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实践是整合STEM课程的关键节点

来源 :湖北教育·科学课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yc7682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年来STEM教育成为国际科学教育研究的热点,影响着一些国家的科学教育改革。其中,STEM教育中的工程越来越成为科学教育工作者关注的焦点。2013年美国《下一代科学教育标准》中首次强调将工程教育整合进科学课程,将工程设计与技术作为科学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预示了科学教育的未来发展趋势。2017年我国已把“工程”纳入小学科学教育的课程中,将工程设计作为小学科学课程的18个主要概念之一,明确提出了“技术与工程领域”的学习要求,规定了具体的学习内容和要掌握的工程技术核心概念。
  把工程实践融入科学课程,培养学生的工程设计能力,已成为许多国家基础科学教育的转型方向,工程实践更被认为是STEM教育的关键节点和桥梁。因此,基于工程设计的STEM课程设计越来越多地成为STEM课程整合的重要方式,为实现工程教育与科学教育的深度整合提供了有效的途径。
  工程与工程设计
  工程被定义为设计人造世界的过程。在《麦克米伦百科全书》中,工程指将科学知识系统地运用于结构和机器的设计、创造、使用中。我国工程哲学家李伯聪教授(2002)将工程定义为对人类改造物质自然界的完整的、全部的实践活动的总称。在基础教育阶段,2017年版小学科学课程标准如此界定工程:工程的关键是设计,工程是运用科学和技术进行设计、解决实际问题和制造产品的活动。尽管国内外对工程基本含义的表述不同,但其实质都存在共同之处,即都强调了工程的实践、设计、解决问题和改造世界的特点。综合来看,工程指在一定的限制条件下,为解决实际问题,通过运用科学、技术、数学等多学科知识和手段,进行设计、建模和制造的实践活动。
  工程有很多环节,包括提问、想象、设计、创造和迭代,其中设计是最重要的环节之一。工程设计与服装设计、园艺设计、艺术设计不同,它是工程师用以解决问题的方法。工程设计不仅是有目的的、有条件约束的、系统的、可迭代的活动,而且是一个具有高度社会性、需要合作的活动。因为设计在工程中的特殊地位,众多学者在研究中都将“工程设计”等同于“工程”。
  由工程的内涵可知,工程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它强调多学科的整合,强调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强调在情境中的团队合作。
  工程对科学教育的重要性和价值
  有学者指出,将工程纳入基础教育中,某种程度上意味着对国家利益、国家的国际竞争力的考量。美国工程师们呼吁将工程纳入基础教育中,培养更多的工程师和具有工程能力的人,提高工程人员的多样性,进而增加国家在全球创新经济中的竞争力,切实培养具有问题解决技能和知识的公民。美国在2013年的《下一代科学教育标准》中将工程实践作为科学课程核心目标之一。2010年7月,我国在《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中启动了重大人才工程,提出要努力造就一批世界水平的科学家、科技领军人才、工程师和高水平创新团队。2017年麦肯锡全球研究院测算,我国市场对工程师的需求迅猛增长,其中技术类工程师岗位需求增长明显,到2030年工程师技术人才需求将增长50%。因此,将工程纳入基础教育阶段已经引起重视,并在STEM教育热潮中逐渐被关注。
  工程融入基础教育的另一深层原因是其自身的属性。工程最基本的属性就在于它的实践性;工程实践在内容上包括工程项目的实际考察、工程设计、参与施工、参与运行管理和工程维护等。工程实践是将工程思维和工程理念的客观化和现实化的过程。工程实践的目的是力图改进,解决人类实际問题。在工程问题解决过程中会涉及数学的使用、对原创的渴望、创造力与逻辑的相互作用,涉及多种人员的参与和专业人员的支持。2004年在日本召开的国际设计教育研讨会上,专家学者们一致认同工程设计培养的能力包括:能识别并明确地表达问题;有创造力;能整合及应用不同的科学技术知识;能用制图、命题、方程式、编制程序等方式表达和描述问题;能从经济、安全、伦理、环境影响等角度思考问题;能在以上约束条件下对问题求解;能规划并加以实现;善于交流;能进行团队合作。这些过程对于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创造能力、动手能力、合作能力、责任感、同情心、问题解决能力等都大有裨益,同时符合21世纪人才培养的要求。
