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犬夜叉》看日本动漫经典的形成

来源 :电影评介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vay_b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当下热播的《犬夜叉》是高桥留美子的最新力作。《犬夜叉》不是高桥最优秀但却是影响力最大的作品,其成为经典,不仅需要内部的因素,更需要外部有意识的营造,我国动漫不是没有优秀作家作品,而是忽视了使其凸显为经典的外部机制。《犬夜叉》的成功对我国动漫发展具有参考意义。
  [关键词] 日本动漫 经典 原因 能动性
  
  高桥留美子的四部长篇经典漫画中(《福星小子》《相聚一刻》、《乱马1/2》《犬夜叉》),1996年开始在《少年星期天》上连载的《犬夜叉》虽然算不上高桥最优秀的作品,但算得上是其影响力最大的作品,并当之无愧的成为动漫史上的经典之作。
  
  一、认识《犬夜叉》
  
  1996年,高桥在《乱马》掀起的少年漫画界的狂热之后,在《少年星期天》开始了她又一长篇巨制《犬夜叉》的创作。这部漫画讲的是来自一个神社的普通初三女生日暮戈薇,由家中的水井来到了500年前的战国时代,在那里解开了被封印的半妖——犬夜叉的封印。犬夜叉为了成为完全的妖怪而想要得到四魂之玉。四魂之玉变成碎片飞散四处。他们为了寻找四魂之玉的碎片开始了和妖怪们战斗的旅程。
  《犬夜叉》取得了巨大的成功,不管是人气还是商业回报都远远超过高桥以往的任何一部作品。这部带有魔幻色彩的漫画在2002年荣获了第47届小学馆漫画奖。在当下最具人气的动漫作品中,《犬夜叉》是不能不被提及的名字。其单行本的发行早在2003年就已经超过了3500万部。2000年10月开始放映的《犬夜叉》动画系列曾经创下了收视率的奇迹:第一部剧场版《穿越时空的思念》于2001年12月15日在日本263家影院同时上映时,取得了连续四周进入日本全国票房成绩TOP10的好成绩。除此之外《犬夜叉》还改编成舞台剧,曾由杰尼斯家族的佐藤敦启担纲主演,因为太受欢迎曾多度公演。无论是漫画、动画、剧场版、游戏,还是周边衍生产品,《犬夜叉》都表现了强劲的生命力、为高桥和商家赚足了人气和金钱。
  
  二、《犬夜叉》成为经典的原因
  
  坦白地说,《犬夜叉》固然是不凡之作,但和高桥以前的经典作品相比仍然稍逊一筹。其情节俗套,尤其是穿越时空回古代和打妖模式被以前的漫画家用得烂之又烂;感情戏突兀,高桥加快感情进程以迎合当下时尚的感情模式,使得男女主人公的感情进展常有脱节之感,尤其是高桥本身对桔梗的定位反复导致三人的感情戏有时显得莫名其妙;缺乏典型人物,虽然剧中也有个性鲜明的人物,但却没有建立起以往作品中如诸星那样典型的人物形象:想象力减弱,虽与妖怪的战斗同样新奇迷离出人意料,但总的来说都是在一个传统的旧模式(打败妖怪取得胜利)下的演绎,并没有出现如《乱马1/2》中男变女等的创新。既然《犬夜叉》在内容上有诸多瑕疵,并没有超越甚至不如以往的经典作品,那为什么它却成为了高桥作品中最被广泛承认的经典呢?
  
  (一)《犬夜叉》成功的内因
  首先,《犬夜叉》如此高涨的人气与读者对高桥的高信任度是分不开的。自1978年《福星小子》连载开始到1996年《犬夜叉》诞生之前,近三十年的时间里高桥创造的每一部作品都可以在动漫界掀起一阵狂热的旋风。这些优秀的动漫作品为高桥培养了一大批忠实的fans,也为《犬夜叉》的高度关注奠定了基础,使得《犬夜叉》的造势、推广比其它作品来得容易,市场接受上极占优势。
  第二,更为重要的一点是高桥在《犬夜叉》中引入了偶像剧中的流行因素,迎合了青少年的心理。首先是桔梗这个角色的引入,打破了漫画中男女主人公一对一(包括多人追一人的模式,但男只喜欢女,女也只喜欢男)固定的爱情模式,形成复杂又特殊的三角恋。犬夜叉究竟是喜欢初恋情人桔梗还是其转世戈薇的讨论成为众论坛乐此不彼的话题,而高桥更借此使读者无法对这个故事半途而废,从而使其人气居高不下。其次,高贵而冷酷的杀生丸是其另一个看点。在犬夜叉渐渐人性化,故事趋于平淡时,突然出现了拥有强大妖力冷酷而极具个性的杀生丸。他高贵英俊、强大残忍,这些特征对青少年来讲都极具杀伤力,人气指数一路飙升。不仅如此,当杀生丸的反面角色无法更新的时候,高桥又安排了人类小孩小玲的出现,唤起这位西国贵公子心底深处的温情。强大、冷酷、温柔是偶像剧俘获女性观众的黄金定律,这点被高桥借用到她的漫画人物身上。而杀生丸和小玲之间曖昧的感情咸为同人文的又一热门题材,让众多杀生丸的fans对《犬夜叉》的进展关注欲罢不能。
  不管是桔梗还是杀生丸,都是高桥以前作品中不曾出现的人物类型。他们的出现,是受到众媒体作品的影响,是大众文化与时俱进的要求,更是高桥根据市场心理需求而调整的结果。
  
