磨削术与冷冻治疗太田痣

来源 :中华皮肤科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uweiljfs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太田痣是一种波及巩膜及面部同侧三叉神经分布区域的灰蓝色斑状损害,国内外治疗方法很多,其中皮肤磨削术和冷冻治疗是较常应用的方法.为了进一步比较它们治疗太田痣的效果,我们对12例患者进行了自身分区的对比治疗.

其他文献
手部湿疹发病率高,病因复杂,治疗顽固,因此是皮肤病治疗中比较棘手的问题。最近我们用复方适确得霜治疗60例,取得较满意的效果,故简介如下。(一)病例选择:60例均为门诊病例,男21例,女39例。年龄11~51岁。经临床确诊,选择在1个月内未用过其他皮质类固醇激素制剂,并且治疗观察资料完整者列入统计分析。病期1周至10余年,2/3的病例病期在1年以内。
期刊
目的 通过对银屑病与扁平苔藓中FasL和穿孔素的检测,研究这两种疾病中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的作用方式.方法 免疫组化ABC法.结果 在银屑病组织中FasL和穿孔素均为阳性表达;在扁平苔藓组织中FasL为阴性表达,穿孔素为阳性表达.结论 在银屑病中,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可能通过FasL和穿孔素两条途径起作用;在扁平苔藓中,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的作用方式可能仅为穿孔素途径.
用聚合酶链反应(PCR)Dig-dUTP掺入法成功地制备出桥粒芯蛋白1、3型探针。Dig标记探针由于掺入Dig而使其片段增大,凝胶电泳显示其移动速率较未掺入Dig的PCR产物缓慢,斑点杂交结果表明制备的探针可用于RNA分析,且两种探针均具有较强的特异性。本实验为进一步开展原位杂交及Northern杂交等技术定位、定量分析桥粒芯蛋白在组织及细胞中的基因表达提供了条件。
银屑病的病因虽经多年研究,至今未明,给治疗带来了一定的困难。临床中,我们发现一部分患者由上呼吸道感染诱发泛发性银屑病,且其血液粘度普遍增高。为此,我们应用复方丹参注射液和青霉素联合治疗银屑病患者228例,取得良好效果。为明确药物的作用机理,于治疗前后分别测定患者血液流变学和甲皱微循环的改变,并分析微循环的改变与疗效有无必然的联系。
国产西替利嗪片是新一代对中枢神经系统无镇静作用的H1受体拮抗剂,该药毒性低,安全性好。我们于1997年3~8月用江苏扬子江制药厂研制的西替利嗪片治疗急慢性荨麻疹取得满意效果,现总结如下。一、病例和方法病例及病种的选择:凡临床确诊的急慢性荨麻疹,年龄在12~70岁之间,无严重内脏疾病,对该药不过敏,愿意配合治疗者均可入选。对本药有过敏史者,近一周内用过其它抗组胺药物者,有肝肾疾病或其它严重疾病史者,
最近研究表明,在季节性接触性皮炎患者中进行花粉斑贴试验[1]或皮肤划痕试验[2,3]呈阳性湿疹样过敏反应.季节性接触性皮炎患者血清总IgE水平、花粉变应原特异性IgE阳性率均高于非季节性变态反应性接触性皮炎[1].为了观察季节性接触性皮炎局部皮损中IgE状况,我们利用花粉变应原行斑贴试验.对阳性过敏反应部位进行免疫组化检查,结果报道如下.
1997年9~11月,我们用0.03%喜树碱软膏(湖北黄石飞云制药有限公司生产),对47例寻常型银屑病患者进行了外用治疗观察,并与恩肤霜(0.02%丙酸氯倍他索)作对照,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HallermannStreiff综合征是一种罕见的与皮肤病有关的综合征,病因不明.现将我科遇到的1例报道如下.
期刊
目的 探讨血小板衍生生长因子(PDGF)在表皮角朊细胞和真皮成纤维细胞的产生及其调节因素.方法 培养人角朊细胞和成纤维细胞,用ELISA法测定PDGF多肽分子,用Northern杂交检测PDGF-B链mRNA的表达.结果 人角朊细胞可合成PDGF多肽分子,双羟维生素D3可促进其合成,肉豆寇沸波酯(PMA)可抑制其合成.成纤维细胞不产生PDGF分子,可测到低水平的PDGFB链mRNA表达.结论 表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