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高中地理教材中的唯物辩证法思想

来源 :教育前沿·理论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itwmh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图分类号:G633.5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1875(2009)07-153-03
  
   恩格斯说过:“一个民族想要站在科学的最高峰,就一刻也不能没有理论思维。”中学时代是青少年世界观形成、发展甚至于定型、成熟的关键阶段,因此需要科学的世界观做指导。辩证唯物主义是关于自然、社会和思维发展的普遍规律的科学,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高中地理课程是高中阶段学生学习地球知识、认识人类活动与地理环境的关系、树立可持续发展观念的一门基础课程,跨“人文与社会”和“科学”两个学习领域,具有很强的综合性,是进行辩证唯物主义教育的有效载体。
   唯物辩证法的基本观点认为:世界是普遍联系的有机整体,同时又是发展变化的,联系和发展是辩证法的总特征。高中地理教材中的许多知识既体现了唯物辩证法的基本原理以及对应的方法论,又体现了唯物辩证法的三个基本规律。因此,认真学习、深刻领会教材中的唯物辩证法思想,并在教学过程注意加强相关原理和观点的渗透与整合,必将充分展现地理学科的思想教育价值,使地理课堂变得富有哲学气息。
  
   一、深刻认识教材中蕴含的唯物辩证法原理
  
   (一)关于联系的观点
   1、联系的普遍性原理
   事物的联系具有普遍性。任何事物内部的各个部分、要素是相互联系的;任何事物都与周围的其他事物相互联系着;整个世界是一个相互联系的统一整体。某一地理事物的存在与发展以其所处环境中周围事物的存在为前提,周围事物以该核心事物的存在与发展为条件。教材中关于“区位”的知识就体现了普遍联系的观点。
   某事物的区位包括两层含义:一方面指该事物的地理位置,另一方面指该事物与地理环境各因素的相互联系。农业的区位选择既要充分考虑当地发展农业的气候、土壤、地形等自然因素,又要考虑劳动力、市场、运输、科技、政策等社会经济因素,如此才能做到因地制宜,充分合理地利用农业土地。企业和政府在进行工业区位选择的决策时同样需要考虑很多因素,例如,要考虑从哪里获得原料、燃料和劳动力,市场在哪里,交通运输是否便利。工业社会化、专业化生产必然导致工业联系,例如生产上有投入—产出的联系,为共同利用基础设施、廉价劳动力和廉价能源而产生的非生产上的联系。具有工业联系的工厂,为了加强企业间的信息交流和技术协作,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生产效率和利润,取得规模效益,必然会形成工业集聚现象,进而形成工业地域。工业联系复杂、发育程度高的工业地域因与相关配套的服务业和其他工业相联系,往往会发展成为重要的工业城市。为充分利用各地的优势条件,一些有相互协作关系的工厂分散在世界各地,形成跨国公司的生产网络,进一步引发了工业的地域联系,促进了地域之间人员、物质和信息等的流动。自然资源分布和区域社会经济发展不平衡,使不同地域之间的人和物,要通过交通运输、通信、商贸等方式进行交流,实现互补,相互联系,由此,我们的社会才能形成一个运转自如的整体。
   2、因果关系原理
   事物之间存在着因果联系,因果之间既有先行后续,又有引起和被引起的关系。承认因果联系的普遍性和客观性,是人们正确认识事物,进行科学研究的前提;正确把握事物的因果联系,才能提高人们实践活动的自觉性和预见性。
   在进行地理3第二章《区域生态环境建设》中的“问题研究”讨论时,从停止开发“北大荒”可以进一步分析从“围湖造田”到“退田还湖”的必要性。我们由1998年长江洪水可以看到大自然报复人类的因果联系。1998年的长江中下游洪水,成灾面积9787万亩,直接经济损失1345亿元。经调查发现,这场洪灾与不合理的人类活动有着必然的因果联系:沿江地区盲目围湖造田,其结果是长江中下游沿江湖泊和其他湿地面积大幅度缩减,导致长江洪水水位增高。大自然的报复悲剧性地印证着唯物辩证法的真理,一定的原因总能引起一定的结果。