  可以说,工程给科学教学带来活力,为教育理想和课程目标的实践提供了途径。
  工程是STEM跨学科整合的有效途径
  科学是人们对自然的理解,帮助学生认识和解释现象,追求理论与实践的结合;数学是形式和关系的学科,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追求逻辑对概念的证明,为技术、科学和工程提供精确的语言;技术是人们对自然的改造,为人类探索科学提供工具和手段;工程是受约束的技术,为满足人类需求系统地、反复地设计对象、进程和系统的一种途径,追求对问题的解决或改造。STEM最初被视为一种教育愿景,其关键特征是制造产品。
  工程被认为是联系各学科知识、建立整体的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平台,工程学的核心是工程设计。一个完整的工程设计是对一系列工程问题的解决,这个解决问题的过程包含基于具体情境进行分析、考虑限制条件、建模、建立系统、权衡和优化等步骤,这些步骤也是工程教育的核心概念,它们为实现各学科的有机整合提供了先天条件。工程师解决问题的思路一般是提出问题、界定问题、制订解决方案、实施方案、实施过程中发现新的问题、再次界定问题、制订新的解决方案,直到问题彻底解决。这种工程设计迭代过程暗含了不同学科问题解决的路径,由此也被认为是整合其他学科内容的关键途径。
  工程设计的本质是帮助学生以系统的方式解决现实世界中结构不良的问题,在此过程中必然会运用到科学概念、数学和计算思维,同时因为工程设计直面“用户”的需求,能够为STEM学习提供真实的互动情境。工程会运用科学、数学、技术创造满足人们需求的产品,且工程设计有助于定位STEM多个的学科的交叉点并建立连接,由此,工程设计也被认为会对STEM四个学科齐头并进起到催化作用。   以美国EiE净水器制作为例。身边水污染的事实现状为制作净水器提供了良好的情境,由此学生为了解决该问题通过团队合作制作出净水工程产品。明确了该目标后,学生在小组中通过头脑风暴提出具体的问题,包括净水原理是什么,净水的影响因素有哪些,如何判断水最终被净化,净水器制作要考虑的限制因素(如材料特性、使用环境、制作技术、成本)等问题。在明确问题后,学生需要制订解决问题的方案,其中包括探究材料特性的实验,原型的制作方案,限制因素的权衡,测试迭代计划等。前期的方案明确后,教师开始引导学生一步一步实施方案。具体到每个环节的设计和操作过程中,需要经历不同学科的整合:在材料探究环节需要科学解释原理,在净水器工艺制作环节需要技术操作,在测试和迭代过程需要数学统计计算等。整个过程学生一个人是无法完成的,必然要求他们分工合作,相互支持。可以看出,在净水器工程产品制作的整个过程以问题解决为导向,嵌入情境,整合多学科知识技能,培养学生理性思维、问题解决能力、人际协调能力等。
  总之,在STEM教育理论与实践研究逐渐深入的背景下,科学工作者越发关注STEM教育中学生的素质提升。工程因其自身独特的教育价值,为这场“整合”研究带来了突破。
  基于工程设计整合STEM课程势在必行
  已有研究表明,学生参与工程设计过程有助于获得STEM四个学科领域的相关知识;能够提高解决现实问题的认知技巧和能力,包括使用以图形为主的“编码”能力以及用于想象的非语言的思考与交流能力;能够帮助学生形成职业意识和职业认同感,认识到自己是在所处社会的框架和价值观之中开展有效实施等。从国际STEM课程改革经验看,打破学科界限、利用工程设计实现STEM课程的整合是提升学生STEM素养的适切形式。基于工程设计的STEM整合性课程在实践中不断获得成功,工程取向的整合性STEM教育已经稳步进入美国中小学课堂,并开发出众多基于工程设计的整合性STEM课程,如“工程学院(The Academy of Engineering)”“运动中的世界(A World in Motion)”“工程是基础(Engineering is Elementary)”。这些基于工程设计的整合性STEM课程已有多年的实践,并为STEM教育研究献计献策。
  对于我国整合性STEM教育,有研究者建议通过整合性STEM教育将工程融入基础教育,也有学者分析了“科—数”“科—技”“科—工”的STEM整合类型后,指出“科—工”整合是比较符合我国基础科学教育发展需要的STEM整合类型,且“科—工”整合中工程设计框架的整合方式是我国STEM课程整合的有效途径。我国现有的课程体系中,技术、工程类课程和综合类课程还明显不足,介于工程是跨学科整合行之有效的路径,开发并实践基于工程设计的STEM课程将是未来STEM教育的趋势。
  参考文献:
  [1]柳秀峰.美国将工程设计纳入科学教育[N].科技日报,2015-11-05(007).
