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通奇经畅全身(上)

来源 :祝您健康·养生堂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yl72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真的有奇经八脉吗


  读过武侠小说的人,肯定对“任督二脉”并不陌生,很多武侠小说中有相似的桥段:书中的主角由于某种机缘巧合,打通了任督二脉,经气贯通,功力大增,逐渐成为武学奇才……这任督二脉为何就能给主角们的武学如此大的帮助?其实,中医中任督二脉是真实存在的,任脉起源于胞中,下出于会阴(从体内到达体表),然后沿人体前正中线向上巡行,经咽喉部到达口内,再向上在眼眶下与足阳明经相交。而督脉与任脉同起于腹中,下出于会阴,不过督脉沿着人体后正中线(脊柱)向上巡行绕过头顶,经额头过鼻到达人中,再向下进入口腔,这时任脉与督脉交会于口腔内的龈交穴。小说家创作武侠小说时,便是取任督二脉同出腹中,各自沿人体前后正中线巡行最后再交会于一点的特征,设想如果打通这两脉,体内经气就形成了一个大循环,内气畅行、周游不息,运气发功便能收放自如,自然能神功大成,天下第一了。其实,任督二脉这种特殊的经脉,属于中医经络体系中的奇经八脉。
  奇经八脉,顾名思义,就是八条奇特的经脉。奇者,异也,这八条经脉异于其他经脉之处便在于它们不隶属于脏腑,也不与其他经脉相表里;巡行之处也皆为十二正经不及之处,且上肢无奇经八脉的分布,“别道奇行”,故称为奇经八脉。奇经八脉有着特殊的生理功能,它加强了十二经脉的联系,并起到了十二正经“蓄水池”的作用。十二经脉气血有余的时候,会蓄藏于奇经八脉,而当十二经脉气血亏虚时,则由奇经“溢处”蓄藏的气血来补充。同时,人体有一类似脏非脏、似腑非腑的奇恒之府——脑、髓、脉、胆、女子胞(精室),它们大都与奇经八脉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

二、认识八脉交会穴


  奇经八脉既然能加强十二正经的联系,还能调控十二正经的气血,那势必会与十二正经沟通于某些特定的部位,这便形成了八个特殊的穴位:八脉交会穴。八脉交会穴不是奇经八脉与正经的直接交会之处,而是位于正经上的这八个穴位与相应的奇经沟通,正经之气与奇经八脉之气通过这个穴产生交会、沟通。八脉交会穴的临床应用十分广泛,因为这八个穴位各有其所属正经、所通奇经,又通过正经、奇经与其他脏腑经络、组织器官构成广泛的联系,刺激这些穴位能有效调节十二正经与奇经八脉。我们怎么运用这些疗效广泛的八脉交会穴来治疗疾病、自我保健呢?来自北京中医药大学的程凯教授结合几种常见疑难杂症的治疗,为我们带来了八脉交會穴的应用经验。

三、八脉交会穴的应用


  八脉交会穴在我们临床使用时常常是配对使用的,可以更整体全面地起到治疗作用,减少不会辨证带来的不便。
  (一)偏头痛
  偏头痛是常见的一种疾病,可能由多种原因导致。中医认为偏头痛大致可分为外感和内伤两类。
  1.外感引起的偏头痛
  外感引起的偏头痛多由外感邪气(寒邪、风邪等)而引起,其疼痛往往从颞部开始往眼睛方向发散,类似于现代医学中的血管痉挛性头痛。奇经八脉中的阳维脉对于治疗外感疾病有非常好的疗效。外感引起的偏头痛如果选择阳维脉的八脉交会穴进行治疗,便会取得不错的疗效。应该选择按揉位于手少阳三焦经上,经气与阳维脉气相通的外关穴。
  ● 外关穴
  【定位与取穴】当阳池穴与肘尖穴的连线上,腕背横纹上2寸,尺骨与桡骨之间。取此穴位时应让患者采用正坐或仰卧、俯掌的姿势,该穴位于人体的前臂背侧,手脖子横皱纹向上三指宽处,与正面内关相对。


