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话古今中外的年终奖

来源 :月读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skarl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每当年关将近,辛苦一年的职场人将目光聚焦在“年终奖”这个大红包上。年终奖经历了怎样的历史变迁?世界各国的年终奖有什么区别吗?
  年终奖从何时兴:汉代“腊赐”相当厚
  年终奖在我国很早就有。在东汉时期,一到腊月,皇帝就开始给文武百官发年终奖。《汉官仪》中记载“腊赐”一项为:大将军、三公各钱20万、牛肉200斤、粳米200斛,特进、侯15万,卿10万,校尉5万,尚书3万,侍中、将、大夫各2万,千石、六百石各7千,虎贲郎、羽林郎3千。据说当时三公和大将军的月薪只有17500钱,领这一回年终奖,相当于一年的工资了。
  宋代官员的俸禄包括正俸(钱)、禄粟(米)、职钱、公用钱、职田、茶汤钱、给卷(差旅费)、厨料、薪炭等许多令人眼花缭乱的名目,工资虽然很高,但年终奖却很少。每年冬至,皇帝给高级官员们发年终奖,宰相、枢密使以及曾经封王的大臣,每人只有5只羊、5石面、两石米、两坛子黄酒而已。
  清朝皇帝年底多用荷包赏赐大臣。《啸亭续录》载:乾嘉时期“岁暮时诸王公大臣皆有赐予;御前大臣皆赐‘岁岁平安’荷包一”。这赏赐的荷包里究竟会装着多少钱呢?岁末皇帝赐给蒙古亲王的那对大荷包里,一般装有各色玉石八宝一份;小荷包四对,内装金银八宝各一份;又小荷包一个,内装金银钱四枚,金银锞四枚,这也算是挺丰厚的“年终奖”了。
  民国时期,商店的伙计、公司的职员一般也都有年终奖。年终奖有多有少,掌柜或者经理可能有个上千块或者几百块大洋的年终奖,伙计和普通工人有个几十块或者几块大洋的年终奖已经很不错了。商铺和作坊都有一批学徒,学徒一般是没有工钱的,可是却有年终奖。大方的老板会给个二三十块大洋的红包,小气的老板会管学徒一顿好饭,这顿好饭也可以算是年终奖。那时候一年360日(阴历),地主家的长工吃肉的日子大概有20多天。这些日子多数集中在正月,地主家给长工吃肉则是一种拉拢鼓励的表示,而正月没有给长工加肉的东家,会蒙上悭吝的恶名。这吃肉也可算是长工的年终奖了。
  新中国成立后,计划经济时代的工厂和机关单位实行实物发放的福利制度,快过年的时候不发年终奖金,而是发食物或者票券,最典型的是大块的冻带鱼、大块的冻肉,或者让大家排队轮流获得自行车票、缝纫机票。因为发了钱也没用,大家有钱没票买不了什么好东西。大家的年终收获取决于单位是不是“厉害部门”,厂长或者局长有没有“本事”和“魄力”。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市场上商品极大丰富,实物奖励逐渐取消,单位开始在年底发放年终奖金了。
  年终奖从哪里来:创收方式各不同
  秦汉魏晋时期,公文写在竹简上,公文传达过程中,用口袋把公文装起来,再糊上胶泥,盖上公章。另一个部门收到这个口袋,剥掉胶泥,把公文倒出来,装公文的这个口袋就成了废品。那时候装竹简的口袋有皮质的,有丝织的,也有麻布的,都能卖钱。攒的口袋多了,到年底运到市场上卖掉,年终奖就有了。
  唐朝和宋朝有一段时间允许各州府衙门向民间放高利贷。高利贷的本金,有朝廷拨付的“本钱”和“公用钱”,也有官员们自己凑的集资款。获得的利润,国家财政抽小头,地方留大头,大部分利息都存进了小金库,其中一些钱用到岁尾发年货、发红包。
  明清时期官员的俸禄很低,京官的年终奖金不是朝廷发,而是来自地方官员。当时地方官员来钱渠道多,而京官就比较穷困一些。地方官员为获取信息和得到京官的照应,每当冬日降临,往往以为京官购置取暖木炭为名,向六部司官孝敬钱财,此谓“炭敬”。有诗证曰:“瑞雪逍遥下九重,行衙吏部挂彩灯。频叩朱门献暖炉,玉做火塘熔炭红。”
