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吟安一个字,拈断数茎须”

来源 :学生导报·高中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pring1976012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古诗词语言的鉴赏,主要是对作品中富有表现力的词语和句子进行鉴赏,因为,诗歌是语言的艺术。而富有表现力的词语和句子,多为动词、形容词、叠词等用得恰当、传神和精当,以及作品中所运用的一些独特的、能够增强语言表现力的手法。综观近年的考题,大体上有以下类型与设题形式:
  (一)鉴赏炼字
  炼字,即锤炼词语,是指诗人经过反复琢磨,从词汇宝库中挑选出最妥切、最精确、最形象生动的字、词来描摹事物或表情达意。古人作诗讲究炼字,这种题型是要求品味这些经锤炼的字、词的妙处。答题时不能把该字孤立起来谈,要放在句中,并结合全诗的意境情感来分析、鉴赏。
  第一,炼动词。如“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中的“潜”字拟人化,摹春雨来临时悄无声息、无影无踪的情态,颇具情趣,诱发人们对春雨的喜爱之情。“润”字传达神,准确而生动地写出了春雨滋润万物,静默无声的特点。
  第二,炼形容词。如“红杏枝头春意闹”中诗人这一“闹”字,用拟人手法,写出了春意盎然,热闹非凡的景象。
  第三,词性的改变。如形容词的使动用法,如:
  “流光容易把人抛,红了樱桃,绿了芭蕉。”(蒋捷)“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常建)“凤老莺雏,雨肥梅子”(周邦彦)
  还有名词的意动用法,如“粪土当年万户侯”。
  它们的共同点是:化腐朽为神奇,增强了诗词的表现力、感染力。
  第四,特殊词。如叠词:叠词作用不外两种,增强语言的韵律感或是起强调作用。如李清照《声声慢·寻寻觅觅》中“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王安石《元日》中“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还有拟声词,其作用是使诗文更生动形象,使人有身临其境之感。如李煜的《浪淘沙》“帘外雨潺潺,春意阑珊,罗衾不耐五更寒”。
  以及表颜色的词,其作用颜色一般表现心情,增强描写的色彩感和画面感,渲染气氛。如姜夔《扬州慢》中“過春风十里,尽荠麦青青”的句子,杜甫的《蜀相》中“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的句子等。
  即对诗词中用得精当的字加以品鉴、欣赏,说出该字“只字不移”的妙处。常见设题类型有:
  1.某联两句中各有一个字用得十分传神,请找出来,并说说这样写的好处。
  2.这首诗中某个字,你认为用得好不好?
  3.同一诗句在不同版本中某个字不同,你认为写得好不好?说明理由。
  4.某联或某句子中最生动传神的是什么字?试做说明。
  5.品味作品某字,并加以简要分析。
  【答题方法】
  1.解题流程
  句中含义(手法)+描述景象+表达效果,具体来说:
  ①精准解释该字在诗句中的意思。
  ②结合所在诗句,分析该字的表达作用。
  ③明确答题方向:A.有无修辞或描写手法,若有则指出其作用;B.对相关意象或意境的作用;C.对诗人感情表达所起到的作用。
  2.解题范式
  某一字在诗句中的意思是……它运用了……的修辞,写出了……的景象,表达了诗人……的思想感情。
  总之,诗歌中最具表现力的词往往是动词、副词、形容词、叠词、拟声词等,其中动词最有可能。分析找到的字、词的效果与妙处时,要从本义先作初步理解,然后结合语境鉴赏它产生了什么样的特别意味与作用。
  (二)鉴赏诗眼
  古人评诗时常用“诗眼”的说法,所谓“诗眼”即是指一句诗中最精炼传神的一个字。主要的设题形式如下:
  1.本首诗的诗眼是什么?请简要分析。
  2.你认为这首诗第三联两句中的“诗眼”分别是哪一个字?为什么?请结合全诗简要赏析。
  3.某联或某句子中最生动传神的是什么字?为什么?
