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习教师规范化培训:扣好教师专业成长“第一粒扣子”①

来源 :中小学管理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houyez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上海市利用区域内优质教育资源开展见习教师规范化培训。培训构建了市、区、学校三级协同运作机制,采取区教师进修院校集中培训、教师专业发展基地学校浸润式培训、聘用学校跟岗培训和自主研修等方法,以及脱产学习与教育实践相结合的培训制度,为新教师职业发展扣好“第一粒扣子”。培训制定了明确的任务要求,开发了系列课程与教材,形成了一套高质量、可操作的见习教师规范化培训工具包,取得了显著成效。
  关键词上海基础教育观察;中小学(幼儿园)见习教师规范化培训;教师专业发展基地学校;团队带教;“双证书”制度
  中图分类号G6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2384(2019)01-0014-03
  新教师是教师队伍的“源头活水”,让新教师在职业生涯的起步阶段接受规范、均衡、优质的培训,不仅可以缩短新教师成长为合格教师的周期,高标准、高起点引领新教师步入工作正轨;更可以从源头上尽可能缩小教师间的差距,促进教师队伍的整体均衡优质发展。
  如何扣好教师专业发展“第一粒扣子”?2012年,上海市正式建立了“中小学(幼儿园)见习教师规范化培训”(以下简称“见习教师规范化培训”)制度,以重规范、强实践为基本特点,要求全市中小学(幼儿园)全学段全学科首次任教人员在职业生涯的第一年,必须在规定地点、规定时间接受规定内容的培训。
  见习教师规范化培训开展至今的六年间,上海市新教师的整体水平得到有效提升,参训的三万余名教师中有近万人成长为校级、区级骨干教师,每年新评区级教坛新秀1000余名。这也使上海市得以严把教师入口关,优化新进人员从业素质,铸就了一支强大的、专业素质与水平优质均衡的、适应上海教育综合改革发展需求的新教师队伍。

一、见习教师规范化培训的制度设计


  1. 构建培训新机制:形成市、区、学校三级协同运作模式
  在推进新教师规范化培训的过程中,上海市、区与学校三级协同运作的机制逐渐形成。
  上海市教委统筹领导整体培训工作,对实施培训的教师专业发展学校实行动态管理,对其培训实施情况进行年检,负责全市规范化培训工作的推进与完善。上海市师资培训中心负责全市各区规范化培训工作的管理、协调与指导。各区依据市级政策文件精神,基于本区实际,制定包含培训要求、各方职责、考核评价、经费保障、档案管理等在内的规章制度,为见习教师规范化培训提供有力的政策与制度保障。
  教师专业发展学校负责新教师具体的实践培训、考核和评价。聘用学校也要对新教师实施校本培训,且内容要与教师专业发展学校的培训内容进行有效衔接。
  2. 划定培训起点:制定培养标准,遴选基地学校
  传统新教师的入职培训主要由各个聘用学校自主完成,因缺乏市级统一培养标准的指导,往往会出现各校各自为政,新教师培训内容与专业发展需求不匹配的情况。上海市基于职初教师专业发展的特点,在调查、分析当前教育教学改革对职初教师要求的基础上,对全市职初教师“应知应会”的内容进行了规定。
  同时,为了缓解因聘用学校发展水平差异可能带来的新教师发展水平不均衡现象,上海市在已有教师专业发展学校即师范生实习基地的基础上,重构学校功能,遴选442所学校文化底蕴深厚、师资队伍整体水平高、教育教学成绩突出、新教师培训经验扎实的市级、区级教师专业发展学校作为见习教师规范化培训的基地学校(以下简称“基地学校”)。基地学校与聘用学校合作培养新教师的方式,整合了资源,发挥了优质学校的功能,改变了已往主要依赖聘用学校,因资源不均衡而导致培训效果不理想的状况。
  3. 明确培训路径:实行导师团队带教,设置浸润式“临床”实践环境
  传统新教师入职培训采取“一对一”的个体带教,培训效果容易受带教教师个人经验的制约。基于认知学徒制理论,上海市见习教师规范化培训采取团队带教的方式,从基地学校挑选最优秀的学科教师与班主任教师组成指导教师团队,组建学习共同体,给新教师提供全方位、高水平的指导。同时,为了有效避免单一学校培训带来的局限性,所有见习教师均要在具有良好学校氛围的基地学校接受不低于培训时间总长50%的培训。在导师团队的指导下,见习教师浸润在基地学校之中接受基地学校文化、教育教学等方面的影响与指导,能够实现类似医学“临床”实践式的全方位学习。
  在市、区与学校之外,上海市还成立了一支市級专家指导团队,对各区见习教师规范化培训工作进行长期跟踪指导,不仅深入调研各区与基地学校见习教师规范化培训课程建设的情况,而且基于调研开展针对性地实地指导。专家调研指导期间,还发掘了一批有特色的优质基地学校的见习教师规范化培训课程,收集了相关意见与建议,有力推进了展示工作的实施与规范化培训整体工作品质的提升。
  4. 完善培训架构:开发针对性培养课程,建立多元考核机制
  传统新教师培训课程内容比较单一、课程安排比较随意,难以形成系统的课程体系。上海市见习教师规范化培训依据培养标准,充分发挥区、学校与教师个人的课程开发积极性,形成了包括实践操作类、案例启示类、手册指导类与隐性熏陶类课程在内的、架构完整且具有针对性的实践性课程体系。
  传统新教师入职培训的考核评价主体是各聘用学校,考核内容、方法等均比较随意。上海市见习教师规范化培训依据培养标准,考核评价由基地学校、聘用学校与区进修院校三方合作进行。此外,上海市每年还会开展“中小学(幼儿园)见习教师规范化培训展示活动”。当年参加见习教师规范化培训的新教师可参加比赛,每个学段各评出一二三等奖和鼓励奖若干名。“以赛促建”进一步引导各级见习教师规范化培训基地及各级管理部门持续、深入地将“见习教师规范化培训”真正“落实、落地、落细、落小”。
  上海市还建立了首次任教教师的教师资格证书和规范化培训合格证书“双证书”制度,并作为新教师首次注册的依据。新教师只有在取得双证书之后,才会成为一名正式教师。

