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物理教师如何指导学生开展分组实验

来源 :当代家庭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wj123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物理分组实验教学是我国初中物理教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我国初中物理教学有着重要影响,通过教师积极引导进行的分组实验教学,能够明显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让学生充满学习动力,还可以让学生具备良好的物理观察、实验能力,提升其专业素养,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和研究方式。对此,本文将围绕这一主题进行讨论。
  关键词:初中物理;实验教学;分组;策略实践
  【中图分类号】G633.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8877(2020)14-0114-01
  随着我国对教育体系的逐步完善,对我国初中物理教学进行教育改革,对传统初中物理教学产生巨大的优化和影响。而我国当前正处于发展的新时期,对我国初中物理的教学提出更高的要求,而分组实验作为当前提升物理综合素质的教学模式,成为当前初中物理教学的必要环节。
  1.在初中物理中进行分组实验的必要性
  物理是初中学科中较为重要的一门科目,主要是培养学生的观察和实验能力,通过不断的观察和实验结果来反映世界中的自然现象规律的一门自然科学。而在此之中,分组实验教学对于其物理教学有着重要的影响和意义,通过分组实验教学,能够有效带动相关学生参与进物理教学之中,提高其学习兴趣和学习积极性。此外,物理这一学科具有很强的抽象思维要求和逻辑思维要求,而在进行分组实验过程中,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培养学生的独立思维能力和动手实践能力,其次还能够促使正常初中物理课堂的教学进行。基于此,分组实验教学成为当前初中物理教学的重要内容,对于培养学生实践能力、探索能力、学习兴趣与积极性有着重要意义。
  2.我国初中物理分组实验教学的现状
  (1)总体教学缺乏引导
  随着我国物理教学的不断改革,分组实验教学逐渐在初中物理课堂中开展,相较于过去有着巨大的进步。但是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会常常发现教师虽然贯彻了分组实验教学,但是没有将学生作为教学的主体对象,常常为了节省时间,在实验还没有完全结束,教师就早早将实验的结果和步骤以及相关要点对学生进行解释说明。这样的教学模式实质上就是分组实验教学的表面形式,没有触及教学的根本,根本不利于学生对于物理知识的理解和深入学习,没有达到预期的实践效果和培养观察能力的效果,明显降低物理教学的教学质量。
  (2)缺乏全面评价
  在实际进行物理分组实验教学过程中,教师常常没有评价意识,引導完或者让学生们进行分组实验之后就没有后续,既没有对本次实验过程进行说明,也没有对学生的完成情况和完成质量进行评价。教师仅仅只是进行知识点的概括以及实验意义、实验现象的说明,这样的教学模式,明显降低了学生的自我探索和自我完善的机会,长期下去极不利于学生对于物理知识的查缺补漏,降低教学质量。
  (3)学生对于该过程不够重视
  在进行物理分组实验教学中,虽然教师严格贯彻落实其教学方针以及教学要求,但是在实际过程中却频频发现教师对此的教学责任感不高,而学生也较为忽视这一教学过程,没有对其进行必要预习,导致实验效果不佳。而教师也没有发挥应有的引导作用和提示作用,只是一味的带领学生进入实验室进行教学,没有告知学生一定的实验要点和注意事项,这样的教学形势明显的拉低教学的质量。
  3.初中物理教师指导学生开展分组实验的策略途径
  (1)培养学生观察能力,激发学习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教师,通过兴趣的本能反应,能够促使学生对于一些物理现象产生好奇,并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欲望,达到主动学习、积极钻研的效果。对此,教师也应该积极注重这方面的引导,首先,应该提高自身的知识水平和教学责任感,以身作则通过自身的教学能力和人格魅力感染相关同学,以此从教学方面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其次,还应该在分组实验过程中发挥引导作用,让学生对实验过程进行一步一步的探索,并积极观察实验现象,让学生在实验过程中逐步满足自身的好奇心,以此达到提升学习兴趣的作用。例如,在研究凸透镜成像规律时,教师应该引导学生对烛焰进行观察,通过对其的观察总结出规律。
  (2)注重实验教学,培养学生实验能力
  实验是物理教学中的重要内容,相关教师应该引起重视,大力完善教学内容,注重对于实验教学的引导作用。而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教师首先应该让学生进行课程预习,以此才能够推动学生对于实验过程的了解和熟悉,利于之后实验教学的开展。其次,教师还应该在实际的实验教学中为学生进行解释、说明,让学生了解实验仪器的使用方法和应用要求。例如,在进行实验前,可以向学生阐述所需要的实验仪器,并说明这些仪器的应用方法和注意事项。通过这样的实验引导,来减少学生在实验过程中的失误,明显提高其实验效果。
