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文化教学之应用于英语教学

来源 :职业·下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iuyuce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什么是文化教学
  语言源于文化,与文化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早在20世纪20年代初,美国著名语言学家E.Sapir就在他的Language一书中提出:“语言的背后是有东西的,而且语言不能离开文化而存在。”同时,英国社会人类学家Malinowski也说过,不把语言和应用它的文化联系起来, 便不可能对这个语言有所了解。20世纪50年代到70年代,许多语言与文化关系的调查研究都达成一个共识,即语言学习者不仅要学习语言和文化,而且应当意识到语言和文化之间的互相作用, 即文化中的语言和语言中的文化,外语教学就应包括文化教学。随着社会的发展以及国际间交流的深入,语言教学中的社会文化教学问题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
  文化背景知识的缺乏不仅会影响学生对语言背景的认识和理解。而且阻碍他们交际能力的培养和发展。比如,“tea”这个词在英语国家使用的频率极高,由此还派生出“tea-time、 tea-break”等词,在澳洲甚至可以用来表示正餐以外的一餐,学生如果不了解英语国家文化背景就不能深刻了解这个词的真正含义。在英语国家,tea-time作为日常工作、学习时间的一部分,它不仅可指喝杯茶,还可喝牛奶、咖啡以及吃小甜点。如果主人邀请你去他家“havetea”,那就是大家聚一起闲聊,喝喝咖啡,吃点点心,这和我们中国人“喝茶”的意义不同。
  学生在学习英语时存在着一个误区:平时能够掌握大量词汇及众多的语法规则,但在进行英语会话时,总觉得词不达意。更有甚者,当人们走出国门才发现,国内学的英语和实际生活中使用的英语存在一定的差异, 在某些场合差异还很大。主要问题就在于,在中国学习语言时通常将语言与文化分离,这是英语教学中存在的普遍现象。近年来,伴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国际社会地位的提高以及越来越频繁的对外交往,教师在语言教学中也越来越注重文化教学这一重要环节。
  二、文化教学的主要内容
  1.词汇的文化内涵是基础
  在任何语言学习中,词汇学习都占据了首要且重要的地位,英语也不例外。大量的英语单词、短语、成语都具有和英语文化密切相关的内涵,词汇的文化内涵一般有以下几种情况:
  (1)英语中的有些词和汉语词的指示意义相同,文化内涵相近。如“fox”,英语中有“狡猾”之义,汉语中的“狐狸”也有相同意义。
  (2)英语中的词与汉语词指示意义相同,但文化内涵不同。如“cool”一词,中国人常把它理解为对人冷淡,不热情;但对英美人来讲,它指人能保持镇定、冷静,做事有条不紊,还可以表示新潮的意义。
  (3)对动物和颜色的文化附加意义不同。如“Lucky dog”,英语中是“幸运儿”,在中国,听者必怒目以对;再如“green”,在英语中还表示无经验、不成熟。
  (4)一种语言里的有些词在另一种语言里没有对应词,即英汉两种语言的词汇缺项。如汉语中的“三伏”和“三九”在英语中就难找对应的翻译;同样,英语中的“privacy”在汉语中也难以找到确切的对应意义,因为我们不像西方人那样重视“privacy”。语言中还有一些具有文化内涵的人名或典故,如一提到“借东风”、“诸葛亮”,我们很快就理解其内涵,而西方人提到“Rip Van Winkle”或“Waterloo”时,我们可能就很难把握其真正的意义了。
  (5)注意对词的联想意义的研究。如politician和statesman都指“政治家”,但在美式英语中,前者具有很强的贬义色彩,指的是为谋取个人私利而搞政治、耍手腕的人,而后者才是那些善于管理国家的、有威望的高级政府官员。
