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墨葡萄图》的写意特点

来源 :西江文艺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vgpzz6h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徐渭是中国明代晚期杰出的文学家,艺术家。徐渭虽然才能出众,其晚年足不出户,穷困潦倒,凄惨至极,其传世名作《墨葡萄图》可谓是他一生的写照。《墨葡萄图》画面构图大胆突破,整体采用三角形布局,以泼墨的技法,并融合他悲苦的心情得写出来这幅佳作。可艺术往往是悲苦的结晶,或是身世或是精神的悲苦,才使得艺术在灵魂负役般的煎熬和磨砺中得以升华而成为不朽。
  【关键词】:墨葡萄图;构图;笔法;写意特点
  一、徐渭的悲苦一生
  徐渭﹙1521-1593﹚,初字文清,后改文长,号青藤道士,天池山人,生于浙江省绍兴府山阴城内的徐氏故宅。徐渭虽然是世居山阴的名门望族出生,父亲在徐渭出生百日后患病去世。家庭破落,但他天资聪明,个性孤傲倔强。二十岁。考取山阴秀才。然而后来连应八次乡试都名落孙山。可他才略和文采出众,有孜孜于治国平天下的理想。后来得兵部右侍郎胡宗宪赏识。嘉靖三十七年奉召正式加入胡氏幕府,任浙、闽总督幕僚军师。胡宗宪平倭息乱后,被弹劾为严一党,死在了监狱中。徐渭深受刺激,精神出现幻觉,蓄意自杀,据记载徐渭先后自杀九次,最后穷困潦倒死去。
  二、解析《墨葡萄图》
  《墨葡萄图》,纸本,水墨画,现藏于北京故宫博物院,纵165﹒7厘米,横64﹒5厘米。《墨葡萄图》是一副“不求形似求气韵生动,信手招来自有神。”图中横出的主干坚挺有力,千枝万干,叶子繁密,一串串果实都由这主干承负着,因为叶子繁茂,果实沉重,枝条柔弱,所以枝叶都向下垂,而主干上却没有片叶子,只有一条稀疏的细枝嫩叶在风中向上飘扬,画中枝条垂挂,长短不一,粗细均匀。叶子有的阔大如掌、有的细小如点、有的颜色深、有的颜色浅,有疏有密,果实犹如明珠一般,晶莹圆润。整个画面刚柔并存,枝干与叶子一刚一柔形成强烈的对比,枝干走势转折而流畅,顿挫有力,协调中带着生气。一根独枝,孤寂寥寥,细枝纷繁,却苍劲挺拔,硕果累累。
  (一)《墨葡萄图》的构图与笔法
  从构图来看,画面构图大胆突破,画面整體采用三角形布局。画面右侧的墨葡萄及葡萄枝干自然而然的形成稳定的三角形,画面上方的文字与下方的细葡萄枝连成一线,与右侧的葡萄主干形成了较好的平衡感。画面当中有大量的留白,符合中国画的传统风格,留白与整体画面协调,画面中部大量留白,形成斜三角。右下角还有一小块留白,也呈小三角形,使整个画面平衡性很好,画面很舒服。画面整体节奏较为平缓,但具体到局部和题字就突显出画家的癫狂与极度的情绪化。墨色单一,却丰富黑白灰的世界也可以如此美妙。《墨葡萄图》整幅图画用了破笔、瘦笔、泼墨笔法为准。他的笔墨用淋漓尽致,把“笔”与“意”提升到了全新高度。
  (二)《墨葡萄图》的写意特点
  1、似与不似,似是非是
  徐渭的泼墨写意画,都是一气呵成,画都是似与不似之间,则《墨葡萄图》这幅作品都运用了勾点泼皴等多中笔法,而《墨葡萄图》中的葡萄每串果实倒挂枝头,感觉像刚下完雨一样,水鲜嫩枝,生动形象,茂盛的叶子以大块水墨点成,轻松自然,疏密兼有。不求形相似,而在于丰富的内容,浓淡干湿程度各有墨韵,一挥而就,不曾有重复性笔墨,呈现出中国绘画中强烈的意象。
  2、书中有画,画中有书
  徐渭是一位文学家又是一位书法家,在他的绘画作品中,他将自己的书法技巧和笔法融入到了画中,使人觉得他的泼墨写意画就像一副苍劲有力的隶书,又像一副慷慨淋漓的大草。如张岱所说:“今见青藤诸画,离奇超脱,苍劲中资媚跃出,与其书法奇绝略同。”苏轼称王维的画:“诗中有画,画中有诗。”而徐渭则是:“青藤之书,书中有画,青藤之画,画中有书。”徐渭的书法造诣很高,而他在绘画中巧妙运用,有助于绘画的变化。如画墨葡萄叶子,枝干没有深厚的书法功底是难以做到在画中纵横驰骋,轻松自如。在《墨葡萄图》画中的行书题诗:“半生落魄已成翁,独立书斋啸晚风。笔底明珠无处卖,闲抛闲正掷野藤中。”这首诗字体风格独特,奇伟怪诞,结构与行距不规则。如他的泼墨写意画一般。