  4.有人说某字是全诗的诗眼,你同意这样的看法吗?说说你的理解。
  【答题方法】
  1.解题流程
  指出诗眼+对主旨/意境/结构的作用+表述效果或情感。具体方法如下:
  ①先找准诗眼(字)。
  ②结合所在诗句,分析诗眼的表达作用。
  ③明确答题方向:A.该诗眼有无修辞或描写手法,若有则指出其作用;B.对相关意象或意境的作用;C.对诗人感情表达的作用。
  2.解题范式
  诗眼……在诗句中的意思是……它运用了……的修辞,写出了……的景象,表达了诗人……的思想感情。
  (三)鉴赏词句
  就是对诗词中重要、关键的句子蕴涵的意义、思想情感等加以鉴赏、品析。近年的主打题型有:
  1.本诗最后两句的意思如何理解?寄寓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2.颔联中的“某某”和“某某”词的意思各是什么?这两句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答题方法】
  1.解题流程
  表层含义+深层含义+描述作用。具体方法如下:
  ①应准确找到诗句。
  ②结合所在诗句,分析诗句的表达作用。如诗句“……”是历来传诵的名句,请分析这一诗句为人们赞颂传诵的原因。
  ③明确答题方向:A.该诗句有无修辞或描写手法,若有则指出其作用;B.对相关意象或意境的作用;C.对诗人感情表达的作用。
  2.解题范式
  诗句……在诗中的意思是……它运用了……的修辞,写出了……的景象,表达了诗人……的思想感情。
  古人写诗讲究构思,往往一句诗就奠定了全诗的感情基调,表现全诗的思想,即所谓的炼句。鉴赏炼句,就是抓住诗歌中关键的句子进行品味,分析其在全诗的结构、表情达意、升华主旨等方面的作用。
  (四)鉴赏风格
  指的是鉴赏诗词的语言风格,包括语言特色、思想情感等方面。设置的主要题型有:   1.试分析本诗的语言特色。
  2.有人认为甲的诗风接近乙,请指出甲这首诗的风格特征,并作简要分析。
  3.请分析这首诗的语言风格。
  【答题方法】
  1.解题流程
  语言特色+具体体现+抒发感情。具体方法如下:
  ①先用若干形容词准确概括诗歌的语言特色;如:抑扬顿挫、音韵铿锵、清新自然、词约义丰、朴实无华、简练生动、明白晓畅、多用口语、委婉含蓄、雄浑豪放、笔调婉约、简洁洗练……
  ②用有关诗句具体分析这种特色及表达效果。
  ③写出这样的语言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感情。
  2.解题范式
  本诗在语言上……(写出特色或风格),通过对……的描写,写出了……(主要内容),表达了诗人的……思想感情。
  概言之,语言风格,是指诗人在长期的创作实践中逐渐形成的独特的语言艺术个性,是诗人的个人气质与诗歌美学观念在作品中的凝结,是具有恒定性的区别于其他诗人的艺术特色。
  【提点】
  综上,对于诗词语言的鉴赏,要在以下方面多加留意:
  解题总体思路方面:赏评对象+诗中体现+作用效果
  1.人事景物;2.技巧语言;3.内容观点。
  1.内容上:字词句篇;2.形式上:表现手法;3.主体上:作者考生。
  1.描绘画面,铺设环境,烘托气氛; 2.抒发感情,构筑意境,表达主题;3.使语言更形象,更鲜明,更生动,更蕴藉,更有感染力,富有节奏感,富有音韵美。
  答题基本逻辑模式:
  首句概说(结合诗句):是什么、写了什么。
  次句分析(手法方式):运用了……藝术手法。
  三句揭示(效果内涵):A.突出了……艺术效果;B.渲染了……意境;C.表现 \ 抒发 \ 寄托了……思想感情;D.塑造了……艺术形象。
  答题原则:
  1.分清题型;2.依据程式;3.运用术语。
  答题失误例举:
  1.没有读懂题干就盲目答题;2.不会利用诗作已有的信息;3.不能准确运用诗歌鉴赏的常用术语;4.缺失古诗词传统审美的意识;5.鉴赏的思维流程不清晰;6.不具备就诗论诗的能力。
  答题建议:因例求法,活学活用;对照范例,完善答案。
  “操千曲而后晓声,观千剑而后识器”,在掌握以上知识点的基础上,加强训练,就能够突破本考点的难点和重点。
其他文献
2016年12月10日,DI国赛第二天,就读于大同中学国际班高三的吴昕明同学起了个大早,给队友们煮了马蹄水,他所在的浪潮队这天上午将参加挑战C“消失了”的团体挑战。虽然那天北方空气较好,但同学们因为排练嗓子都有点哑,硕大的比赛场地安排了三个项目的团体赛,表演时嗓音嘹亮很关键。比赛顺利进行,让孩子们更加欣喜的是,团体挑战结束后,一封来自美国普渡大学的录取通知书躺在小明的邮箱里。普渡大学是小明申请的几
