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在初中音乐教学中提升学生的民族情感

来源 :师道·教研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jj306110501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音乐教育作为一门基础学科,是美育的重要途径,从本质上说是一项塑造人的工程。
  一 、充分利用教材知识,学习民歌,激发学生学习民族音乐的兴趣
  1. 学习音乐知识。
  音乐知识是音乐课教学的基础性知识,也是不可缺少的内容之一。要想让学生能够理解音乐作品,教师必须要坚持不懈,并运用各种形式多样的教学方法来传授音乐知识,变枯燥无味的音乐知识为通俗易懂,激发学生们学习音乐知识的兴趣。如初二下册的音乐知识中民歌与民歌的分类,教师可从民歌的产生、发展、体裁以及具有的基本特征来分析讲解。使学生了解到我国民歌的历史悠久、内容丰富、种类繁多、韵味各异,从而使学生产生学习和探究民族音乐的兴趣。
  2. 欣赏和学唱民歌。
  我国的民歌产生于原始社会时期人们的社会生活和劳动之中,是人民群众在生活实践中经过广泛的口头传唱,而产生和发展起来的歌曲艺术。我国每一个民族的民歌在音调、节奏上都有各自不同的风格、特点。如新疆民歌活泼、欢快,常常带有舞蹈性的节奏;内蒙古民歌高亢、悠扬,节奏宽广等。初中音乐教科书里的民歌有许多,有外国民歌也有我国的少数民族民歌和地方特色的民歌。按体裁而言,民歌又分为号子、山歌、小调三大类。如《当红军的哥哥回来了》是一首用信天游传统曲调编配而成的,全曲结构清晰,感情率真,旋律动人,富于陕北高原的地方特色,生动地表现了山区劳动妇女见到当红军的哥哥回来了的喜悦心情和共同革命的决心。《蓝花花》也是一首陕北民歌,以分节歌的形式反映了封建社会包办婚姻的丑与恶,以及蓝花花渴望婚姻自由的反抗情绪,从而激起学生们对黑暗社会的愤懣并唤起他们的同情心。
  二、通过对戏曲、歌剧、器乐、名家名曲的学习,增强学生的民族情感
  1. 戏曲。
  我国的戏曲音乐历史悠久,品种繁多,风格多样,几乎每一个地区都有自己的地方剧种,他们在行腔、道白、武打、服饰等方面各具特点。例如初三教材中的音乐欣赏京剧《霸王别姬》的唱腔是净、旦对唱,描绘了两种旋律性格,两种思想感情,在音色、音量、音区、调式、气质等方面都形成鲜明的对比,表现了项羽战败回营,心情烦闷,虞姬一往深情,竭力的安慰。学生们对这些知识可能无动于衷,这不仅是戏曲与时代节奏有脱节的因素,更主要的是学生没有受过戏曲音乐的熏陶。因而音乐教师利用好音乐课这一特定的优势条件,给学生们讲解一些戏曲知识是非常必要的。
  2. 歌剧。
  歌剧是由欧洲传入我国的一种新型剧种,是综合音乐、戏剧、诗歌、舞蹈、和舞台美术等艺术要素而以歌唱为主的一种戏剧形式。解放后,我国老一辈音乐家、剧作家共同创作了不少举世闻名的具有浓郁乡土气息的民族歌剧。如教材中的音乐欣赏《雄鸡高声叫》(秧歌剧《兄妹开荒》选段)、《清粼粼的水来蓝莹莹的天》(歌剧《小二黑结婚》选段)、《绣红旗》(歌剧《江姐》选段)等,都是风格独特、脍炙人口的佳作,教师可通过讲故事的形式,让学生欣赏和学唱歌剧选段来教育学生珍惜来之不易的幸福生活。
  3. 器乐。
  早在新石器时期就产生了民族乐器,品种繁多,在世界上影响很大。初中音乐教材中有我国民族乐器与民族乐队的分类、中国古代乐器、中国少数民族乐器的知识讲解,再配以相关的音乐欣赏,这为我们学生学习器乐知识提供了很好的理论素材和更为感性的认识。1978年,在湖北隋县擂鼓墩曾侯乙墓中出土的编钟被誉为同万里长城、狮身人面像等一样伟大的奇迹,从而震惊了世界乐坛和科学界;用我国古老的乐器古琴演奏的《流水》被录入美国“航天号”飞船携带的一张镀金唱片上,在1977年8月随着飞船发射到太空,科学家希望这支琴曲在浩渺无限的太空中,为地球上的人类找到天外的“知音”这些由我国乐器演奏的乐曲可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并对我国民族乐器产生情感。在我们教学生学习、欣赏民族音乐的过程中,可以让他们通过自己的情感体验,来吸收本民族所特有的精神、气质和神韵,达到强化民族意识的目的。
  责任编辑 邱 丽
其他文献
如今,知识基础差、无心向学的学生在班上所占比例逐年增长,导致一个班里,想学习的学生没多少,学困生倒占主角了。伴随着这一现象的普遍存在,如何开展对学困生的教学工作也就成了许多教师思考、热议的话题。  一、利用竞争机制,促使学生自觉学习英语  学困生大多惰性十足,但他们跟成绩好的学生一样,也爱表扬、也争强好胜,我抓住这一心理特点,把竞争机制用于教学过程中。为了增加学生的词汇量,我每节课都会抽8分钟左右
一、非智力因素的层次和结构  初中学生的人生理想及世界观等高层次的心理因素,还在逐步形成过程中,还不稳定,即使中间层次的某些成分也还带有极大的可塑性,因此,分析初中学生的重点应当放在低层次的心理因素方面,在非智力因素的层次中,第三层次是与学习活动有直接联系的非智力因素,它往往是第二层次中某种因素在学习过程中的派生成分,直接对某类学习活动产生具体影响。  二、非智力因素的动力性质  不同的非智力因素
〓〓创造性思维具有广阔性、深刻性、独特性、评判性、敏捷性和灵活性的特点,但是,我国的传统教育却在某种程度上阻碍了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发展和养成,因此课堂教学必须更新教育思想,贯彻新课标理念,注重知识的发生和发展过程,用各种符合学生认知规律的不同方法,使学生在课堂教学中自主、积极地建构知识,不断促进和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的发展,从而达到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的目的。为此,如何在数学课堂教学中对学生进行创造
〓〓在新一轮课程改革中,每位农村政治教师都将面临着一次新的洗礼;新旧观念的冲撞,传统与创新矛盾的交织,教学模式嬗变等等,给每个人既带来了严峻的挑战,也创造了不可多得的发展、创新、提高、转变的机遇。我认为在新课改的形式下,农村政治教师在教学中应有以下几方面的创新。   〓〓一、教学设计创新  〓〓在课前的教学设计上要始终渗透对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要有针对不同层次学生的多层次教学目标。教师要精心设计有
一、让学生专心倾听,保证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1. 强化学生注意倾听的意识。  课堂中经常会发现学生在别人发言时争先恐后地说出自己的想法,因而打断别人发言的现象,针对这种情况,我们教师要纠正学生这种不良的习惯,经常强调学生要耐心听完别人的发言才说出自己的想法。如果每位教师都能长期地执行进行这样的要求和进行这样的训练,那么,一定能够培养学生注意倾听的习惯。  2. 对全班同学的倾听情况进行评价。  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