  [2]吴颖,吴畏.工程技术教育:美国K-12科学教育框架中的新元素[J].上海教育科研,2013(01):20-22.
  [3]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定.?义务教育小学科学课程标准[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
  [4]占小红.工程实践融入基础科学教育:内涵、目标与路径[J].基础教育,2017,14(03):45-49 59.
  [5]Katehi L E , Pearson G E , Feder M E . Engineering in K-12 Education: understanding the Status and Improving the Prospects[M]. National Academies Press. 500 Fifth Street NW, Washington, 2009:6-8.
  [6][英]艾伦·艾萨克斯编,郭建中,江昭明,毛华奋等译.麦克米伦百科全书[M].浙江人民出版社,2002:392.
  [7]李伯聰.工程哲学引论——我造物故我在[M].大象出版社,2002:84.
  [8]刘恩山.工程学在基础教育中的地位和作用[J].科普研究,2017,1(4):5-10.
  [9]Clough M P, Olson J K, Niederhauser D S. The Nature of?Technology[M]. SensePublishers, 2013:99;63.
  [10]Engineering Design in Engineering Education[R].Minutes of JABEE Symposium,2004-12-04/05.
  [11]李雁冰. “科学、技术、工程与数学”教育运动的本质反思与实践问题——对话加拿大英属哥伦比亚大学Nashon教授[J]. 全球教育展望, 2014, 43(11):3-8.
  [12]Frykholm J, Glasson G. Connecting science and mathematics instruction: pedagogical context knowledge for teachers[J]. School Science
其他文献
嘉兴市“智慧教育云课堂”自2月10日启动以来,运行情况总体平稳,社会反响良好,其中也有南湖区小学科学团队的一份力量。  团队接到承担三年级下册科学《太阳、地球和月球》单元的录制任务后,教研员阮翔老师第一时间集结骨干人员,召集南湖区全体科学教师开展教材解读线上培训。面对全新改版的教材,团队感觉既是机遇又是挑战,大家在集体备课、互动交流中逐渐理清教材脉络,一边录制,一边优化拍摄的器材和场景等。  居家
进入老龄化社会的中国,大量老年人退休后赋闲在家,或养鸟、种菜,或唱戏、钓鱼,当然还有一批喜欢摄影的“老顽童”。  年轻人出去旅行,往往能碰上带着专业相机认真摄影的中老年人。而大学校园里面的学生在学校花园、树丛中都能经常看见给校园风景、花草树木摄影的知性叔叔阿姨,他们可能是已经退休了的教师,或者是学校教师的父母,闲暇时间比较多,也懂得摄影的技术。  摄影已经变成一个老少皆宜、四季皆可的一项兴趣爱好,
【摘要】办公室是重要职能部门,秘书岗位特殊,责任重大。本文从“铸忠诚、恪职守、严修身”三个方面分析如何做好秘书工作。  【关键词】秘书工作;忠诚;职守;修身  办公室系统位处中枢,职在关键,做秘书工作必须始终坚持绝对忠诚的政治品格,强化恪尽职守的基本素质,秉持严以修身的道德追求,高标准完成好各项任务,切实让党委首长放心,让机关、基层信赖。  一、绝对忠诚是做好秘书工作的首要品格  办公室集参谋、指
