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如何在语文教学中培养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

来源 :现代教师与教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ivwsig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语文课上要讲字、词、句、篇,要用上语文的手段听、说、读、写,让学生在大量的语文实践中学习掌握运用语文的规律.语文实践是什么?最主要的就是多读、多说、多写.而多读是学习语文之根本.那么,怎样做才能把多读、读好落到实处呢?笔者谈一点看法.
  1.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生朗读,培养学生的朗读能力,就要切实落实”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这一”课标”规定的各学段首要的阅读教学的目标.为此,要做到:
  1.1示范是最好的指导
  某教师教《高尔基和他的儿子》一课,用了很长的时间指导朗读,一篇看似简单、平淡无奇的文章,在朗读的指导当中,总能体现出文章的内涵、文章的韵味.你看,老师范读总是那么认真地捧着书,一丝不苟.读起书来,一板一眼,毫不马虎,因为这是在给学生做示范、做榜样.某老师范读总是贯用低缓的声音,重音停顿,抑扬顿挫,在用心读书.范读的言行在告诉学生们,读书要认真,要用心.某老师的范读总是那么感人,那么余味无穷,通过言传身教感染着学生.这功夫哪里来?来自于对教育、对学生、对语文的挚爱,来自于深厚扎实的教学基本功,来自于丰富的生活阅历、人生体验、文化内涵.教给学生读书,教师首先要把书读好,学高为师,身教胜于言教.
  1.2暗示是教学的智慧
  ”读正确”除了要求用普通话、发音清楚响亮、不读错字、不添字、不掉字以外,还要注意停顿.这里不只是逗号、句号等标点符号的停顿,还包括标题与正文、段落与段落之间的停顿,要让听者听出层次,这是”读正确”的高要求.学生往往忽略这些读书的细节,某老师看到这种情况,会马上喊停,”听我读”,给学生明显的暗示.学生没有觉察,某老师又不厌其烦地范读暗示,学生终于发现了,及时纠正.某老师经常说:”告诉是教育的落后,告诉是强加于人.”这里,某老师没有明确的告诉,而是暗示提醒,让学生去体验、去感悟.学生恍然大悟,才是真正的感悟”.读正确”真的不简单”,读好”真的不容易”.读正确、读流利”是读书的保底工程,要下工夫悉心指导,才能真正落到实处.
  1.3激励是教学的手段
  激励鼓舞学生们读好书,是有效教学的手段.于永正老师总是鼓励他们:”放开声音,大声读.”“再给你一次机会,一定比第一次读得好.”“稳下心,看清字,用心读.”这些评价语言,是鼓励,是指导,是关爱.某老师还经常采用比赛的方法,”看谁读得好”“看谁读得像老师一样好”“看谁能越过我”,鼓励学生一遍一遍地多读.文不读熟不开讲,磨刀不误砍柴工.让学生充分地接触文本,触摸语言.激发他们的读书热情,激励他们有效读书,这是教师组织阅读教学,引领他们充分读书的有效手段.读好书是基本功,要真正地落到实处,打牢语文素养的根基.实打实地学,手把手地教,实打实是工夫,手把手是责任.
  2.在朗读中学会思考
  读书的过程,是咀嚼、消化、吸收、储备语言营养的过程.好文章是读出来的.一篇好的文章,不经过反复诵读,就不会领会其深刻含义.读得越熟,领会就越深刻.要让学生读到滚瓜烂熟,烂熟于心,那么作者的语言才有可能转化为读者的语言.读得多了,背得多了,自己在写作时,就会信手拈来,得心应手,运用自如.正所谓”读书百遍,其义自见”“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就是这样一个道理.
  2.1学会读书
  学生在整体感知课文、加强初读之后,要学会思考,学会品味,带着问题去读书.教师要让学生画出觉得应该记住的、应该思考的语句,要把自己的思考和理解写在字里行间,教给学生读书学做记号、加批注,提高读书的有效性.阅读教学要动静结合.学生在充分读书后,一定要让其静下心来,动脑思考,要静思默想.阅读教学中”君子动口不动手”是不行的.要让学生学会读书,有效读书,掌握读书方法,形成阅读能力,让学生受用终生.在精读品味阶段,教师可以针对课文的重点难点,设计一两个核心问题,引导学生正确理解重点段落、关键词句,理解课文内容,领会文本表达的感情,帮助学生体味领悟.”好书不厌百回读”,一篇好文章一定要让学生熟读精思,直到背诵.
  3.在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怎样在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呢?这已成为大家关注的热点问题.不少老师已经迈开了探索的步伐,初步总结出了一些好的经验.但也有一些做法值得商榷.如有的老师为了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往往抓住课文中的某个情节,引申开去,让学生尽情”发散”,结果是一”发”而不可收,越扯越远,越说越玄,虽然很热闹,可是课文却读得磕磕巴巴,还有一些生字不认识,一些词语的意思不明白.
  显而易见,这种游离于语言文字之外的所谓”培养创新思维”的做法是庸俗肤浅的,也是不可取的.对学生进行创新思维训练,其途径不在学习语言文字的活动之外,而是在学习语言文字的活动之中.或者也可以这么说,正是在学习语言文字的活动过程之中,即在识字、阅读、作文的过程之中,学生的创新思维才一步步地发展起来,这就正像皮亚杰所說的那样,”智力的发展是一个不断创造的过程.发展过程中每一个阶段都产生了一些全新的、与先前不同的东西”.
