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课堂怎样有效提高效率

来源 :当代家庭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tudy_sk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随着教育改革的稳步推进,课堂效率的提高越来越成为教育界研究的重点课题。小学生由于年龄较小,知识贮备不足,逻辑思维能力尚不完善,因此,小学课堂,特别是数学课堂则需要教师采取多种有效手段和策略来培养小学生的思维和实践能力。本文立足小学生实际,提出了几点关于如何有效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效率的策略,以期为他人研究这一课题提供一些参考和借鉴。
  关键词:小学数学  课堂  效率  策略
  以往的教学形式大多是课堂上教师讲解为主,学生被动的接收知识,对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和创造力没有足够的重视。新课标要求教师在把握课堂全局前提下,注重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创造创新能力,以及动手实践能力。教师应当扮演引路人的角色,而不是把知识强硬地灌输给学生。而小学生年龄小没有养成独立自主、积极参与等良好学习习惯,课堂效率不高。因此,提高教学效率要求教师立足学生实际情况,改变传统教学模式,重视课堂上小学生的主观能动性,采取多样化的教学策略,使学生形成良好的行为和学习习惯。下面就如何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效率,提出几点策略。
  一、要把握关键,做到张弛有度
  课堂只有四十五分钟,而实际上这四十五分钟小学生真正仔细听讲、精力集中的时间大约只有二十分钟。小学数学教师要在备课的时候考虑到这一点,熟悉教材内容,把握课堂任务的关键,在小学生集中精力的时间段内安排教学任务的重点和难点,使小学生能够在这个过程中接受知识、消化难点。因此,小学数学教师在构思教学方案之時要关注时间因素,通过控制有效时间来充分发挥学生的学习能力。当小学生因长时间的学习造成了厌学心理时,教师应当选取一些有趣味性的题目或者有趣故事来调动小学生的兴趣,缓解学习压力。
  二、拉近师生关系,构建和谐民主氛围
  和谐社会并不只是针对社会和企业,校园也应当是和谐民主的。小学生的年龄特点决定教师在开展教学活动时应当以鼓励表扬为切入点,而不是严肃死版的说教,小学生的学习兴趣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师对学生的评价影响。新课标要求教师重视课堂评价对学生学习兴趣和学习愿望所产生的影响和作用。可以说,合理和谐的课堂评价可以使学生体会自己的价值,增强学习信心,进而拉近师生关系,有利于促进学生对教师的认同感,从而积极与教师互动,课堂效率自然而然地提高。
  例如,在讲解北师大版数学一年级下册《数花生》这一课时,有的学生由于在城市生活会提问老师“花生是怎么来的”,这显然是和教学任务无关的问题,但是教师不能不予回答或敷衍了事,而应首先肯定这一问题是有价值的,教师可以说“你的想法很值得研究,同学们一起讨论一下吧。”这时小学生们便会纷纷发言,引起了讨论的兴趣,最后教师总结一下花生是如何生长的,并对提出问题和主动发言同学以表扬,学生的自我价值被肯定,信心倍增,然后,教师在安排本课时的教学内容,学生们自然会有兴趣进行学习。
  教育面前,人人平等。在教育面前,教师和学生是平等地位,教师是学生的引路人,学生是学习的主人翁。因此,教师在课堂上应尊重相信所有学生,对每位学生都应关注到位,不能因为学生接受知识快,学习成绩好就给予特殊待遇,也不能因为学生学习成绩差而忽视学生,要做到一视同仁,不放弃不抛弃任何一名学生。对于学习有困难的学生要注意多鼓励,当学生认为自己学不会的时候告诉学生“你可以学会,只是需要一些时间”,进而营造民主的学习氛围;其次,教师还可以在生活上关心帮助学生,可以与学生分享生活中有趣的事情或者课后与学生分享家乡特产,增进师生关系。
  三、教学方法要立足实际,灵活多样
  教师应根据教学内容的不同采取多样化,有针对性的教学方法,采用恰达正确的教学方法既能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又有利于学生更高效地学习消化所学知识。小学生逻辑思维能力较弱,学习知识主要靠直观获得为主,因此,小学数学的教学也应当以直观教学法为主。教师应立足实际情况,积极使用直观的、学生可以触摸到的资源和教具来进行直观教学。
  例如,在学习认识米、分米、厘米课程时,教师首先请学生环顾周围哪些物体是方方正正容易测量的,然后用自己文具盒里的尺子来测量刚才看到的物体,比如桌子高度,书本厚度,圆珠笔的长度等等,这种可观可感的事物更容易让学生产生直观的印象,对米、厘米等单位的理解更加深刻,学习起来既有兴趣又较为容易,小学生的学习信心逐渐增强了,教师的课堂效率自然得到提高。
  四、重视学生能动性和动手能力
  数学课程不同于语文课,需要一定的逻辑思维能力,但小学生年龄小,逻辑能力较弱,所以教师需要借助一些教具进行讲解。在使用教具时,教师可以放手让小学生参与进来,让小学生亲自动手来感受数学的魅力,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
  例如,在学习《有趣的图形》时,教师给学生分发一张白纸,然后要求学生折叠出自己喜欢的图形。当学生折叠完成后再提问学生是否认识这些图形,能否折叠出更多的图形。这样学生参与图形学习的热情高涨,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得到提升,学习起来倍感轻松,课堂时间利用率提升,教师可以利用较短的时间让学生学到更多的知识,小学数学课堂的效率得到提高。
  五、结束语
  总之,小学生学习数学有一定困难,教师应立足学生和学校实际,通过采取多种策略来激发小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重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最终提高课堂效率。
  参考文献

[1]李宏华. 有效:浅谈如何提高小学数学教学课堂效率[J]教育教学论坛,2010(35):178-178.

