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性、抗争和希望

来源 :电影评介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nongfeng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陆川导演的国庆献礼片《南京 南京》上映以来,票房一路飙升,这得益于大规模的宣传营销,但更离不开影片本身震撼人心的力量。影片从崭新的视角,表现了那段惨痛的历史时期人性的光辉,人性的苏醒以及中国人的抗争和希望,给我们真实地再现了一段中国人坚强不屈的历史。
  关键词 人性 抗争 希望
  
  青年导演陆川执导的建国六十周年国庆献礼片《南京!南京!》自4月22日公映以来,票房一路飙升,上映10天便突破亿元大关。使陆川成为继张艺谋、冯小刚、陈凯歌、宁浩之后内地第五位执导影片票房过亿的导演。到底是什么原因使该片取得如此骄人的战绩呢?
  “我不担心《南京!南京!》的票房,因为它就是一部商业片。”导演陆川毫不讳言。既然是商业片,必然要进行商业运作。据悉。影片上映前两周已经启动大规模的宣传营销,全部费用将近两千万,比总成本的10%还多。发行方先后在北京和南京两地举办影片首映礼,陆川带着剧组成员在全国进行马拉松式的宣传,走遍15个票房重点城市,这都是中国电影营销历史上不曾有过的大手笔。就投资方来说,除了中影、星美和寰亚这三家传统电影企业以外,江苏广电也是其中之一,旗下江苏卫视不仅首播影片在南京的首映礼,后来又重播了三次,成效比较显著,而中影、星美的各大院线更是积极支持。由此可见,《南京!南京!》的成功,离不开商业运作的成功。
  然而,仅仅依靠强势的宣传营销,无论如何也保证不了后续的票房,而《南京!南京!》公映以来,票房成绩直线上升,我们就不能把它简单的归结为商业运作的成功了,影片本身才是票房成绩最可靠的保证。
  迄今为止,有关南京大屠杀题材的影片已经有几十部,而唯独《南京南京》脱颖而出,这与导演拍摄的角度、切入点的选择有莫大的关系。在大多数人的脑海中,七十多年前那场残酷的杀戮,留给我们的只有黑暗和沉重,当时的南京就是一座死亡之城、人问地狱。而且随着历史的渐行渐远。它已经成了一个符号,一个耻辱的符号。导演陆川当然没有回避历史,拍摄反映那个在亿万中国人心中留下深深伤疤的事件的影片,他避无可避,影片中有大量血腥杀戮的场面。也有不少慰安妇被蹂躏甚至致死的场面,敌人的惨无人道令人发指,然而,除此之外。他却更给了我们光明和希望,这却是以前我们不曾体验过的。陆川经过四年多的精心准备,搜集了大量的详实的资料,真实地还原了历史:南京绝不是一座死亡之城。她虽然经历了太多的苦难,但她仍然是一座希望之城,因为人性的光辉冲破层层的阴霾依然放射出耀眼的光芒,中国人的抵抗像地火一样从未熄灭过,希望仍然像蒲公英的种子一样到处撒播。
  
  一、人性
  
  人性是这部影片要表现的一个很重要的主题,奠中包括当时的日本军人角川正雄(中泉英雄饰),他入伍前涉世未深、不曾有过女友,慰安妇百合子是他的第一个女人。因此他决心要娶她做老婆,然而就是这样一个良心未泯的人,却成了不得不整天面对杀戮和死亡的刽子手,他无疑是痛苦的,他总是处在精神的挣扎中,“活着比死更艰难吧”(角川正雄语)。最后他在人性的拷问下觉醒,把两名中国幸存者送出了南京城,然后举枪自杀。当然这也是引起网友口水大战的导火索,美化侵略者,把杀人机器当人看,陆川受到了种种非难。是的,三十万的中国人被害,无论如何也谈不上人性,大量的慰安妇的遭受践踏,无论如何也跟人性靠不上边。(或许这也是票房上升的一个动因吧,越有争议越有人看)
  然而,历史不容抹杀,在大量详细周密的历史考证的基础上,陆川做出这样的选择不是盲目的,从他获得的大量的第一手的资料来看,确实存在着这样的日本士兵。面对着血腥的场面和杀人如麻的同伙,他们崩溃了,他们人性的东西慢慢复苏了,虽然这样的人只是少数,(因为对于绝大多数的日本士兵来说,这反而是他们的骄傲,是为国家效劳)但确实存在过。选取这样一位良心尚未泯灭的士兵作为全片的“竹签”(陆川语),更适合表现当时的惨烈和日本兵的惨无人道。更有震撼人心的力量。
  是的,血腥的屠戮掩盖不了人性的光辉,在强大的敌人面前,我们中国人不是懦夫,他们互救、他们觉醒,就连曾经出卖过伤病中国军人的唐先生(范伟饰)不是也慷慨赴死吗。他不是也曾经通过教同胞日语“我是良民”而希望他们免遭杀害吗?更不用说为了给同胞换取食物、棉衣和过冬的煤而自甘受辱的小江(江一燕饰)们。还有姜老师(高圆圆饰),为了救出更多的中国人,她冒着生命危险,把一个个男子认领回来,最后献出了自己的生命。还有很多很多的中国人,他们把自己的同胞一个个救回来,虽然不是自己的家人。还有拉贝,这位德国友人,利用他特殊的身份救了十几万甚至更多的中国人。在他回德国的时候,人们声嘶力竭的呼喊和挽留,就是对他最好的感谢。还有美国友人,还有很多很多……。谁说南京是一座死亡之城?人性的光辉将使她永远不死。
  
