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老中医夫妻讲述健康又温情的养生之道

来源 :祝您健康·养生堂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ialufe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想必很多人都听过“夫妻病”的说法,夫妻之间由于相近的生活习惯、饮食习惯,很可能患上同一类型的疾病。但同样的,“近朱者赤”,健康的生活习惯也能让夫妻双方都更加长寿。首都医科大学中医药学院李世增和朱桂茹教授相濡以沫五十载,在追逐健康的路上,他们相互扶持、齐心奋斗。
  〇 “生活节奏不一致,并不影响我们相互关心”
  李老和朱老年过七旬,身体均无大碍,仅有不同程度的睡眠障碍,一人入睡困难,一人早醒。为了保证高质量的睡眠,他们已经分房睡七八年了,习惯早起的李先生会在每天早上晨练之前轻轻打开夫人卧室的门,确认夫人安好,然后叫醒夫人起床晨练。每天早上互道平安,成了老夫妻间最平凡却浪漫的小细节。
  虽然两个人一起晨练,但是他们做的动作却不一样,因为身体状况和喜好不同,老先生做八段锦,夫人做太极十二拍,把手举过头拍手,嘴里喊“一二三四五六七八”,喊出来,就把烦心的事儿都忘了。
  〇 “调理脾胃,我们有两招”
  中医常说五脏六腑,五脏是心、肝、脾、肺、肾,六腑是小肠、胆、胃、大肠、膀胱、三焦。五脏六腑协调好了就会很健康,协调不好就容易生病。
  这对医生夫妻在岁月的雕琢下也落下了一些小毛病。朱老年轻时就脾胃不调,特别怕冷,先天不好,再加上后天失调,人很瘦弱。李老毕业后被分配到内蒙古乌达煤矿,因为当地的饮酒文化和习俗,他常和同事朋友过量饮酒,作息也不规律,经常胃痛,由此患上了胃溃疡,落下了胃病的毛病。
  一个胃不好,一个脾不好,这时候两个医生就开始为自己“下药”。李老巧用药来补气养阴,朱老则注重饮食调理,保养胃气。
  1.巧用药,补气养阴
  李老先生用两个汤头去调理脾胃:一是柔肝汤,因为肝影响脾胃;另一个是保胃汤。
  ● 柔肝汤
  【药材】杭白菊10克、杭白芍12克、酸枣仁20克、丹参15克、苏梗10克、玫瑰花3克、生甘草6克
  【用法】煮水代茶饮
  【功效】肝火旺盛可用杭白菊清肝;杭白芍可健脾柔肝;酸枣仁、丹参养血又活血;用苏梗、玫瑰花可疏离肝气;生甘草起调和诸药的作用,可解毒。
  【提醒】遵医嘱,根据自身情况加减药材。
  ● 保胃汤
  【药材】生黄芪20克、枸杞子20克、黄精12克、女贞子10克、炙内金6克、焦三仙(焦麦芽、焦山楂、焦神曲)各10克、生甘草6克
  【用法】煮水代茶饮
  【方义】此方可补气养阴、健脾和胃。生黄芪不同于炙黄芪,有补气的功效,且补而不燥、补而不热;枸杞子有补肾、润肺、养阴的功效,据现代研究,其还有一定的抗癌作用;黄精和女贞子都有养阴之效;炙内金和焦三仙可帮助消化;生甘草用来调和诸药,清热和胃,用于治疗浅表性胃炎、萎缩性胃炎以及胃溃疡,且临床效果良好。
  【提醒】此方偏向于胃热的人调理使用,胃热的人有口苦、心烦等热象症状。
  2.调飲食,保胃养气
  在饮食调理方面,朱老自述他们常喝小米粥,小米温胃、保胃的作用更显著。朱老提醒,养胃并不是吃纯素,可以吃鸭肉和兔子肉。鸭肉和兔肉都是高蛋白低脂肪的肉类,兔肉甘平,有补气养阴和解毒凉血的作用。
