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七回 天上人间双颁恩诏 痴男怨女大返幽魂(4)

来源 :当代作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y2cc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正要嗔骂宝蟾,说他不该出来,忽听嘎然一声,一只白鹤从窗户里飞了出去。众人都吃了一惊。焙茗道:“二爷,这只仙鹤就是送柳二爷、宝二爷来的童子,他还会变人形说话呢。”
  薛蟠听了,这才明白方才的脖子拐、脑弹儿其来自有。这才死心塌地的把湘莲当作自己的亲兄弟,不敢再萌他念了。一面喝退了宝蟾,一面令人进去取了一床夹被,一个绣枕来。自己不敢上前,命薛蝌将湘莲安置着睡的妥妥当当的,仍命两个小厮看守。又向焙茗跟前认了个不是。弟兄二人都随了焙茗到荣府来见薛姨妈,谁知焙茗见了薛姨妈,便将方才的缘故,一五一十的都告訴出来。薛姨妈听了大怒,便将薛蟠痛痛的数骂了一顿,这才命薛蟠到当铺里暂挪三百银子,即日起身回南,搬取香菱的灵柩去了。
  诸事已毕,薛姨妈也回家住了几天,终觉湘莲在家不妥,不但不放心薛蟠,抑且不放心宝蟾,便将这些缘故告诉了王夫人。王夫人又告诉了贾琏,贾琏便和贾珍商议,仍将那年为娶尤二姐买的新房子收拾出来,接了尤老娘来居住,将湘莲挪了过来。等到七月十五日还魂之后,就与尤三姐在此合卺。贾珍听了,自是欢喜乐从。
  话休烦絮。书要剪绝。光阴荏苒,不觉到了七月初间。陆陆续续的就有王善保将迎春的灵柩搬来,赖升将尤氏姊妹的灵柩搬来,来旺儿将晴雯、金钏儿、瑞珠儿的灵柩搬来。果然,到了初十、十一两日,贾蓉、薛蝌二人也将黛玉、凤姐、秦氏、香菱的灵柩搬到了。贾政便差赖大先在铁槛寺搭盖棚厂,悬挂灯彩,收拾得十分华丽,将这十副灵柩各按名分、年齿的次序儿都停放在棚内,就命本寺的众僧人先念了三日的真经。轰动了满城的军民百姓,每日扶老携幼、挈男抱女就如看会的一般。
  到了十五日黎明,贾政刚要上朝请旨,就有太监夏秉忠飞马而来,传谕口旨,说:“昨夜三更时分,僧、道二人在皇觉寺设坛作法,又进了一粒仙丹,用甘露调化,命宫娥灌入娘娘的口中,少顷就觉娘娘鼻中微有出入的声息。又命灌了些人乳,即觉眉目活动。伊等又奏说,到了午时三刻真魂附体,自然回生。万岁龙颜甚喜,赏了僧、道每人八轿一乘,一品执事全副,五品龙禁尉四员跟随,令其速赴铁槛寺作法,并着我来传喻老爷们,速为遵照办理。我的差事甚忙,恕我不下马了。”说毕,仍飞马而去。
  贾政听了夏太监之言,便请了贾赦过来商量。荣宁两府,外边只留下贾赦,内里只留下宝钗、李纨、惜春、巧姐、贾蓉之妻胡氏,每人只留下帖身服侍的丫环,其余主仆男妇,都到铁槛寺去。于是,坐车的坐车,骑马的骑马,一齐出了府门,将一条胡同拥满;更有跟着看热闹的闲人,就如千佛头一般,不知不觉的便到了铁槛寺。王夫人、邢夫人、薛姨妈、尤氏、平儿率领着丫头、老婆子们都到寺内禅院里去了。贾政、贾珍、贾琏等都在棚内列坐。
其他文献
作文的审题,是写作的基础,舍此,犹如无本之木,绝不可能长出奇花异草。想要做到构思的独特和立意的深刻,必须进行认真、细心的审题。话题作文的写作,关键就在于审题。所谓话题作文,就是根据一定的材料或提示语,为考生提供思考的范围和方向,并要求考生围绕某个话题进行写作的命题形式。话题作文常常要求“题目自拟,立意自定,文体自选”,便于考生充分发挥自己的写作才能。  话题作文命题一般有两种形式。一种是直接给出话
【摘要】《语文课程标准版》对语文课程的性质进行了明确的界定:“语文是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的课程。”可见,作为语文教师必须明确“学习语言文字的运用”是语文课程的主要目标。但是再美的文字只有与孩子的内心产生了共鸣才是真的美,有语言与精神共舞才是好的语文课堂。  【关键词】语言文字;语用教学观;实效性  【中图分类号】G623 【文献标识码】A  叶澜教授指出:“我们的语文教学,只有充分激活