  二、抗争
  
  抗争是这部影片表现的另一个重要的主题,这同样是该片有别于其他该题材影片的最吸引人的一个亮点。以往表现南京大屠杀的影视作品更多表现的是中国人民惨痛的一面,而《南京南京》完全突破了以往种种关于南京惨案的影视作品、历史著作和文艺作品中的那种抹杀中国人反抗精神的做法,使一种庄严的情感充斥在每一位观影者的心中。
  整部影片中,中国人的抗争从来就没有停止过。从南京城破开始,尽管有大批的国民党士兵溃逃出城,但与此同时,也仍然有大量不愿意投降的士兵留了下来,陆健雄(刘烨饰)就是其中的代表,他们在这座城市的街头巷尾展开了英勇的抵抗。到处是冷枪,到处有埋伏,日本人在南京城每往前走一步都要付出惨重的代价。虽然这些将士们最后有的战死,有的被杀,但他们的精神光耀千古,使我们的灵魂受到洗礼。没错,正是凭着这种头可断、血可流。精神不可丢的大义凛然和慷慨,我们中国人经过八年的艰苦抗战。终于迎来了最后的胜利,在经历了重重的磨难之后,取得了当今令世人瞩目的巨大成就,难怪《朗读者》的制片人哈维·韦恩斯坦说,通过这部电影才理解中国人为什么会有今天的成就,这部影片会像大使一样走进全世界,展现中国人民的勇气和尊严。
  在中国军人的抵抗最终失败之后,侵略者的暴行令人不寒而栗,几十万中国人的鲜血染红了长江,南京城成为一片废墟。然而。中国人的抵抗并未停止,在位于金陵女子学院的“安全区”里,人们依然在用各种方式抗争。为了不被日本兵认出女子性别,女人们剪去了长发,穿上了男人的衣服。她们唱戏、她们自娱自乐,以乐观的精神面对着令人胆寒的恐怖。人是需要一种精神的,一个民族也是需要一种精神的,唯有抗争的精神,唯有乐观的精神,才能使我们在敌人的层层围堵中突出重围。迎来新生活的曙光。或许她们的抗争是无力的,但是她们的精神是感人的,中国的女人。不是软弱的,而是坚强的,即使沦为慰安妇,她们却依然是为了拯救难民营中的同胞,为了同胞生的权利。
  