  4.结束语
  综上所述,随着我国对教育体系的不断改革,分组实验教学愈发成为初中物理的教学核心,通过这一教学能够显著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应用能力。对此,相关教师应该引起重视,通过完善教学内容和自身的教学方法,来提高教学质量,达到预期的教学目标,推动分组实验教学的进行。
  参考文献
  [1]程光铭.加强农村初中物理分组实验的尝试[J].物理教师,2017(05):18-20
  [2]黄坤伦.农村初中物理分组实验教学的困惑及对策[J].考试周刊,2018(24):146-147
其他文献
基于现行地理信息系统中所用的R树类和四叉树类索引复杂而实现困难的特点 ,本文提出了实践中常用的一种方便快捷易实现的基于固定格网划分的空间索引技术 ,阐述了其基本理论及实现过程。
摘 要:历史是初中生学习阶段所要学习的一门重要课程,其能够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世界观。鉴于现有初中历史教学资源无法满足教学要求的情况,教师需要积极引入乡土历史文化资源,不断提升学生知识学习效率。本文主要就乡土历史文化资源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的运用进行分析,希望能够为初中教师提供帮助。  关键词:乡土历史文化资源;初中历史;教学运用  【中图分类号】G63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
摘要:新课标下高度重视学生的综合素养培养,初中物理教学过程中,项目教学法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有助于学生将物理知识科学运用到实践中,令学生的物理素养以及探究能力得到強化。本文主要从知识迁移、专题探究以及习题转化这三个方面入手,对项目教学法在初中物理教学中的运用进行探究,旨在全面提升初中物理教学质量,仅供相关人员参考。  关键词:项目教学法;初中物理教学;运用  【中图分类号】G 633.7【文献标识码
摘 要:在当前的社会中,我国已经正式进入到信息时代。在信息时代中,信息技术作为与大众工作生活产生直接联系的技术,自然具备较高的现实意义,并且随着时代的不断推进,其也开始融入到教育领域,为教师提供新的教学辅助。微课作为一种依托于网络技术而存在的教学方式,对于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完善学生的核心素养,能够呈现出较高的积极影响。基于此,本文将对如何在初中历史教学中运用微课展开分析。  关键词:初中历史教学
摘 要:初中语文是初中教学中的一门重要学科,阅读教学是初中语文教学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学生的阅读能力对语文学习有一定的影响。然而,从初中语文教学的现状来看,阅读教学的进展并不十分理想。因此,如何提高初中语文阅读教学的效率,是现在乃至以后很长一段时间语文教师都应该认真探索的问题。本文将探讨提高初中语文阅读教学效率的有效途径。  关键词:初中语文;阅读;有效性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
基于棱镜常数的概念,通过一典型测量模型分析在棱镜常数未改正的情况下所引起的测量误差,并结合案例阐述了误差对地籍测量工作的影响。由于棱镜常数未改正而引起的系统误差在界址点测量中是不可容忍的,必须改正。
五年制高职学生人数逐年增长,学生的年龄结构、知识层次、个性特征呈现多样性。针对英语教学面临的新挑战。文章提出遴选整合优质教学资源、改革教学内容;多维交互贯穿教学过
摘 要:课堂提问是一种形式灵活、促进师生双边互动的一种常见教学形式,是教师授业解惑、传播知识的承载工具,也是构建和谐教学氛围和良好师生关系的情感纽带。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利用巧妙的问题去触动学生的感官神经,带动学生带着求知若渴的迫切心情去积极探索,从而极大地提升了课堂的时效性和有效性。   关键词:小学语文;课堂提问;课题研究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
摘 要:出口为语,下笔为文,语文教学必须以读写结合为重。然而在小学低年级学段的语文教学中,引导学生写话成为一个艰巨的任务。本文作者从三个方面阐述,如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培养低年级学生写话的兴趣,值得借鉴。  关键词:小学语文;低年级;写话教学;兴趣培养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8877(2020)11-0107-01  语文课标对低年级同学的写话要求明确指
采用行为学方法研究大棚饲养条件下风扇降温和水帘降温以及舍饲、35日龄开放运动场、70日龄开放运动场对黄羽肉鸡采食、饮水、修饰、站立、运动、觅食、攻击、休息、沙浴,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