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处是乡愁(外一章)

来源 :语文世界(初中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ydoself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乡愁,这个词有几分凄美。原先我不懂,故乡或儿时的事很多,可喜可乐的也不少,为什么不说乡喜乡乐,而说乡愁呢?最近回了一趟阔别六十年的故乡,才解开这个人生之谜。
  故乡在霍山脚下。一个古老美丽的小山村,水多,树多。村中两庙、一阁、一塔,有很深的文化积淀。我家院子里长着两棵大树,一棵是核桃,一棵是香椿,直翻到窑顶上遮住了半个院子。核桃,不用说了,收获时,挂满一树翠绿滚圆的小球。大人站到窑顶上用木杆子打,孩子们就在树下冒着“枪林弹雨”去拾,虽然头上砸出几个包也喜滋滋的,此中乐趣无法为外人道。香椿炒鸡蛋是一道最普通的家常菜,但我吃的那道不普通。老香椿树的根不知何时,从地下钻到我家的窑洞里,又从炕边的砖缝里伸出几枝嫩芽。我们就这样无心去栽花,终日伴香眠。每当我有小病,或有什么不快要发一下小脾气时,母亲安慰的办法是,到外面鸡窝里收一颗还发热的鸡蛋,回来在炕沿边掐几根香椿芽,咫尺之近,就在锅台上翻手做一个香椿炒鸡蛋。那种清香,那种童话式、魔术般的乐趣,永生难忘。当然炕头上的记忆还有很多,如在油灯下,枕着母亲的膝盖,看纺车的转动,听远处深巷里的犬吠和小河流水的叮咚。这次回村,我站在老炕前叙说往事,直惊得随行的人张大嘴合不拢,而村里的侄孙辈也如听古。因为那两棵大树早已被砍掉,河已不再。只有旧窑在,寂寞忆香椿。
  出了院子,大门外还有两棵树,一棵是槐树,另一棵也是槐树。大的那棵特别大,五六个人也搂不住,在孩子们眼中就是一座绿山、一座树塔。长记小树下总是拴着一头牛或一匹马。主干以上枝叶重重叠叠,浓得化不开。上面有鸟窝、蛇洞,还寄生有其他的小树、枯藤,像一座古旧的王宫。而爬小槐树,则是我们每天必修的功课。隐身于树顶的浓荫中,做着空中迷藏。槐树枝极有韧性,遇热可以变形。秋天大人们会在树下生一堆火,砍下适用的枝条,在火堆里煨烤,制作扁担、镰把、担钩、木杈等农具,而孩子们则兴奋地挤在火堆旁,求做一副精巧的弹弓架或一个小镰把。有树必有动物。现在,野生动物事业,就归国家林业局来管。村里的野物当然也不离古树。各种鸟就不用说了,松鼠、黄鼠狼、獾子、狐狸的造访是家常便饭。夏天的一个中午,正日长人欲眠,突然老槐树上掉下一条蛇,足有五尺多长,直挺挺地躺在树荫中。一群鸡,虽以食虫为天职,但还从未见过这么大的虫子,一时惊得没有了主意,就分列于蛇的两旁,圆瞪鸡眼,死死地盯着它。双方相持了足有半个时辰。这时有人吃完饭在河边洗碗,就随手将半碗水泼向蛇身。那蛇一惊,嗖地一下窜入草丛,蛇鸡对阵才算收场。现在,就是到动物园里,也看不到这样的好戏。
  还有一天的晚上,我一个叔叔串门回来,见树下卧着一个黑影,便上去踢了一脚,说:“这狗,怎么卧在当道上!”不想那“狗”嗖地翻身逃去,星光下,那分明是一条狼。大约是来河边喝水,顺便在树下小憩片刻。第二天听了这故事,很令人神往,我们决心去找这只狼。长期在农村,早得了关于狼的知识的秘传:铜头、铁身、麻秆腿。腿是它的最弱项。傍晚时分,四五个孩子结伴向村外走去,随身带上镰刀、斧头、绳子,这都是平时帮大人打柴的家什。大家七嘴八舌,说见了狼,我先用镰刀搂腿,你用斧砍,他用绳捆。正说得热闹,碰见一个大人,问去干什么?答,去找狼。大人厉声训斥道:“天快黑了,你们还不都喂了狼?给我回去!”我们永远怀念那次未遂的捕狼壮举。
