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验式美术教学

来源 :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wd200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美术教师是培养学生认识美、创造美的。美术课为学生树立审美观念、培养审美能力打开了一扇门。美术课程寓教于乐的愉悦性,是其他课程所不能取代的。
  杨景芝教学观逐渐被认同
  在内蒙古自治区赤峰市阿鲁科尔沁旗小学,美术教师吴红霞正在上课:“一位贵妇曾对马蒂斯画的一个女人提出质疑,认为画中的手臂不合比例。马蒂斯回答:‘夫人,你看到的不是一个女人,而是一幅画。’”学生们听了哈哈大笑。吴红霞接着说:“所以,同学们不要担心自己画的像不像,只要尽力去用画笔去表达自己心中所想就是成功。”
  吴红霞的意思是,贵妇人认为画得真实才好,多数教师和学生在美术课上也走入了这样一个误区。这种思路严重压制了学生的想象力、创造力。在她看来,美术课首先是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画画的技巧则是在具备了审美能力之后,再慢慢培养的。过去的美术课,教学思路多是忽视审美能力,只要求学生画出形似的作品。在新一代美术教师看来,这种美术成绩评定方法是极不合理的。美术课应该既重视知识与技能的学习,又重视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养成。吴红霞是这样上美术欣赏课的:课前给学生充分的预习时间,引导学生收集与欣赏内容相关的资料,特别是作品产生的背景,让学生有备而“赏”,缩短学生与欣赏内容的距离,产生欣赏的直接兴趣;在出示欣赏作品后,用思考题的形式引导学生观察画面,可以从色彩、线条、给人的情绪上去细致地体味;让学生仔细“读画”几分钟后再请学生说说对作品初步的感觉;对于欣赏中出现的一些问题,必要时采用小组合作的形式进行评议,以发挥学生的自主性,并为班级交流欣赏成果做准备。养成了这样的欣赏习惯后,美术课上学生就能自主参与、自主发展了。
  从欣赏入手,而不是从绘画技巧入手;从自由表现入手,而不是从一笔一划入手。吴红霞的美术课成了孩子们的乐园。尽管有些人画得熟练一些,有些人画得生疏一些,这是孩子们手臂运笔能力的差异。而其共同的本质是,他们都在内心深处探索自己对美的认知,并尝试描摹。
  吴红霞的这种教学观,并不是她自己独创的。从1986年以来,中国美术教育界就有人推广这种崇尚儿童创造力的美术教学法。这个人叫做杨景芝。这种观点,近年来在中小学美术教学一线人士中获得越来越多的认同。
  保护“儿童原生态绘画”
  杨景芝现任教育部艺术教育委员会委员、中国少儿造型艺术学会名誉会长、中国美术出版总社《中国中小学美术》副主编。著有《中国当代儿童绘画解析与教程》《美术教育与人的发展》《儿童绘画心理与教育》《从直觉到理性——青少年艺术发展中的转型教育》等。美术教学界最为称道的,就是她敢于对美术教育理论提出自己的见解。她认为儿童的写实能力不是9岁才具备,有的孩子在六七岁就可以写生。她认为儿童写生教学与美术专业教学不同,儿童写生主要依靠直觉,并不需要讲过多的知识束缚他们。只要认真启发,帮助儿童分析对象特征,激发儿童的表现欲望,增强他们的自信心,儿童就能自己大胆果断地画并迅速提高能力。因此,不要用成人的认识教他怎样画,而应引导他们学会自己去表现。她根据儿童的不同年龄,针对不同心理发展阶段进行了教学实验,从而取得了对儿童造型能力发展规律的认识。