期刊
尽管有些单词消失不见了,但英语很可能仍是所有语言中词汇量最丰富、语义最全面的语言。英语中可以区分house(房子)和home(家)(可是法語不能),还可以区别以下这些单词:continual(多次重复的)和continuous(连续的)、sensual(肉体的)和sensuous(感觉上的)、forceful(强有力的)和forcible(强迫的)、childish(孩子气的)和childlike
期刊
近日,上海教育考试院为参加了今年6月份学业水平合格性考试的同学提供成绩评价报告,引起了热烈的反响。对此,上海市教育考试院院长郑方贤撰文谈如何从考试中认识自己。  记者 郭漪
期刊
据了解,义务教育阶段,重点是促进城乡之间、学校之间的优质均衡发展,而高中教育的重点则是促进特色化、多样化发展。  为适应高考综合改革需要和高中学生特点,上海将推动高中课程改革,推进个性化学程、“走班制”教学、学涯生涯辅导。强化高中学生创新素养的培育,推进创新实验室建设。开展特色普通高中学校建设,促进高中教育分类发展。同时,加强高中与大学、职业院校、社会机构合作,为学生提供个性化职业生涯教育和高质量
期刊
不久前,500多名上海师生参加了在河北进行的第十一届DI创新思维中国区总决赛,这是上海学生加入这项旨在培养青少年实际创新能力的国际性的教育项目的第五个年头。而在这一次国赛期间,上海孩子除了赢得奖杯,获得历练成长,大同中学的一位参赛队员“小明”还收到了一份美国大学本科的录取通知书。被队友们亲切地称为“小明”的吴昕明同学和领队周晓莹老师都认为,录取通知书的到来,DI的经历功不可没。  记者 郭漪
期刊
苏明说,“十三五”时期,上海教育发展目标是:到2020年,率先实现教育现代化,率先基本建成学习型社会,人力资源开发水平迈入世界先进行列,建成与社会主义现代化国际大都市相匹配的一流教育。围绕率先实现教育现代化的总目标,我们在《规划》中明确了四个方面目标要求。简单地讲,就是四个关键词:优质均衡、质量保障、服务能力和现代治理。  在前不久召开的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指出,高校立身之本在
期刊
本报讯 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等日前共同发布《社会蓝皮书:2017年中国社会形势分析与预测》。蓝皮书显示,中国高校毕业生工作与专业相关度为65%左右。  报告通过近年跟踪调查,分析了大学毕业生的就业分布状况。报告显示,2011至2015届大学毕业生工作与专业相关度有小幅上升,由64%提高到66%。从2011至2015届毕业生就业的行业分布看,建筑业、教育业、金融业、媒体信息及通信业累计
期刊
大同中学三支参赛队27位学生中,小明是老队员,也是唯一的高三生。高一时,小明就参加了DI社团,并代表学校参加了市赛和国赛。高二时,小明进入了忙碌的考试和申请美囯大学本科的准备工作中,“我的高一高二,等于参加高考的同学们的高二和高三。”进入高三,申请美国大学的准备进入尾声,小明又有时间关心喜爱的DI活动了。一开始,他只是作为老队员和志愿者来到浪潮队帮忙,训练进行到一半,一位高一同学因故退出,小明正好
期刊
在做中译英题时,倒装句的翻译往往是考查的重点,一般会给到明显的英文关键词作为提示词。倒装句分为两种,部分倒装和完全倒装,在历年的从句考核中,倒装句都是考查的重点。笔者将结合高考倒装句真题一起来梳理一下倒装句在实际题目考查中的热点和难点。  (1)句子中以never,seldom,rarely,little,hardly,scarcely等否定意义的副词以及by no means,not until
期刊
想把历史学好学精,记忆是基础,可光靠记忆是绝对不行的。因为历史当中大量的史料背后所蕴藏的深一层的规律性东西,是必须通过思考得来的。  1.列好基本框架  每一学科都有自己的知识结构、线索,即基本框架。了解基本框架可以使大家对学习的知识有一个整体的清晰的认识。  比如在学习秦朝时,可简单设计为:  建立(包括时间、人物、都城)  巩固(包括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措施)  繁荣(指具体表现)  衰亡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