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文化空缺与翻译策略的研究

来源 :西江文艺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alagal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语言文化差异基础上的空缺是语际交际中的重要文化现象,可以将民族语言文化异质性充分体现出来。正是语言文化中的空缺才构成了属于翻译中难以逾越的屏障,这语言翻译来说造成了很大的影响,要想从根本上解决这一问题,消除翻译屏障,那么就应该加强对不同民族文化之间的交流与传播,制定出一项科学、合理的翻译策略,只有这样才能保证翻译工作可以顺利进行下去。基于此,本文对语言文化空缺与翻译策略进行了简单的研究。
  【关键词】:语言文化;空缺;翻译策略
  前言:
  翻译是一个语言文化中重要组成部分,是一种异常、复杂的语言文化互动活动的全过程,对于其的翻译工作来说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语言文化主要由语言基本单位组成,其在发展过程中会随着不同的语言结构、文化积淀的差异等发生变化,实现不同民族之间语言文化的交流与传统。如果在实际翻译过程重结果出现空缺,那么会扩大语言文化翻译的范围,丰富语言文化特点,加深人们对其的认知。
  一、翻译的与语言、文化之间的关系
  (一)翻译的实质与使命
  翻译是人类交际历史中一项悠久的活动,可以在不同的语言中进行信息传递、沟通、交流等。语言文化在实际翻译过程中,在不同的环境中会产生不同的语言问化特点,其中包括了大量的精辟见解,蕴含了非常丰富的文化宝藏。
  (二)语言、文化的共质性与异质性
  语言与文化之间的关系非常米密切,如果社会中离开了文化,那么语言就会变得一无所有,其中的价值也会逐渐了流失,这对于国家、社会的发展来说造成了很大的影响。可以说,语源文化是国家、社会在发展过程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同时还可以通过多种途径来折射出不同民族之间的独特文化色彩,将各个民族之间的文化结合,并将其中的共性特点体现出来,加深人们的认知,了解语言文化的真正含义[1]。
  语言文化所表现出来的思维规律对于不同民族的发展来说会起到不同的作用。当人们在通过思维逻辑在分析、认知一些事物时,可以对自身的逻辑思想、协调行动等方面进行合理控制。世界中任何的语言文化都有着共同点,它们是人类文化共性的表现,可以有效的将人类的思维共性有特点出来。
  二、语言文化空缺定界与类别
  语言是文化系统中重要组成部分,可以有效的对文化进行传播,加深人们对文化的认知,从而保证文化可以更好的传承下去。不同的语言会反映出不同的文化色彩,如果语言文化处于一种空缺状态,那么可以直接、集中地反映出这一状态特点。
  (一)空缺概念
  空缺主要指语言文化在发展过程中存在着一定局限特点,其中的局域文化的缺失会通过直观的形式将另一局域文化东西体现出来;语言文化中的原语在某种特定的文化中所接触到的文化接受者存在着很大的差距,这会在一定程度上造成语言文化空缺处于一种空白的状态;另外,当某个民族有着属于自己的文化特点时,在其他民族并不存在,那么在這时也会出现空缺现象。
  (二)空缺的基本类型与范围
  常见的空缺基本范围主要由以下两点组成:(1)语言文化存在于社会家园的整体思想中,对于社会的发展来说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2)社会中的语言系统本身就是文化世界中重要组成部分,不同的文化体系有着属于自己的语言系统,该系统可以有效的对语言文化进行审视,保证语言文化的基本事实性。
  三、空缺在语言文化层面上的翻译对策
  随着社会不断的发展,我国经济水平逐渐提高,全球经济化进程逐渐加快,人们对空缺翻译工作给出了高度的重视,并通过多种途径来制定空缺在语言文化层面上的翻译对策,只有这样才能提升语言文化的翻译质量,将文化中的真正价值体现出来。
  (一)解码
  符号是代码中重要组成部分,符号可以有效的将信息的文化特点体现出来,形成一种全新的信息透镜,同时,代码还会成为一种语言障碍屏障。如果语言文化中存在空缺,那么在对其翻译过程中,应该提高对后者的重视,对于一些空缺代码来说,首先应该做好语言文化的分析工作,掌握字面的真正的含义与关系,只有这样才能加深对语言文化的认知。比如说,Give somebody a shaved hair“给某人剃头发”为字面意义,但是在一些专业术语中则表示“抓去单兵”。而出现字面上翻译的主要原因指,在当时社会中,国家为了提高自身的综合实力,需要大量的新鲜血液去当兵,提升自身军事整体实力[2]。
  (二)重构
  重构主要指将现有的语言文化结构重新定位,之后再对其进行语言文体、语义分析。在掌握语言文化中的基本结构、逻辑之后再对原著的真正含义对语言文化的主体结构、思想、轨迹等方面进行填充、补偿等,只有这样才能将语言文化通过全新的形式展现出来,加深人们对语言文化的认知。另外,在对语言文化重构过程中,还应该明确语言文化中的“前理解”含义,不能在其中掺入任何的多余成分,并保证所形成的语言文化可以突破原文文形的束缚,并将其通过全新的形式展现出来。比如说,In the ordinary evening, this should be the point of a kerosene lamp, but we only loose a lamp, which is composed of a long stick, inserted in the wooden wall.译文为:在平常的晚上,本应是点着煤油灯的,可是我们只点松明灯,这一个由一个长棒子组成,插在墙木托上的。
  总结:
  语言文化的空缺是民族文化语义中重要组成部分,可以有效的将丰富的民族特色体现出来。本文通过对语言文化空缺的分析,反映出了不同语言文化的碰撞现象。通过解码、重构对语言文化空缺中的分析可以有效的将语言文化通过全新的形式展现出来,有助于丰富建设民族语言文化。
  参考文献:
  [1]郭雯,陈羔.“不折腾”的“文化语境”与“文化空缺”——从“不折腾”的英译浅析文化空缺词的翻译策略[J].苏州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02:86-89.