  (6)另外,英语中的短语和谚语也是我们要研究的内容,这些也是英语国家语言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比如“倾盆大雨”的英语是“to rain cats and dogs”, “害群之马”则是“blacksheep”等。
  由以上例子看来,在英语教学中,词汇、短语和成语的讲解必须结合有关的文化背景知识在语言情境中进行。
  2.掌握日常谈话的文化差异
  在英语教学中,我们还要注意日常谈话中的文化差异,如打招呼、告别、各种称呼、祝贺与赞扬、谈天气、答谢、年龄与收入、个人隐私等在英汉两种文化中具有不同的内涵。因此,在与外国人交流时,必须恰当地选择话题。在教学中,教师应该向学生讲述如何选择适当的话题同外国人交流,以及怎样使谈话顺利地进行下去,达到成功交流的目的。比如从谈论天气开始交流可谓是个“万应法宝”。
  3.熟悉英语国家的文化背景知识
  这里面的知识包罗万象。例如主要英语国家的历史、地理、气候、政治、经济、宗教、传媒等情况,主要的历史人物(政治、经济、文学等领域)的经历、成就、贡献,人民的风俗习惯、饮食特点、重要的节假日和他们的庆祝方式,重要城市及风景名胜,生活方式、举止行为、接人待物等方面与中国人的异同,等等。这些种种文化知识可引导学生通过阅读与研究来获得。
  通过阅读与研究,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英语阅读能力,还能增进其对文化的学习与理解,培养学生开放式的跨文化意识,形成运用英语思维的能力,更能激发学生对英语学习的兴趣。与此同时,学生对本国文化的理解与热爱也能得到提升。
  三、如何灵活应用文化教学
  文化教学是如此重要,要学习的内容又是如此丰富,那应如何对学生进行文化教学才能达到良好的效果呢?笔者从具体的教学实践出发,摸索出以下几方面的强化指施:
  1.以教材为本,灵活运用文化教学
  由于职业院校专业繁多,课程的设置没有统一标准,所以英语的教学大纲很难统一,更别说开设文化背景知识方面的专门课程了。因此,作为英语教师,要善于将教材中那些有关英语文化背景知识和社会风俗习惯的典型实例挖掘出来,结合文化背景和文化内涵来进行语言教学,提高学生的语言交际能力。例如,《初级商务英语》Unit 7中的交际项目就是打电话。教师在教这个单元时,就应该联系课文,把英语国家打电话的习惯加以介绍:接电话,私人自报自家号码,公司、企业自报家门;通话时用this指代接电话的人,that指代打电话的人,而非用人称代词you、I;通话中常用词“Yes”“Mm”“Right”“I see”等,令谈话进行得更顺畅;在别人家做客,需用电话,要问“Could I use your phone”,得到主人允许后才可用电话;另外,打电话时间不宜太长,因为“时间是金钱”这句话可能体现在家庭的电话账单上。再如,在教Halloween一词时,老师可做收集与万圣节有关的资料,如万圣节的由来,相关的各种活动等,让学生了解西方国家这一传统节日里的各种文化背景知识,还可组织学生进行cosplay,感受一下万圣节的狂欢,提高他们学习英语的兴趣。
  2.营造文化氛围,培养学习兴趣
  语言是交际的工具,在传授语言知识的同时,必须从其所表达的功能、意念出发,创设与所学语言文化相一致的情景,将结构、功能与情景有机地结合在一起,使学生在较真实的语言环境中感知、理解和运用语言材料。教师可在教室四周贴上富有英美文化气息的招贴画,如悉尼歌剧院、美国自由女神像、代表美国饮食文化的麦当劳快餐广告画、美国篮球明星、澳洲冲浪运动等。并经常性地更换图片,以便学生开拓视野,增强他们对文化概念的理解;课间及午休时间可以播放一些学生喜欢的英语流行歌曲;每周还可播放一些经典的英文电影,既能提高鉴赏能力,又可锻炼听说能力。特定的情景能激起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也可提高其运用不同的文化背景进行思维的能力。
  3.形式多样,不拘一格
  学生学习外语时,往往难以摆脱母语的干扰。所以,除了进行文化知识的传授外,教师还应让学生在些基础上进行反复的练习。比如,可在课堂上多组织一些以学生为立体的练习活动,如pair work、role play、group discussion、presentation等。这些活动一方面能激发学生参与的积极性,另一方面也可为他们提供口头训练的机会。通过创造模拟情景,有条件的话还可提供真实的情景,使学生掌握看病、购物等语言技能。这种情景教学不仅使学生对所学内容记忆深刻,也有助提高他们的英语交际能力。