  (二)《犬夜叉》成功的外因
  日本动漫产业发展到1996年《犬夜叉》诞生之时,其政府提供的有利宏观环境,产业市场运作机制,“迷文化”的酝酿都已到了非常成熟的地步。这些都成为了《犬夜叉》影响力超过其它几部的得天独厚的优势。
  (1)政府的鼓励机制
  日本的动漫产业是国内六大支柱产业之一,其动画片产量占了世界动画片产量的六成,为日本带来巨大的利润。日本动漫的高速发展与其政府的大力支持是分不开的:首先,从教育体系上看,日本的漫画培养从娃娃抓起,从小学到大学的课程中都设置了漫画课程,极大的培养了大众的看漫画意识、情节构思和画图能力,所以不管在画图的技术层面还是漫画故事情节构造方面,日本漫画的从业人员是相当成熟专业的。其次,从漫画家的待遇和地位上看,日本刚出道的漫画新人的稿酬约为5000日元/页(折合人民币约350元/页),一位当红的漫画家的稿酬约为10万日元/页(折合人民币约是7000元/页)。远高国内的漫画家:最后,从放映上看,日本没有像我国一样强调教育意义,强调少儿不宜,动漫的发行准许度很高,虽然这也带来了一些负面影响,但毕竟赋予了动漫市场极大的操作空间。
  (2)以出版社为核心的动漫产业市场运行机制成熟
  出版社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在挖掘动漫商业潜能方面是最为关键的一环。日本的出版社编辑占据极大主动性,在漫画的出版过程中发挥越来越多的主导作用。漫画编辑会对选题进行策划,请漫画家构思草图,再对其进行讨论终审。终审通过的选题开始正式投入运作,委托漫画家进行绘画,并与其商讨内容人物,最后通过连载的方式试探市场反应,受欢迎的的作品再出版图书。不仅如此,出版社还承担着“造星”的任务。各出版社都会投入很大精力培养优秀的专职漫画编辑和发掘有发展前途的新人漫画家。比如当初的动漫咨询杂志《ANIMAGE》就一手扶持了当时寂寂无名的富野喜幸制作的动画《机动战士高达》,其成功的运作甚至使日本的金泽大学开设了“高达创始 学”。
  小学馆是高桥的伯乐。1978年,小学馆将第2届新人佳作大奖颁给了高桥的处女作《任性的家伙们》,高桥因此迈入了其动漫杂志《少年星期天》连载作者的行列中,成为小学馆忠实的漫画家。而小学馆通过稍后的《福星小子》,1987的《乱马1/2》这两部经典的成功操作后,到《犬夜叉》连载载时,其对高桥的造星营势可谓是驾轻就熟。《犬夜叉》之所以能取得比高桥以往作品更辉煌的成绩跟小学馆最终成熟的市场经营是密不可分的。
  (3)“迷文化”的兴盛
  出版社培育出一大批的超级动漫迷(如具有专业水平的OTAKU),他们对动漫的狂热已不满足于原作的限定情节、不满足于动漫的单一形式,他们对动漫的参与互动要求越来越高,这样就为动漫衍生产品及相关活动提供了极大的产业空间。每一个细节的发现都可以成为一个新的盈利点。于是有了声优的倾情演绎——声优本身又可以造其fans;有了滨崎步演唱的《犬夜叉》片尾曲《Dearest》其仅在日本国内的单曲销量就突破了七十五万张:有了剧场版的诞生(第一部剧场版在首次上映时就连续四周进入日本全国票房成绩TOP10);有了《犬夜叉》的游戏、舞台剧、玩具及其它衍生产品;有了根据杀迷需要而添加的TV版第162集《永远和杀生丸大人在一起》(漫画中没有):有了贴吧和大量的同人创作,有了各种各样的cosplay。衍生的每一个环节都可以再创造,而再创造就意味着利润。
  
