谱写新时代生命健康“心”篇章

来源 :养生大世界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elusi0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他,是与生命赛跑的人!他常说,生死边缘、分秒必争!他常想,面对“生死抉择”的瞬间,如何把病人从死神手里抢回来!
  2020年春节,一场突如其来的抗击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阻击战全面打响,他创新发明的腹部心肺复苏仪在临床实践中挽救生命于生死边缘,成为克疫之利器!他,就是大医———王立祥。
  38年如一日,在心肺复苏这一不见硝烟的特殊战场上,王立祥教授谱写出一首首挽救生命的凯歌,被人们誉为“与死神搏斗的智者”;拥有丰富临床经验的他开创了腹部心肺复苏学,撰写出《2016中国心肺复苏专家共识》《中国心肺复苏专家共识卫生健康指南》等多部原创系列指南标准,提出了“立体心肺复苏”“立体健康”“立体数字”等各种创新理论。此外,他曾获得国家、军队科技进步奖9项,国家专利20余项。他既是军医楷模,又是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终身荣誉称号的获得者。
  让我们共同走近王立祥教授,了解作为一名科技工作者的他,在疫情大考面前,怀揣心有大爱的家国情怀、秉承严谨务实的科学与创新精神,化解健康危机,捍卫生命权利,谱写出新时代生命健康的“心”篇章。

克疫利器腹部提压心肺复苏术


  新冠肺炎疫情发生后,以习近平总书记为核心的党中央始终把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放在第一位。习近平总书记在战略部署中强调:“人类同疾病较量最有力的武器就是科学技术,人类战胜大灾大疫离不开科学发展和技术创新。”新型冠状病毒疫情下,如何提高心脏骤停复苏的成功率和患者的存活率,是医学救援领域和公共卫生、社会社区面临的一项巨大挑战。为落实中央关于千方百计加强救治工作的指示精神,王立祥教授早年间自主发明的腹部提压心肺复苏技术(AACD-CPR),成为医生用于防控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战役中的克敌利器之一!
  作为中国心肺复苏与中华精准健康传播专家,王立祥教授对腹部心肺复苏法做出专业解读:“无论何种病因,包括由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而导致的死亡,其前都会出现心跳呼吸停止,医学上称为‘心脏停搏’(Cardiac Arrest,CA);对心脏停搏患者通过建立人工循环和呼吸的抢救方法,医学上谓之‘心肺复苏术’(Cardiopulmonary Resuscitation,CPR)。在实施心肺复苏过程中,对于胸外伤(胸肋骨骨折)引起的心博骤停,通常用胸外按压属于禁忌。依据临床实践我们自主发明了腹部提压心肺复苏(AACD-CPR)术,后经徳美瑞公司进行了科研成果转换,研发出腹部提压心肺复苏仪。腹部提压心肺复苏(AACD-CPR)术,是利用‘腹泵’和‘胸泵’等多泵效应,从而达到起腹心动、起腹呼吸,建立人工循环与呼吸之目的。”


与钟南山院士探讨腹部提压心肺复苏之合作

  第四批援鄂国家中医医疗队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龙华医院队长、武汉雷神山医院C5病区主任方邦江教授,其所在的雷神山医院C5病区,专门收治COVID-19确诊病人。在救治过程中,方教授通过使用腹部提压心肺复苏仪替代呼吸心跳骤停的人工心肺复苏法,极大地减少了医务人员暴露感染的风险。同时,为了解决患者深部痰液引流不暢的问题,方教授还积极探索腹部提压腹式组合法,提高呼吸机做功效能,促进患者的痰液引流,增强了疗效。
  王立祥教授指出:“腹部提压心肺复苏术目前已经应用于千家医院、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及院前急救等心肺复苏领域。中国已经步入老龄化社会,未来,在对老年人的心肺复苏抢救中,腹部提压能改善胸外按压一定的局限性,两者互相配合,因人而异、因地制宜、因器施法,就能更好地拯救老年人及更多人的生命于心脏停博一线。”


