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管硬化防治的方法及体会

来源 :养生大世界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ujie088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编者按


  感谢来自华北电力设计院高级工程师汤淼鑫老先生来信,分享他在心血管及糖尿病等慢病防治和养生保健方面的心得。汤淼鑫老先生一直热衷健康科普,曾获“北京糖尿病防治協会控糖明星”、北京东城区慢病管理“健康之星”等荣誉称号。现将文稿刊登如下,谨供中老年读者朋友参考。

读者来信



汤淼鑫

  血管硬化防治的方法及体会
  为了降低心脑血管病发生率,老年人必须进行血管硬化防治,我依据国内外最新的指南和汇总病人的经验,总结如下的防病8个坚持,供大家参考学习。
  1.坚持“三全一综合”健康管理,即全身心、全方位及全过程加上一套综合调整的自我健康管理,实行以“五驾马车”为主、中西结合的综合防治及调整,包括:学习、心理调控、科学饮食营养、适度运动、必要时合理用药、综合监测与记录分析等。
  2.坚持把各项指标(包括体重、血糖、血压、血脂、血粘度、肾功、血尿酸、肝功等)的良好水平作为自己防病的调控目标。把多种疾病症状及危险因素作为防治内容,通过综合调控达标或接近达标。长期开展目标管理及防止超标。
  3.坚持把学习知识及心理调控放在首位,努力使自己的知识水平与时俱进,并确保乐观、平和的心态,做自己健康的主人。
  4.坚持综合监测及记录分析(包括:症状、指标、饮食、运动、环境变化、用药等),对疾病能早发现,早防治。
  5.坚持把科学饮食营养和适度运动相结合,并和达标密切结合。必要时在大夫指导下用适量保健品或其他食疗。
  6.坚持在充分改进生活方式的基础上,随时请中西医大夫指导适量调药,以防药物不良副作用及药物的配伍禁忌。
  7.坚持利用其他多种保健措施如中医养生、西医保健联合促进健康水平。如防生气、防变凉、防心理压力过大、防感染、防污染、防便秘、防脱肛、防失眠、防血管痉挛等等,拒绝抽烟及酗酒等不良习惯。
  8.坚持抓住“三全一综合”自我健康管理的实质。找自身规律,防治多种病。不盲目乱吃喝及过劳,争取实现自己的保健目标——健康长寿。
  以上措施我个人体会,效果是确定的,但需要长期坚持,使之成为生活习惯。就能长期受益。所以希望大家一定做好打持久战的心理准备,不要想一招一式就能解决长期慢病的防控问题。反之,只要坚持下来,我们就能让心血管及糖尿病等慢病不再影响我们的幸福生活。
其他文献
梁 峰 蓝线集团董事长 金砖智库理事 黄埔书院常务理事  随着国民收入的提高,消费方式和理念的不断升级,百姓对健康生活的需求越来越强烈。加上国家政策的大力扶持,大健康产业炙手可热。在政策背景和健康产业发展的趋势下,各大企业家纷纷入局。2020年是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的开局之年,海南省省长沈晓明指出:“大健康产业是海南自贸港建设中一个重中之重的产业链。”在此背景下,本刊专访蓝线集团梁峰董事长,以期让读
期刊
据全国统计资料显示,我国现有高血压患者近三亿,年递增超过10%。许多人认为,高血压并不是病,而是一种症状,加上高血压前期没有明显表现,对此大家就认为是件不痛不痒的小事。即便是被诊断为高血压的患者,日常对血压的管理也存在许多误区和不规范。但是,“高血压实际上是一只‘睡着的老虎’,它不醒不代表没有危害。”,尤其是被诊断为高血压的患者,要积极配合医生治疗,将血压控制在合理范围,避免全身健康受损。  对于
期刊
【再序】  自从老人们用上了微信,有些父母经常会给孩子转发一些微信朋友圈里盛传的健康养生信息,標题一般都非常抓眼球,如《快看,这10种食物最防癌》、《每天喝8杯水才健康》等等。这些令人汗毛竖起的说法,通常有10万+以上的阅读量,是真?是伪?难以辨识。怎么告诉您的父母与身边的朋友,什么是正确的健康知识,对咱们的生活,确实是个重要的事。  由此,我们特别邀请了中国医学健康科普领域领军人物王立祥教授、解