   我们还可以由“桑基鱼塘”看原因与结果的相互转化。珠江三角洲的“桑基鱼塘”,栽桑、养蚕、养鱼三者有机结合,形成桑、蚕、鱼、泥互相依存、相互促进的良性生态循环。“桑基鱼塘”体现了事物间的因果联系。有趣的是,原因与结果在这里失去了绝对的界限,在某一关系中为原因的东西,在另一关系中转变成了结果;在某一关系中为结果的东西,在另一关系中又转变成了原因。譬如,蚕多相对于鱼多是原因,相对于桑多则成了结果;而鱼多相对于蚕多是结果,相对于肥(泥)多则成了原因。在这里,“桑基鱼塘”显然属于由“桑—蚕—鱼—肥(泥)”四个环节构成的因果循环圈。
   3、整体与部分关系原理
   整体和部分既相互区别又相互联系。区别在于:整体居于主导地位,起统率作用,具有部分所没有的功能。联系在于:二者不可分割,相互影响;整体的性能状态及其变化会影响到部分的性能状态及其变化,反之,部分也制约着整体,关键部分对整体起决定作用。
  自然地理环境各要素(如地质、地貌、气候、水文、土壤、生物等)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相互渗透,构成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自然地理环境各要素共同作用产生了地理要素自身没有的新功能。自然地理要素的发展演化是同步的、协调的。自然地理环境各要素作为整体的一部分发展变化,会导致其他要素及整个地理环境状态的改变,“牵一发而动全身”。因此我们在改造环境的活动中要注意协调各要素之间的平衡。
   (二)关于发展的观点
   1、发展的原理贯穿于地理事物的整个演变过程
   发展是指事物运动变化的总趋势和总方向,是指事物由简单到复杂、从低级到高级、由无序向有序的前进的、上升的运动,是新事物代替旧事物。地球的演化经历了太古代、元古代、古生代、中生代和新生代。植物分别经历了海生藻类、陆地孢子植物、裸子植物、被子植物等过程。与植物的进化历程一样,动物也是由单细胞到多细胞,从简单到复杂,从低等到高等,从水生到陆生进化,现已步入人类时代。地球早期大气在生物生命活动参与下,逐渐转化为以氮和氧为主的、适合生物呼吸的大气。以上地理事物的变化过程都反映了客观事物的发展规律。
   2、用发展的观点研究和处理地理学习问题
   唯物辩证法告诉我们,一切事物都处在永不停息的运动、变化和发展的过程中,整个世界就是一个无限变化和永恒发展着的物质世界。因此,我们要教育学生在学习地理知识时,不能拘泥于教材中所讲的内容,更要在实践中结合科学发展水平,用发展变化的眼光看问题。拿区位选择问题来说,教材中出现的影响区位选择的因素有很多,如果从运动变化的角度,影响区位选择的因素可以划分为静态因素和动态因素。静态因素如气候、地形、土壤、矿产等,主要为自然因素;动态因素如市场、交通、政策、技术等,主要为社会经济因素。在各因素中,由于动态因素在不断地发展变化,因而我们应更多地考虑其对区位选择所产生的影响。辩证地、以运动的观点来看待影响区位选择的各因素,有助于我们从纷繁复杂中准确找到影响区位研究的最主要因素,从而抓住主要矛盾,进行合理的区位选择。教材在很多方面都提到了这一点。
  例如,交通运输条件的改善和农产品冷藏保鲜技术的发展,使市场对农业区位的影响在地域上大为扩展;由于交通和科技的发展,原料对工业区位的影响逐渐减弱,与此同时,市场对工业区位的影响正在逐渐增强;影响城市的区位因素中,有些因素如军事、宗教等对现代城市区位的影响已很弱,有些因素如交通、自然资源等自古至今一直对城市区位产生巨大影响,在现代社会中,有些新的因素如旅游、科技等成为影响一些城市区位的主要因素;由于科技的发展,在现代铁路(也可以推广到绝大部分的交通运输线)建设中,经济、社会因素对铁路区位的影响,已经超过自然因素而成为决定性因素……从中我们可以看出各区位因素在不同时空的发展和变化。正如唯物辩证法所认为的,我们应该用发展的、运动的观点去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这也就是我们在区位选择中用动态的观点思考、并平衡考虑各因素影响的基本出发点。
