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层博物馆的文物古迹保护工作研究

来源 :文物鉴定与鉴赏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reen_wo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文物古迹,是人类社会活动遗留下的遗迹。古建筑,是文物古迹中的一种。本文旨在以古建筑为例,论述基层博物馆在文物古迹保护中所起到的作用和对文物古迹进行保护的方法。
  [关键词]文物古迹 古建筑 博物馆 保护 传承
  近年来,文物古迹的保护成为一个越来越受重视的问题,在文物古迹的保护中,基层博物馆的作用不可忽略。目前,我国的文物古迹保护还存在着许多的不足之处,这些不足之处可以在以后的保护中进行弥补,而基层博物馆正在思索和开辟一些新的方法对其进行保护和传承。
  一、文物古迹保护的现状
  文物古迹,是人类社会活动遗留下的遗迹,可以反映当时人类社会活动的状况及其与环境的关系,又称为不可移动文物。其和可移动文物的最大区别就在于前者是不可移动或是不宜整体移动的,具有历史、艺术和科学的价值。文物古迹的种类很多,包括古代的建筑、石窟、石刻、遗址、墓葬,以及其他种类的遗迹。
  古建筑,是文物古迹中的一种。指的是现在仍然存在于地面上的古代建筑,包括砖石结构、木结构的建筑等等。“古建筑基本可以分为木构建筑、古塔、经幢、古桥、长城(明长城)、古城、园林以及其他的古建筑,如牌坊、水利工程等。若要再一步细分,木构建筑、塔桥等又可分为若干的小类,木构建筑在中国古代建筑中占有重要的地位。”
  一般来说,古建筑的保护方式是将其列为文物保护单位,在其周围划定保护区域,在保护区域内,不得进行其他建设工程或者爆破、钻探、挖掘等作业。如今,古建筑的保护遇到了许多困难,首先就是立法上的不健全,“除了1984年制定的《古建筑消防管理规则》之外,很少有可以参考的法律法规文件。然后就是古建筑的保存现状堪忧,石件和砖体风化严重,木建筑结构腐朽变形,古建筑地基沉降等,都是急需修复和保护的。”并且,由于资金的短缺和技术手段的落后,在修缮的过程中,对古建筑造成更重的破坏情况比比皆是。还有部分古建筑在城市建设的过程中,遭受到了不同程度的破坏,城市的建设对古建筑保护的安全性、价值性和文化性产生了很大的影响。一些博物馆对于古建筑的改造略显表面化,外面美丽,内里钢筋水泥,失去了建筑原有的意蕴。
  二、基层博物馆在文物古迹保护中的作用
  基层博物馆在文物古迹的保护中起到了不可或缺的作用,文物古迹的保护很大程度上要依托于基层博物馆,这里以古建筑为例。
  首先,基层博物馆对古建筑起到了一定的保护作用。
  众所周知,博物馆的基本功能是收藏、研究、教育。其中,收藏是博物馆的首要任务,指的是对文物的收集和保藏,古建筑作为文物古迹中的一种,是被列入了博物馆收藏的文物范围的。因此,基层博物馆对古建筑起到了基本的保护作用。有些博物馆是以古建筑为博物馆本身的建筑,有些博物馆则是以古建筑为主专门筹建的,这些古建筑都由相应的博物馆保护。利用博物馆本身的资金和人才资源,定时定点,有针对性地对古建筑进行维护。对于风化严重的石件和砖体,博物馆对其进行维护,腐朽变形的木建筑结构,博物馆对其进行维修,地基沉降的古建筑,对其进行修缮,这些都是需要博物馆进行修缮和维护的。并在修缮的过程中,还要秉持着“修旧如旧”的基本原则,以保证古建筑保持原貌,这也是博物馆的职责所在。
  其次,基层博物馆对古建筑有管理作用。