二、见习教师规范化培训的内容供给


  1. 制定基于“应知应会”内容的培训任务要求
  上海市从入职期教师成长的需求以及新形势下教育教学工作对初任教师“应知应会”内容的要求出发,制定了见习教师规范化培训的四方面共18项任务,每项任务均代表教师专业素养的一个方面。其一,“职业认知与师德修养”,侧重于见习教师个人规划的制定、随笔与总结的撰写以及阅读书籍等。其二,“课堂经历与教学实践”,涉及各項教学常规技能,包括结合自己的兴趣爱好与个性特长,完成一门拓展型选修课的构思与教学大纲。其三,“班级管理与育德体验”,包括班会的开展、突发事故的处理、家校沟通以及与学生的交流技能等。其四,“教研与专业发展”涉及参与教研活动、教学反思与制订个人专业发展计划等。上述任务也是培训成效考核的标准。聘用学校、基地学校与区教师进修院校,必须围绕以上18点内容设计相应的培训课程,制定检验培训结果的具体措施。
  对应上述各项内容与要求,上海市教委还研制了与之相应的一系列表单,制作成中小学、幼儿园新教师规范化培训手册,为培训提供具体的操作规范与指南。
  2. 开发匹配新教师专业发展的系列课程与教材
  上海市逐步开发了市、区、校三级的培训课程与教材。校本课程主要由市级教师专业发展学校自主研发,侧重于学校特色文化、生源分析、优秀学科建设等。
  上海市教师培训“十三五”市级共享课程中有13门市级通识课程,聚焦见习教师在教育教学中遇到的实践问题,通过案例分析和拓展训练的方式,引导见习教师掌握教育教学的一般规律、路径、步骤、方法和工具。见习教师通过自学或带教教师指导掌握基本教学理念,形成更为规范的教育教学习惯。见习教师规范化培训通识课程形成了部分培训教材,教材重视初学者自我体验、自我纠错、自我总结的成长过程,遵循“体验-归纳”“理论-实践-理论”的认知规律,同时通过相关培训资源(图书、视频、互联网平台)的共享、延伸作业的设计等,不断提升自身的价值。目前上海市见习教师规范化培训的部分教材已编入《上海教师教育丛书—知会书系》并陆续出版。
  2017年,上海市出版了包括《见习教师规范化培训的有效策略》《中小学见习教师规范化培训手册》《幼儿园见习教师规范化培训手册》在内的“新教师培训入门宝典”系列丛书。该套丛书现已逐渐成为上海市中小学、幼儿园见习教师深度学习的工具包。