   又如,我国季风区夏季南北普遍高温、雨热同期,对农作物的生长非常有利;但干旱和高寒地区广,夏季风的强弱和进退的迟早又往往会造成旱涝灾害。我国土地资源的优势是绝对数量大、类型多样,农业用地绝对数量多;劣势是山地多,平地少,耕地比重小,土地的人均占有量少。如果我们用形而上学的孤立的、静止的和片面的观点去看待不利因素,很容易产生畏难情绪和消极心理;如果用联系、发展和矛盾双方在一定的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的观点,发挥主观能动性,分析对待不利因素,采取符合事物属性和规律的措施,创造或改变条件战胜困难,就有可能把不利因素转变为有利因素,成为自然的主人。例如,我国干旱和高寒地区云量少、光照强,气温日较差大,农作物同化作用强、异化作用弱,果实饱满。我国山区面积广,影响了种植业的发展;但山区有丰富的生物、矿产和水利资源,为农业因地制宜发展多种经营提供了有利条件。
   (三)可持续发展战略与唯物辩证法联系和发展的思想
   唯物辩证法认为:世界上任何一个事物都不能孤立的存在,都同周围的事物相互联系着,整个世界是一个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有机整体,而联系着的世界又是运动发展变化的世界,它要求人们用联系和发展的观点去观察和处理问题,做到统筹兼顾,保证资源与环境协调发展,自然与社会和睦共处,当代与后代共同繁荣。可持续发展战略的核心是科学发展,其实质是正确处理经济建设与人口、资源、环境的关系,把控制人口、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纳入经济社会发展战略之中,实现经济社会生态的长期持续发展。新教材的编写以“人地关系”为主线,以“可持续发展”的观念构建教材的框架。在这个框架下,教材讲解环境的特点,以及各环境的关系,并融入了人类对环境与发展的新认识,把人与环境、环境与发展的关系真正放在地理教学的核心位置上。可持续发展战略体现了唯物辩证法的联系和发展的观点,要求我们在实践中用整体系统的观点和方法去把握局部利益和整体利益,眼前利益和长远利益的关系,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发展。
  
   二、唯物辩证法基本规律在教材中的体现
  
   1、对立统一规律
   对立统一规律揭示了客观存在具有的特点。任何事物都是矛盾的统一体,矛盾是事物发展变化的源泉、动力。如东亚地区,由于海陆热力性质的差异,形成了冬、夏季风。冬、夏季风相互依赖、相互斗争的结果形成了季风气候。冷、暖气团相互斗争的结果形成各种不同性质的锋面及其天气。在地表形态的塑造中,内力作用和外力作用是一对矛盾,内力作用使地表变得崎岖不平,外力作用则使地表趋于平坦;千姿百态的地表形态均是地壳内、外力综合作用的统一体。然而,矛盾的发展是不平衡的,在一定的时空条件下往往某一种作用占主导。在板块交界处的地质作用,内力作用占主导;河流中下游地区的地貌变化,往往外力作用占主导。
   人地关系是地理教学的主线。在任何一个区域里,自然与经济、人与地之间的关系都是密切相关的。人类生产和生活活动受地理环境的制约,但为了使地理环境向有利于人类方向发展,在利用环境的同时又去改造环境。那么不论在哪里,扬长避短,趋利避害,因地制宜地利用环境和改造环境就是人地关系对立统一的规律。比如我国对土地资源的利用方针是地尽其利,草原宜牧则牧,平原宜农则农,山区宜林则林,就是因地制宜,发展多种经营,有效利用土地。这种方针就是人地关系对立统一规律的体现。
   再如,日本工业分布集中在太平洋和濑户内海沿岸,就是它发扬海岸曲折,多优良港湾之长处,避开国内资源贫乏,市场狭小之短处。日本的农业机械只重视发展小型农机具而不发展大型宽幅联合的机械,是它避开平原面积狭小之短等。因此“因地制宜”通俗地概括了人地关系的对立统一规律,对任何一个区域的教学都要着眼于这条规律,使学生受到唯物辩证法的思想教育,同时培养学生具有全面的资源观和环境观。
   2、质量互变规律