  她说:“儿童10岁以前,每个年龄段都有自己的特点。要给他自信,让他学会创造性地画。成人过多的干预,反而会压制他们的创造能力。绘画不是只有先练好基本功才能搞创作。造型基础与绘画创作应同时进行。”这种美术教育观点,和多年来传统的儿童美术教育观存在差异。传统教学法的好处是儿童绘画技能提高比较大,不足之处是教学中模仿成人绘画现象太多。杨景芝强调应保护“儿童原生态绘画”,让儿童通过自己的生活体验发现美并表现出来。现在大部分幼儿园的孩子们画的画都像卡通画、简笔画。教学仍以模仿为主,则不利于孩子的成长。
  杨景芝认为,儿童绘画不能仅用“像”或“不像”来评价。她评价儿童画的标准第一是看神韵,第二是看意境。她认为,儿童绘画只要画面具有美感就有欣赏价值。这是很多著名画家向儿童绘画学习的原因所在。第三是画的寓意,南京青奥会举办的青少年儿童绘画大赛上,有一幅名为《真正的冠军》的作品是澳大利亚一个12岁的孩子创作的,画的是游泳比赛的冠亚军选手隔着赛道的绳子拉着手互相祝贺,表现了友谊第一、比赛第二的深刻寓意。第四是画面情趣是否符合儿童年龄特征。当前,市场经济的流行文化包围着孩子们,很多孩子画卡通画美少女,膜拜世俗趣味的形象。这对他们的成长很不利。杨老师主张,从一开始就打开孩子审美的视野。高雅艺术之所以高雅,不是因为有什么地方高高在上,而是因为视野开阔,体现真实。在美术教育的基础阶段,审美能力比绘画技法更重要。
  美术教学应“忽视分数”
  在中小学美术教学中,一个普遍现象是儿童11岁后进入绘画的低谷期,不再有创造能力。杨景芝认为,这是教育方式出了问题,不是孩子自身有问题。孩子到了11岁以后,能够自主评价做事的成败。如果不能获得成功,孩子的学习兴趣会陡然下降。这要杜绝以分数为中心的教学模式。应让孩子明白,爱好可以变成特长,即使他们长大不学美术专业,绘画对他们的发展也十分有利。杨景芸举例说,她教过的一个女孩,考入了香港科技大学。女孩在口试时拿着自己的画用英语讲数学与艺术的关系,让考官大为赞赏。入学后,她被同学选为宣传部长,用自己的一技之长为大家服务,搞宣传出壁报,很受欢迎。她说:“美术教育在人的观察力、记忆力、想象力、创造力和实践能力等发展方面十分有利。同时,绘画又是一种视觉情感表达,对人的情商发展大有裨益。再者,美术教育对人的修养和品格的形成也很有帮助,比如专注力、坚持力和抗压能力的培养……所以说儿童美术教育的目的是培养高素质高品格人才,而不仅仅是让孩子们学得一技之长。”
  武汉画院副院长江中潮支持这种说法,他说:“我们每时每刻都在审美。只有善于发现生活的美,才能懂得生活的意义。生活是最好的老师,蕴藏着丰富的文化观、民族观、世界观。懂生活会让我们在绘画创造得到灵感。学美术,和学习其他学科不矛盾,而是有关联的。如果一个物理学家同时是一位画家,那么他会怎样描绘宏观宇宙和微观宇宙中的自然规律在物体上的作用力?这种超现实体验的描绘,肯定与一个不懂物理学的画家完全不同。”   经常参加青少年绘画活动,与家长和小孩交流,江中潮渐渐生出一些担忧。“小孩与大人不同。他们在绘画上,应该勇于展示自己的弱点,才会有所创造,即‘不破不立’。”江中潮说,现在有些小孩,模仿能力太强,画得近乎完美,殊不知却抹杀了他们的丰富创造力。在儿童美术培训班上,有位儿童将太阳画成黑色的。老师没有批评孩子,而是对孩子进行鼓励,但家长却在一旁唠叨,“你怎么能将太阳画成黑色呢?”江中潮说,这个家长的言行,可能带来严重后果,直接毁了孩子的无穷创造力。一些家长热衷让小孩在比赛中获奖,希望小孩在第一次获奖后,又能第二次获奖。说穿了,有些获奖其实是为了维护家长的虚荣心,而忽视小孩成长过程中必须经历的“弱点”呈现,忽视小孩长远发展的潜能,有些荣誉甚至会毁了孩子一生。那现实生活中的绘画比赛,总得有个结果吧?江中潮认为,青少年参加各种美术绘画比赛,无可厚非。他建议在评奖时统一设置优秀奖,而不要分出一、二、三等奖。这样能鼓励孩子坚持自己的风格。新的教学方式,在中小学中正慢慢多起来。