  三、发挥我国动漫的能动性
  
  由《犬夜叉》的个案分析我们可以看出,一部动漫经典的形成不仅需要它自身生动的情节等内部因素,更需要成熟的外部条件使其经典化成为可能。反观我国动漫,其实并不是没有优秀的动漫作品,没有优秀的动漫作家,更不是我们缺少创造力,而是我们缺少使这些优秀的作家作品凸显出来成为经典的外部机制和产业运作。发挥我国动漫的能动性就是在内部原因(如文化)无法快速改变的前提下,找出外部因素中滞后而又可操作的部分并积极改变它。
  第一,政府的可操作部分
  首先,政府应在教育中重视动漫,改变动漫低龄的旧观念,这是从源头上扭转我国动漫滞后的契点。如像日本一样开始漫画课程,像韩国一样在教科书中引进漫画以表明政府支持漫画出版的立场。而在高校动漫教育中,政府还应尝试转换人才培养模式建立产学研合作体系,培养能整合技术艺术的导演型的复合人才。
  其次,政府还应加强对动漫品牌的知识产权保护
  动画市场三个层次中,作为衍生产品的第三层次是投资的主要回报和品牌持久生命力的重要因素。但由于缺乏完备的知识产权保护体系和良好的市场环境,充斥市场的盗版产品严重损害了原动漫形象,侵蚀了合法生产者和经营者的利益。因此,建立起一个完善的、专业的知识产权保护体系是我国动漫产业进行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证。
  再次,政府还应该重视漫画家的收入
  大陆漫画家的一般收入为一页80元到100元,大大低于国外同行收入,严重打击其创作积极性《黑血》作者者赵佳是个极具灵气的少年漫画家,但其大学后就在一所职业学校教书,停止了创作。如果漫画家的收入颇为客观,成为职业漫画家是个不错的选择,也许赵佳会继续创作《黑血》,也许我们会有更多比高桥还优秀的漫画家诞生。
  第二,出版社的可操作部分
  动漫杂志不成气候,出版社缺乏主观能动性。前面已经介绍了日本的出版社在整个产业链条中怎样起着引领作用,再反观我国动漫杂志,由国家钦定的只有五家,且还要充斥大量的日本动画,更谈不上对漫画有像OTAKU一样的专业评述。杂志自身实力尚弱,哪还能充当领军角色?更何况我国动漫产业链条本来就处于政府、漫画家、出版社、企业、商家各自为阵的状态,要让出版社承担统领任务更是难上加难。
  但我们在图书出版自身上还是可以发挥一定程度的能动性的。可以对作家作品进行包装,比如征集作品主题歌歌词、同人、人物选票,爆作者的有煽动效果的料,把作者有意识的明星化;可以市场调查读者需求后和作家商讨确定主题;可以把漫画图书产品的开发趋向于多元化,如贴贴纸、填色书、小说、插图故事书、TV版漫画等一系列漫画书的周边图书,不拘泥于简单的漫画书出版;可以挖掘潜在品牌,如慕容引刀手下的“刀刀”形象,经过五年的时间读者群早已成熟,而因其不像同类绘本几米的作品采取主动出击的态势,始终没有形成自己的品牌效应:可以长篇巨制,高桥的《人鱼传说》没有《犬夜叉》出名,根本原因在其只有八回,无法来个十年连载,因此也无法进行长久的衍生效应;可以“炒冷饭”,如出续集,原版再翻新。如《圣斗士星矢》自出版到现在,二十几年经久不衰的秘诀就是“炒冷饭”:在其衍生产品和同人效果即将趋于平静时,它又重磅推出了精美的《圣斗士冥界篇》,重新掀起了圣斗士热。
  以上两点,是我国动漫产业现在的可操作部分。我们的作品在国际上无法产生轰动效应和巨大利润,不应把原因老是归结到我国缺乏人才和作品,这些潜在的经典作家和作品需要外部的发掘及宏观环境的培育。我们应把已有的优秀作家作品重新经典化,再营造良好的动漫生存氛围使这种优秀得以可持续发展。
其他文献
摘要 文学和电影是两种不同的艺术形式,存在着明显的差异性,文学经典改编成电影后,思想内涵会丢失很多,是电影的影像化限制了文学思想内涵的表达。  关键词 文学经典 改编 电影    艾略特对文学经典有过这样的看法:“他们(引者注:指作家)唯独不能指望自己写一部经典作品,或者知道自己正在做的就是写一部经典作品。经典作品只是在事后从历史的视角才被看作是经典作品的。”可以看出,文学经典是指那种能够穿越具体