   质量互变规律揭示了事物发展变化形式上具有的特点。任何事物都有质的规定性和量的规定性,都是质和量的统一体。量变是一种渐进的不显著的变化,而质变则是事物根本性质的改变。事物的运动发展都是由量变到质变,再由质变到量变的不断运动过程。地震的平静期就是地震带上的地应力逐渐聚集的量变阶段,地震的活跃期就是地应力超过岩石所能承受的限度,而急剧释放的能引起的质变阶段。地震过后,又进入一个新的平静期,开始新的质的基础上的量变过程。量变引起质变的形式有两种:一种是数量的增减,另一种是事物构成成分在空间顺序上的变化。前者如,从热带到寒带的变化是太阳辐射随纬度的增加而递减的结果;中纬度大陆从沿海森林景观到内陆草原、荒漠景观的变化,主要是水分逐渐减少的结果。后者如,在生产力布局上,相同的生产要素,不同的组合形式,会产生不同的效应。事物的质变也有两种形式:爆发式飞跃和非爆发式飞跃。前者如火山爆发、地震、海啸等;后者如海陆变迁、生物进化等。
   质和量统一于“度”,它是事物的质所能容纳的量的活动范围。在该范围内,事物的量变不会引起质变,一旦超出这一范围,事物就会走向自身的反面。唯物辩证法坚持适度的原则,它时刻提醒我们把握住“分寸”、“尺度”。人类社会一方面不断从环境中吸取物质和能量,另一方面又通过新陈代谢和消费活动把废物排放到环境中去。当人类向环境索取资源的速度超过了资源本身的再生能力,或者向环境排放废弃物的数量超过环境的自净能力时,就会引起新的质变,即出现环境问题。
   3、否定之否定规律
   否定之否定规律揭示了矛盾运动过程具有的特点,它告诉人们,矛盾运动是生命力的表现,其特点是自我否定、向对立面转化。事物的发展是经过“肯定—否定—否定之否定”一个周期又一个周期螺旋式上升的过程,地理事象的发展变化体现的否定之否定规律是事物发展的一种普遍规律。例如,天体的演化过程就是一个否定之否定的过程。天文学的研究表明,恒星是由以氢为主的星云转化而来的,这是恒星演化的第一次否定;恒星演化的晚期,通过超新星爆炸,恒星又被否定,重新转化为弥漫在宇宙空间的星云,再开始新的发展历史。这种星云—恒星—星云的发展过程,就是在高级阶段上重复低级阶段的某些特征的螺旋式上升运动。新产生的星云中的化学成分经过热核反应过程,一部分较轻的元素便变成了较重的元素,所以,它是在更高基础上的重复。又如,地球内部的岩浆转化为岩石圈中的各种岩石,这是第一次否定;各种岩石经过重熔再生又转变成新的岩浆,这是第二次否定,即否定之否定。地球上水通常以固、液、汽三相形态存在,经否定之否定,在海洋水、大气水、陆地水和生物水间不断转化,使水资源不断得以更新循环。来自无机界的无机物,经过植物的光合作用转化为有机物,这是第一次否定,后经过各级消费者依次传递,最终由微生物分解成无机物,又返回到环境中,即为否定之否定。以上这些过程都是否定之否定规律的具体表现。
   地理学史表明,人类对地理现象及其本质的认识,都是不断地通过错误、否定错误而逐步深入的。从古希腊托勒密的“地心说”到15世纪哥白尼的“日心说”;从“陆桥说”到“大陆漂移说”到“海底扩张说”,再发展到“板块构造说”,都是认识发展的“否定之否定”的过程。如果我们在教学中向学生阐明认识的过程,就能够使他们懂得以唯物辩证法为武器,免于陷入唯心主义和形而上学,心明眼亮,更有效地学习和研究。
   综上所述,高中地理教材处处贯穿和渗透着辩证法思想,只有深刻领会其丰富内涵,才能有效地对学生进行辩证唯物主义教育,才能培养学生树立科学的世界观。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三卷)[M].人民出版社,1972.5
  [2]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原理[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0.3
  [3]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地理1(必修)教师教学用书[M].人民教育出版社2004.6
  [4]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地理2(必修)教师教学用书[M].人民教育出版社2004.6
  [5]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地理3(必修)教师教学用书[M].人民教育出版社2004.6
其他文献
中图分类号:G633.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1875(2009)07-146-01     初中学生由于年龄特点所在,好奇心强,直接兴趣明显,爱寻根究底,他们学习化学的动机大多是以满足好奇心和感兴趣为主的。初中化学教学是一门实验学科,是化学教育的启蒙阶段,是化学学习打基础的时期,解决学生的分化现象尤为主要。化学教学的入手点在于激发并保持学生对学习化学的兴趣,强化内在动力,克服分化
