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草油剂对全层皮肤缺损大鼠创面愈合的影响及相关机制

来源 :中华烧伤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inxiaoyi585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观察紫草油剂对全层皮肤缺损大鼠创面愈合的影响并探讨相关机制。 

方法

取80只SD大鼠,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紫草油剂组和对照组,每组40只,于背部制作3 cm×3 cm全层皮肤缺损创面。紫草油剂组、对照组大鼠创面分别以紫草油剂浸润的纱布、凡士林纱布和无菌医用纱布打包包扎,均每2天换药1次。伤后3、7、14、21 d,每组分别取10只大鼠处死后,行创面大体观察并计算创面愈合率,取创面未愈合组织行HE染色观察组织形态学变化、免疫组织化学染色观察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和bFGF表达情况、实时荧光定量RT-PCR检测VEGF和bFGF的mRNA表达。对数据行析因设计方差分析、t检验及Bonferroni校正。 

结果

(1)伤后3 d,2组大鼠创面均有少量分泌物。伤后7 d,紫草油剂组大鼠创面分泌物减少,肉芽组织较多;而对照组大鼠创面仍有较多分泌物,肉芽组织较少。伤后14 d,紫草油剂组大鼠创面大部分已愈合,未愈合创面肉芽组织多且鲜红;对照组大鼠部分创面愈合,未愈合创面肉芽组织少,仍有分泌物。伤后21 d,紫草油剂组大鼠创面基本愈合,对照组大鼠创面仍有部分未愈合。(2)伤后3、7 d,紫草油剂组大鼠创面愈合率分别为(39±5)%和(46±4)%,与对照组的(34±3)%和(44±4)%相近(t值分别为0.807和0.481,P值均大于0.05);伤后14、21 d,紫草油剂组大鼠创面愈合率分别为(76±4)%和(90±3)%,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0±6)%和(73±5)%(t值分别为2.308和3.072,P<0.05或P<0.01)。(3)伤后3、7、14 d,2组大鼠创面未愈合组织中肉芽组织、Fb和新生微血管均逐渐增多,且紫草油剂组大鼠创面未愈合组织中肉芽组织、Fb和新生微血管均较对照组多。伤后21 d,2组大鼠创面未愈合组织中肉芽组织、Fb和新生微血管逐渐减少。(4)伤后3、7、14 d,2组大鼠创面未愈合组织中VEGF阳性细胞和bFGF阳性细胞均逐渐增多,且紫草油剂组大鼠创面未愈合组织中VEGF阳性细胞和bFGF阳性细胞均较对照组多。伤后21 d, 2组大鼠创面未愈合组织中VEGF和bFGF阳性表达均减弱。(5)紫草油剂组大鼠伤后3、7、14 d,创面未愈合组织中VEGF的mRNA表达量明显高于对照组(t值为2.967~4.173,P值均小于0.01);伤后21 d,创面未愈合组织中VEGF的mRNA表达量明显低于对照组(t=-4.786,P<0.001)。紫草油剂组大鼠伤后3~21 d创面未愈合组织中bFGF的mRNA表达量均明显高于对照组(t值为2.326~4.702,P<0.05或P<0.01)。 

结论

紫草油剂外用可促进全层皮肤缺损大鼠创面愈合,可能与其促进创面组织高表达VEGF和bFGF相关。

其他文献
目的分析海宁市8万余例目标人群两轮结直肠癌的筛查结果,探讨结直肠癌防控的长效机制、筛查间隔时间,为合理制订结直肠癌的防控策略和措施提供实践依据。方法对2007—2010年和2013—2015年间,已完成两轮筛查的海宁市5个镇(街道)8万余例目标人群的结直肠癌筛查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第1轮筛查完成80 603例,高危人群比例为12.92%(10 417/80 603);结肠镜检查7 796例,检出
目的探讨腕部游离穿支皮瓣修复手指电烧伤创面的临床效果。 方法2016年1月—2017年1月,笔者单位收治12例13指手指电烧伤患者。彻底清创后,创面面积为5.0 cm×2.0 cm~10.0 cm×7.0 cm。对面积小于或等于6.0 cm×2.5 cm的创面采用桡动脉掌浅支游离皮瓣修复,皮瓣面积为2.5 cm×2.2 cm~ 6.0 cm×4.5 cm,将桡动脉掌浅支与指固有动脉、皮下静脉与指背
目的系统评价重组人生长激素(rhGH)治疗成年重度烧伤患者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以"burns、thermal、human growth hormone、growth hormone、hGH、somatropin (human)"为检索词计算机检索《PubMed》《Cochrane Library》《Embase》数据库,以"烧伤、重组人生长激素"为检索词检索《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中国期刊全
目的探讨带指背皮神经的拇指指背动脉逆行岛状皮瓣修复同指指端、侧方及指背皮肤软组织缺损的效果。 方法2009年3月—2015年10月,笔者单位收治33例拇指指端、侧方及指背皮肤软组织缺损患者,其中指端(指腹)缺损19例、侧方缺损11例、指背缺损3例,清创后缺损范围1.8 cm×1.0 cm~3.0 cm×2.0 cm。根据创面位置,选择带指背皮神经的拇指尺背侧动脉或桡背侧动脉逆行岛状皮瓣修复,皮瓣切
期刊
期刊
期刊
期刊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