刍议提升现阶段初中历史教学成效的策略

来源 :考试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chiao17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为更好地迎合21世纪教育改革,切实落实新课程标准的各项目标与要求,探索符合初中学生的学习能力与学习方式,在初中历史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更积极地运用创新型教学理念进行历史教学。创新教学理念对学生对知识的认知与掌握具有重大意义。有助于改善学生的厌学情况,提高学生提出问题、分析与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学生道德品质与个人情操的完善。
  关键词: 创新教学理念 初中历史课堂 教学方法
  引言
  随着社会经济与人文主义的飞速发展,社会对人才的要求越来越高,对教育的要求也越来越高,这样的社会现实情况促进教育的大范围改革。教育改革要求教师改变以往教学方式,不再采取灌输式的死板教育形式,创新教学理念应运而生。创新教学理念对教师与学生都具有重大意义,无论从知识讲授者还是知识接受者的角度看,创新教学理念都使学习变得轻松活跃起来,为我国教育事业增添一抹新的色彩。
  创新教学理念不同于传统的创新教学理念,它能使课堂变得积极主动,因此,在历史课堂中运用创新教学理念必须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不能盲目地实施与运用[1]。在此,笔者就如何创新教学理念,提升初中历史教学成效进行探讨。
  1.改变课前热身活动的方式
  要使授课变得与众不同,并且让学生高效地吸收,就必须改变以往的课前热身活动。例如,在历史课上,老师会让同学按照历史课文,按部就班地从历史事件的起因、时间、人物、事件、作用与意义一直讲下去,此授课方式无疑会让学生感到课堂枯燥与乏味。如运用情境教学,可以在课前播放历史故事视频,展示相关历史图片,使学生对于历史知识形成更加直观的认识与了解,减少历史与现实的距离感,从而更愿意听教师授课,更好地掌握历史知识,收到更好的课堂教学效果。如讲解世界近代史当中的鸦片战争时,可以播放一些历史影料或者相关纪录片《鸦片战争》,以此解释鸦片战争爆发的原因,清政府的腐败无能,以及英国殖民市场的扩张,等等。
  2.营造轻松愉快的教学氛围
  传统的教学方法往往比较严肃,某些学校要求学生上课手背后,不许讨论,认真听教师授课。这自有其道理,为了维持课堂秩序等。但创新教学不同,要提高教学成效就必须有相对宽松的课堂氛围,这样学生才能更好地配合教师进行历史教学,才能更好地表现自己,大胆积极参与。初中历史教师可以在每一节历史课上给学生留出五到十分钟的自由讨论时间,由学生随意表达自己的想法,互相交流。
  所谓创新教学理念,必然注重教学方法的创新。情境的创设是创新教学理念的重要体现,情境由教师的创设或教师引导学生一起创设[2]。对于不同教学内容,必须有不同情境相配合,没有一种情境能适用所有历史课堂。所以教师有责任根据当堂课的内容引导学生创设不同情境。如讲到昭君出塞时,就可以提问学生如果他们作为王昭君,是否愿意为了国家利益而远嫁他乡?这样可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使学生设身处地地思考问题,便于对知识的理解、掌握及灵活运用。
  3.肯定学生的主体地位
  课堂不仅是教师的课堂,更是学生的课堂。教师作为一名授课者,要具有引导学生活动的能力。课堂不只是展示教师风采的地方,而是教师辅助学生展示风采的地方。创新教学理念,就是要求教师具有这样的能力。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历史表演剧的编排与表演,这样不仅能使学生改变对历史课堂的认知,更能主动积极地记住应该掌握的历史知识,对于教师和学生而言,分别减轻了传授与接受的压力。
  4.教师授课语言多元化
  课堂的趣味性大部分在于教师的引导,若教师在授课过程中,语调平仄不分,面无表情,则学生接受知识的欲望也不会强烈,自然授课效果不佳。所以,在运用创新教学理念的过程中,教师应要求自己运用多元化的语言,使课堂趣味性升级。例如,近来流行的咆哮体、甄嬛体等,都可以通过教师的语言呈现在初中历史课堂上,运用学生、乐于接受的语言传授课程,无非是最便捷省力的事半功倍的办法。如说历史悠久、文化氛围浓重的时候,初中历史教师就可以说:“历史真真是极悠久的,纷繁的朝代兴替配上浓浓的人文气息,甚是让人沉醉其中。”以此吸引学生注意力,以更好的状态投入到历史学习中。
  5.恰当灵活地运用现代科学技术
  科学技术的高速发展为教育提供了更便捷与丰富的资源。新时代的教师应该具有与时俱进的精神,熟练掌握课堂上所有可能运用到的电子媒体设备。教师还要会运用网络资源为同学搜索和提供各种版本的教学资源,其中网络上的恶搞片断虽然不正统,但也能从侧面重现历史片段,使同学们留下深刻印象,不失为一种便捷的教育方式。
  6.课外教学多多益善
  只局限于教室内的课堂,创设再逼真的情境也达不到效果。所以,若让学生回到历史中,带领学生参观历史古迹或者有价值的博物馆,则能让学生在各种感观上感受历史,还原历史真相,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有助于学习生活中思考问题能力的形成。
  结语
  本文以创新教学理念,提高现阶段初中历史教学成效为题,对我国教师运用创新教学理念的重要性进行了阐述,并根据自己的历史教学经验提出改变课前热身活动的方式、肯定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师授课语言的多元化等运用创新教学理念的教学方法,并结合历史教学具体内容进行分析。希望广大初中历史教师可以重视创新教学理念的重要作用,并将其运用于实际教学活动中,提高初中历史教学成效。
  参考文献:
  [1]冯通.立足薄弱环节求突破,创新教育理念提质效——对当前初中历史教学现状的几点探究[J].考试周刊,2010,(51):157.
