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如何提高电工专业的课堂教学效果 

来源 :教师·中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anhe100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浙江省平湖市技工学校,浙江嘉兴 314200)
  摘 要: 随着电子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社会对电工的要求越来越多。但是由于技校电工专业课程的内容有综合性、应用性和实践性的特点,如何提高电工教学的课堂效率,培养出动手能力强、综合能力强的毕业生,是现在技工教育的重点课题。笔者将根据自身多年累积的经验及现代教育模式的特点,就如何提高电工专业课堂教学效果提出一点自己的意见和建议。
  关键词: 电子电工教学;课堂教学;效率;实践技能;综合能力
  电子电工专业是一门综合性、应用性强,就业前景也不错的专业,但是因为其教学内容比较复杂,原理抽象还有很强的动手能力要求,很多学生并不是真正地喜欢这门课程,致使电子电工专业的课堂教学效率低,学生不好把握教学重点。这就要求教师在课堂上准确把握教学重点,科学合理地安排教学内容,积极引导学生思考和动手,让学生学会理论联系实际的方法,培养其独立思考的能力,提高他们自己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保证课堂教学效率。
  一、当前电工专业教学的现状与问题
  (1)思维难以拓展,学生独立性较差。当前的电工教育多是老师在课堂灌输知识,学生的思路受老师和教科书内容的限制,不能自由发挥。特别是教科书将实验过程甚至实验报告模式都写得一清二楚,学生只能靠接受来完成学习,这就使学生的独立性变差。
  (2)实验内容缺乏创新。
  很多学校存在实验内容跟不上现代电子产品的更新速度的问题。目前,市面上电子产品的更新换代速度很快,而学校的实验教学还停留在对20世纪的电子器件的修理和改造上,不能满足社会的需求。
  (3)实验教学流于形式。
  很多老师重视对学生的实验教学,这本是好事,但是由于怕学生出错,给予的指导太多,甚至在教学之前要先演示一遍实验过程,让学生跟着做一遍就算完事,这样学生对实验课就失去了兴趣,实验教学流于形式,得不到应有的效果。
  (4)自主解决能力较差。
  很多老师存在这样一个误区,就是在实验课上,学生实验出错或者提出问题时,老师不是帮助学生分析问题和引导他们到正确的道路上,而是自己上阵直接将问题解决了,学生在旁边看得一知半解,还容易对老师产生依赖心理,以后一有问题就直接找老师,省略了自己思考的过程。
  二、提高电工专业的课堂教学效果的措施
  (1)转变教学理念,还原学生主体地位。俗话说:“师傅领进门,修行在个人。”所以,我们应该还原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自己去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并解决问题,在此过程中,老师只是一个引导者,学生自己思考不出来的问题,老师应该善于引导,而不是直接去把知识灌输给学生。
  (2)优化课堂教学,拓展知识深度与广度。职业教育的学生,将来是要面向社会的职业发展的,所以他们必须具备较宽的知识面,有扎实的专业知识基础和丰富的知识涉猎面,有较强的学科综合能力,这就需要我们老师在教学的过程中,不断拓展知识的深度和广度,引导学生对现象进行深度的思考,还应该涉猎一些其他学科的知识作为储备,便于将来应对更多的问题。
  (3)强化实验教学,培养手脑并用能力。老师需要在教学中不断渗透一些生活常识,比如生活照明、电水壶、电磁炉等家庭用具的电工知识,让学生对电子电工知识产生浓厚的兴趣,从而喜欢上电工教学,并加强必要的实训课程训练,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实践能力,为将来参加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一方面,老师可以让学生到实训车间熟悉一下电子电工专业的操作过程;另一方面,还可以通过多媒体演示,让学生了解一下整个过程。
  (4)进行分层实习,合理培养学生能力。
  因为学生存在着个体差异,其理解能力和动手能力也有较大的差异,为了防止学生跟不上实习的节奏,我们应该进行分层实习,以对每个层次的学生进行科学合理的培养,才能让其对实训感兴趣,以达到教学效果。
  电子电工专业课堂教育的改革不可以一蹴而就,它是一个长期而艰辛的过程。教师不能让学生满怀希望地进入课堂,却将学生的好奇心和兴趣被有难度的教学内容一点一点地消磨掉。我们发现,提高教学课堂的基础就是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角,在此基础上,教师要不断提高自身专业素养,不断改进教学模式,立足实际,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构建高效课堂,鼓励学生多动手,勤动脑,培养其创新精神和独立自主思考的精神,从而使学生成为对社会有用的人才。
  参考文献:
  [1] 黄秋姬 .转变理念 更新教法——电子电工专业课堂教学改革探讨[J] .职业,2010(15).
  [2]田银林 .强化技校实验教学 培养学生动手能力[J] .时代教育(教育教学版),2008(Z1).
其他文献
习作兴趣是学生习作过程中最现实、最活跃的心理因素,是学生感知外界事物并将其感受用文字表达出来的强大动力。学生对习作产生了兴趣,就会积极主动地学习习作知识,不断地挖掘生
阅读是文化传承的重要途径,少年儿童尤其需要加强课外阅读的指导目前,学生的课外阅读尚存功利性和学科本位特征,其阅读品位有待提高。,针对此情况,本文提出小学生课外阅读指导新体
苏州城乡一体化综合配套改革为破解苏州城乡二元结构提供终极路径,同时也为苏州"三化"、"三农"拓展了发展空间,3年多来,苏州城乡一体化发展综合配套改革各项工作在有序稳步推进中
一、课题界定"集约化"原指在社会经济活动中,在同一经济范围内,通过经营要素的提高,要素含量的增加,要素投入的集中以及要素方式的调整来增进效果的经营方式。
会计委派制是现阶段会计工作的重要运行方式之一,从实行会计委派制的积极作用、存在不足及应注意的问题等方面提出了思考。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教学活动是师生积极参与、交往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这一要求突出了交往在数学学习过程中的重要地位。交往学习已经成为我们课堂中不可或
19世纪早期英国的托利主义形形色色,主要有传统托利主义、自由托利主义、激进托利主义和浪漫托利主义四类。它们在不列颠社会和政治重大问题上各持己见,反映出托利党不同群体
为加快广东潮汕地区水稻新品种的推广步伐,通过2009年和2010年早违省级区域试验,试验评价表明,其中常规品种黄软占综合性状表现优良。根据该种的种性特点,总结出黄软占在潮汕地区
摘 要:舞蹈对培养学生的素质方面所起的作用至关重要,舞蹈是一门专业性很强的艺术,不是轻而易举就能掌握的知识,应培养学生养成尊重艺术的良好素质。在舞蹈教学中,发现、培养和使用舞蹈骨干,是提高幼师舞蹈教学的一种有效方法。  关键词:舞蹈的文化艺术;舞蹈骨干的培养;舞蹈教学  舞蹈是文化艺术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而文化艺术又是人类生活中不可缺少的重要部分,舞蹈艺术在人类生活中发挥的作用是很难一下子说清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