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群身体活动指南(2021)

来源 :中华预防医学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国人群身体活动指南(2021)》由7部分组成,包括总则、2岁及以下儿童、3~5岁儿童、6~17岁儿童青少年、18~64岁成年人、65岁及以上老年人5个年龄组人群以及慢性病患者。指南由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疾病预防控制局指导、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和国家体育总局体育科学研究所牵头、编写委员会组织完成。

其他文献
本文报道1例发生于老年女性口咽部双侧颈内动脉异位。患者女,71岁,因“咽部异物感伴打鼾1年”就诊。既往高血压病史。电子喉镜检查提示左侧口咽后壁稍隆起,右侧口咽后壁见局限性规律搏动性肿物。增强CT及CT血管造影提示双侧颈内动脉畸形,右侧向口咽正中移位,左侧向颈外侧移位,考虑双侧颈内动脉异位。综合考虑多方面因素暂未予以特殊治疗,进行充分健康宣教,并嘱患者定期门诊随诊。半年后门诊复查喉镜异位血管未见明显变化,一般情况良好。
期刊
孤立性纤维性肿瘤(solitaryfibroustumor,SFT)是一种罕见的间质肿瘤,头颈部是SFT发生的第三大常见部位,而位于颅底的复杂沟通性SFT则鲜有报道。我科收治1例颅底沟通性SFT,具有肿瘤解剖位置隐蔽、周围组织解剖结构复杂、与颅内相沟通等特点。在虚拟现实(virtualreality,VR)技术辅助下,制订出详细且全面的手术方案,并在头颈外科及神经外科医生的联合下,为患者成功进行了手术治疗。同时在术前沟通中,让患者更加直观地认识到手术的整个过程。本文结合病例和文献,对VR技术在临床中的应用
期刊
本文报道3例发生于喉部的梭形细胞癌。3例患者均为老年男性,主因“声音嘶哑和(或)呼吸困难”就诊于吉林大学第二医院。入院后行电子喉镜检查,见声门区肿物,均行全身麻醉下肿物切除术。术后病例结果回报为“符合梭形细胞鳞状细胞癌”。出院至今随访9~22个月,复查均未见肿物复发,创面愈合良好。
期刊
变应性真菌性鼻窦炎(allergicfungalrhinosinusitis,AFRS)作为慢性鼻窦炎(CRS)的一种特殊类型,因其独特的临床症状、影像学表现及病理生理学特点被广泛认知。AFRS好发于免疫力正常的青年患者,患病率存在地理位置及气候条件差异性。真菌介导的2型固有免疫和适应性免疫在发病机制中占主导作用,这也可能是造成AFRS难治性和高复发率的原因。治疗上首选内镜鼻窦手术联合糖皮质激素,抗真菌治疗、免疫治疗及生物治疗可作为难治性AFRS的辅助治疗方案。
期刊
特发性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BPPV)是一种特发性复发性的内耳疾病,其最常见的原因是耳石从耳石床上脱落进入半规管内,干扰前庭信号的感受,产生一种实际不存在的周围环境旋转的感觉。维生素D水平异常导致钙代谢紊乱引起耳石的异常,可能在特发性BPPV的发病中发挥重要作用。本文就特发性BPPV与维生素D的最新研究结果进行综述,探索维生素D水平与特发性BPPV发生和复发的内在联系。
期刊
头颈部鳞状细胞癌(鳞癌)作为一种免疫抑制性肿瘤,免疫逃逸及T细胞信号的破坏是其发生发展的重要机制,免疫治疗以此为靶点通过其独特的作用机制在头颈部鳞癌的治疗中成为了又一重要的治疗手段。在临床治疗中,若想达到理想的治疗效果,需要采取多学科联合治疗。其中,免疫治疗可与其他治疗手段联合或者不同的免疫治疗相结合,从而达到更好的治疗效果。本文就肿瘤免疫微环境的改变及当前头颈部鳞癌免疫治疗研究进展作一系统综述,以期更好地指导临床治疗。
期刊
鼻腔黏膜上皮细胞(nasalepithelialcells,NECs)包括具有干细胞活性的基底细胞、通过纤毛摆动移除黏液和微粒的纤毛细胞、具有分泌功能的杯状细胞和独特的化学感觉性细胞等。NECs作为鼻腔第一道物理屏障,在鼻黏膜炎症的发生和发展过程中至关重要。在慢性鼻窦炎伴鼻息肉患者中,上皮细胞的组成明显改变:纤毛细胞减少、杯状细胞增多、基底细胞数量增加但分化趋势改变。其中,Th2型细胞因子在杯状细胞化生过程中起主要作用。本文对几种常见NECs在慢性鼻窦炎病理状态下的表型特征和分化机制的改变进行综述,以期能
期刊
头颈部恶性肿瘤的评估是其诊疗过程中最重要的环节之一,是成功施治的前提和关键。评估内容不仅包含原发灶和转移灶的位置、范围,也应同时涵盖器官功能状态以及治疗方案的合理性,并贯穿术前、术中及术后随访的全过程。本文论述了头颈部常见恶性肿瘤围手术期的评估方法,着重强调在规范化的前提下对不同肿瘤、不同病例进行精准化、个体化的评估,以达到全面认识肿瘤并合理、精准施治的目的。
期刊
随着全球化学品产量增加,人群暴露及健康风险加重,对化学品毒性测试和安全性评价提出更高的要求。21世纪毒性测试愿景和策略的提出大力推动了毒性测试的变革。新时代毒性测试通过运用新模型、新方法和新策略,结合交叉学科和高新技术优势,得到了长足发展。提高化学物毒性测试效率的同时,也实现了更全面、多层次、高质量的数据获取和毒性评价,为毒作用模式、毒作用机制和毒性通路的探索提供有力支持。本期重点号围绕当前毒性测试替代新方法,邀请多位学者对高内涵分析、3D细胞培养技术、Exvivo试验、单细胞测序、斑马鱼实验方法进行介绍
身体活动不足造成全球6%的死亡,而且是心血管疾病、癌症、慢性呼吸系统疾病和糖尿病的独立危险因素。人群身体活动普遍不足已成为全球重要的公共卫生问题。积极和充足的身体活动是保证全生命周期健康的重要公共卫生措施。在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疾病预防控制局指导下,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与国家体育总局体育科学研究所共同牵头,组织专家在参考了大量国内外科学资料的基础上,完成了《中国人群身体活动指南(2021)》的编写。我们期待指南的发布与实施,能为科学指导中国各类人群身体活动、降低身体活动不足率,为促进健康中国行动目标早日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