  出大门外几十步即一条小河。流水潺潺,不舍昼夜。河边最热闹的场景是洗衣。在没有自来水和洗衣机之前,这是北方农村一道最美丽的风景,是家务劳动,也是社交活动,还是一种行为艺术。女人和孩子们是主角,欢声笑语,热闹非凡。许多著名的文艺作品都喜欢借用洗衣这个题材,如藏族舞蹈《洗衣歌》、歌剧《小二黑结婚》等。我们山西还有一首原汁原味的民歌就叫《亲圪蛋下河洗衣裳》。印象最深的是河边的洗衣石,有黑、红、青各色,大如案板,溜光圆润。这是多少女子柔嫩白净的双手,蘸着清清的河水,经多少代的打磨而成的呀!河边总是笑声、歌声、捶衣声,声声入耳。偶尔有一两个来担水的男子,便成了女人们围攻的目标。现在想来,那洗衣阵中肯定有小二黑、小青、亲圪蛋等。洗好的衣服就晒在岸边的草地上,五颜六色,天然图画。
  我们常在河边的青草窝里放羊,高兴时就推开羊羔,钻到羊肚子下吸几口鲜奶,很是享受。那时也不懂什么過滤、消毒。清明前后,暖风吹软了柳枝,可褪下一截完整树皮管,做成柳笛,呜哇呜哇地乱吹。大人不洗衣时我们就在这洗衣石上玩儿泥,或坐上去感受它的光润。那时洗衣用皂角,村里一棵硕大的皂角树,一季收获,够全村人用上一年。把皂角在洗衣石上捶碎后,它的种子会随河水漂落到岸边的泥土里,春天就长出新的皂角苗。小村庄,大自然,草木之命生生不息,孩子们的心里阳光满地。大家比赛,看谁发现一株最大的皂角苗,然后连泥捧起种到自家的院子里。可惜,这情景永不会再有了,前几年开煤矿破坏了地下水,村里的三条河全部干涸,连河床都已荡平,树也没了踪影。洗衣歌、柳笛声都已成了历史的回声。
  忆童年,最忆是黄土。我的老乡、前辈诗人牛汉,就曾以敬畏的心情写过一篇散文《绵绵土》。村里人土炕上生,土窑里长,土堆里爬,家家院里有一个神龛供着土地爷。我能认字时就记住了这副对联“土能生万物,地可载山川”。黄土是我的襁褓、我的摇篮。农村孩子穿开裆裤时,就会撒尿和泥。这几年城里因为环保,不许放鞭炮,遇有喜事就踩气球,都市式的浪费。且看当年我们怎样制造声响。一群孩子,将胶泥揉匀,捏成窝头状,窝要深,皮要薄。口朝下,猛地往石上一摔,泥点飞溅,声震四野,名曰“摔响窝”。以声响大小定输赢,以炸洞的大小要补偿。输者就补对方一块泥,就像战败国割让土地,直到把手中的泥土输光,俯首称臣。这大概源于古老的战争,是对土地的争夺。孩子们虽个个溅成了泥花脸,仍乐此不疲。这场景现在也没有了,村子成了空壳村,新盖的小学都没有了学生。空空新教室,来回燕穿梭。村庄没有了孩子,就没有了笑声,也没有人再会去让泥巴炸出声了。
  农家的孩子没有城里人吃的点心,但他们有自己的土饼干。不是“洋”与“土”的土,是黄土地的“土”。在半山处取净土一筐,砸碎,细筛,炒热,将发好的面拌入茴香、芝麻,切成条节状,与土混在一起,上火慢炒至熟,名曰“炒节子”。然后再筛去细土,挂于篮中,随时食用。这在城里人看来,未免有点脏,怎么能吃土呢?但我们就是吃这种零食长大的。一种淡淡的土味裹着清纯的麦香,香脆可口。天人合一,五行对五脏,土配脾,可健脾养胃,也是村里世代相传的育儿秘方。   从春到夏,蝉儿叫了,山坡上的杏子熟了,嫩绿的麦苗已长成金色的麦穗,該打场了。