  普及体验式教学
  5月20日,一堂生动的美术课在湖北省武汉市中山大道529号一栋8层高大楼前上演。武汉市29中和红旗村小学的50多名中小学生,将雪白的围墙当成画纸,这儿一组、那儿一群。或奋笔疾画、或低头沉思、或窃窃私语、或互相指点……地铁、花草树木、踢足球的小朋友……两小时后,一幅幅生动的艺术水彩画,在长达近百米的墙上绽放,美轮美奂,让路人赏心悦目。这样的美术课不仅培养了学生的绘画技巧,还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兴趣,也给城市文化增添了光彩。
  在湖北,室外美术课正进入很多城市的中小学。在丹江口市,丹赵路中学美术课堂改在室外,让学生用自己手中的画笔描绘美丽的校园春色。一位学生这样描述室外美术课:“我们拓宽了视野,课堂变得丰富多彩,也引人入胜了。”据美术老师介绍,室外课能够让学生更加贴近大自然,相对于在室内上课更自由,提高了学习兴趣。教材上的固定素材,限制学生的思维,室外课,为孩子绘画创作提供了丰富的素材,也更能放飞学生的想象力,同时增强了学生的环保意识。
  2月17日,四川省泸州市叙永县全县普降大雪,部分地区的积雪近10厘米。对于叙永县摩尼镇中心校的孩子们来说,在雪地上美术课让他们创意无限。摩尼镇中心校美术老师丁敏介绍:一般来讲,下雪时应尽量让孩子们呆在教室内,但看着孩子们望着窗外那跃跃欲试的神情,她觉得把美术课搬到雪地或许是一个不错的选择。开展此类创意美术课能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动手能力,学生的积极性很高,让孩子们在玩耍中学习,效果非常好。
  江苏省泗洪县青阳小学教师陈云介绍说,在户外上美术课,是越来越普及的一种体验式教学。体验式学习是影响学习者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重要活动,正成为小学生学习美术的主要方式。学生通过实践来认识事物,在亲身经历的学习与探究活动中获得情绪感受,融入自身的经验中,并对原有经验发生影响。陈云尝试把美术、书法、手工一起融入“六一”“美在身边”学校主题活动。活动趣味性强,由现场书画表演、水果拼盘、各种媒材拼贴、收藏展示等9个项目组成的大美术课,成了新课标下进行的体验性的教学尝试。
其他文献
熊丙奇在2015年10月19日《北京青年报》撰文指出:对于教育问题,不能只发表情绪化的意见,而必须直面现实问题。在笔者看来,我国要重视教育与就业公平,给农村学生创造公平环境,但如果维持现在的教育体制,就解决不了农村大学生“贫二代”问题。要解决这一问题,首先,应该取消高等教育的身份、等级,不能制造出重点大学与普通高校的差距。这样,所有大学都值得学生选择,上大学也就不再盯着所谓的重点大学。在我国,很多
安徽省濉溪县任集中心学校于2007年成立,其前身是濉溪县任集初级中学,始建于1967年。在多年办学历程中,学校坚持以“改革强校、质量立校、科研兴校”的办学理念,秉承“为了一切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一切为了学生”的教育思想,努力追求“打造和谐教育、构建人文校园”的奋斗目标,倡导坚持科学发展与人性化管理相结合的管理宗旨,关爱尊重每一个学生,以各种活动为载体,使学生综合素质得以全面提升,教育教学质量稳步