  实际上,炭敬就是春节过节费,在地方上叫节敬。炭敬是“馈岁”(新年礼物)的意思,所以地方官员赠送所附的信里一般不直接说数目,而以梅花诗八韵、十韵或数十韵来代替,如果是四十两银子就说是“四十贤人”,三百两就说“毛诗一部”,显得很儒雅。有人送贝勒载涛一千两银子,信封上写的是“千佛名经”四个字,可是这位公子连这个意思都不懂,还拿给别人看,后来拆开来,才发现里面是一千两的银票。
  年终奖知多少:有人欢喜有人忧
  如何让年终奖发者痛快、收者愉快,其实是一个全球问题。国外年终奖的发放,从数量到方式上都和中国有很多不同。美国的普通公务员除了得到有上限的薪水外,几乎没有任何性质的补贴和隐性收入,没有绩效奖金,没有股票分红,更没有年终奖,科研教育机构也不发放年终奖,甚至不是每个公司都有年终奖。在美国,发年终奖的目的是为了奖励表现优异的员工,激励他们好好工作,因此不是每个员工都能拿得到。即便有,数额也不大,大概是年收入的1%至3%。在有美国经济风向标之称的华尔街,有报告称今年投行家和交易员的总薪酬将下降8%,只有2007年水平的一半左右,年前各银行纷纷给员工的年终奖预期泼冷水。
  在日本,从一般企业的员工到公务员均有年终奖。在日本很多企业,除每6个月发半年奖、年终奖外,每年4月还会再发一次奖金,但不发给员工本人,而是发给员工的太太,被称为“太太奖金”。日本企业认为,太太奖金很重要,能督促员工太太们更好地支持丈夫的工作。
  瑞士企业雇员的年终奖金主要与所属集团的全年赢余情况及个人全年业务达标率挂钩。一般的中小型企业,在整个公司全年赢余理想的前提下,员工业务达标率在100%及以上的,可获得相当于3至4个月工资的年终奖金;达标率在50%及以下的,仅获得相当于1个月工资的年终奖金。而公务员的年终奖金主要由个人全年的工作能力与业绩评定等级决定,任职第一年的收入大约为基本工资的94%,第二年根据能力与业绩上浮2%至6%。
  英国公务员的年终奖与绩效挂钩,部分高级公务员年终奖高达5万英镑。不过,公务员在依法申报中必须说明工资、奖金、津贴、福利和免费旅游等好处以及各种收入所得。近年来,公务员居高不下的年终奖引发争议不断。英国首相卡梅伦自2010年5月上台后,开始大力打压公务员的“疯狂”分红,大幅削减公务员奖金。
  法国没有规定必须给公务员发年终奖金,绝大部分公务员的年终奖金相当于年工资总额的8%。连领取最低“社会融入津贴”的人每年年底也可得到一笔过节费,数额从150欧元至500欧元不等。
  (节选自《北京日报》2013年1月5日,标题为编者所拟)
其他文献
舍北舍南来往少,自无人觅野夫家。  鸠鸣桑上还催种,人语烟中始焙茶。  池水云笼芳草气,井床露净碧桐花。  练衣挂石生幽梦,睡起行吟到日斜。  品读  倪瓒(1301—1374),元代诗人、画家。工诗画,画山水意境幽深,与黄公望、王蒙、吴镇并称为“元四家”。  “诗人”“画家”的头衔,那是后世给的,至于自号“懒瓒”的倪瓒本人,只知道自己有一个身份:“野夫”。他懒懒散散地住在北里村,心安理得地照自己
期刊
数间茅屋闲临水,窄衫短帽垂杨里。花是去年红,吹开一夜风。 梢梢新月偃,午醉醒来晚。何物最关情,黄鹂三两声。  品读  黄庭坚《菩萨蛮》“半烟半雨溪桥畔”一首序云:“王荆公新筑草堂于半山,引八功德水作小港,其上垒石作桥,为集句云云(词如上)。戏效荆公作。”所谓集句词,即全用前人诗句杂缀成词。王安石一生写了不少集句诗,当时人们竞相仿效,成为一种风气。他不仅集句为诗,也集句为词,这可以说是他的首创,同时
期刊