方邦江教授团队于雷神山医院对新冠患者运用腹部提压组合方法

科学创新谱写大医担当的乐章


  抗“疫”期间,王立祥教授被新华网特邀为“疫线观察员”,并相继在新华网、人民网·健康频道等各大媒体平台上,发表了百余篇科普文章,写下了多首礼赞白衣战士的诗歌,担任多本科普书籍的主编工作。并组织专家们相继编撰发布了《中华精准健康传播专家共识》《防控新冠病毒病公民卫生健康指南》《公民新礼仪卫生健康指南》《公民体重管理卫生健康指南》等多部公共健康指南书,籍以规范个体、群体及社会健康行为,使公民活得健康、疫得防控、老得益寿,助力健康中国行。
  在《种下三种“疫苗”构筑防御防护林》一文中,王立祥教授论述了人们在期盼接种疫苗以预防和控制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同时,也要栽种下生理、心理、伦理健康疫苗等内容。其它百余篇与老百姓性命攸关的文章,皆具有专业性、及时性、指导性,民众争相阅读。“学习强国APP客户端”也在第一时间收录了其中十余篇文章发表。
  在中国人民齐心协力抗击新型冠状病毒疫情之际,世界卫生组织(WHO)国际专家先遣队于2月10日抵达中国,2月11日《环球时报》上发表了《王立祥:战“疫”尤需国际集智》一文。王立祥教授认为:“世卫组织专家的到来,有助于外界了解我国政府科学防控、精准施策的战略部署,进一步增进了国际社会与中国在共同应对疫情工作中的深度合作。”该文彰显出中国医学专家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国际合作精神。
  心系一线,笔耕不辍。当问及支撑他不顾身心疲劳、雷厉风行地开展一系列科普工作的动力是什么时,王立祥教授回答说:“在百年未遇的瘟疫之下,病毒就是人类共同的敌人,医学科技工作者需要肩负起强国健民的时代使命,将医学科普转化为精准健康科普。社会应变力、集体防控力、个人免疫力这三力互相配合、互相补充,形成合力,才能更好地维护生命健康。”

普及心肺复苏教育补齐公共卫生短板


  2020年十三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今年将加大公共卫生事业的投入。对此,王立祥教授说道:公共卫生安全关乎国计民生,与人民的健康息息相关。建立完善的公共卫生科研攻关体系是构建强大公共卫生体系的重要一环。在谈及公共卫生急救领域如何补齐短板时,王立祥教授指出:鉴于心搏呼吸骤停80%发生于院外,需要第一目击者预先培训成为第一反应者,需要对民众进行预防心搏呼吸骤停常识的普及教育,需要预设相关急救复苏设备,更需要出台相应的政策法规等。未来依然是从“心”出发,重点围绕以下三个方面开展工作。
  (一)共铸中国立体心肺复苏生存环


中国立体心肺复苏术(CPR)生存环1

  生存是人类社会所面临的首要任务,当不论何种原因引起心跳、呼吸骤停时,“心肺复苏术”(CPR)是最有效的紧急急救技术。2016年王立祥教授与专家团队共同撰写了《2016中国心肺复苏专家共识》(以下简称《共识》)。该《共识》是指导我国心脏停搏综合防治体系构建和CPR临床实践的行动指南。采访过程中,王立祥教授谈道:“该《共识》根据CA的发生发展规律,从围心搏骤停全周期考量,首次将CA划分为前期、中期、后期,并依期赋予‘三预’(预防、预识、预警)、‘三化’(标准化、多元化、个体化)、‘三生’(复生、超生、延生)的内涵与外延。‘三期’依次相连,围绕成心肺复苏生存环(如图所示)。”中国立体心肺复苏术(CPR)生存环,力求复生回命、超生御命、延生续命,彰显出“上医治未病、中医治欲病、下医治已病”的防治救“九命”闭环生命观。此生存环是我国学者对以往的CPR生存链,从点、线、面、体的空间拓展。
  相信随着以心肺复苏生存环理论为支撑的中国心肺复苏培训(China CPR 2.0),以及国家继教项目的深入展开,通过贯穿整个围心搏骤停期的临床整体方案的实施,必将全方位、全过程、全立体地诠释具有中国特色的CPR的内涵与外延,对指导CPR的理论研究、临床实践有着重要意义。