有时候,解读一所学校比解读一个人的灵魂还难,辽宁省本溪市群力小学就是这样一所学校。学校座落于辽宁省东部的一座美丽的城市——本溪,这是一座生长煤铁资源的城市,还是一座生长神奇山水的城市,更是一座生长教育精神的城市。多年以来,该市的教育始终都能以敏锐的触觉去感应时代的脉搏,其教育从业者更是以理性而又不缺乏激情的神圣使命,完成着一次又一次的自身超越。  群力小学便是这样的一个缩影。学校创建于1958年,
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中国就业培训技术指导中心日前宣布,今年将新增设食品安全信息员、食品安全协管员、蒙特梭利教育培训师、贵宾服务师、亚健康管理师、儿童健康管理师6种新职业证书。
教育部、公安部日前联合印发《关于加强中小学幼儿园消防安全管理工作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意见》要求,中小学、幼儿园应当依法建立并落实逐级消防安全责任制,每日组织开展防火巡查,重点场所在使用期间应当至少每两小时巡查一次。  《意见》要求,中小学、幼儿园应当依法建立并落实逐级消防安全责任制,每日组织开展防火巡查,重點场所在使用期间应当至少每两小时巡查一次。教育行政部门要依法履行对学校消防安全工
新高考政策出来之后,教师需要从传统的教学方式转变过来,因此,教师的课堂变革就显的至关重要。传统的教师是“传道授业解惑”。而如今的教师,在上课之前常常是“编剧”;在课堂中是“导演”,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演;课后,教师要做评委,评价学生的学习。所以,在这过程中,学生成为主动学习的主体,教师成为学习的“编导”。正因为如此,教师可以借助课堂合作探究学习来组织教学,发挥探究式学习的作用,充分挖掘学生的自主学习
语文教学,能使学生养成阅读理解与表达交流等多方面能力,能提高学生的精神素养和科学素养,对学生的全面发展有着重要作用。然而,当今社会的功利性应试教育,使语文也沦为追求分数的学科,逐渐陷入“教师可教可不教,学生可学可不学”的尴尬境地。  阅读教学是语文教学中的重要版块。拓展高中语文阅读教学的广度,增加阅读教学的深度和厚度,为学生搭建好个性化与社会化的平台,为以后的学习与社会生活作好铺垫,是高中新课程改
“从小惯,长大管”的家教要不得  博主:薛 涌  给孩子留下充分的成长空间,尊重孩子的心理需要,并不意味着毫无原则地放任娇惯。有家长说:“我并非让孩子达到我的什么期望,但孩子养成了难以容忍的坏毛病——比如沉溺于网络——不强制不行!”  孩子陷于网络、手机而不能自拔,是笔者所带学生中最普遍的现象。这些东西对有些孩子来说,如同毒瘾一样戒不了,最终严重影响到学业,乃至高中毕业呆在家里无所事事。甚至有些学
2014年10月6日,武汉市小学六年级3500多名学生在全市35个考点,同时参加了一场“语数外”三科大联考。此前,武汉官方的“小升初”统一招生考试已经被取消12年。值得注意的是,教育部在2014年发布的基础教育1号文件就是《关于进一步做好小学升入初中免试就近入学工作的实施意见》。在全国各省市自治区积极落实推进小升初免试就近入学的时候,这场民间的“小升初”联考投射出了不同的意向。  民间联考的背后 
一、项目准备期测评  项目准备期测评的目的在于明确学生完成项目的可能性和可行性,便于在后面的项目实施过程中可以灵活地调整项目的时间线和针对具体的学生或者小组进行指导。项目准备期测评可分为学生基础知识的测评和基础能力的测评两个模块。  1.学生基础知识测评。  学生基础知识测评的目的在于调查学生关于项目本身的知识背景,有多种测评方案可供选择。比较有代表性的方法有快速试题测评法、五分钟知识检查法、练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