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小学阶段实施国际理解教育的途径

来源 :中国教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unr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我国进一步加大教育对外开放的政策步伐,国际理解教育成为使学生在全球化的世界环境中增强国家民族认同感、开阔全球视野和胸怀的重要手段。而对于国际理解教育实施主体的中小学来说,确定清晰的目标、制定持续连贯的内容体系、探索多样化的实施方法就显得十分重要。北京市东城区史家胡同小学(以下简称史家小学)以推进多年的国际交流与合作实践为依托,形成“实施教师培训”“创设实施空间”“举办主题活动”“开发校本课程”等多渠道的国际理解教育实施途径,或可为我国中小学相关实践提供些许参考。
  一、探索小学阶段国际理解教育实施途径的意义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1946年的第一届大会上提出“促进国际理解的教育” (Education for International Understanding)概念以来,世界各国都根据本国对国际理解教育的认识和功能定位,重新诠释国际理解教育概念并制定本土目标和内容。
  1.国家层面
  早在1983年,邓小平给景山小学的题词—“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中就显示出我国教育对外开放的发展方向。随着全球化的到来,使学生在纷繁复杂的国际形势中形成明确的爱国意识,并以此为基础能在国际舞台上发挥作用成为我国教育的新任务。这也是我国现阶段国际理解教育的重要使命所在。同时,国际理解教育是素质教育的有机组成部分,国家教育部颁布的《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2011年版)中,课程目标包括“尊重不同国家和人民的文化差异,初步具有开放的国际意识”的内容。而且,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也涉及“国际理解”素养,主要表现为个体对国际动态、多元文化、人类共同命运等方面的认知和关切。
  这说明,伴随着全球化脚步,国家从顶层设计上开始更多地关注国际理解教育领域,越来越开放、尊重和包容多元文化。那么,怎样的实施模式和途径才能够有效实现以上目标,是目前全国中小学国际理解教育不断探索的问题。
  2.学校层面
  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史家小学制定了国际化发展的办学目标,在学校的“十二五”发展规划中,“国际化和谐发展项目”被列为学校发展的金牌项目。
  3.学生层面
  在信息时代,小学生从网络、电视等媒体上获得的信息量增加,如果不加引导,纷繁复杂的文化现象会成为学生树立正确价值观的阻碍。在小学开展国际理解教育有利于培养小学生对本民族文化的认同感,能够让小学生通过了解别国,学习与其他国家人们交往的技能、行为规范,建立人类共同的基本价值观。
  二、实施国际理解教育的途径探索
  为推动国际理解教育的顺利进行,学校从实施主体培养、文化空间创设、国际活动开展、课程开发实践等多种渠道展开研究及实践。
  (一)多渠道培养教师国际理解素养
  在发展国际理解教育的过程中,教师的个性和态度至关重要,这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国际理解教育是否能达到目的。如果教师自身对国际理解教育的理解不够透彻,就不能对学生参与国际理解教育课程进行正确引导。
  首先,要拓宽教师的全球视野。学校为教师提供大量出国访学的机会,近五年内派出近170名教师赴美国、加拿大等国家进行教育交流,教师获得的大量直观跨文化体验间接促进了学生国际理解能力的提升。
  其次,让教师参与国际理解教育培训。学校与北京师范大学比较教育学院签署项目合作,组织教师参加国际理解课程开发通识培训,以及课程开发专题培训与指导,选派教师参加北京师范大学比较教育学院中日国际理解课程研讨会,以及赴日本参加国际理解课程研发研
  讨会。
  再次,组织国际学术交流活动。学校发挥引领作用,主动创设国际理解教育发展空间,依托史家小学倡议组建的“国际理解教育社区”,组织本校教师与美国、法国等国家的友好校教师多次进行教育教学研讨。
  最后,重视教科研活动。在教科研方面,学校开展了国际理解教育方面的科学研究,申报了市级课题,本校教师也撰写过多篇论文并发表。
  (二)多层次创设国际理解教育学习空间
  学校以“无边界课程”承载教育的方法、方式、方向,“打破课堂边界、打破地理边界、打破线上线下边界”,为学生的成长提供更为广阔的“空间维度”。
  1.创设校内国际理解教育空间—史家书院、国际化走廊