作为一名医生,工作职责就是“竭尽全力除人类之病痛,助健康之完美,维系医术的圣洁和荣誉,救死扶伤”。辽寧抚顺市新抚区人民医院主治医师董勤升接受了《健康之友》杂志的采访,董勤升表示,做一名医生一直是他的理想,他更为能够从事医生这个职业为荣,儿时的愿望,初心不改,致力于成为一名人民的好医生,不被其他繁杂所扰,专注于为患者看病,解除他们的痛苦。  《健康之友》:您当初是因为什么机缘选择做一名医生?  董勤
5月12日是国际护士节。目前,我国注册护士总数达350.7万。 “三分治疗,七分护理”,护理服务在呵护生命、维护健康、减轻痛苦、提高生活质量方面發挥着重要作用。然而呵护生命的天使也会受到伤害。有调查显示,约79%的护士在工作中遭受过利器损伤,约51.2%遭遇过心理创伤。今天,请给他们一个微笑,你的理解是对他们工作的最大支持。
认知心理学是一门研究认知及行为背后的心智处理的心理学,研究内容包括人的注意、知觉、表象、记忆、创造性、问题解决、言语和思维等。近些年来随着计算机技术和脑科学的发展,认知心理学得到了飞速发展,很多研究成果对于人的学习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尤其是现代认知心理学中的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对于科学学习影响巨大,已经成为科学学习的重要理论。人教鄂教版小学《科学》教科书依据《义务教育小学科学课程标准》编写,以培养学
为了让学生概念建构的思考过程外显化,我们编制量表,实时记录教师的课堂行为,分析教师在指导学生进行科学概念学习时运用的方法是否得当,内容是否贴近学生的学习情况,过程是否有助于学生科学概念的建构,从而为课堂的有效改进提供依据。  主要评价指向  1.科学概念建构方式的合理性  使用科学课堂观察量表,记录学生科学概念建构的过程,呈现教师在引导学生科学建构的过程中教学环节设计的合理性,呈现学生在学习过程中
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对现代人的生活、工作和学习产生着深刻的影响。以网络技术和多媒体技术为核心的现代信息技术,已成为拓展人类能力的创造性工具。在小学科学教学中,教师应当让信息技术更好地融入课堂,使学生的学习由被动变为主动。  应用信息技术促进深度学习  兴趣是学生学习的“催化剂”,正如“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信息技术可以化静态为动态,化枯燥为有趣,化浅表为深度,让学生的科学探究充满乐
《鱼》一课涵盖的学习内容较多,教学时,我把重点放在培养学生的实验设计能力上。  首先,我用课件向学生展示生活中常见的鱼导入新课,让学生认识各种各样的鱼。接着,我给各小组准备了一个玻璃鱼缸、水和常见的鲫鱼,让学生观察鲫鱼的外形特点。在学生充分认识了鱼的外形特点之后,我出示课件,让学生正确认识鱼的胸鳍、腹鳍、臀鳍、尾鳍、背鳍。  当学生沉浸在观察的乐趣之中时,我趁机提出一个问题:看着这些在水中游来游去
科学概念的形成通常以对事物或现象充分观察为基础,通过分析、比较等思维活动概括出事物的本质特征。小学生建构科学概念的过程,需要感性认识和理性分析共同参与。小學生以形象思维为主,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中要从显性的现象入手,引导他们通过观察与体验,获得必要的感性经验之后,再进行理性分析,建构科学概念。  当前课堂中,许多教师存在重理性、轻感性的倾向,这导致学生建构的科学概念未能有效融入认知体系,成为根基不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