  [2]袁伟臣.浅论创新理念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的贯彻与应用[J].时代报告:学术版,2011,(8):64.
其他文献
要使信息技术课堂充满活力和生机,信息技术教师应考虑怎样才能使学生以最佳状态投入到学习中,怎样才能使学生得到真正的发展?这就要求信息技术教师用“心”设计信息技术课。老师是课堂教学的总导演和总设计师,如果老师能在充分认识和处理教材的基础上,从学生的需求和学习特点出发,运用一些谋略,拿出一些智慧,进行有效的教学设计,不但能使信息技术课堂张弛有度,还能让学生充满兴趣地投入学习并有所发展。信息技术课或许表面
本论文以1,4:3,6-二缩水-D-果糖和C12高碳糖为原料进行了一系列的硝化研究工作,通过发烟硝酸和浓硫酸混酸硝化合成了两个母体化合物1,4:3,6-二缩水-D-果糖-5-硝酸酯和1R-(2-异甘露醇基)-1,4:3,6-二缩水-D-果糖-5,5′-二硝酸酯,并对此硝化反应的工艺进行了研究。在通过Henry反应制备1R-(2-异甘露醇基)-1,4:3,6-二缩水-D-果糖-5,5′-二硝酸酯衍生
当前,高中信息技术教学中普遍存在高耗低效的现象,严重影响和制约信息技术教学的质量。改变这种状况,需要高中信息技术教师认真地查找分析原因,研究构建有效教学策略,解决高耗低效问题,提高信息技术教学的有效性。  1.以兴趣激发培养为先导,营造良好的信息技术教学氛围  在学生智力开发过程中,兴趣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在高中信息技术学习中,如果学生兴趣盎然,就会主动地学习、探索、实践,并在这一过程中产生愉快的学
摘 要: 本文通过研究,指出在初中思想政治教学中实施有效教学的策略,对于提高教学效率,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具有积极意义。  关键词: 新课改 初中政治教学 有效教学 教学策略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逐渐深入,有效教学问题成为课堂教学中教师和学生关注的重点。就初中思想政治教学而言,教师要能够在新课改理念的指导下,探索有效的教学方式,通过创新教学理念,创新教学教学实践,通过自己的教学引导,使学生能够有效学习政
新课程标准强调全面提高学生素质,促进每一位学生的发展,教师要注意在思想上全面把握改革思路,在实践中全面贯彻改革精神。中学思想政治课,是中学德育教育的重要阵地,也是培养学生良好的思想品德,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的主要渠道。我们必须注意改革和创新。  一、重视在课上留白  中国古代的绘画作品常常留下空白,让欣赏者驰骋想象,进行再创作活动。政治教学亦可借鉴这一手段,故留空白,让学生体会课文的内
摘 要: 素质教育的核心是培养学生的创新品质和创新思维,发展学生的创造力和实践能力。政治作为学生树立正确思想、学习政治文化、了解全球格局的一门学科,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与作用。但传统的中学政治教学模式僵化、缺乏活力,不利于老师的教学与学生的有效吸收,改革与创新势在必行。  关键词: 中学政治教学 教学改革 教学创新  素质教育已日益成为现代教育发展趋势,素质教育的核心是培养学生的创新品质和创新思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