  3、人如其画,画如其人
  徐渭一生,父亲早逝,母亲被迫离家,遭遇坎坷,晚年悲苦凄惨,他将自己的悲痛与怀才不遇之感,埋写在了笔尖,创造出了一幅又一幅惊世骇俗的水墨名作。他笔下的墨葡萄,枝淡叶浓,墨葡萄圆润劲健,饱满含情,虽墨葡萄不如竹枝高洁清爽,而他用墨葡萄体现了自己虽身处下屋,品格高洁,有怀才不遇的心境。从他的泼墨牡丹,虽不拘于牡丹的富贵高雅的特征,而他笔下牡丹赋予了牡丹清雅脱俗的格调和神韵。从他的作品中可以看出作者不畏强暴,敢于直面黑暗社会,他曾作诗:“少年曾负请缨雄,转眼青袍万事空。今月独余霜鬓在,一肩舆坐度居庸。”作者时始将满腔义愤,有志不能实现的情感融于笔尖,在画中表达出来,是他人生路上坎坷的一面镜子和对他人格精神的写照。
  三、徐渭悲苦人生对《墨葡萄图》的影响
  人们常说,真正的艺术家大都跟正常人不同,其有特殊性格,特殊命运的人。环境的逼迫,命运的坎坷,使得徐渭心中有着一股不平之气,日积月累,既影响了性格又影响到了他的艺术创作,而在现实生活中体会到的痛苦与悲伤,随着他对绘画的研究,内心所有的悲愤,全然的倾泄在自己的艺术创作中去。徐渭以狂草般的笔法纵情挥洒,泼墨淋漓,“似与不似”的花卉中,有着气韵生动的体现。同时抒发了“英雄失路,托足无门。”的悲愤与历劫不磨得生命力,使他把中国写意画推向了能够抒发内心情感的高境界,并把在生宣纸上充分发挥并随意控制笔墨的表现力提高到前所未有的水平,成为中国花鸟画发展中的里程碑,这与他的悲苦人生是分不开的。没有命途多舛,坎坷遭遇,也就没有《墨葡萄图》,他的遭遇造就了《墨葡萄图》的表现形式。
  他命运困窘悲苦,画画写诗便成为释放自己内心情感的唯一方式。悲剧的一生造就了他成为一名艺术奇才。他的绘画作品在于写意,而更在于怎样抓住气韵生动。继陈道复以后,更加狂纵,笔简意浓,形象生动。《墨葡萄图》中就可体会到大写意泼墨之势,而是徐渭从生活经历中提写出的,本身徐渭就具有艺术天分,再加上后天的人生遭遇,才能在《墨葡萄图》中体现出自己内心情感,并且使这幅作品有了生命力。
  而在百年之后的郑板桥说道:“甘为青藤门下一走狗!”当我们阅尽徐渭的一生,我们就会知道,要学得徐渭的真韵,是何等的难,只有追求过,放纵过,心碎过,才能获得那艺术最大的自由与释放。
  参考文献:
  [1]贺圣遂.徐文长评传[M].浙江古籍出版社,1987
  [2]谭天.中国美术史百题.中国青年出版社,
  [3]徐潜.古代画家与技法.吉林文史出版社2013.3
  [4]薛永年.中国美术简史.中国青年出版社,增订本
其他文献
【摘要】:多媒体技术是把声音、图片、视频等多种媒体和计算机相结合的技术,在小学语文课堂上运用多媒体技术,可以促进语文教学活动的开展。教师适当的运用多媒体技术来辅助教学有利于形成良好的师生关系,活跃课堂气氛,多媒体技术可以使语文教学内容具体化,学生容易理解教学内容便会有兴趣有激情的参与教学活动,有利于发挥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多媒体技术的应用有利于优化语文教学过程,提高语文教学质量,增强语文教学
期刊
【摘要】:秋瑾是近代妇女解放和民主革命的先锋,她在新思潮的鼓励下,冲破封建束缚,只身留学日本,将生命献给了革命事业。她的诗回荡着妇女解放的呼声,洋溢着挺身救国的豪情,充斥着自我牺牲的壮烈情怀,既有坚定的理想追求,又有凌厉高亢的气势,独具一种巾帼侠女的雄豪气概和震撼人心的动人力量。  【关键词】: 秋瑾;妇女解放;爱国主义;民主革命;尚武精神  1896年,秋瑾在湘潭与富家公子王子芳结婚,这桩亲事完
期刊