  这样看来,教给学生读书是多么重要呀!对教师而言,要把教材中的每一篇课文读”厚”,要把每一篇课文教”薄”.阅读教学的课堂上要书声琅琅,要进行扎扎实实的语言文字训练.这样,才能让学生更多地接触语文材料,在大量的语文实践中掌握运用语文的规律.我们的语文课堂上才会有浓浓的语文味,从而培养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
其他文献
[摘要]社会生活的信息化和经济的全球化,使英语的重要性日益突出.初中英语基础教育阶段课程的任务是:激发和培养学生学英语的兴趣.众所周知,在学习过程中,”兴趣就是最好的老师.”在农村中学中,许多学生不愿学英语,关键是他们对英语没有兴趣.因此,作为农村初中英语教师,首先应该先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古往今来,凡是教学上有所建树的教师,无一例外的是:他们的课都让学生着迷,回味无穷,有的甚至终生难忘. 兴趣
期刊
[摘要]学习错误源于学习活动本身,直接反映了学生学习的情况.在英语课堂上,如何认识和对待教学过程中反映出来的错误,教师应善于利用”错误”,找出出错的原因,因势利导,让学生自主探索得出正确结论.  [关键词]新课程学习错误巧妙利用教学  《英语课程标准》指出:”在英语教学活动中,”错误”往往是教师在教学中和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反映在各方面,出现违反教学结论或英语方法的现象.”学习错误源于学习活动本身,
期刊
九年制义务教育体育教学指导纲要明确提出:把使学生养成良好的体育锻炼习惯,作为教学目标之一.促进学生身心健康的发展,关系到中华民族的整体素质.体育需要强调人们亲自参加体育锻炼,培养学生对体育的兴趣、爱好,并养成体育锻炼的习惯,是体育教学成果的一个重要标志,而且在体育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良好的锻炼习惯,对提高课堂教学效果,培养学生终身体育能力,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地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因此,体育教师在课堂
期刊
[摘要]法制教育是当今教育教学的一个重要内容,它不仅仅需要学校专题组织学生学法,更需要数学科教师把法制渗透到教学活动中,做到尊重学科,科学导入,分量适中,目标恰当,有机统一,一箭双雕充分发挥数学的育人功能,”情动”而”知书达理”,在学生心中种下社会主义文明的种子,提高学生思想觉悟,陶冶情操,同时也扩大学生的视野,健全学生的知识结构体系.  [关键词]法制教育知识结构  当今的学校教育已不再满足于对
期刊
创造是人类进步的源泉,没有创造,人类就不会进步.在现实的生活和实践中许多客观事实都证明了创新能力的重要作用.  在竞争激烈的现代社会,主要是科技领域的竞争,科技领域的竞争又主要是人才的竞争,因此,国家更需要创新型人才.列夫托尔斯泰曾指出:”如果一个人在学校学习时,什么也不会创造,那么,他一生就只会摹仿和抄袭.”这是多么可怕的后果!可见学校教育对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及能力是多么重要.下面,本人就结合个
期刊
[摘要]素质教育是依据人的发展和社会发展的实际需要,以全面提高全体学生的基本素质为根本目的,以尊重学生的主体性和主动性,注重开发人的智慧潜能,注重人的健全个性为根本特征的教育.初中化学教育要培养学生自主的实践、探讨、掌握知识,学会学习,具有创新精神的健康的人生态度的建设者.  [关键词]实验渠道功能应用  实行素质教育是社会发展的需要,是时代趋势所要,素质教育是指依据人的发展和社会发展的实际需要,
期刊
[摘要]网络的出现,信息时代的到来对传统的小学教师角色形成了严峻挑战,要求小学教师能及时调整自身角色,转变观念,改变已有的行为方式.本文分析了在信息时代环境下教师的新角色,并就如何帮助小学教师转变角色,完成适应给出了建议.  [关键词]信息时代小学教师角色适应  “教育部《关于启动实施全国小学教育技术能力建设计划的通知》要求各省在2007 年以前通过各种途径和方式, 使绝大多数小学教师普遍接受不低
期刊
[摘要]本文探索如何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来充分调动教与学的积极性,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培养学生的创造力.  [关键词]多媒体高中数学应用  多媒体技术不断普及深入,它在教学中的作用也日益显现,它集声音,图像与一体.具有较强的直观性,仿真性.能对学生产生强烈的视觉作用,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起到良好的辅助教学作用,它确实给传统的教学带来生机,给传统教学注入了活力.同时我们也应清醒地看到,由于老师的现代教育观
期刊
[摘要]在中学语文教学中让学生从教师身上处处感受到一种无处不在的情绪感染,教师还必须在教学中以深厚的教育教学理论不断武装自己的思想头脑,灵活运用多种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提高自己的教学语言水平,向学生传达出丰富的教学情感.  [关键词]中学语文教师素养  在语文教学过程中,情感教育是不容忽视的,这对语文教师的素质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使学生有情,首先就要语文教师自己有情,让学生从教师身上处处感受到一
期刊
[摘要]兴趣是学习的原动力,成功的教学需要的不是强制,是激发学习兴趣.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主要靠教师去培养,在教学中唤起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是顺利完成教学任务并收到良好效果的基础.这就需要语文教师与学生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创设良好的教学情境.  [关键词]学习兴趣师生关系教学情境  夸美纽斯曾说过:”兴趣是创造一个欢乐和光明的教学环境氛围,诱发学生的兴趣,让学生主动参与教学.”当学生自身对学习产生了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