摘要 由徐责祥同名小说改编、高希希执导的36集军旅题材电视剧《历史的天空》塑造了英雄的“另类”和“另类”的英雄,姜大牙以及姜身边的杨庭辉、张普景就是其中的代表。  关键词 英雄 另类 军旅题材 多元化    2007年10月,由徐贵祥同名小说改编、“金牌导演”高希希执导的36集军旅题材大戏《历史的天空》荣获“五个一工程”奖电视剧方面最高奖项——优秀影片奖。这已经是《历史的天空》继获得了第二十五届“
摘要 观看立体电影佩戴眼镜是为了把“左拷贝”和“右拷贝”的图像进行分离,由双眼视觉原理达到良好的观看效果。  [关键词] 立体电影 左拷贝 右拷贝 双眼视觉原理    在观看立体电影时,必须戴上一副“特殊”的眼镜。才能达到良好的观看效果——同置身其中。用双眼直接观看景物简直一模一样!那么,立体电影为什么能够达到这种效果,观众看立体电影为什么必须戴上“特殊”眼镜呢?这要从立体视觉的形成谈起。    
[摘要] 近代“中国功夫”影视作品以各具风格的表达方式塑造了许多爱国主义形象。电视剧《李小龙传奇》通过描述主人公李小龙曲折的人生经历,演绎了一个勤奋、执著、博大、开放、创新的具有浓厚爱国情结的历史形象,是一部极富感染力、弘扬中华民族精神的力作。  [关键词] 影视作品 高扬 爱国情结    评价一部影视作品。不单是看其剧情是否引人,而是要看它赞美、歌颂什么?憎恨、唾弃什么?弘扬怎样的旋律,让人们
布罗莫火山应该是一个小众的地方吧,大约两年前,我偶然看到一张火山的照片,照片里呈现的美景,让我心有澎湃。后来才了解到那就是布罗莫火山,位于印度尼西亚爪哇岛东部,是腾格尔火山口TENGGER MASSIF中心的一座活火山,有着犹如月球表面般的神奇地貌,是印度尼西亚最为壮观的自然景观之一。  近距离多方位的火山观景台  2017年4月末心里那棵种了两年的草终于拔了。即使现在已经过去两个月有余,那些亦真
[摘要] CG制作的长镜头完成镜头內部的场面调度,实现了时空的完整和连续,在表现形式上诠释了实拍长镜头的表现范围,又实现了用若干个镜头才能完成的景别、节奏等各种转换,把精彩视觉融合,体现了“再现”的虚拟真实,  [关键词] 特效镜头 长镜头 电影语言 时空展现    美学上强调用场面调度来保证画面固有的原始力量,巴赞的“完整电影神话”概念,认为电影是完整的再现现实。这在欧洲艺术电影中曾有
摘要 电影《孔雀》在一种独特的、微旧的蓝色里,镜头缓缓拉向上个世纪七十年代的小城安阳。一个普通的五口之家——父亲、母亲、哥哥、姐姐、弟弟。缓慢的进程中讲述青春希望的挣扎和破灭。个人在急景流年的人生里被襄挟而去的匆促和慌乱。  关键词 人生 梦想 家庭 孔雀 心灵    1、关于孔雀    顾长卫在一次访谈中曾说:“我的影片有一点忧伤。它不对背景和时代进行评判,而是传达这样一个主题:平凡人也有许多希
[摘要]日本动画《Summer Wars》采取的是人们司空见惯的小人物拯救世界的题材,却铸就了一部直抵观众灵魂的巨作。究其原因在于导演细田守温情而细腻的表达手法,让片中的每一个角色性格都十分鲜活,栩栩如生,跃然银幕,让所有观众都感同身受,爱不释手。  [关键词]角色分析 《Summer Wars》 人物形象 情感    小人物团结一心拯救世界的题材不管是在影视作品还是在动画作品中都层出不穷,屡见不
摘要 陆川导演的国庆献礼片《南京 南京》上映以来,票房一路飙升,这得益于大规模的宣传营销,但更离不开影片本身震撼人心的力量。影片从崭新的视角,表现了那段惨痛的历史时期人性的光辉,人性的苏醒以及中国人的抗争和希望,给我们真实地再现了一段中国人坚强不屈的历史。  关键词 人性 抗争 希望    青年导演陆川执导的建国六十周年国庆献礼片《南京!南京!》自4月22日公映以来,票房一路飙升,上映10天便突破
[摘要] 以传统女性主义和后现代女性主义为理论指导,分析电影人物性格,讨论现代女性的解放应是具有独立思考、选择人生的能力。  [关键词]传统女性主义 后现代女性主义 精神独立    这是一部关于女性的电影,一如她的名字《Mona Lisa Smile》带给人们无限想象。我们观察、思索:蒙娜丽莎的微笑究竟在向人们传达怎样的幸福与快乐?  故事发生在1953年的美国卫斯理女子学院。一所历史悠久的以为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