  “利用文物建筑开展活动的博物馆,既是文物的使用单位,也是文物的管理保护机构。”有时候,博物馆会因为特殊的工作需要,接受上级部门的委托,在一段时间内,对所在行政区域内的不可移动文物代行管理。这样一来,博物馆保护的古建筑对象,并不仅仅局限于博物馆所使用的,还有一些暂时性地进行保护和管理的古建筑。一些独立存在的古建筑,由于种种原因,没能成为博物馆的建筑,也没能受到博物馆的保护,岌岌可危。对于这一类的古建筑,在一些特定的时间,由于保护的需要,被交予某个博物馆进行管理和保护,这对于古建筑的保护意义是重大的。这不仅仅在于可以更好地保护古建筑,而且对于博物馆本身的发展和建设,也具有重大的意义。
  最后,基层博物馆对古建筑有传承作用。
  博物馆的教育功能决定了其在面向公众时,必须承担起教育的职责。教育功能也取决于博物馆所面对的观众群体,其中,以学生群体为主,这一群体往往是由学校或老师组织集体进行参观游览。面向这一群体的时候,教育功能就显得格外重要,这时候的博物馆,需要负责对其进行详细的解说,务求让学生们在参观的时候,能够学到一些新的知识。平心而论,古建筑的传承依靠的就是祖国的下一代,只有一代又一代真正地了解并热爱这些文化遗迹,才能使得古代的技艺和美学能够蓬勃地发展和稳定地传承下去。其他类型的参观者,大部分都是自发而来,有独自参观的观众,也有带着孩子来学习的家长,还有一些是由旅行团组织的观众,这些都是博物馆的主要观众来源,由于每个人来到博物馆的目的不同,参观的方式和学习的内容也有所不同,但同样的是,他们都是出于对古建筑的好奇,对知识的渴求,才来到博物馆的。在传承的过程中,博物馆的教育作用显得格外重要,只有让公众真正地了解了古建筑的重要性,才能够唤起公众对其保护的意识。
  三、基层博物馆对文物古迹进行保护的方法
  基层博物馆对文物古迹进行保护的方法有很多,在此列举一些较为常见、也较为重要的几点,以古建筑为例。
  第一种,就是对古建筑进行内部的改造并使用,也就是将古建筑作为博物馆的建筑进行使用和改造。
  “全世界有35000座博物馆,其中一半是使用旧建筑的改建馆。”大多数国内博物馆的建馆初期,都是利用古建筑或是近代建筑作为博物馆的业务活动的场所,包括一些经济发达的地区也是如此,更不用说那些经济欠发达的地区了。以古建筑为场馆是一件一举两得的好事,不仅可以节约建馆的资金,省去盖建筑物的麻烦,还可以更好地对古建筑进行维护和二次使用,这对于博物馆本身和古建筑而言,是一件双赢的好事。博物馆在使用这些古建筑开展活动的同时,也对文物古迹的保护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除去古代建筑,还有一些历史性和革命纪念性的建筑以及名人故居也常常被作为博物馆的场馆进行使用。在博物馆的新馆建成后,这些原有的场馆并没有被废弃,而是成为博物馆的重要展品,博物馆继续对其进行维护和展示。也许有人会认为,以古建筑作为博物馆的场馆反而是一种毁坏,其实不然,毕竟博物馆作为专门的机构,是有资金和人才的力量对古建筑进行定期维护的,而且大部分有文物古迹的博物馆都是实行收费的制度,为的就是对来参观的人流进行控制,尽可能地减少每日的参观量,起到对古建筑的保护。相反,没有作为博物馆场馆的古建筑,不能进行系统的维护,也许下场并不如受到保护的古建筑。毕竟建筑并不是孤独地存在着的,它需要被使用起来,才能长久地焕发生命力,没有人使用的建筑物,才会失去其本身的意义。   第二种,是对文物遗迹进行直接的保护,在其原址之上或是附近修建博物馆。