【摘要】:迟子建的小说没有刻意营造世外桃源般,与世无争的无忧无虑的世界,营造一座精神乌托邦的乐园,反而,她照样写苦难人生,写人们抗拒的死亡,抨击时弊等,她置之死地而后生,在痛苦中孕育希望,在死亡中激起人们求生的勇气,这是迟子建小说里的宝贵的精神财富。迟子建小说里的精神胜利法,不是人们先入为主地理解为一种人们精神上的自我安慰,美化苦難人生,进而为人们的失败找寻完美的借口,而是,赐予阅读书籍的人们可以
期刊
【摘要】:血性是军人所特有的一种精神气质,无论在过去还是现在都是战争中克敌制胜的重要法宝。军人血性是在敌我对抗中动员起来的思想、情感、意志、决心、信心、作风、气节的凝结和升华,是军人精神面貌和气质特征的集中体现,军需保障工作作为促成军队战斗力生成的重要环节,在新形势下更要具有时代所赋予的血性内涵。  【关键词】:军需保障;血性;气概;战斗;气节;牺牲;正气;永吹冲锋  2014年10月30日,习主
期刊
【摘要】:在中国现代文史上,“五四”散文相比同期其他的文学样式要成功的多。原因除了自身的文体优势之外,作家主体的自由选择,外部的社会原因以及深远的散文写作传统还有外国文学的影响等,都是其成功的原因。  【关键词】:文体样式;客观原因;写作传统  五四新文化运动,对文学的影响,除却思想启蒙之外,在具体的文学体式上也更加完善。小说,诗歌,戏曲,散文得到更充分的发展。“中国的小说历来被视为‘小道’,不能
期刊
【摘要】:语言文化差异基础上的空缺是语际交际中的重要文化现象,可以将民族语言文化异质性充分体现出来。正是语言文化中的空缺才构成了属于翻译中难以逾越的屏障,这语言翻译来说造成了很大的影响,要想从根本上解决这一问题,消除翻译屏障,那么就应该加强对不同民族文化之间的交流与传播,制定出一项科学、合理的翻译策略,只有这样才能保证翻译工作可以顺利进行下去。基于此,本文对语言文化空缺与翻译策略进行了简单的研究。
期刊
【摘要】:俄罗斯语言学中,语言文化学是最具前言的学科。语言文化学化主要理论内涵为,语言世界图景,语言文化理论中,语言文化单位,是世界性语言图景。语言文化意象不同,是导致文化交易障碍问题出现主要原因。因此,需增加对语言文化和语言文化意向深入了解。  【关键词】:语言文化学;语言文化意象;解读  前言  语言文化学,是语言学与文化学整合发展学科。语言文化学主要内涵是文化学自身,语言文化学是一种民族现象
期刊
【摘要】:诗歌是我国文学史上重要体裁。它是高考语文必考内容,同时也是高考的重难点部分。在整个高中阶段,我们都会把诗歌题作为重点训练对象。这种做法虽然有的放矢,但是与教材教学相脱离。所以,我认为教材诗歌的讲授应与高考接轨。本篇文章讲述诗歌鉴赏方法——四步走。我把毛泽东诗词《沁园春·长沙》与诗词鉴赏方法相结合,重点关注题目、作者、文章主体讲解,书下注解四个方面。把高考融入课堂,把高考思考方法渗入教材,
期刊
【摘要】:《上海屋檐下》是一部三幕话剧,以全面抗战爆发前夕的上海为背景,讲述了石库门弄堂里五户人家的悲欢离合。“反映一下上海这个畸形的社会中的一群小人物,反映一下他们的喜怒哀乐,从小人物的生活中反映出一个即将来临的伟大的时代,让当时的观众听到一些将要到来的时代的脚步声音。”[1]剧作中的五户人家虽然饱经生活的艰辛、亲人的离散,但是彼此之间都能互相扶持、互相帮助、互相体谅,父子、夫妻、朋友之间始终秉
期刊
【摘要】:《离骚》用大量文墨写了各类香草,而这些充满灵性的香草象征着诗人美好的品质及对美好品质的追求。“香草”作为《离骚》中的重要意象,开创了中国文学“香草美人”的传统,对于后世文人托“香草”以自喻、借草木而抒情有着巨大的影响。香草美人意象的运用,使《离骚》不仅内涵丰富,而且也极富浪漫色彩。  【关键词】:离骚;香草;意象  《离骚》是战国时代楚国伟大诗人屈原的伟大创造,是我国文学史上第一篇长篇政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