[2]潘洁. 增强小学数学课堂趣味性提高小学数学教学效率[J]教师,2014(22):98-98.

[3]马瑞艳. 提高小学数学教学课堂效率的几点思考[J]现代阅读:教育版,2012(14):414.

[4]王芳. 情境教学法对提高小学数学教学课堂效率的作用及其策略[J]数学学习与研究,2013(4):50-50.

其他文献
摘要:小学语文教材短小精炼,或托物抒怀,或景中寄情,或叙事寓理,具有很高的审美价值。如何才能教好这一类课文呢?  关键词:小学语文;抒情性散文;阅读  小学语文教材中,有不少语言优美,情感真挚的抒情散文。它们短小精炼,或托物抒怀,或景中寄情,或叙事寓理,具有很高的 审美价值。正因为如此,要让学生能理解、体会、欣赏,就更不容 易;要教好这样的文章,教师必须多想办法。  在实践教学中,提高散文教学质量
期刊
摘 要:小学低年级学生正处于基础教育以及思想启蒙阶段,数学作为逻辑性、理论性较强的学科,其对于培养学生的观察、归纳、分析以及应用能力有着非常好的促进作用。学好数学对于学生今后的学习生涯乃至一生也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下面笔者根据自己多年的教学经验就趣味性教学法对小学低年级数学教学的意义进行了相关阐述,同时也提出了一些应用策略与措施,以期为相关教学工作者提供必要的借鉴与帮助。  关键词:趣味性教学 小
期刊
摘要:依据新课标的要求,小学数学教师在知识传授的同时,还要关注培养学生的数感,就是要让学生产生主动理解数、认识数、运用数的态度,有助于学生更好地理解数量关系,促进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的提高。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在实际生活中获取数感,在定量刻画中建立数感,在调查实践中强化数感,在应用扩展中升华数感,从而获得良好的教学效果。本文主要针对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数感能力的策略进行了探究,以
期刊
摘 要:教师要善于在文本中揣摩内容,发现语言形式,找准有价值的训练点,从关注标点、关注句式表达、关注构段方式、关注谋篇布局等角度入手,展开练笔,提高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  关键词:课堂练笔 语言形式 语用能力  纵观我们的语文教材、语文课堂、配套作业,练笔多偏向于语言内容,如人教版三下《一个小村庄的故事》课后和《作业本》都有小练笔设计:“读了课文,你想对小村庄的人们说些什么?”《南辕北辙》课后和《
期刊
摘 要:在新课程背景下,每个学科改革也是必不可少的,而在小学教学中以语文、数学、英语为重,但小学教学的目的不单单只是为了掌握课本知识,要从多方面进行考量。小学生年纪尚小,对课本知识没有很大的兴趣,对于那些抽象的数学问题更不起兴趣,缺乏学习动力和意识。本文主要针对小学数学在生活方面的问题及创新进行研究,方便日后教学生活化、实践化,使学生重视学习在生活方面的应用,并可以简单应用数学进行叙述生活问题。 
期刊
摘 要:自古以来,教育的目的从来都是不仅要促进受教育者成才,还要帮助受教育者能够成人。而成人的要求就是要促进受教育者能够全面发展,不仅是认知,还有心智。而心智的发展不同于学科知识,通过一定的传授就能够让学生有所掌握,心智包括心理、情绪、态度等,是一种内在力量,是一种能够“内化于心,外化于行”的特征,作为学校的教育工作者,要能够促进学生更好地全面发展,就需要从所教育的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去思考如何在
期刊
摘 要:应用题在整个数学教学的过程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这是由应用题可以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锻炼学生的数学思维的特点决定的。对于小学生而言,数学应用题本身就是一个比较难的题型,尤其是对于应用题的理解,很多学生因为理解出现很大的偏差,这导致学生很难做对题目,对学生的数学成绩造成很大的影響。因此,老师要着重教育学生如何做数学应用题,让学生的数学成绩不因为应用题而受到一定的影响。如何变化教学策略,优
期刊
摘要:微课是针对某个学科知识点、技能点(如重点、难点、疑点、考点等)或教学环节(例题、活动、过程、实验等)而精心设计和开发的一种短小精悍的、支持多种学习方式的教学视频。针对语文学科特点开展研究,设计、制作微课并将微课有效应用到课堂教学的导课、重难点突破、拓展等環节中。  关键词:语文课堂教学微课辅助  微课是针对某个学科知识点、技能点(如重点、难点、疑点、考点等)或教学环节(例题、活动、过程、实验
期刊
摘 要: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科学技术水平的提高,教育事业也取得了一定的发展,尤其是在新课改实行以后,不但教学的内容发生了变化,就连教学的方式也发生了变化,对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且更加的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小学数学在教学阶段是重要的教学科目,对于学生学习能力的提升有很大的影响。对于小学数学教师来说,要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引导学生进行正确的学习,从而提升学生的学习能力。但是由于小学生身心发育还不成
期刊
摘 要:探索自然,获得客观的科学知识,一个重要的途径是通过典型而有意义的科学活动来实现。在科学探究活动过程中,充分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包容学生多样化的学习方式,将对学生基本的科学伦理精神产生深远影响,让科学课堂更高效。  关键词:典型活动尊重差异 高效课堂  一、精心设计,亲历有典型意义的科学活动  (1)亲历活动应精心设计,具有典型意义  学生是不可能每件事情都经历的。要选择一些典型的活动让孩子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