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曲好唱口常开:初中音乐唱歌教学随

来源 :成才之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kyy248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唱歌教学是中小学音乐教学的重要内容,有着其独特的重要意义。它不仅是对学生音乐感受力和唱歌基本能力的培养,而且对学生浸润美的熏陶、提高艺术素养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唱歌教学也是音乐教学中最简便、最普及、最生动的一种教学形式,是适合所有学校的音乐教学方式。
   但是,随着课改的层层深入,我们的音乐教学中不可避免地出现了一些新问题。在许多的唱歌教学活动中,教师大量地运用了包括多媒体教学课件在内的辅助手段去启发学生的情感,加强了学唱歌曲的感受和体验,却很少看到对学生“声音”的表现要求,更少看到老师结合歌曲表现需要去启发学生学习一点唱歌知识和技能。丢掉了传统的好的歌唱方法,忽略唱歌习惯的养成和歌曲情感的表达。我们常听到这样的演唱:声音粗杂不纯净,中低音大喊大叫,到了高音叫不出来,无气息不自然等等。所以,没有正确的歌唱方法和技能难以唱出自然优美的歌声,情再怎么努力也带不出好的声来,那么声就不能和情并茂了。这就成了“小曲好唱口难开”了。
   唱歌教学的内容和方法,要注重传统的继承和发展。传统之所以成为传统,那是前人教学实践和创新的总结,是唱歌教学发展历程中的一笔宝贵财富和资源。在当代的音乐教学中,应注重取其精华而用之。传统的唱歌教学过于重视音乐专业知识、技能、技巧的达成,在教学理念和方法手段上没有以人为本,忽视了学生学习兴趣的激发和创新精神的培养,忽视了学生享受音乐的愉悦性和美化其人生的需求。因此,必须降低音乐学习的专业难度,改变思想观念,提高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增强音乐的感染力和愉悦性,并恰当教授音乐知识、技能、技巧来达到目标。《音乐新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音乐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学习,应有机地渗透在音乐艺术的审美体验之中。引导学生走进音乐,正确处理好学生兴趣和知识技能的关系,把歌唱技能的训练融合于歌唱教學的过程中,在感受和实践的过程中“潜移默化”地运用、掌握和理解。作为老师,对唱歌教学的定位要准确,根据当前学生实际,要侧重于养成良好的唱歌习惯和唱歌的基本方法,注意清晰地吐字,自然地发声,唱准旋律,最终达到发自内心的、有情感地歌唱。笔者从教二十余年,在实践中探索和思考,有了一些心得。
   一、系统规范的发声训练是必要的
   《音乐课程标准》中对中学生唱歌教学的要求是:能用和谐统一的声音唱好歌曲,重视加强合唱教学,使学生感受多声部音乐的丰富表现力。从这一课程标准我们可以看出,要学生达到此要求而不进行有系统的、较为规范的发声练习,是不可能实现的。初中学生正处于变声期,如果不对学生进行系统规范的发声训练,他们唱歌时有的就会大声地喊唱,有的喜欢压着嗓子轻声哼唱;到了稍高的音区少数学生会运用假声唱上去,但是缺乏一定的力度与共鸣,而有的就用低八度演唱。再加上没有气息的支持,学生们经常乱换气,发出来的声音苍白、干涩。进行规范系统的科学发声练习,首先就是要努力解决学生歌唱时容易出现的这些毛病。好的歌唱教学方法,就是在整个声区之内,能够把声音发展得音色良好且均匀一致;声音训练的基本要求就是良好的气息、音质,统一的声区、音色以及有一定的力度和灵活性。当然,我们不是培养歌唱家,但是让学生在歌唱时有一定的气息支持和共鸣,有较统一的音区、音色和力度,较宽的音域等,对中学生来说,通过一段时间的训练也是不难达到的,这也才能达到《音乐课程标准》对歌唱教学的要求。