  (二)启动“CPR在线”线上教育
  公共卫生是一场人民战争,需要人人参与。人人参与的过程,也是公共卫生健康教育和健康促进的过程。《525+云端救“心”桥》“CPR在线”等公益栏目,始于由王立祥教授牵头、多家协会共同创办的全国心肺复苏普及进亿家精准健康工程——525+(我爱我家)工程1,是大数据时代背景下的信息化产物。它旨在为百姓架起平时呵护心、适时监护心、急时救护心的生命之桥。“CPR在线”同时也是《中国心肺复苏培训》国家继续教育项目(2020-10-00-142国)的平台。
  首期CPR在线《525+云端救“心”桥》于5月25日开播。节目内容从疫情下如何救“心”到复学后如何防控少儿运动性猝死,从共话家庭急救“心”药箱到解密成人运动性心脏猝死,以及如何科学预防与施救等,内容丰富。截至7月底该栏目已成功开设了8期。每一期王立祥教授都与专家们共同发声,从关注社会“心热点”,呈现专家的“心观点”,服务民生“心起点”出发,办出了特色,产生了良好的社会效益。每期阅读量20万以上,可重复收看。
  第三期《共话家庭急救“心”药箱》内容播出后,“智能家庭药箱”的提出引起了社會的关注。王立祥教授说:“日前,国家发改委鼓励以家庭为单位储备医疗救助箱,它关系着百姓的平安与健康,也是一个需要注入创新思维的科技攻关项目。我们正在研发中国特色的智能化家庭急救‘心’药箱。它的上面安置一块智能面板,将家族家庭病史、家庭成员信息、药物说明、紧急情况下的救医救助等相关内容输入,下面是分格放置的个性化必须的物品和药物。药箱可大可小、可提可拉,平战结合,按需配备。这项科研成果转化需要时间,民众可期。”
  (三)搭建健康直通车“生命平安站”
  我国《基本医疗卫生与健康促进法》规定:公共场所应当按照规定配备必要的急救设备、设施。由王立祥教授牵头,并联合多家协会组织在全国范围内建立心脏猝死防治救中心,打造防治救为一体的心脏猝死防治救体系。其中,院外心源性猝死防治救体系,可依托“生命平安站”载体来完成。
  “生命平安站”载体是通过“一块屏”担负生命心脏知识普及功能,发挥平时呵护心脏的作用,防御高危因素,防止心脏骤停,起到预防、预识、预警之目的;运用“一张网”担负心脏监测功能,发挥适时监护心脏的作用,达到治止高危病症,对心脏骤停起到治疗治控治愈之目的;运用“一按钮”担负生命心脏急救功能,发挥急时救护心脏的作用,救急高危类型。这个连接个人、家庭、社区、公共卫生机构等防治救的人工智能系统,充分整合了医院救治、120应急、社区干预、家庭联动、政府协调等资源。王立祥教授在接受采访时,说道:“希望籍‘生命平安站’的推广和应用,能够走出我国院外心肺复苏成功率低于1%,心肺复苏技术的普及率低于1%,医务工作者向家庭成员传授心肺复苏技术低于1%的‘三低’窘境。也只有全社会编织一张密实的‘急救网’,才能更好保障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
  “穷理以致其知,反躬以践其实”,作为中国心肺复苏领域的专家,王立祥教授以临床心脏骤停患者需求为导向,不断探索其发生发展规律,致力于中国心肺复苏(CPR)领域方面的研究。数百家基地、数千名导师、数万个驿站,汇聚亿万民众,共铸生命健康,这就是他构建的百千万亿立体健康工程的初衷。
  王立祥教授和他带领的专家团队,用爱国之志点燃创新激情,把新时代生命健康的“心”篇章写在了疫情防控一线,写在了祖国的大地上,必将反哺于社会、造福于民。