  充满中国传统书院特色的“史家书院”是中外学生开展国际理解教育活动的重要场所。在对友好校学生的调查中,我们发现,书院的环境能够使他们直观地理解中国文化,是受他们喜欢的学习空间。同时,我们打造学校国际化走廊,将史家小学国际理解教育的理念融入其中,展示学校与世界五大洲友好校交往历史和学生国际活动照片,使学生了解学校国际化发展的历史。
  2.创设校外国际理解教育空间—史家胡同博物馆、国家博物馆
  学校的“无边界课程”理念鼓励多渠道整合教学资源。学生将史家胡同博物馆作为中英文小講解的实践基地,向外国友人介绍“我们的史家胡同”,增加对本地民俗文化的理解。
  结合学校的国博课程,我们在国家博物馆研究开发“中国汉字的起源”等适合中外学生共同学习的国际理解课程,由本校教师和国博教师联合授课,使学生在欣赏文物、动手制作中感受中国五千年博大精深的文化。
  3.创设网络国际教育空间—“国际教育社区”
  为了给更多的学生创造与各国学生实际交流的机会,学校于2014年向五大洲所有友好校发出邀请,建立“国际教育社区”,以相同主题同步开展活动,将活动成果汇集成电子作品集放在App Store上,方便各国学生下载观看,增进对不同国家和文化的了解。
  (三)多样化开展国际理解教育活动
  国宾欢迎仪式活动。国宾欢迎仪式活动是国宾访问最重要的礼仪活动之一。学校从20世纪五六十年代起就接受国家任务,为多国访华领导人献花。在本课题研究开始后,学校把国宾欢迎仪式活动纳入到国际化交流与活动体系中来,既从政治层面、外交层面重视此类活动,同时也作为对学生进行国际化礼宾教育、外交教育的重要机会。   “走进大使馆”活动。学校地处北京市东城区,距离使馆区较近,通过充分调动社会资源与家长资源,在课题研究期间,我们为学生搭建平台,走进多个使馆及国际组织,让学生化身“小外交官”身临其境地体验异国风情、感受外交文化,展示自身才艺。
  “外交官讲故事”系列活动。为惠及更多学生参与到高质量的国际交流与合作活动中来,学校开展了“外交官讲故事”活动,把外交官请进史家校园,讲解各国风土人情。同时,学生也作为“小老师”,化身“小外交官”弘扬中国传统文化,既拓宽了师生的国际视野,同时也为中外友好做出了贡献。
  国际友好校交流活动。在国际交流活动中与外国同龄人的交往可以让学生更直观地体会中外文化的差异,激发学生的学习、交往兴趣。史家小学通过缔结国际友好校的方式,近1573人次与20余所友好校深入开展不同校级交流活动。
  国际艺体与科技参赛活动。2012年至2017年,学校学生500余人次赴斯洛伐克、德国等十多个国家参加国际比赛、演出及交流活动。学生在这些活动中提高了专业水平,增加了对本国文化的认同感与对他国文化的尊重。
  (四)多角度开发国际理解校本课程体系
  在专家指导下,学校开展了国际理解课程的研究,创建了小学生国际理解课程框架。
  1.课程目标
  理解教育课程总目标是“立足中国,胸怀世界,和谐共生”。这一总目标的确定基于对史家小学近七十年的国际化活动的深入了解与研究。史家小学几十年来始终以“秉承中华五千年文化、携手世界五大洲文明”为追求, 确定了“立足本土,放眼世界”的国际化活动基本原则。此外,2016年年底颁布的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也是我们确定目标的重要依据,“社会参与—责任担当”这一部分明确提出了学生在处理与社会、国家、国际等关系方面所要形成的情感态度、价值取向和行为方式,具体包括社会责任、国家认同、国际理解等基本要点。这恰恰与我们开展国际理解教育的目的契合,我们的教育不是泛泛了解世界各国的风景、习俗等,而是在自我认同的基础上,积极主动地敞开心扉,了解、接受不同的文化,以这样的认识问题和思考问题的方式,促进和谐共生。
  2.课程框架
  基于“立足中国,胸怀世界,和谐共生”的总目标,我们选择了“文化理解”“国家认同”“全球责任”这三大领域。经过对教师和学生的访谈、观察,结合学校师生特点,确定了“文化多样”“本民族认同”“国家中的家乡”“世界中的国家”“我与家乡、国家与世界的联系”“尊重他人”“人类互相依存”“国际合作”“环境”“和平”“发展”等授课单元。
  我国国际理解教育的发展,尤其在基础教育领域的发展仍处于起步阶段。国际理解教育并不属于单一学科,而是一种教育理念。联合国虽然致力于在世界范围内传播国际理解教育理念,但很少对教育内容进行具体、系统的梳理,这说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希望各国根据本国国情及对国际理解教育的认识,找到适合于本国的教育模式。同样,中国幅员辽阔,各个地区的教育资源不同,人文风俗也有差异,如何结合本地区情况,在本校特点的基础上发展国际理解教育,是一线教育工作者最应该思考的问题。
  本文系北京市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2012年度一般课题“通过国际交流与合作培养小学生人文素养的行动研究”课题成果,课题编号DFB12093。
  责任编輯:肖佳晓
  xiaojx@zgjszz.cn
其他文献