   《新课标》的最大理念是以审美为核心,它自始至终地贯穿于音乐教育教学中。审美教育从本质上讲是一种情感教育。学唱歌曲的过程是学生情感体验的过程,优美的歌声对学生体验作品表达的情感及审美能力的提高有很大的促进作用。试想,如果学生掌握了基本的发声知识和技能,长音能够平稳圆润,高音能够高而不虚,那么,学生们一定能在自己美妙、纯净的歌声中更好地感受音乐的美,从中得到熏陶、感染、净化感情。因此,我认为,进行规范、系统的发声训练是学生唱好歌曲的基础,也是我们实现以审美教育为核心的教学理念的有效途径。
   二、对歌词进行巧妙的说读训练是练好声音的捷径
   有位歌唱家曾说过:“好的说话就已经获得了一半好的歌唱。”这些歌唱家都非常强调正确的说话对发声训练有重要的促进作用。训练中,学生在气息的支持下比较洪亮而又自然地说话,比单纯对他们进行发声训练要容易得多。因此,我们可以在说读歌词上进行练习,时间稍长以后再引导学生往胸口叹着气说话或朗诵,接近于一种吟唱式的朗诵,再把这种朗诵时的气息和共鸣引用到唱歌中去。这样,学生容易找到气息与声音的结合、真声与假声的结合,逐渐地就能运用混声演唱,音区也可以得到统一。
   在进行发声训练的过程中,我们首先要合理安排时间,每次三五分钟,看实际情况而定,避免疲劳损伤学生声带,也避免单调枯燥。其次要注意方式方法,不要程式化地练习某条练声曲,而要结合所学的歌曲,灵活设计练声曲,使唱歌技巧的训练贯穿于唱歌教学过程之中。比如我在教授《黄河少年》时,利用船工号子的对答,跟学生一起进行短小的发声练习。再比如学习歌曲《同一首歌》时,第一部分连音轻声哼鸣,第二部分用LA模唱等等,既熟悉了歌曲,也起到了练声的作用。第三,要持之以恒。声音训练不是短时能收效的,需要长期的坚持和努力。只有长期的积累,学生的歌唱能力才能真正得到提高。
   笔者认为,对于歌唱方法和技能的教学及各种音乐实践活动的开展,都要把握一个“度”。歌唱教学有其特殊性,在教学时要遵循一定的规律。音乐教育家科达伊指出:“有了唱歌的基础,更高层次的音乐教育就能得以发展。只有人声——这个人们生而有之的而且是最优美的乐器,才能使音乐文化是属于每个人的沃土。”我想,只要我们每个老师都能重视,加快歌唱教学的创新步伐,就能提高教师的唱歌教学水平,从而使每个学生从歌唱中感到快乐,获得发展,让学生们都能够用心灵去歌唱,让美妙的歌声成为每一个学生一生中“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宝贵源泉,那么,就是“小曲好唱口常开”了。
  
   (溧阳市实验初级中学音乐组)
其他文献
职高美术色彩是一门必考的科目,近年来就色彩的风格及表现也一直受人争论。学生在学习中很迷茫,到底怎样的风格才适合高考?怎样才能让学生在考试中取得更高的分数?我认为,印象画法就是有效取得高分的绘画方法之一。   印象是客观形象与主观心灵的融合而带有某种意蕴与情调的东西,它是画家主观的意念、情感、创作手法和客观的事物,包括一切人、景、物等形象的统一体,也就是“象”和“意”的融合。   印象色彩是绘画
《新课程标准》指出:“要积极开发并利用校内外各种资源,让学生通过实践,增强探究和创新意识,学习科学研究的方法,发展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增进学校与社会的密切联系,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为此,笔者指导五年级的学生对马家柚进行了探秘,实现了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教学时空向自然环境、生活领域和社会领域的拓展,引领学生从课堂走向了自然,走向了社会,走向了生活。  本着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以自主探究为核心,以实践活
