更不在话下。同学们分头行动,买好食材,在老师的指导下,倒油、煎炸、翻转、起锅……灵巧的双手有模有样。不一会儿,香喷喷、金灿灿的鸡翅就火热出锅了!大家迫不及待地品尝起自己的“杰作”,心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