场,就是一块被碾得瓷实平整、圆形的土地。是粮食从地里收到家里的最后一道程序,再往下就该磨成面,吃到嘴里了。割倒的麦子被车拉人挑,铺到场上,像一层厚厚的棉被,用牲口拉着碌碡,一圈一圈地碾压。孩子们终于盼到一年最高兴的游戏季,跟在碌碡后面,一圈一圈地翻跟斗。我们贪婪地亲吻着土地,享受着燥热空气中新麦的甜香。一次我不小心,一个跟斗翻在场边的铁耙子上,耙齿刺破小腿,鲜血直流。大人说:“不碍,不碍。”顺手抓起一把黄土按在伤口上,就算是止血了。至今还有一块疤痕,留作了永久的纪念。也许就是这次与土地最亲密的接触,土分子进入了我的血液,一生不管走到哪里,总忘不了北方的黄土。现在机器收割,场是彻底没有了,牲口也几乎不见了,碌碡被可怜地遗弃在路旁或沟渠里,有点“九里山前古战场,牧童拾得旧刀枪”的凄凉。
  没有了,没有了。凡值得凭吊的美好记忆都没有了。只能到梦中去吃一次香椿炒鸡蛋,去摔一回泥巴、翻一回跟斗了。我问自己,既知消失何必来寻呢?这就是矛盾,矛盾于心成乡愁。去了旧事,添了新愁。历史总在前进,失去的不一定是坏事。但上天偏叫这物的逝去与情的割舍,同时作用在一个人身上,搅动你心底深处自以为已经忘掉了的秘密。于是岁月的双手,就当着你的面将最美丽的东西撕裂,这就有了几分悲剧的凄美。但它还不是大悲、大恸,还不至于呼天抢地,只是一种温馨的淡淡的哀伤,是在古老悠长的雨巷里“逢着一个丁香一样的结着愁怨的姑娘”。乡愁是留不住的回声,捕捉不到的美丽。
  那天回到县里,主人问此行的感想。我随手写了四句小诗:“何处是乡愁,云在霍山头。儿时常入梦,杏黄麦子熟。”
  南潭泉记
  霍州之下马洼村,因唐李世民过此下马而得名。儿时记忆中这是一个极美丽的山村,两山一沟,东西走向。窑洞顺北坡而下,高低错落,掩映于黄土绿树之间。鸡犬相闻,炊烟袅袅,有如仙境。南山为翠柏所覆,村民推窗见绿,天生画屏。沟里有三条小河穿村而过。我家院子临近沟底,前后各有一河,朝洗青菜门前溪,夜闻窑后水淙淙。南山之顶不知何年修了文昌阁、文笔塔各一座,倒映于山下池中,取“巨笔砚影”之意。而沟底的杨、柳、椿、槐,为追探阳光,与两山比高,千树如帆,一沟绿风,为远近闻名之奇景。
  村中多泉,大小十余处,最美数南潭泉。泉贴南山之根,有一老杏树护于泉上,青枝绿叶,如华盖之张。环泉一片杏林,杏林之上是连绵的古柏,堆绿叠翠,直接蓝天。泉不大,仅一席之地,甘洌沁脾,无论雨旱,涌流如常。水极清,沙粒颗颗,鱼虾往来,清晰可见。杏叶筛落一池阳光,水波陆离万变,宛若龙宫之穴。水极静,如鱼吐泡,从沙中轻轻泛出,细流漫淌,汇于数十步外的一个大池中,蓄以灌田。池上一大棵沙果树,偶有鸟啄果落,叮咚有声。杏熟时,孩童攀缘于树,如猿之影。
  南潭泉在村人心中是神泉、药泉,可去灾,可保命。天有大旱,于此求雨,屡屡有应。人有病,来提水一罐,涤肠洗心。家父三十一岁时得大病,一年不起,高烧不退,渐至垂危。有老者说,人临走也须还一个清凉。遂到南潭取水一罐,缓缓灌下,未想竟起死回生。遇有山洪暴发,数日内河水不清,而密林中的南潭泉则神清气定,清澈如镜,为全村最后之备用水源。每到夏日,割麦打场,酷日当头。人嗓子里冒烟,牲畜顺毛流汗。大人抢夏,孩子们的任务就是到南潭提水。人喝畜饮,暑气顿消。取水多用孩子,合童贞之纯;必用瓷罐,表质朴之心。不怕头上三尺火,一片冰心在罐中。南潭泉永是村人心中一道清凉的风景。