  一些古建筑是并不能直接用来改建博物馆的,对于这一部分的保护方案,就是在其附近或将其包围起来,修建一座博物馆。例如一些古塔、古桥、牌坊或是城墙等,是无法改造成博物馆建筑的,只能修建博物馆对其进行保护,这一类博物馆又被称为遗址型博物馆,在这一点上,中国是走在世界前面的。当20世纪60年代,在国际博物馆界还在争论着遗址能不能建博物馆时,中国就早已建好了遗址博物馆,这一类博物馆对文物古迹的保护发挥了巨大的作用。与前一种博物馆不同,这一类博物馆对文物古迹的保护更趋向于包围式的保护,并且在博物馆内作为其中一个展厅内的文物存在,这个博物馆内往往会有多个展厅,其他展厅中,也会展示一些与这一古迹相关的文物。
  第三种保护方法,也是发挥了非常重要的作用,是对外进行宣传古建筑的文化。
  虽然,大部分的公众都认为文物古迹的保护很重要,但是,他们都对文物古迹的认识不够深刻。有调查研究表明,学历越高,收入越高,对于文物古迹的认识就越深刻,反之则认识不深。而若要唤起公众对文物古迹发自内心的保护,就必须要使其真正地认识文物古迹。我们常常在博物馆看见这样的现象,父母或是长辈带着孩子来到博物馆,在空旷的大厅里吵吵嚷嚷,打开闪光灯对着文物拍照,将手和脸贴在玻璃上,留下油腻的印记,很多家长鼓励孩子攀爬文物并合影留念,甚至有人会趁人不备,想要将露天展览的文物带走。这些人,也许都明白,文物古迹需要我们的保护,但是具体哪些可以算作需要保护的文物古迹,怎么保护,保护到怎样的程度,他们并不真正地明白。这便是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令人痛心的是,这些却是大多数参观者的缩影,并且由于家长的无知,使得下一代也不能培养正确的观念。这种时候,便需要博物馆的宣传和教育了。“途径有许多种,如科普图书、电视媒体、博物馆展览、电子网络传播、科普讲座、现场参观、模拟考古等形式。”如此一来,便可拉近公众和文物古迹之间的距离。尤其是科普讲座等活动,对于博物馆而言,开展起来并不是特别困难,并且,只要有固定的场地,演讲的人员,再加上到位的宣传,一定可以吸引许多观众前来听讲座。此外,以博物馆为单位出版科普图书,和电视媒体合作进行宣传以及电子网络传播,也是不可或缺的传播途径和效果较好的一种方式。现场参观和组织观众进行模拟考古,可以使观众切身实地地体会到文物古迹保护的重要性。互动性越强的项目,记忆就越是深刻。
  四、结语
  文物古迹是人类文明的宝贵财富,是古人遗留给今人的文化财产,应该受到系统的保护和传承,在这一过程中,基层博物馆能够起到的作用还有更多。未来的文物古迹和博物馆应当是相互依存,密不可分的,唯有博物馆发挥自身的优势,对文物古迹进行保护和修复,才能更好地发挥文物古迹的价值,为博物馆带来更多的收益,也为文化的传承和保护起到应有的作用。
其他文献
【摘 要】本文以华侨博物院为例,分析馆藏文献资源的特点和现状,概述华侨华人文献资源馆藏,从五个方面提出特色文献资源建设策略。  【关键词】博物馆 特色文献资源 华侨华人  华侨博物院是我国第一座由华侨集资兴建的文博机构。1956年,华侨博物院由爱国侨领陈嘉庚先生倡办,1959年落成开放,属综合性博物馆。馆内以“华侨华人”历史陈列为主,“陈嘉庚珍藏文物展”“自然标本馆”为辅。  时光荏苒,经过多年的
期刊
11.清乾隆款五彩龙凤碗  碗口内沿及里底均有青花双圈,碗内底饰红色赶珠龙纹,龙身周围满饰绿色火焰纹。碗口外沿有青花双框,框内有一圈五彩“八宝”纹饰及花卉、几何图案。碗外壁有红、绿色二龙戏珠纹,两龙之间为五彩飞凤图案,双龙、双凤之间满饰花卉纹。碗足外面为青花双圈。碗底书青花楷书“大清乾隆年制”六字三行方款(见图11)。康熙时期盛行的五彩器雍正时期尚有制作。雍正后期至乾隆时期,五彩已被粉彩代替。乾隆
期刊
明末清初之际,一批明末遗民名士经历了朝代更迭、国破家亡之痛。尤其是一批文人雅士,不满新王朝的统治,又无力回天,遂隐遁于山林,寄情于翰墨,过着清贫简朴的生活。或以诗画会友,或课徒授技,借书画抒发郁闷胸怀。  武汉博物馆藏有一件八开书画册页,作者分别为张遗(怡)、邹吉(喆)、纪映钟、胡士昆、向阳、樊圻、龚贤。此件作品代表了明清之交文人遗民鲜明的艺术时代特征。画作者中三位是金陵八家之一,其他作者也都是当
