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验育人”理念在道德与法治教学中的实践与探究

来源 :读写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ongliong48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在学生的成长过程中,他们珍惜自己的学习生活与社交生活,不会轻易地放弃自己的感受。在小学阶段,《道德与法治》是一门新课程,为了使这门课程的课堂更加具有活力,使教学内容深入学生内心,教师需要不断地探索与实践。本文将对全时空下小学道德与法治体验育人路径进行分析,探讨如何做好小学《道德与法治》课程的教学。
  关键词小学;道德与法治;体验育人;路径
  中图分类号:G628,TM75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20)15-0126-01
  在小学《道德与法治》的教学过程中,为了获得更好的教学效果,可以采用体验育人路径,使教学内容深入学生内心,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思想道德素养。因此,教师需要明确目前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中存在的问题,通过体验育人路径的实践解决这些问题,有效地提高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水平。
  一、目前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成因
  (一)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在以往的小学德育教育中,由于会受到应试教育的影响,课时经常会被占用,与此同时,在课堂教学中,教师通常采取应付的态度,应用灌输式的教学方法,无法使教学内容深入学生内心。与此同时,一些教师对于《道德与法治》了解不多,没有与其相关的教学经验,没有形成法治教育意识,采用的教学方法单一,形成道德与法治两部分教育内容相互独立的现象。由于以下小学教师自身的法治知识有限,对于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比较困惑。由于这些问题的存在,导致学生在接受教育的过程中不能主动发现,无法进行平等交流,更不能进行批判与反思,导致学生出现道德修养退化,法治意识不足的现象。这种教育方式会造成教育资源浪费,导致学生知行不一,虽然能够掌握道德与法治相关知识,但在行为上却无法满足要求,规则与法治意识淡薄。
  (二)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问题的成因
  造成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问题的原因在于道德教育的效果取决于教学是否能够与情感关联,学生能不能获得真实的道德体验。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为学生讲解教材中的知识时,只是对其进行说教,无法使学生获得真实的道德体验。因此,在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中,教师需要重视实践,建立完善的体验式课堂模式,重视学生的教育体验,在课堂教学中建立体验系统,提高《道德与法治》教学的时效性。
  二、小学道德与法治体验育人路径的实践研究
  (一)通过情境教学,丰富学生体验
  在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中,体验育人是指采用情境创设、角色扮演、场景模拟等多种体验形式,对学生情感与行为进行全方位的调动,使学生拥有更好的教学体验,提高他们的判断能力与实践能力,形成重视学生发展的评价机制,有效提高德育的深度。小学道德与法治体验育人能够建立与日常生活相符的情境,让学生扮演特定的角色,站在角色的角度对道德义务以及人际交往进行体验,理解他人在特定环境中的内心感受,能够多自己的言行与态度进行反思,提高自身的思想道德修养。
  (二)结合生活体验,开展体验活动
  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中体验育人路径的实践可以通过以下方式进行:在《道德与法治》中《会变脸的水》内容的教学中,首先,教师可以让学生将自己想象是水,并要求学生画出自己的自画像,并说出自己来自哪里,再让全班学生互相交流水的自画像。其次,让学生分享日常生活中的用水,说出生活中哪些活动需要用到水。例如,人们日常生活中做饭需要用水、洗衣服需要用水、冲厕所需要用水等。再次,让学生分享水的其他用途,说出水还有哪些其他用途,学生之间互相交流,也可以采用小组讨论的方式。例如,农业灌溉中需要用水、水利发电需要用水、水产养殖需要用水等。最后,引导学生总结水的众多用途,体会到水对人类的重要性。
  在这个过程中,通过学生的亲身参与,使学生进入一个水的世界,通过自身的体验了解水的用途,根据自身的生活经验,通过角色扮演的活动进行想象与创造。只用采用这种教学方法,才能激发学生内心的情感,帮助他们获得真正的道德认知与体验。与此同时,通过这种体验教学方式,学生可以进行角色转换,利用水的角色进入到日常生活情境中,获得更加直观的感受,实现对学生行动的指导。让学生在教学过程中进行角色的扮演与体验,能够唤起他们对这个角色的认识与相关经验,与角色结合在一起,使其能够在自由的氛围中产生内心真實的感悟,有利于提高《道德与法治》教学效果。
  三、结束语
  总而言之,在小学《道德与法治》课程的教学过程中,可以通过特定情境的创建与角色扮演来实现体验育人的目的。因此,教师需要重视体验育人方式的应用,有效地提高道《道德与法治》教学效率,有效地提高小学生的道德意识与法治意识,促进他们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任海燕.浅谈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的生活化策略[J].中国校外教育,2019(09).
  [2]郭娟.基于核心素养的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策略分析[J].才智,2019(09).