情感是美育中最重要的因素,它像一团火,使师生心灵燃起熊熊火焰,它像一道闪电,使教学走上美的境界。  在语文教材中,绝大多数是文学作品。马克思说:“文艺是依据美的法则创造的。”语文教材是时代和生活的浓缩,它为我们展示了一个令人心动神摇的情感世界,在这个世界里,我们无时无刻不感受到美的存在:《好雪片片》中外表污秽但心地善良的流浪老人让我们感受到人心深处的善意之美;《百合花》中的新媳妇、《孔雀东南飞》中
为了让孩子早入学,58.5%的受访家长周围多有托关系早入校的行为,45.3%的受访家长表示修改出生日期的现象常见,33.6%的受访家长则直言有提前剖腹产的情况。  家在湖北武汉的杨文喻是2016年生宝宝的。“我的预产期本是9月3日,但这正好在入学截止日期后了,于是我就在8月30日那天做了剖腹产。”这样,按当地的规定,杨文喻的宝宝就可以早一年入学。  人们希望孩子入学年龄是大是小?57.4%的受访家
中学文言文教学似乎正在走进一个怪圈:教师只向学生讲解翻译,学生只管记忆翻译,没有互动,没有激情。而这种文言文教学模式既不能提高学生的语文水平,也不能培养他们的审美情趣。那么,如何培养学生对文言文的兴趣呢?我认为可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一、讲述故事引发学生兴趣   大凡故事,有情节、有人物,能短时间抓住听众的心理。现代初中学生好奇心、求知欲强,对未知领域的东西感兴趣。例如,三顾茅庐、白帝托孤是
第六讲形象思维及其妙用(二)    形象(直感)思维规律是以显意识为主、潜意识为辅的思维规律。它通过感觉和知觉形成表象,然后经由联想和想象对表象进行加工,匹配和整合后再造新形象的认知思维。在创新形象过程中要有一定的潜意识形象相辅助,还要有一定的想象之功能。  一、形象思维的特征  1. 形象性  形象思维是由形象来反映和把握对象,通过拟定方案,绘制蓝图,以指导实践的活动的。在形象思维活动中,思维主
有一个人,挑着两筐茶壶去集市上卖。经过一个山坡时,几只茶壶从筐里掉出来,摔了个粉碎。他头也不回地向前走。这时,有人提醒:“喂,你的茶壶摔碎了,你还不快看看!”这人回答说:“既然已经碎了,看又有什么用呢?”   生活中,像他一样的实在不多。我们见到的,更多的是患得患失、斤斤计较,面对已经打碎的“茶壶”,叹息一番,后悔不已。结果,白白浪费了时间不说,甚至还因为分神,打碎更多的“茶壶”。   对人生
要成功,聪明不是最重要的,成功要素排名谱上聪明只占第五位。那么,排在聪明前面的四位又是什么呢?   第一,目标。你永远不可能按着一头不想喝水的牛去喝水,同样,你永远也不可能在你自己不热爱的领域,做出此生你所能做的最大成就。目标是欲望的表达,“要什么”从来就比“怎样做”更为重要。但是目标不是欲望。目标从来就具体,也往往给自己定了时限。换句话说,目标是具体化了的、有时间限制的目标。因而它既有欲望的感
唐代司空图曾举醋盐为喻:醋止于酸,盐止于咸,都缺乏酸咸之外的醇美之味。他认为好诗应有酸咸调和之后的“味外之旨”。(司空图《与李生论诗书》)按传统诗学,“味外之旨”是指诗的意象具体、生动、可感,又有深厚的蕴涵,所抒发的情感含而不露,只可意会不可言传,而这丰富而悠远的内涵,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解读,而且愈读愈有味。那么,诗怎样才能生成“味外之旨”呢?司空图只是提供了思路,尚未完全解决这个问题,较好地解决这
写作是语言输出的一种重要形式,在语言学习中,它与其他技能相辅相成,互相促进。英语写作水平的高低能充分体现英语学习者综合运用语言的能力。本文主要以一节写作公开课为例,改变以往的英语写作教学模式,将过程写作教学运用到英语写作教学中,精心设置教学环节,让学生通过不一样的学习体验,感受成功,提高写作兴趣,促进语言实际运用能力的提高。   一、教材分析   本节课的课题是:8A unit 4《Ma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