小城里的生活看似充满紧张,却又简单乏味。我每天与不同科目战斗,闲暇时便抱着手机百般无聊地在虚拟世界中游走。自觉像一台上了发条的机器,按照固定的模式,日复一日地复制粘贴课本知识,虽千篇一律却也任由生活就这么过着。  这样的日子不知持续了多久。夏季,正值暑期。离开虚拟网络,离开城市喧嚣,辗转来到外婆所在的那个小村庄。失去与手机网络对我空余时间的支持,我只好坐在吱吱作响的竹椅上,凝视窗外鸣叫的蝉,对着泛
“凉月如眉挂柳湾,越中山色镜中看。兰溪三日桃花雨,半夜鲤鱼来上滩。”在清爽皎洁的月下,我读着戴叔伦的《兰溪棹歌》,心中浮过一丝怡心的欢畅。溶溶的月光流满了一窗棂。此刻,我只想对着这窗外皎洁的月说一句:我想握住你的手,永不松开。  又忆起童年的那片月亮地。同样的月色,同样的院落,同样的树荫,我坐在爷爷的膝盖上,听爷爷讲月亮姑姑的故事。这树杈间漏过清丽与宁静,这柔柔月光在我的心灵中流淌,将光明带进灵魂
【摘要】微观教学是相对宏观教学而言的教学方法,具体包括教学目标、学生认知水平、教学计划、教学活动、检测评价与改进措施。即微观教学是一种落到细处与实处的教学方法,其主要操作主体是学生,教师仅处于指导位置。为让阅读者深入理解语文微观教学理念,掌握语文微观教学流程,对整体教学形成具象化画面,笔者特地选择毛泽东先生的《沁园春·长沙》作为案例进行解析,期望本文研究能为中职语文课堂微观教学提供可操作性建议。 
【名家佳段】  撑船的是一个将近六十岁的老头子,船是一只尖尖的小船。老头子只穿一条蓝色的破旧短裤,站在船尾巴上,手里拿着一根竹篙。老头子浑身没有多少肉,干瘦得像老了的鱼鹰。可是那晒得干黑的脸,短短的花白胡子却特别精神,那一对深陷的眼睛却特别明亮。很少见到这样尖利明亮的眼睛,除非是在白洋淀上。  (节选自孙犁《芦花荡》)  他没有什么模样,使他可爱的是脸上的精神。头不很大,圆眼,肉鼻子,两条眉很短很
井栏砂宿遇夜客  李 涉  暮雨潇潇江上村,绿林豪客夜知闻。  他时不用逃名姓,世上如今半是君。  据《唐诗纪事》记载,唐朝诗人李涉经过九江,夜宿皖口(今安庆)的一个小村井栏砂,夜里有强盗上门打劫,问李涉是何人,李涉的从人回答说是李太学博士。强盗首领听说是著名诗人李涉便不再劫夺财物,求李涉给他写一首诗。李涉就写了这首《井栏砂宿遇夜客》。这首即兴吟咏的小诗,不仅诙谐幽默,而且寓有颇为严肃的社会内容和
【摘要】作为语文老师,从自身做起,自觉提高自己的朗读水平和能力,给学生起示范和引导作用,是本职工作的需要,也是一种责任,让范读在课堂上魅力四射。  【关键词】小学语文;范读;作品基调;人物特点;体语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A  朗读,就是用清晰、响亮的声音,结合各种语言手段来完善地表达思想感情的一种语言艺术。  作为小学语文老师,感情朗读是一项必须掌握的基本功。朗读和说话不同,它
楼外垂杨千万缕,欲系青春,少住春还去。犹自风前飘柳絮,随春且看归何处。  绿满山川闻杜宇,便作无情,莫也愁人苦。把酒送春春不语,黄昏却下潇潇雨。    朱淑真(一作贞),号幽栖居士,钱塘(今浙江省杭州市)人,世居桃村。关于她生活的时代,历来有南宋、北宋两说,但一般都定为南宋。相传她因婚姻不美满,抑郁而死。  她擅长绘画,通晓音律,是宋代著名的女诗人、词人。其词主要写闺阁之感,多幽怨之作。笔调轻柔,
何谓科举“三甲”?  “三甲”是我国科举制度中最高一级考试殿试的等级。  《辞源》先引用《宋史·选举制》指出“三甲”的由来:“太平兴国八年,进士诸科,始试律义……进士始分三甲”,然后对“三甲”予以解释:一甲第一名叫状元,第二名叫榜眼,第三名叫探花;二甲第一名叫传胪。明清科举仍分三甲,但第一甲仅限三人,第二甲称“赐进士出身”,第三甲称“赐同进士出身”。  《中国科举辞典》(翟国璋主编,2006年5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