  朱老还提醒,老年人吃饭时要专心,且吃八分饱即可。在朱老家里,吃饭时还有一个习惯就是要听音乐,营造安静舒缓的环境。《寿世保元》中有“脾好声音,闻声即动而磨食”的说法,朱老说,脾也喜欢音乐,它听到音乐就通过运动来磨食,有助于胃部的消化吸收。因此,听音乐可放松身心,脾胃功能也会增强。
  〇 “盐水漱口是我们全家人的好习惯”
  “从小,母亲就告诉我,饭后要用淡盐水漱口。这一习惯延续了70多年,我的家人也被我影响,每餐饭后大家一起漱口,在200毫升的水里加2克的盐。漱口的时候要仰着头漱口,一方面清洁口腔,一方面清洁咽喉。好多人都有咽炎,这都是细菌藏在咽喉里引起的。”朱老特意将这个生活小窍门推荐给大家,不仅如此,朱老家人吃饭都是专碗专筷,可避免传染胃病,达不到分餐的情况就用公筷公勺,可减少交叉感染。
  〇 “蒲公英是我家餐桌的常客”
  朱老说:“在我们家餐桌上经常会出现蒲公英,凉拌或包饺子吃,口感甚佳。蒲公英不仅清热解毒,还能杀菌,治疗胃溃疡效果很好。”李老师的学术传承人、首都医科大学临床中药教研室刘仁慧博士证实,两位老师平时特别爱吃野菜,尤其是蒲公英。蒲公英可清肝经和胃经的热毒,胃经热盛会出现胃脘痛、牙龈肿痛等症状,适当食用蒲公英可清热降火。相比于其他苦寒的清热解毒类药,蒲公英药性和缓,不易伤胃。
  〇 “睡前互相按摩,促进健康也增进感情”
  睡前互相按摩也是夫妻俩一直保持的习惯,睡前按摩既能促进健康也能增进感情。该如何按摩呢?主要方法是捏脊,开始前稍加按摩背部以缓解肌肉紧张,之后从骶骨开始把肉提起来,大拇指往前推,四指向后往上捏,到大椎提一下,一共捏4遍。如果脾胃不好,可以在脾、胃俞(第11、第12胸椎棘突旁开1.5寸)多按几遍。肝胆不好就在肝、胆俞(第9、第10胸椎棘突旁开1.5寸)多按几遍。
  (编辑    王    幸)
其他文献
人类一直在不断地探索什么样的饮食方式才是最健康、最纯粹,到底怎么样才能“吃出健康”这个话题从来都没有最终的答案。早在2006年,国外就开始流行将“纯净饮食”转化为“纯净能量”的健康饮食概念,体现了现代人越来越重视健康饮食。从最纯净的饮食中获取人体所需能量,以确保自身的健康因素。但是现代大工业的生产,破坏了自然的生长环境,化学栽培而得的食物,远远还不能满足人们对“健康饮食”概念的夙求。  从人类的能
期刊
北京中医药大学教授、主任医师、硕士生导师。擅长治疗男女不孕不育、月经不调、停育、习惯性流产、痛经、盆腔炎、宫颈炎、子宫肌瘤、更年期综合征、乳腺增生、乳腺炎、乳汁不通等妇科病,失眠、心悸、头痛、抑郁症、焦虑症等精神类病,胃炎、胆囊炎、肠炎等消化病,急慢性咳喘、高血压、高血脂、冠心病、糖尿病、腰腿痛等疾病,小儿咳喘、厌食症、多动症、秽语综合征等,痤疮、湿疹、荨麻疹皮肤疾病,肿瘤手术、放疗后、晚期肿瘤以
期刊
“这食物胆固醇含量高,不能多吃!”这是很多老年人都有的一种观念。随着大家健康意识的提升,多年来胆固醇一直被人们认为是个“坏东西”。但是,关于胆固醇是否真的会引起健康风险争议一直存在。近年来发布的《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16)》和《美国居民膳食指南(2015)》中都取消了“每人每天300毫克”这一胆固醇摄入上限,会让很多人大松了一口气,由此也对鸡蛋、海鲜、动物内脏等胆固醇偏高的食物不再忌口。这样做可
期刊