三、见习教师规范化培训的推进策略


  上海市利用区域内优质教育资源开展见习教师规范化培训,主要采取区教师进修院校集中培训、教师专业发展基地学校浸润式培训、聘用学校跟岗培训和自主研修等方法,以及脱产学习与教育实践相结合的培训制度。见习教师在受聘单位一般不承担满额工作量,他们在基地学校和教师进修机构的教学和研修活动也会计入绩效考核当中。
  无论新教师受聘于哪一所学校,其见习期里一半的时间,都必须到经过市级教育行政部门选拔和认定的教师专业发展基地校接受浸润式培训。同时,基地学校的导师会利用剩余学时到新教师的聘任学校现场听课、现场指导,与聘任学校的导师一起指导新教师。团队带教使新教师在高比例、高频率、高强度的合作性教学影响下,迅速拓宽教育教学视野、提升课堂决策能力。
  见习教师规范化培训还要求新教师承担受聘单位的部分教育教学工作,即跟岗培训。跟岗培训给予了新教师更加充分的教育实践机会,让他们能够不断适应受聘学校的工作氛围,并提前与受聘学校的同事们建立良好的合作关系,平稳过渡到未来的正式上任阶段。这些举措使新教师在职初阶段就能够积累优质教育资源,体验职业发展的美好前景,为未来的职业规划和专业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见习教师规范化培训在有效提升新教师整体水平的同时,还激活了基层学校教师专业发展的活力。市、区、校、团队与见习教师间的联动协作,基地校与基地校、基地校与聘任校之间的互动交流,盘活了优质资源,激活了基层学校教师专业发展的活力,各学校教师队伍建设的意识与能力大大提升。
  此外,见习教师规范化培训的整体推进还为上海市带来了三项显著的成果。其一,培育了一支扎根在基层的高水平指导教师队伍。见习教师规范化培训中,由班主任与学科教师组成的上万人的指导教师队伍在承担带教任务中教学相长,指导教师们走出职业发展高原期,其中近千人获评区级学科带头人及以上荣誉称号。其二,在全市建立了442所见习教师规范化培训基地学校。215所市级和227所区级的基地学校既是教师专业发展学校,又是新教师培训的基地学校,是促进各级各类教师成长的极其重要的孵化器与助推器。其三,形成了一套系统的、可复制与可推广的见习教师规范化培训工具包。这套工具包即见习教师规范化培训操作手册,内含学习任务包、课程资源包与评价工具包等系列资料,目前已公开出版;其中13门高质量的市级培训课程与80余门高质量的区级培训课程,可供学校、指导教师、见习教师使用。
  注释:
  ① 本文系上海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教育学一般项目“教师职后成长机理及培养体系研究”(项目编号:A1701)的阶段性研究成果之一。
其他文献
谁能想到,为了孩子,它们竟然选择自燃!  —— 题记  这儿是大自然最贫瘠的土地之一。裸露的沙砾、横断的岩石、稀疏的灌木和野草,生命能在这里存活,已然是奇迹。  可,偏偏这花儿还能开得如此娇艳!它们那白色微皱的花瓣轻薄如纱,微微的风儿也能让它们迎风摇曳,仿佛凌空的仙子降临人间。  “这花叫岩蔷薇。”爷爷是生物老师,喜欢各种植物。退休后,他更是到处游历,寻找稀有植物。这次放假,他终于同意捎上我,一起
“像一棵海草海草,随波飄摇;海草海草,浪花里舞蹈;海草海草,管它骇(h3i)浪惊涛,我有我乐逍遥……”  我是硅(gu~)藻,每天随波逐浪,到处飘摇。我是单细胞植物,所以个头非常小,要放到显微镜下才看得清楚。我很漂亮,有着硅质的细胞壁,看起来就像一个透明的盒子。盒子上有美丽的花纹,里面是果冻似的“肉”。  我们硅藻家族非常庞大,光是上了“户籍”的就有10 000多种,而且,大家长相各异,有的像圆盘
杯子里会下雨?这怎么可能!难道,是谁在玩魔术吗?原来,最近大头学到了一项神秘的技能,不仅可以让杯中“下雨”,而且,下的“雨”還是彩色的哟。走,一起去看看大头神奇的表演吧。