  三、希望
  
  希望是影片表现的第三个重要的主题。也是整部电影的升华。希望是导演陆川带给我们的光明和温暖,在所有的中国人为那个苦难的岁月感到屈辱的时候,《南京!南京!》或许能带给我们心灵的慰藉。在影片中,希望一直存在,它存在于陆健雄对小豆子的微笑里,存在于“你晓得吗?我太太又怀孕了”(唐先生语)的宣告里,存在于“下个月的薪水我会按时交给你的”(唐先生语)承诺里,存在于小江那头美丽的长发、染了口红的嘴唇和涂了指甲油的手指里,而小豆子最后吹散漫天飞舞的蒲公英时,这种象征使整部电影的希望达到了极致,对生的希望、对未来的希望使我们感到震撼,我们的心骤然温暖起来。是的,只要希望在,我们就有赢的机会,“中国不会亡!”只要人性的光辉没有泯灭,只要抗争的精神没有丢失,我们就拥有希望,拥有了希望,我们也就拥有了未来。
其他文献
[摘要]大卫·卡里尔在《艺术史写作原理》一书中分析了艺术史从出现到所谓的“终结”以及终结以后的相关写作手法,并认为随着传统再现性的艺术终结之后,与之相随的那种再现性的艺术史观也终结了,但是这并不代表艺术史学就此终结,而是预示一种新的艺术史写作方法的诞生,这种艺术史写作方法必然是与现代主义与后现代主义艺术风格相匹配的,故此,大卫·卡里尔为我们理解艺术史终结观念,提供了当代新的观察与阐释。  [关键词
【摘要】作为“电影民工”的贾樟柯在“地下电影”时期一直存在着一种身份认同的焦虑,这种焦虑通过其影片的叙事主体、叙事背景、叙事对象及叙事内容展现得淋漓尽致,它实际上是贾樟柯在“迷惘”状态下的确认身份的一种叙事策略。  【关键词】贾樟柯 身份叙事 叙事策略    一    如今已蜚声国际影坛的新生代导演贾樟柯曾一度被戏称为“电影民工”,对此,贾樟柯并不讳言:“我觉得跟民工有同质性,同样的质感。”之所以
摘要 文学和电影是两种不同的艺术形式,存在着明显的差异性,文学经典改编成电影后,思想内涵会丢失很多,是电影的影像化限制了文学思想内涵的表达。  关键词 文学经典 改编 电影    艾略特对文学经典有过这样的看法:“他们(引者注:指作家)唯独不能指望自己写一部经典作品,或者知道自己正在做的就是写一部经典作品。经典作品只是在事后从历史的视角才被看作是经典作品的。”可以看出,文学经典是指那种能够穿越具体
摘要 由徐责祥同名小说改编、高希希执导的36集军旅题材电视剧《历史的天空》塑造了英雄的“另类”和“另类”的英雄,姜大牙以及姜身边的杨庭辉、张普景就是其中的代表。  关键词 英雄 另类 军旅题材 多元化    2007年10月,由徐贵祥同名小说改编、“金牌导演”高希希执导的36集军旅题材大戏《历史的天空》荣获“五个一工程”奖电视剧方面最高奖项——优秀影片奖。这已经是《历史的天空》继获得了第二十五届“
摘要 观看立体电影佩戴眼镜是为了把“左拷贝”和“右拷贝”的图像进行分离,由双眼视觉原理达到良好的观看效果。  [关键词] 立体电影 左拷贝 右拷贝 双眼视觉原理    在观看立体电影时,必须戴上一副“特殊”的眼镜。才能达到良好的观看效果——同置身其中。用双眼直接观看景物简直一模一样!那么,立体电影为什么能够达到这种效果,观众看立体电影为什么必须戴上“特殊”眼镜呢?这要从立体视觉的形成谈起。    
[摘要] 近代“中国功夫”影视作品以各具风格的表达方式塑造了许多爱国主义形象。电视剧《李小龙传奇》通过描述主人公李小龙曲折的人生经历,演绎了一个勤奋、执著、博大、开放、创新的具有浓厚爱国情结的历史形象,是一部极富感染力、弘扬中华民族精神的力作。  [关键词] 影视作品 高扬 爱国情结    评价一部影视作品。不单是看其剧情是否引人,而是要看它赞美、歌颂什么?憎恨、唾弃什么?弘扬怎样的旋律,让人们
布罗莫火山应该是一个小众的地方吧,大约两年前,我偶然看到一张火山的照片,照片里呈现的美景,让我心有澎湃。后来才了解到那就是布罗莫火山,位于印度尼西亚爪哇岛东部,是腾格尔火山口TENGGER MASSIF中心的一座活火山,有着犹如月球表面般的神奇地貌,是印度尼西亚最为壮观的自然景观之一。  近距离多方位的火山观景台  2017年4月末心里那棵种了两年的草终于拔了。即使现在已经过去两个月有余,那些亦真
[摘要] CG制作的长镜头完成镜头內部的场面调度,实现了时空的完整和连续,在表现形式上诠释了实拍长镜头的表现范围,又实现了用若干个镜头才能完成的景别、节奏等各种转换,把精彩视觉融合,体现了“再现”的虚拟真实,  [关键词] 特效镜头 长镜头 电影语言 时空展现    美学上强调用场面调度来保证画面固有的原始力量,巴赞的“完整电影神话”概念,认为电影是完整的再现现实。这在欧洲艺术电影中曾有
摘要 电影《孔雀》在一种独特的、微旧的蓝色里,镜头缓缓拉向上个世纪七十年代的小城安阳。一个普通的五口之家——父亲、母亲、哥哥、姐姐、弟弟。缓慢的进程中讲述青春希望的挣扎和破灭。个人在急景流年的人生里被襄挟而去的匆促和慌乱。  关键词 人生 梦想 家庭 孔雀 心灵    1、关于孔雀    顾长卫在一次访谈中曾说:“我的影片有一点忧伤。它不对背景和时代进行评判,而是传达这样一个主题:平凡人也有许多希
[摘要]日本动画《Summer Wars》采取的是人们司空见惯的小人物拯救世界的题材,却铸就了一部直抵观众灵魂的巨作。究其原因在于导演细田守温情而细腻的表达手法,让片中的每一个角色性格都十分鲜活,栩栩如生,跃然银幕,让所有观众都感同身受,爱不释手。  [关键词]角色分析 《Summer Wars》 人物形象 情感    小人物团结一心拯救世界的题材不管是在影视作品还是在动画作品中都层出不穷,屡见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