  [2]刘艳玲.跨文化交际视阈下的文化空缺现象及其翻译策略[J].赤峰学院学报(汉文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11:200-202.
其他文献
【摘要】:我国国民经济的不断发展就带动了人文社科和文化产业的发展,也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国民素质。因此,加速人文社科普及工作,推动文化产业发展,就成为推动国民素质和精神文化发展,提高国家综合实力的重要手段。本文谨就人文社科的普及与文化产业的发展现状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发展策略。  【关键词】:人文社科;普及;文化产业;发展  引言:人文社科是人文科学和社会科学的總称,是以人类社会和人类的精神文化及精
期刊
【摘要】:苏青的自传体小说《结婚十年》用通俗白话的语言,自叙的方式讲述了N城女子苏怀青经历的婚姻生活和人情冷暖,生动地展现了女性作为人的生命欲求,对女性異化进行了强烈的批判,她认为女性的异化不仅是因为封建男权社会的压迫,还有女性自身价值的失落。同时,苏青也通过女主人公对现状进行了思考,探索着女性觉醒与自救的可能性。  【关键词】:苏青;《结婚十年》;女性意识;觉醒  中国的女权运动是女性在五四之后
期刊
【摘要】:研究生党建工作是高校研究生德育工作的重要内容,在研究生党员的培养教育及研究生群体的思想引领中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新时期研究生群体在科研压力、思想观念、人员流动、集体意识等方面具有新的特点,导致研究生党建工作在全局性、深入性、延续性等方面的不足,进而直接影响了党建工作的实效性。因此,高校开展研究生党建工作应当遵循教育规律、统筹协调、延续特色、长远规划等指导原则,通过夯实思想基础、结合科學研
期刊
【摘要】:《尔雅》是我国第一部按义类编排的综合性辞书,其收录了大量的与社会生活和自然生活相关的词语。因此,从中我们可以窥见古代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 本文主要对《尔雅》中收录的牛属字进行研究,主要从牛属字的分类、释义特点两个方面进行分析。  【关键词】:尔雅;释畜;牛属  一、《尔雅·释畜·牛属》收词的分类  《尔雅·释畜》(以下简称《释畜》)主要收录的是有关各种家畜的名称及其习性特征的词语。共分为
期刊
【摘要】:本文从车辆排队的角度出发,将车辆的到达与交叉口的信号配时视为一个完整的排队服务系统,对信号交叉口进口道线长度的设计提出了新的模型,对金华市北山路与环城西路交叉口的交通量以及延误进行了统计,并以此为例进行计算,结果表明进口道线长度适宜范围为34~40m。该模型对交叉路口的规划和评价具有一定的指导作用。  【关键词】:排队论;排队长度;交通量;交通强度;车辆到达率  1概述  排队现象在道路
期刊
【摘要】:多媒体技术是把声音、图片、视频等多种媒体和计算机相结合的技术,在小学语文课堂上运用多媒体技术,可以促进语文教学活动的开展。教师适当的运用多媒体技术来辅助教学有利于形成良好的师生关系,活跃课堂气氛,多媒体技术可以使语文教学内容具体化,学生容易理解教学内容便会有兴趣有激情的参与教学活动,有利于发挥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多媒体技术的应用有利于优化语文教学过程,提高语文教学质量,增强语文教学
期刊
【摘要】:秋瑾是近代妇女解放和民主革命的先锋,她在新思潮的鼓励下,冲破封建束缚,只身留学日本,将生命献给了革命事业。她的诗回荡着妇女解放的呼声,洋溢着挺身救国的豪情,充斥着自我牺牲的壮烈情怀,既有坚定的理想追求,又有凌厉高亢的气势,独具一种巾帼侠女的雄豪气概和震撼人心的动人力量。  【关键词】: 秋瑾;妇女解放;爱国主义;民主革命;尚武精神  1896年,秋瑾在湘潭与富家公子王子芳结婚,这桩亲事完
期刊
【摘要】:迟子建的小说没有刻意营造世外桃源般,与世无争的无忧无虑的世界,营造一座精神乌托邦的乐园,反而,她照样写苦难人生,写人们抗拒的死亡,抨击时弊等,她置之死地而后生,在痛苦中孕育希望,在死亡中激起人们求生的勇气,这是迟子建小说里的宝贵的精神财富。迟子建小说里的精神胜利法,不是人们先入为主地理解为一种人们精神上的自我安慰,美化苦難人生,进而为人们的失败找寻完美的借口,而是,赐予阅读书籍的人们可以
期刊
【摘要】:血性是军人所特有的一种精神气质,无论在过去还是现在都是战争中克敌制胜的重要法宝。军人血性是在敌我对抗中动员起来的思想、情感、意志、决心、信心、作风、气节的凝结和升华,是军人精神面貌和气质特征的集中体现,军需保障工作作为促成军队战斗力生成的重要环节,在新形势下更要具有时代所赋予的血性内涵。  【关键词】:军需保障;血性;气概;战斗;气节;牺牲;正气;永吹冲锋  2014年10月30日,习主
期刊
【摘要】:在中国现代文史上,“五四”散文相比同期其他的文学样式要成功的多。原因除了自身的文体优势之外,作家主体的自由选择,外部的社会原因以及深远的散文写作传统还有外国文学的影响等,都是其成功的原因。  【关键词】:文体样式;客观原因;写作传统  五四新文化运动,对文学的影响,除却思想启蒙之外,在具体的文学体式上也更加完善。小说,诗歌,戏曲,散文得到更充分的发展。“中国的小说历来被视为‘小道’,不能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