期刊
李永春,中国老年保健协会副会长、《养生大世界》杂志编委会主任、中国康养旅居品牌联盟执行主席、海南省科学养生协会会长、中国(海南)改革发展研究院特聘研究员,海南医学院原党委书记。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不仅触发了国家对公共卫生体系的反思与改革,也让更多的人意识到健康生活方式的重要性。由本刊和中国康养旅居品牌联盟及博鳌国际养生论坛创办的“康养旅居在线”平台,在抗击疫情的关键时刻,逆势而起,开辟了全国
期刊
提高幸福指数与“生活场所质量”  进入到20世纪90年代,随着全球化的深入与气候变化等环境问题的日趋严峻,各国的应对政策发生了变化;地区城市规划的思维模式及政府应发挥的职能作用等问题,重新受到审视。在欧洲,一些地区与都市由限制土地利用、制定基础设施规划及城市建设主体计划,转变为更好地利用长期的空间开发战略( Strategic spatial planning )。该开发战略,就将战略与计划统筹于
期刊
根據国家心血管病中心权威发布的《全国高血压控制状况调查》有5个数据令人担忧,患病人数达2.445亿,高血压患病率已高达23.2%,但其知晓率不及50%,治疗率为40.7%,控制率仅为15.3%。随着这些年高血压防控工作的落实,高血压的控制状况虽有所好转,但依旧处于较低水平。  高血压,已经成为国内最常见的老年性慢性疾病之一。临床上常见的并发症类型为心脑血管疾病。而且高血压一大危害还在于知晓率低,约
期刊
王增武 教授  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 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  国家心血管病中心社区防治部 主任  北京高血压防治协会 会长大咖观点  ● 血压作为一个生理性指标,有一个合理的范围,指南对血压的下限和上限都是有要求的,并不是越低越好。目前按照指南推荐,理想的血压水平是120/80毫米汞柱。特殊情况下,血压也可以维持在110/60毫米汞柱。  当然,这个要求落到具体的个体上来,会有一定的差异。总前提
期刊
年前,相继发生“高以翔们”的逝去,牵动了无数人的心弦,让“猝死”这一出乎人们意料的突发死亡再一次进入了大众的视野。对于猝死而言,无论是心源性还是非心源性原因所致,其前都会出现心脏骤停,如果能在黄金抢救时间内快速建立人工循环与呼吸进行心肺复苏,将使一部分人起死回生。  目前我国心脏骤停的发生率正逐年攀升,并成为青壮年人群的主要杀手,据临床数据显示,我国每年发生急性心肌梗死的患者大约100万人,仅心源
期刊
当今,慢性病已成为威胁国人健康的主要“杀手”。其发病率和死亡率呈现出快速上升的趋势,这主要与生活习惯和生存环境有关。一直以来“民以食为天”,人们的生活离不开息息相关的日常饮食,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注重如何“吃得科学、吃得健康”。各种“饮食经”纷纷出现:粗茶淡饭、燕窝鱼翅、定时定量、少食多餐……“会吃”的人吃出了健康,“不会吃”的人吃出了各种疾病,甚至“吃”掉了性命。那么,如何合理安排一日三餐的膳食和营
期刊
刘远立会长主持由健康中国政务新媒体联合举办的“中国经验 世界共享”战疫直播  由健康中国政务新媒体联合举办的多场“中国经验 世界共享”战疫直播,吸引了全球100多个国家、10多万观众实时观看交流,共提出上千个关于疫情防控、患者救治、医务人员防护、呼吸机设备使用、合理用药、疫苗研发等相关问题。2020年4月10日,战疫系列直播,特别邀请刘远立会长担纲主持,请疫情实战锤炼出来的优秀领导者和专家韩光曙等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