氰化钾是一种白色的物质,易溶于水,剧毒。人一旦不小心摄入吸入了这种物质,很可能中毒身亡。最近,邢探长侦破了两起命案,就与这种可怕的东西有关。我们一起去看看吧。  致命的苹果  一名叫江敏的女人在水果盘上把苹果切成两半,一半递给丈夫,另一半自己吃了。丈夫吃了几口苹果后,立刻呼痛,不久就停止呼吸死亡了。法医检查后发现,他是中了氰化钾之毒而死的。当时,江敏的母亲也在场。邢探长到达现场后,一时也找不到头绪
摘要北京教育系统立足疫情变化的复杂性和教育工作的特殊性,牢牢盯住孩子生命健康和成长需求,进行有针对性的供给体系调整。在“初期联动磨合”阶段,主要采取前置问题诊断和分析研判、延期开学、双“特”战“疫”等策略;在“中期适应调整”阶段,主要采取混合式学习、长短周期结合、居家分散考试等策略。下一阶段将适应疫情发展变化调整供给体系,推动北京教育走向“需求吹哨,供给报到”的高质量发展新阶段。  关键词“新冠肺
为了充分发挥优质教育资源的引领和辐射作用,促进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各地都在积极进行多元探索,以名校为依托、一校多区的集团化办学模式应运而生。这种模式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区域教育资源不均衡的社会压力,同时也给学校管理带来诸多新课题,尤其是在教师队伍建设过程中,如何在保证学校本部教学品质不下降的同时,增强分校自身的“造血”功能,是很多学校无法回避的关键问题。  近年来,坐落在黄河之滨、太行山脚下的河南
关键词:中考理科;综合题;复习指导   中图分类号:G633.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10X(2009)03-0044-02    中考理科综合题是以初中的物理、化学等知识为载体,将每个学科内部各章节的知识、或两个学科的知识渗透、交叉、综合而成的一种试题。它强调能力立意,以综合能力涵盖学科能力,多以科技问题、现实生活中的实际问题立意命题。这些试题着眼于社会的热点、焦点问题,全面模
摘 要:由于引入、探究、解释、精致、评价这5个环节的英文开头均为“E”.,所以称为“5E”学习环模式。“5E”学习环模式是当今建构主义改革教学理论模式中的一个重要方式,本文试图在通过开展“自由落体运动”的教学中实践探究,分享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的程式。  关键词:5E;构建;探究;教学  中图分类号:G633.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10X(2007)05-0051-03    建
也难怪小丑鱼把“潜龙二号”认作了自己的同类。你看,“潜龙二号”全身金黄,有“鳍”,有“尾巴”,酷似电影《海底总动员》里“萌萌”的小丑鱼尼莫。  不过,“潜龙二号”真不是一条普通的鱼,它是我国首台自主研发的4 500米级自主水下机器人,全长4.5米左右,主要的职责是到深海去勘察资源。  “可是,您为啥长成这样呢?您身怀哪些绝技?”话痨小丑鱼的问题还真多。  关于“潜龙二号”的外观设计,还包含了一些科
自从发现地球的生存环境大不如前,科学家们开始为人类寻找退路。可是,哪个星球可能成为我们的“第二个家”呢?  一顆红色的星球闯进了科学家的“备选名单”——  因为  1 它的赤道附近的温度适合人类居住。  2 它拥有大气层〔主要是二氧化碳和氮(dàn)气〕,可阻挡一些宇宙中的辐(fú)射。  3 它的两极有大量的冰,也许能成为可利用的水资源。  相对于太阳系的其他行星来说,这颗红色星球——火星简直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