“大概十年之前,我在体检中发现有一个3.08厘米的低回声团,就是一个肿块。去医院做CT检查,当时就说是癌,但不同医生的说法不同,有的也说是脂肪肝的一种特殊表现。我本能地认为那不是癌,后来再检查已经长大为4.5厘米, 第三年检查6厘米多,第四年检查8厘米,第五年检查已经长到了10厘米。看到它飞速疯长,我感到害怕,经几个医院诊断,决定不管肿块是良性还是恶性都把它切除,以防恶变。”这样的疾病自述来自一位
期刊
从汉代的“施粥”到隋朝的“义仓”,从明代的“同善会”到清朝的“安济堂”,中国的慈善事业,有着悠久的历史。改革开放后,更涌现出一批批社会贤达、名流、企业家、离退休干部等默默从事慈善救助活动。  “常怀从善心,乐为施德人。”行善积德、扶贫济困,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慈善并不是多么高深莫测、遥不可及的行为,在新时代、新环境之下,公益慈善也逐渐有了全民参与的趋势,各种筹款App相继上线,相信大家也都随手捐
期刊
每到仲夏,冰激凌、烧烤、奶茶等食物总是为大家所喜爱,但这些食物吃多了,会不会危害我们的健康呢?俗话说病从口入,在饮食这个入口上,多加注意和关心,实在是十分必要的。  曾有这样的案例,某大学毕业班的几位同学在小吃摊大吃了一顿烧烤后均出现了食物中毒。通过他们胃内容物的化验,医生发现他们中毒的原因是由于亚硝酸盐。  提起亚硝酸盐,大家首先想到的可能是它的致癌风险,而硝酸盐导致的食物中毒就鲜有听闻了。其实
期刊
一、真的有奇经八脉吗  读过武侠小说的人,肯定对“任督二脉”并不陌生,很多武侠小说中有相似的桥段:书中的主角由于某种机缘巧合,打通了任督二脉,经气贯通,功力大增,逐渐成为武学奇才……这任督二脉为何就能给主角们的武学如此大的帮助?其实,中医中任督二脉是真实存在的,任脉起源于胞中,下出于会阴(从体内到达体表),然后沿人体前正中线向上巡行,经咽喉部到达口内,再向上在眼眶下与足阳明经相交。而督脉与任脉同起
期刊
在我国,心肌梗死的发病率与欧美国家相比呈持续上升的趋势,大约每18~20秒就会有一起心肌梗死事件发生,而每3起心肌梗死事件中可能有1人会因此死亡。约70%的心肌梗死死亡事件都发生在到达医院救治之前。2014年,我国将每年的11月20日确立为“中国1120心梗救治日”,以此来提醒人们心肌梗死的严重性和快速急救的必要性。  在我国的习俗里,重要节日日期的背后必有深意,“1120”这个日期也非随意得来,
期刊
高血压是最常见的慢性病之一,也是心脑血管病最主要的危险因素,近年来我国高血压的发病率日益趋升,且始发年龄有日益低龄化的趋势,这与人们的生活作息、饮食习惯、情志因素都不无关系。  很多高血压的老病患心中都有一个疑惑,那就是在正常服用降压药的情况下,一年中其他三个季节血压都控制得还可以,可是为什么一到夏季,即使正常服用降压药,血压的数值也会变得忽高忽低呢?并且高的时候特别高,低的时候特别低。  何主任
期刊
俗话说民以食为天,是药三分毒。从养身的角度来说食疗是优于药物的,对于一些慢性病患者來说更是如此。  食之梨  有些慢性病患者需忌食,糖尿病患者便是典型。糖尿病患者能吃的水果本就相对较少,而梨因入口微甜,更让糖尿病患者望而却步。但中国中医科学院针灸医院院长吴中朝认为,糖尿病主要由内热耗气伤津所引起的肺、胃二脏气阴两伤所致,而梨性凉、味甘微酸,入肺、胃经,假如糖尿病患者能用梨来代替汤药,那么既能清解胃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