已经出台的《纲要》为我们的教育勾画了宏伟的蓝图,如何把这幅蓝图变为现实,是我们广大教育工作者必须认真思考的一个问题。我们知道,任何一项教育改革的构想,最终都要靠教师在教育教学实践中落实与完善。《纲要》第十七章明确提出“教育大计,教师为本。有好的教师,才有好的教育。……严格教师资质,提升教师素质,努力造就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湛、结构合理、充满活力的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可谓切中肯綮。  教育,首先
“陌生化”理论源自俄国形式主义评论家什克洛夫斯基。该理论认为,文学艺术创作在内容与形式上违反人们习见的常情、常理、常事,同时在艺术上超越常境,才能给读者以感官的刺激或情感的震动。将该理论应用于中学语文教学,从教师“教”的角度而言,就是要求教师通过对那些看起来“一读就懂”的课文进行深入细致的研读,在新的视角、新的层面上发现超越于学生的浅层理解的新问题、新思考,并将这些问题与思考引入课堂教学之中,通过
作为新中国外国教育史学科的奠基者和开创者之一,吴式颖先生非常重视外国教育史学科的人才培养工作。吴先生教书育人,甘之若饴,言传身教,令人敬仰。先生在教学中倡导教学与研讨并行、学生学习与研究合一,引领学生在学习中研究,在研究中学习,带领学生感悟理解人类教育的历史。一、教学与研讨并行:先生教我们如何学习人类教育的历史  1973年11月,先生调入北京师范大学工作。1978年北京师范大学恢复招收研究生,先
我高一时的语文老师,姓梁,当年刚从师专毕业就给我们上语文课。他说语文不需教,全在个人悟——他写了个大大的“悟”字在黑板上:“我心,靠自己的心去领会理解。”在课上,他让我们自己走上讲台,讲解课文,划分段落,归纳中心思想,颇有改革气势。  梁老师的课讲得也跟别人不一样。比如,他讲《伐檀》是青年男女的爱情表达。《伐檀》起首三句是“坎坎伐檀兮,置之河之干兮,河水清且涟漪……”他说,大家想一想,如果是奴隶们
一、题型把脉    所谓半命题作文,就是限定一半的内容,留出一半的内容由学生填写的作文形式。由于它处在“命”与“非命”,“限制”与“非限制”之间,考生对题目还具有“一半”,甚至是“一多半”的自主选择权,所以考生自主发挥、自由驰骋的空间还相当大。对于考生来说,这种命题形式比全命题作文的灵活度要大得多,从本质上说它只限定了一个写作范围,而把选材、立意、组织、结构的自由留给了考生。如“假如我是_____
师:中国幅员辽阔,美景颇多,而且每一处名胜都与文人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譬如寒山寺、黄鹤楼,譬如白帝城。人们之所以不远万里苦苦寻觅而去,不过是因为萦绕于心头的那几句熟悉的诗文。庐山之所以名扬天下,也是因为在其山脚曾住过一位辞官归隐的文人——陶渊明。今天我们就来共同学习一首陶渊明于庐山脚下写就的诗歌《饮酒》。请同学们看一下大屏幕上展示的陶渊明的相关资料,哪位同学能给大家读一下?  生:(边看大屏幕边读
编者按:为了解和适应新课程高考要求,贯彻新课程高考考试大纲及考试说明精神,海南省教育厅发出通知,在全省高中学校高三年级举行2007年新课程高考调研测试,并请有关考试管理部门审核试题。现将该省语文调研测试题刊登如下。    注意事项:  1.本试卷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2.本试卷分试题和答题卡两部分。请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试卷上无效。    第Ⅰ卷阅读  甲 必考题    一、现
笔者多年参加高考阅卷的作文总复查,在高分作文尤其是满分作文的甄别和遴选过程中发现,不管命题形式如何,有一类佳作特别引人注意,我们姑且称之为文化作文。这类作文一般充满文化内涵,其特征是植根于文化的土壤,在经典的文学作品、经典的文化、经典的艺术中汲取营养,让作文的鲜花散发出文化的芬芳。记叙文在深刻剖析题意的基础上,应用经典艺术或经典成功人物的经历等构思情节,准确地表达文意。议论文也是应用经典文化或艺术
在中外历史上,曾先后涌现出大批卓越的教育家,如中国的孔子、墨子、孟子、董仲舒、朱熹、王阳明、蔡元培、陶行知等,欧美的苏格拉底、柏拉图、亚里士多德、夸美紐斯、卢梭、裴斯泰洛齐、赫尔巴特、杜威等。他们的人格激励着志士仁人献身教育事业,他们的思想拓展了一代又一代人认识教育问题的视野,他们的探索丰富了当代教育的实践。  为了帮助广大读者(特别是广大教育工作者)充分广泛地汲取著名教育家的思想和智慧,中国教育
学生作文的“假大空“现象由来已久,是一个比较常见的作文通病。为什么大家都注意到了这个弊端,但在学生的作文中还屡屡出现这样的情况呢?我们在责怪学生的同时,有没有想过教师或者命题部门的责任?由于高考对中学学科教学具有“指挥棒”的作用,高考作文又在各学科试题中所占分值最高,因而高考作文命题对高中作文教学的导向功能显得最为突出,可以说在某种程度上指挥着高中语文作文的教学方向。作文的功用一般体现在四个方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