  [3]秦瑞芬.核心素养理念下小学道德与法治情境教学探索[J].中国校外教育,2019(09).
其他文献
摘要小学阶段是孩子学习的黄金时期,身心都有着强烈的求知欲,是促进小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时期。作文教学在小学语文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写作能力是学生语文综合能力的体现。小学作文主要是写人、写事、写景的作文,让学生能够准确地将自己的所闻、所见、所感表现出来,将自己的真实情感表达出来,此外运用一种既灵活又生动的写作方法来让自己的作文锦上添花。  关键词小学语文;写作教学;策略  中图分类号:H193.6 文献
摘 要社会的发展提高了人们的生活水平,人们也越来越重视教育问题,特别是学前教育,现在的家长对幼儿园不仅有着较高的期望,也希望能参与到各项活动中,以便更好地了解幼儿园。幼儿园和家庭是幼儿成长的主要环境,家长和教师则是两个主要施教者,站在这个角度来看,家长和教师之间属于合作关系,幼儿对于幼儿园来说是主角,是幼儿园要服务的对象,而家长而是幼儿园的合作伙伴。幼儿园加强与家长之间的对话,同家长共建家园共育,
摘要随着素质教育不断发展,高效课堂教学变得越來越重要。建立高效课堂教学,所体现的教学效果符合新时代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素质要求。高效课堂的教育模式使得老师能够在有限的教学时间基础上,完成很高效的教学任务和达成教学目标,并且在课后高效课堂能够取得较高的教育教学影响力和社会效益。  关键词高效;课堂教学;高中化学;模式探究  中图分类号:G424.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
摘 要在小学教育中,很多教师忽视对学生进行劳动教育,学生不懂得尊重劳动成果,乱扔垃圾,一旦养成不好的行为习惯将很难改正。因此,为了帮助学生养成文明的行为习惯,在小学教育过程中,教师应定期带领学生开展劳动活动,使学生形成懂文明、讲卫生的良好品质。  关键词小学;劳动;教育  中图分类号:G628,C97,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20)13-0132-01  本文对小学生
摘 要高中生的情感教育,对于这个年龄阶段的学生非常重要,在写作过程中,教师应有意识地加入情感的培养和感情的投入,这不但可以帮助学生解决价值观等人生大的课题,还可培养学生写作的兴趣,树立“写作即人生,人生即写作”的意识。  关键词作文情感教学的重要意义;过程实施的内容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20)15-0143-01  “写作是运用语言文字表达思想
摘 要对话教学是小学数学课堂的常用有效教学形式。文章针对小学数学对话教学问题,分析对话教学的内涵及教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探索应用有效教学策略,促进更好地开展数学教育教学,提升小学生的数学综合能力和素质。  关键词小学数学;对话教学;应用策略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20)15-0113-01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的学习主体性常常未得到充分体现,
摘要现阶段,小学数学作为学生知识入门阶段的基础学科,其科学性、实用性、严谨性的特征已预设着锻炼学生思维创造能力变得愈来愈重要。除了塑造良好的价值观,更要赋予学生海阔天空的思维方法,提高他们的创造力。要达成这一目的,雅智教育的培养是其关键举措。教师要有意识地渗透雅智理念,以课堂为传播载体,深入开展尚德、启智、育美、激趣的雅智数学课堂,从而为学生的高雅人生奠基。  关键词雅智;数学;课堂文化  中图分
摘 要初中的语文教学主要分成对现代文章的教学和对传统古诗文的教学,而古诗文作为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部分有着不可比拟的教育意义。在教学过程中以有效手段合理运用古诗文的文化内涵为初中语文教学带来关键性的作用。古诗文作为中国传承上下五千年的文化载体,在对初中传统文化的教育中有着重要意义。本文以初中古诗文教学的教育现状为基础,分析融入传统文化教育的有效方法,旨在为初中语文教学带来一些思路。  关键词古诗
摘 要新课改新形势下,倡导培养新世纪所需要的创新型人才是教师们面临的一大难题。笔者认为运用信息技术教学要比传统教学模式更能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更能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拓宽学生的视野,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与此同时还能够培养学生的历史学科素养,为适应信息社会的学习、工作及生活打下坚实的基础。教师们必须抓住这个机遇,合理运用信息技术,优化高中历史课堂教学,促使课堂教学改革,以信息化带动教育现代化,
摘 要深化教育教学研究,切实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一直是教师为之思考的重要问题。在新课程及现代教育理念大背景下,如何打造高效课堂,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总体教学目标尤为关键。据此,本文探究了三步渗透法教学新模式,取得了较好效果,具有较强的可行性和操作性。  关键词三步渗透教学法;高中化学;高效课堂;应用  中图分类号:B0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20)17-0087-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