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高职院校美术专业人才审美品格培养

来源 :新校园(下)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nibab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当前,审美品格在实用型人才综合素质中占据着重要地位。高职院校美术专业教学对人才审美品格进行培养具有重要意义。在教学中,教育者应该注重学生的美好体验与心灵触动,以完善的审美品格促进学生的健康发展。
  关键词:审美品格;美育;精神教育
  学生的审美品格直接影响其看待事物的眼光,也在很大程度上决定其自身价值定位。对于高职院校的美术专业教学而言,对学生的审美品格进行培养同样具有重要的意义。教师应该为学生创造良好的教学氛围,让学生在美学的熏陶下健全自己的审美品格,提高其综合素质能力,也锻炼其发现美的能力,提高其艺术气质、交际能力以及语言表达能力,促使其适应新需求。
  一、高职美术专业人才审美品格培养的必要性
  1. 基于人才培养目标定位
  高职美术专业要培养的高技能型人才,不但要有精湛的专业技能,也要具有较强的实践能力、良好的职业道德。如今社会经济在不断发展,人们对精神生活不断提出更高要求,而美术教学也应适应新时代的发展需要,培养出更好的美术专业型人才。如今的美术教育既要成为传播社会知识、表达内心情感与满足审美需求的一个重要途径,也要求培养为社会经济发展服务的人才,也就是以培养高级技能型的实用性复合型人才作为美育人才培养目标。
  2. 基于学生自我实现的角度
  审美需要体现在对美的追求,能够满足自我实现的需要。在美术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艺术审美品格,能够促使其在学习时满足自我实现的需要,这也是超功利的追求自我实现的重要途径,促使学生感悟生活中的美。
  3. 基于促进社会文明的角度
  当今社会的物质与精神文明都得到了高度发展,而高度的精神文明能够使人对艺术审美的追求更加迫切,也利于艺术审美品格的完善。若是缺少了对美的追求,高尚的审美理想将不复存在,崇高的精神世界也会崩塌。因此,对美的追求能够净化社会文明。而在高职美术专业教学中,培养人才的审美品格,更是为净化社会注入鲜活的力量。
  二、高职美术人才审美品格培养的途径
  1. 教师要提升自身审美素养
  教师在学生的学习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尤其是在审美教育上的表现直接影响着学生的审美思维。因此,教师应该提升自身的艺术修养,引导学生去树立正确的审美观念,带动学生去培养自己对艺术的审美品格,把知识、技能与美育教育的丰富性、多样性、综合性结合起来,使其认识到除了应具备绘画技能还须提升艺术情操,提高自身的美学艺术鉴赏能力。
  2. 在课堂上增设美术鉴赏
  要培养美术专业学生的审美品格,需要从其心理与情感开始进行良好的艺术熏陶。因此,教师可以在课堂上开展美术鉴赏活动,与学生互动,共同探讨美术的精髓,引导其感悟美术的艺术价值,理解艺术创造者的心理与情感。只有真正触及心灵的艺术审美,才能真正让学生的审美品格得以有效培养。比如对《蒙娜丽莎》进行鉴赏,教师引导学生去了解达·芬奇的生活与情感经历,使其去感受达·芬奇的绘画情感,潜移默化地培养其艺术审美品格。
  3. 以多样化的美术教学手段培养学生的审美品格
  在这个方面,教师可以采取多种教学手段培养学生的审美品格。比如在美术教学中,教师可以组织采风活动,让学生深入生活中的景点,增强对美的感受,这样在轻松氛围中能有效激发学生的创造力、想象力及审美情感,让学生学会对身边事物进行细致的观察,进而发现美和创造美。将审美教学带出教室,走向充满自然色彩和生活艺术的户外,能够让学生在社会生活中充实自己的美术学习,并完善自己的审美品格。另外,教师也可以借助意境表现手法让学生展开联想,培养其对美的直观感受能力,也可以通过辅助教学手段帮助学生更深层次地感悟绘画作品的意境及色彩,感受绘画中更加深远的意境,逐渐培养其审美品格。
  高职教育在教学过程中实际上体现了职业教育与高等教育的双重目标,为社会培养与输送高级应用型技术人才。而在美术专业教学的人才培养方面,应该既注重美术的基本绘画知识理论、绘画技术、技巧与方法等方面的教育,又注重美学的精神教育。美术专业教师应该切实做好人才审美品格的培养,提高美术专业学生的艺术审美能力,充分发挥美术专业的艺术教育作用。
  参考文献:
  [1]张颖新.浅析美术欣赏在高职院校素质教育中的意义[J].中国校外教育,2015(z2).
  [2]王萌萌.谈美术教育在公安高职院校素质教育中的重要性[J].遼宁公安司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3(2).
  [3]马晓玲.提高高职院校美术教学质量的途径[J].科技视界,2012(30).
其他文献
文章整体的架构是:第一章,回顾两百多年来国际金融危机理论的变迁金融危机理论基本上可以分为两个大的阶段,一是1775年到1978年,这一阶段国际性的金融危机没有爆发,主要是以
摘 要:随着时代的不断进步,人们对于信息的接受和使用也变得越来越频繁,阅读能力也就显得越来越重要。因此,在小学阶段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让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成为小学语文教学重要的教学目的之一。而如何提高学生的阅读兴趣,提高学生课内外阅读的数量,指导学生进行有效阅读,成为每个语文教师需要思考的问题。  关键词:小学中段;阅读;策略  新课标明确指出,小学语文教学不仅要让学生对于教材中的课文能够有
本文首先对前人在货币中性非中性问题上的研究进行了较详细的整理和论述。在文献综述之后,作者试图借用模型及图形从理论上来分析货币中性非中性问题。为此本文提取一些重要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