  我是上世纪50年代离开故乡的,南潭美景时在梦中。本世纪初某日,有村干部来京,说因开煤矿,全村已河断泉枯,水声不再,杏林不存。我心中怅然有失,断了相思,碎了旧梦。2017年春节回乡,忽闻喜讯,县里发展旅游,将重修南潭泉,追回旧时景。
  凡村不可无水,或河或井,最好是泉。泉从地心来,又在人心上流。顾盼其影,叮咚其声,一村之魂。我八岁离乡七十回,真正够得上少小离家老大还了,故乡已几经沧桑。六十年一甲子,风水如今又转了回来。
  南潭归来,山水之幸,吾乡之幸。
其他文献
客观: 这研究试图在肾的失败作为一个潜在的处理为脲移动导致 nonpathogenic 细菌。方法: Lactococus lactis MG1363 被重复暴露导致到充满脲的文化媒介,把脲从媒介移开的能力
使用植物生产 heterologous 蛋白质由于潜在地低的费用使它很吸引人。用这个过程,为临床的应用生产药用的蛋白质,植物生物反应器逐渐地增加是可能的。纸建议植物生物反应器以及
我为这一切而快乐:城市正被冲洗,那些房顶,昨日还蒙蔽尘埃,今天,却似光洁的丝绸般发亮,闪烁白银的缕缕光芒。我高兴,我的激情已然消耗殆尽。微笑着眺望窗外,看你飞快地走过光滑的街道
"异化"一词经历了从宗教神学、社会学、哲学到心理学的历程,其内涵从最初的人神关系、人与权力的关系、人与劳动的关系,经弗洛姆之手深入到人心与社会的关系。弗洛姆娴熟地结
This paper presents a real-time alga classifier designed for flow-cytometry-based marine alga monitoring systems.The difficulties of such classification include
期刊
客观: 调查在肾的血分发和肾的生理的活动之间的关系。方法: 一个数学模型基于 Hagan-Poiseuille 法律和质量被开发运输, myogenic 反应(先生) 的联合力学, tubuloglomerular
Objective: To achieve an optimized method for soluble expression of human carboxylesterase 1(hCE-1) in escherichia coil and purification by Ni2+-NTA agarose aff
计算机网络最大的优势在于资源共享和通信,与此同时也必然会存在各种各样的安全漏洞,及时发现并填补这些漏洞是当前网络安全工作的一个重要任务。本文分析了漏洞扫描的一些关键
夕阳打翻了  火红的灿烂流满天边  星星打翻了  一闪一闪的一盏盏灯  冬天打翻了  大地裹上一层洁白的衣裳  闪电打翻了  轰隆声陣阵响彻大地  小河打翻了  鱼儿腾跃欢闹不止  (指导教师 余凤云)
Based on discrete wavelet transform, both relative wavelet energy (RWE) and segment wavelet entropy (SWE) of electroencephalogram (EEG) are defined in this pap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