摘 要:不论适应素质教育的潮流形势,还是满足应试教育的现实要求,初中语文教学过程中核心的几点操作是非得紧抓不可的。一、培养规范书写的习惯;二、推广合作学习的方式;三、设计读记形式的积累;四、重视典型习题的回顾;五、强化提取整合文本信息的能力;六、坚持课文的话题性评写;七、激发赶超别人的兴趣。  关键词:初中语文 教学过程 核心操作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1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1875(2009)07-149-01    一个一岁左右的孩子刚学说话时,只能说几个简单的字词,而到了两三岁,却能熟练的说出数千个词句,比较准确的表达自己的意思。这种惊人的变化是怎么来的呢?说到底就是孩子无数次的语言积累。语文学习属于母语教育,也应遵循母语学习的规律。就像长身体一样,要一口口地吃,一点一点地学。人从呱呱坠地到牙牙学语再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1875(2009)07-150-01     十年前,我就在一次高考复习研讨会上阐述了我对语文备考的观点:备考从平时的一节课开始。不问平时课上得怎么样,而在高考临近再大谈备考无异于临渴掘井。时至今日,高考备考仍然年年研讨,年年怀抱一二本资料,要么无休止作练习,要么在构建庞大的语文知识体系上下功夫。前者是只见树木不见森林,后者是“草色遥看
稀播培育壮秧,是提高晚稻单产的基础;但单纯强调稀播而不相应减少栽插本数,就必须扩大秧田面积,减少早稻面积和复种指数。过去采用的“两段育秧”和“抽条留苗”办法,因技术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1875(2009)07-152-01     经常和一些语文同仁谈语文教学,大家都抱怨如今的语文课太难教:各种教研成果、教学新理念琳琅满目,使人无所适从;学生普遍不重视语文学习,不会学也不想学。经过调查,方才知道,他们已经走入了语文学习的误区。   误区之一:必要的记诵等于死记硬背,只有笨人才去背诵。   误区之二:用字用词并不是什么
中图分类号:G633.6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1875(2009)06-151-01     新的普通高中课程改革已实施了三年,第一届新高考也已落下帷幕。我们可以看到试卷更重视对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方法的测试,注重对数学思想方法的考查,突出了对学生学习能力、数学素质和学习潜能的考核。有位教育专家曾说过“实行新课程标准,提高教学质量,教育理念是灵魂,教材建设是关键,教师素质是根本,
我们采用定位试验的方法,研究了几种不同复种制度的土地生产力、经济效益、能量转化与物质循环的基本规律,用地与养地的关系,以期为制订合理的轮作制提供科学依据。现将1980
本研究从表现型、基因型和环境水平测定了蔗糖产量、蔗茎产量及其组分间的相关性,并进行了产量性状间的通径分析,结果表明:蔗茎产量、蔗茎蔗糖率两性状与蔗糖产量呈极显著的
中图分类号:G633.5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1875(2009)07-156-01     新课程要求在初历史教学中开展研究性学习。研究性学习就是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用近似于科学家研究自然和社会现象的方式去探索新的知识。开展研究性学习,不仅有利于学生深刻理解历史知识,掌握历史发展规律,而且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和研究历史的兴趣,增强学生的探索意识和创新精神。    一、遵循研究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