人物简介 王立祥


  解放军总医院第三医学中心原急诊科主任、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南京医科大学心肺复苏研究院院长,国家健康科普专家库首批成员。任中国研究型医院学会心肺复苏学专业委员会、中国老年保健协会心肺复苏学专业委员会、中国健康管理协会健康文化委员会主任委员、中华医学会科学普及分会前任主任委员、《医学参考报心肺复苏学频道》主编、《医学参考报全科医学与精准健康传播频道》主编等职。享受军队优秀技术人才一类岗位津贴,被评为健康中国十大年度人物、国之名医、人民好医生,获《医师报》金笔奖、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终身荣誉称号。
其他文献
提高幸福指数与“生活场所质量”  进入到20世纪90年代,随着全球化的深入与气候变化等环境问题的日趋严峻,各国的应对政策发生了变化;地区城市规划的思维模式及政府应发挥的职能作用等问题,重新受到审视。在欧洲,一些地区与都市由限制土地利用、制定基础设施规划及城市建设主体计划,转变为更好地利用长期的空间开发战略( Strategic spatial planning )。该开发战略,就将战略与计划统筹于
期刊
根據国家心血管病中心权威发布的《全国高血压控制状况调查》有5个数据令人担忧,患病人数达2.445亿,高血压患病率已高达23.2%,但其知晓率不及50%,治疗率为40.7%,控制率仅为15.3%。随着这些年高血压防控工作的落实,高血压的控制状况虽有所好转,但依旧处于较低水平。  高血压,已经成为国内最常见的老年性慢性疾病之一。临床上常见的并发症类型为心脑血管疾病。而且高血压一大危害还在于知晓率低,约
期刊
王增武 教授  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 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  国家心血管病中心社区防治部 主任  北京高血压防治协会 会长大咖观点  ● 血压作为一个生理性指标,有一个合理的范围,指南对血压的下限和上限都是有要求的,并不是越低越好。目前按照指南推荐,理想的血压水平是120/80毫米汞柱。特殊情况下,血压也可以维持在110/60毫米汞柱。  当然,这个要求落到具体的个体上来,会有一定的差异。总前提
期刊
年前,相继发生“高以翔们”的逝去,牵动了无数人的心弦,让“猝死”这一出乎人们意料的突发死亡再一次进入了大众的视野。对于猝死而言,无论是心源性还是非心源性原因所致,其前都会出现心脏骤停,如果能在黄金抢救时间内快速建立人工循环与呼吸进行心肺复苏,将使一部分人起死回生。  目前我国心脏骤停的发生率正逐年攀升,并成为青壮年人群的主要杀手,据临床数据显示,我国每年发生急性心肌梗死的患者大约100万人,仅心源
期刊
当今,慢性病已成为威胁国人健康的主要“杀手”。其发病率和死亡率呈现出快速上升的趋势,这主要与生活习惯和生存环境有关。一直以来“民以食为天”,人们的生活离不开息息相关的日常饮食,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注重如何“吃得科学、吃得健康”。各种“饮食经”纷纷出现:粗茶淡饭、燕窝鱼翅、定时定量、少食多餐……“会吃”的人吃出了健康,“不会吃”的人吃出了各种疾病,甚至“吃”掉了性命。那么,如何合理安排一日三餐的膳食和营
期刊
刘远立会长主持由健康中国政务新媒体联合举办的“中国经验 世界共享”战疫直播  由健康中国政务新媒体联合举办的多场“中国经验 世界共享”战疫直播,吸引了全球100多个国家、10多万观众实时观看交流,共提出上千个关于疫情防控、患者救治、医务人员防护、呼吸机设备使用、合理用药、疫苗研发等相关问题。2020年4月10日,战疫系列直播,特别邀请刘远立会长担纲主持,请疫情实战锤炼出来的优秀领导者和专家韩光曙等
期刊
编者按  感谢来自华北电力设计院高级工程师汤淼鑫老先生来信,分享他在心血管及糖尿病等慢病防治和养生保健方面的心得。汤淼鑫老先生一直热衷健康科普,曾获“北京糖尿病防治協会控糖明星”、北京东城区慢病管理“健康之星”等荣誉称号。现将文稿刊登如下,谨供中老年读者朋友参考。读者来信汤淼鑫  血管硬化防治的方法及体会  为了降低心脑血管病发生率,老年人必须进行血管硬化防治,我依据国内外最新的指南和汇总病人的经
期刊
项目情况  (一)项目概述  武汉悦年华颐养中心建筑面积16451平方,单体裙楼建筑,坐北朝南,409张床位,总共4层(外加天台楼顶花园)。  (二)楼层分布  1层活动功能区分类为清洁区,12个支援队人员隔离独居室、外围配餐接收、医疗人员进出、医疗垃圾出入、防疫物资收发等;2-4层长者居住区,2层五十余位长者隔离居住区、3层外来支援志愿者隔离居住楼层、4层为原机构隔离居住楼层;天台休闲区,天台为
期刊
【文学作品欣赏】  编者按:桥元淳一郎,日本相爱大学名誉教授、著名科幻小说家。桥元先生于京都大学理学部获得修士(硕士)学位后,师承于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汤川秀树博士,专攻物理学。现任日本时间学会理事、日本文艺家协会、日本SF(科幻小说)作家俱乐部、日本物理学会、日本天文学会会员。  桥元先生著述颇丰,其主要作品有:《时间产生于何处》《时间与生命》《人类的漫长午后》《薛定谔的猫好吗》《变色龙渡过大海
期刊
【再序】  自從老人们用上了微信,有些父母经常会给孩子转发一些微信朋友圈里盛传的健康养生信息,标题一般都非常抓眼球,如《快看,这10种食物最防癌》、《每天喝8杯水才健康》等等。这些令人汗毛竖起的说法,通常有10万+以上的阅读量,是真?是伪?难以辨识。怎么告诉您的父母与身边的朋友,什么是正确的健康知识,对咱们的生活,确实是个重要的事。  由此,我们特别邀请了中国医学健康科普领域领军人物王立祥教授、解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