期刊
【摘 要】新中国成立前后,中国画特别是山水画的发展境况惨淡。20世纪50年代的国画改造运动带动了山水画的蓬勃发展,其中建设图景类山水画在对山水画表现的题材内容、笔墨程式,画家的身份意识,学习山水画的方法以及作品的意境、趣味、社会功能等方面都做出了大胆探索。文章分析并肯定了建设图景类山水画对山水画整体发展的贡献,同时也客观地指出这一类型山水画的盛行背后所隐含的问题,最后,从时代精神多样性、文化艺术全
期刊
[摘要]画谱作为古籍刻本中一种独特的形式,是古代学习绘画的重要教材,是古籍艺术性的集中体现。本文将从《梅花喜神谱》与《刘雪湖梅谱》之比较入手寻找出他们的共性与特性来探求以画谱为内容的古籍在艺术中的真正价值。  [关键词]梅花喜神谱 刘雪湖梅谱 艺术价值 比较  一、《梅花喜神谱》与《刘雪湖梅谱》之比较  《梅花喜神谱》是中国第一部专门描绘梅花不同姿态的木刻画谱。由于宋代称画像为喜神,故名《梅花喜神
期刊
吐尔基山辽墓发掘于2003年春夏之际,因其西北采石矿的偶然开采而被发现,是一座保存完整、未被盗掘的古墓。它位于内蒙古通辽市科尔沁左翼后旗大吐尔基山东南麓的山坡上,距通辽市50公里。吐尔基山辽墓墓室四壁有壁画,墓中的彩绘木棺和棺床在内蒙古自治区尚属首次发现。随葬品丰富而有特色,墓室内主要有金银器、铜器、瓷器、漆器、木器、玻璃器及丝织品等;内棺内随葬品主要有鎏金银牌饰、金手镯、金戒指、玛瑙手链、玛瑙项
期刊
[摘要]所谓画像石,实际上是汉代地下墓室、墓地祠堂、墓阙和庙阙等建筑上雕刻画像的建筑构石。所属建筑,绝大多数为丧葬礼制性建筑,因此,本质上汉画像石是一种祭祀性丧葬艺术。本文以淮北地区汉楼阁拜谒图画像石进行赏析,对汉代石祠画像石的样式及研究淮北地区的汉阙形制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楼阁 拜谒 画像石 汉阙  2015年12月,为了保护好淮北市出土的汉代画像石,在淮北市博物馆西侧修建汉画像石长廊,
期刊
福建省将乐县,别称镛城。五代十国闽天德元年(943年),王延政据建州,建国号殷,将乐县为其所辖。闽天德三年(945年),将乐升县为州。因县城西郊有座山形如一口覆置的大钟,这种大钟在古代是一种乐器,被称作“镛”,故得名镛州。尽管到南唐后将乐降州为县,但镛城的别称一直留存至今。  我国栽种茶叶历史最早可追溯至四千多年前。到了宋代,社会安定,经济富足,茶文化开始兴起,朝廷对茶叶的品质和需求也不断提高,并
期刊
鉴真识宝在我国悠久的历史文化长河中源远流长,随之也相应的衍生出了诸多鉴宝专业人士和鉴赏家。随着大众视线对古董古玩的追求与热爱,鉴赏也逐渐成为了一种新型的潮流而迅速发展起来。作为一个有责任的鉴赏家,除了应该具备丰富的鉴宝经验和鉴宝的专业技能,还应该有着鉴赏专家固有的职业操守和道德修养。  针对目前市场上繁杂的鉴赏状况,我们采访了当代文物鉴定大家、中国古文物协会会长盛昶砚先生,一起来探讨关于如何做一名
期刊
东晋永和九年(353年)三月三日上巳节,会稽内史、右军将军王羲之和谢安、孙绰等42位文士贤达,集聚兰亭,作修禊之会,分坐曲水之旁,借宛转溪水,以觞盛酒,置于水上,一边喝酒一边吟诗。时发表时评,即兴写下诗篇37首,后编辑《兰亭集》,推举王羲之写序。王羲之乘兴挥写《兰亭集序》,文采灿烂,翰墨流溢:  永和九年,岁在癸丑,暮春之初,会于会稽山阴之兰亭,修禊事也。群贤毕至,少长成集。此地有崇山峻岭,茂林修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