辜鸿铭拖着油光可鉴的辫子泰然自若地上台领取北大英文教授的聘书,他倔强地与时代保持距离,非共时地生活在民国里。这有些像一个著名的悖论:我转过身,障碍就在我身后。而我,我拖着我心中的辫子,根本做不到像辜鸿铭那样泰然自若,一往无前。我在这个时代里常感到巨大的不适,时代的断裂感永远在心中晃荡。满大街金黄色的染发大波浪,满大街的高筒靴子与紧身裤,露出两条细瘦美丽的腿,骄傲地高昂着头。上网时,我只会打字,收发
期刊
中国的读书人怕是没有不知道苏东坡的:大诗人、大散文家、大学问家和大书法家,唐宋八大散文家之一,中国文学史上一颗璀璨的巨星。说起他的文章,史称“浑涵光芒,雄视百代”。苏东坡之所以有此成就,当然不是天生的,尽管他从小聪慧,家庭环境使然,但和其一生好读书和善读书是密不可分的。  苏东坡一生勤读书,更会读书。他积累的一套读书方法,即他应其侄女婿王庠讨教读书方法而写的《又答王庠书》中所介绍的,对历代读书人都
期刊
演讲是一种目的性很强的社会实践活动,著名演讲家邵守义先生曾经讲过:要选择那些能给听众指明行动方向的,能够教给听众行动的手段和方法的材料。因此,我们在选材料的时候,一定要注意材料的实用性,能对听众有指导意义的材料才是最受欢迎的。  纠正错误方式  教育家孙云晓的演讲《教育不是教训》:  有很多家长抱怨,我的孩子怎么不好好看书学习呢?总是在看电视、玩手机、玩电脑游戏,其实这应该问问他们自己。他们平时守
期刊
公元23年,各路起义军打着汉军的旗号,一齐攻入长安城。未央宫内外黑压压一大片人,喊杀声不绝于耳。人们口口声声要杀的“反贼”,正是新朝皇帝王莽。  此时的王莽,正忙着躲避蔓延进宫里的大火。说来也怪,这火焰就像长了眼睛似的,专追着69岁的王莽跑。老人家最后被逼急了,干脆找个吉利的方位坐下来,喃喃自语道:“上天赋予我厚德,汉军能把我怎么样?”这当然是痴人说梦了——死期在即,王莽多么希望这只是一场噩梦啊!
期刊
中国传统哲学中,知与行的关系历来备受重视。早在明代心学大师王阳明提出“知行合一”的命题之前,历史上已有许多相关探讨。《尚书》有云:“非知之艰,行之惟艰。”孔子也说:“言知之易,行之难。”西汉开国皇帝刘邦,就做足了知与行的功夫。他常向属下虚心问政,故而能“知”;他在臣僚的建议下不断改正过失、纠正错误,是为有“行”。正是这种知行合一的行事作风,使刘邦以渺渺之身,驱策力而有天下,最终建立了强盛的西汉帝国
期刊
“小鸟依人”今天专用于那些娇小可爱的女孩子,把她们跟在男朋友身边的样子唤作“小鸟依人”。不过,这个俗语最早却是用在男人身上的。  《说文解字》:“雀,依人小鸟也。”这是“小鸟依人”一语的最早出处。麻雀之所以“依人”,当然是因为凡人所居之处都能找到吃的。  “小鸟依人”第一次用在人身上出自唐太宗李世民之口。有一次唐太宗和大臣长孙无忌闲聊。评论褚遂良时,唐太宗说:“褚遂良鲠亮,有学术,竭诚亲于朕,若飞
期刊
汉武帝刘彻堪称是一位雄才大略的君主。他在位五十四年,三次大规模抗击匈奴,得以收复失地,御敌于国门之外;他施行“推恩令”,使中央集权进一步巩固和强化;此外他还凿空西域、创立太学、改太初历、铸五铢钱,在经济文化方面也大有作为。  在汉武帝统治时期,汉王朝国力空前强大。但同时,他在贪奢享乐、劳民伤财方面也被人诟病。晚年时汉武帝杀戮太重,“巫蛊之祸”使得父子相残、太子自杀,险些断送了大汉江山。经过了长达半
期刊
离线社交是指离开虚拟社交网络,去真诚地认识一些人,花一定的时间去了解一些人。社交网络是现代最伟大的发明之一,虚拟社交可让人们放松精神、自由交谈、释放压力。但每一种技术都有自身的危险和流弊,很多人对虚拟社交过度依赖,就如染上毒瘾般,一离开网络就坐立不安。他们不愿参加现实的社交活动,自我疏远、自我隔离、自我封闭。离线社交提倡真实的人际沟通,人与人之间的交往不该仅限于社交网络,人们的内心其实是更渴望面对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