  4.善于归纳,厘清差异
  英语课堂教学中,对汉英两种文化的比较也是一个不可缺少的方面。通过比较,可使学生对两种文化之间的差异有进一步的了解,从而避免语用失误。针对教材所涉及的内容,可以从称呼、招呼语、告别、做客、道歉、赞扬、表示关心、谈话题材和价值观念等方面进行比较。例如,看到外国朋友感冒了,我们中国学生会说“You sound as if you’ve got a cold. You should drink more water”对方不但不会领情,反而会生气。因为在英美文化中,人们一般不轻易给别人提建议,除非对方明确表示希望得到忠告。否则会让人感到你在用长辈式的口吻与他/她说话,这对自我独立意识很强的英美人来说是很难接受的。英语中表示关心的方式通常是一般性的询问,如“You seemed rather tired. Are you ok”。
  对两种文化的归纳与对比,可用讨论或评述的形式进行。可在课堂上也可在课后,可口头也可书面,视难易程度而定。
  5.鼓励交流,加深体验
  鼓励学生与外籍人士交往,无疑会大大丰富学生的文化内涵,增强他们对异域文化的敏感度。可以请外籍老师给学生讲课,介绍英语国家中学生的学习生活及兴趣;和来访的外籍學生一起参加社会公益活动,一起进英语课堂;用英语介绍标志性的人文景观;请来访的外籍学生住进家中,相互体验、了解生活习俗。在这一系列的活动中,大家会发现彼此的文化差异,也能找到共同之处。
  (作者单位:广东省中山市高级技工学校)
其他文献
历史研究的内容十分广泛。从纵向来说包括:历史过程的记录,历史经验的总结,历史规律的探讨和历史发展趋势的预见。
洪湖市人工降雨办公室是1987年成立的.在省、地人降办的领导下,积极争取地方政府支持,认真搞好人降工作,使人降办由小变大,赢得了领导信任、社会认可和群众赞誉.一、搞好自我
文章在剖析彩南油田自动化经验的基础上,结合目前国内其他油田地面自动化的现状,重点阐述油田自动化一体化系统为“两个延伸”、“两个结合”、“四个集成”,实现两个优化的系统
社会实践既是大学生树立“三观”的重要途径,又是体现大学生“三观”的重要形式.通过大学生社会实践对其“三观”确立影响的调查,分析了当前大学生对“三观”的认识和态度及
论述了辽西地区石化企业大型冷却塔与道路防护间距的问题.叙述了国家现行标准规范对大型冷却塔防护间距的要求,阐述了大型冷却塔与道路之间的主要影响因素,根据现场调研及长
职业学校,语文等学科被归入基础课范畴,课时安排偏少,关注程度低。不少学生把学习的重点从初中的语、数、英为主转变为以专业课程为主。导致职业学校语文课堂教学的无效和低效问题比普通高中更突出。职业学校教师非常有必要对这一问题进行深入的思考和探索。    一、职业学校语文课堂教学现状    职业学校的语文教学受到不同程度的轻视,语文课在夹缝中求生存。学生对语文学习兴趣不足,教师对语文教学缺乏信心。在教学过
智慧城市是城市信息化建设的新目标,智慧城市更加聚焦民生与服务、更加强调感知与物联,是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快经济增长方式转变、构建和谐社会的迫切需要。研究借鉴西方智慧城市的经验和成果,并结合廊坊实际情况,提出一系列的建议措施,推动廊坊市经济的科学发展和文明的进步。
【正】人本管理最早用于企业管理中,就是在管理中坚持以人为本,注重发挥被管理者的积极性、主动性,使被管理者在工作中充分发挥自己的潜能、创造性地完成工作任务。对学生进
随着高职高专教育的发展和我国科技进步,使得其教学管理工作方式也在随之改变。依托于计算机技术,建设出适应教学管理的系统,从而能够使高职高专的教学相关管理可以更加科学
近年来高职院校学生顶岗实习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但同时也存在着诸多问题,如专业不对口、实习岗位单调、实习标准缺失、学校管理缺位、校企合作不深入、实习与学生考试、找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