  【治疗】如果病邪处于比较表浅的部位,治疗的部位也比较表浅;如果病症是里证,扎针的时候就扎得比较深。外感引起的偏头疼是表证,病位较浅,因此专家推荐用刮痧的方法在外关穴表浅部位给予轻微表浅的刺激,如果没有专业的刮痧板可以用没有破口的瓷勺代替。操作时取纵向、逆着毛孔的方向刮痧,刮痧板或勺子与皮肤呈45度角,并轻微地刮拭外关穴前后,直至有轻微的红疹出来即可停止(以1小时内红疹会消失的程度为合适的刺激程度,刮拭之后能有轻微的出汗效果最好)。
  【提醒】老年人皮肤比较干燥的,刮痧之前应抹足够的润肤露;同时,各人皮肤厚薄、耐受程度均有差别,刮痧力度以患者能耐受为宜。
  2.内伤引起的偏头痛
  此类偏头痛的疼痛区域通常从耳后往上进行放射,多由肌肉紧张痉挛刺激枕小神经而引发,在中医辨证属内伤头痛,多有时作时止、劳后加重的特点。专家告诉我们,此时应该选择按揉位于足少阳胆经,脉气与带脉相通的足临泣穴。
  ● 足临泣穴
  【定位与取穴】位于足背外侧,第五跖趾关节后方,四五跖骨之间的凹陷处,取穴时,可采用仰卧的姿势。


  【治疗】内伤引起的偏头痛是里证,因此要刺激得深一点,把力量渗透进穴位中。用按摩器或筷子较为圆润的一头用力去点揉足临泣穴,按至局部疼痛后再适当活动颈肩肌,做一做舒展活动。
  【提醒】从耳后往上的头疼并伴有颈肩部的不适如落枕、肩部疼痛等都可以用按揉足临泣穴来缓解。
  上述两种证型的偏头痛症状都出现在侧头部,普通患者多难以分辨清自己所患的头疼属于哪一种,所以专家推荐两个穴位可以搭配使用,表里“通吃”。
  (二)咽干咳嗽
  时至秋季,咽干咳嗽常常给大家带来困扰。中医角度来说,辨证当分虚实,咽干咳嗽可以根据症状的不同分为实证和虚证。用穴如用药,也有实则泻之、虚则补之的用穴原则,对于虚实不同的咽干咳嗽,我们可以选用两个八脉交会穴搭配治疗。   1.实证咳嗽
  如果是秋季外感燥邪、寒邪等邪气而引起的咽干咳嗽多属实证,常伴随咽喉肿痛、咳嗽剧烈、咯黄痰等症状,这时可以选用位于手太阴肺经的穴位进行治疗,手太阴肺经气与任脉脉气相通于列缺穴,使得列缺穴有快速治疗咽喉肿痛等肺系病症的作用。
  ● 列缺穴
  【定位与取穴】人体前臂桡侧缘,桡骨茎突上方,腕横纹上1.5寸,肱桡肌与拇长展肌腱之间;取穴时患者双手张开,虎口相对,手腕伸直,食指点在对侧拇指根部手腕侧面的骨头缝隙处就是列缺穴。


  【治疗】用特殊的针灸工具——锨针扎在列缺穴,然后4个小时以内经常性按揉;如果没有锨针,手指侧立起来用指尖或指甲深掐列缺穴,亦可使用点穴杵或是勺子柄揉按穴位。
  【提示】列缺穴与手拇指立起之后的肌腱凹陷处之间有一个甜美穴,经常刺激甜美穴咽部會分泌甜丝丝的液体,抽烟的话烟的味道会变,所以推揉这个穴位能帮助戒烟。
  2.虚证咳嗽
  虚症咳嗽的出现常无明显外感邪气等诱因,咳声通常轻微,咳嗽也不剧烈,常迁延日久。多为干咳、无痰、夜间加重。严重的患者常出现咽喉干痛、干痒等虚火症状。应该选用位于足少阴肾经上的照海穴,足少阴肾经经气与阳跷脉脉气在此相通。
  ● 照海穴
  【定位与取穴】照海穴位于人体的足内侧,内踝尖下方凹陷处。取穴时患者宜正坐垂足或取仰卧位。


  【治疗】轻轻按揉,不宜太过用力。


  【提示】这个穴位还有治疗虚证失眠的作用。如果老年人常出现入睡难、易早醒或者经常多梦等睡眠问题并伴有口干、眼干等症状时,以中等力度浅刺激照海穴可以改善睡眠。
  秋季的咽干咳嗽常出现虚实夹杂的情况,很多患者也难以严格区分实证咳嗽与虚证咳嗽,此时可以把列缺穴和照海穴搭配在一起揉按刺激,事半功倍。
  (编辑 车 翀)
其他文献
北京中医药大学主任医师、教授,1940年7月起从事中医临床工作,为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首都国医名师”,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统医药项目代表性传承人。擅长治疗咳喘病、肠胃病、肝胆病、肾病、高血压、冠心病、糖尿病、中风后遗症等内科疾病,用药平和精当,疗效卓著。  在北京中医药大学国医堂里有位和蔼可亲的老人,他便是北京中医药大学的终身教授、国内第一批名老中医、国医大师颜正华。  
期刊
黄先生是晚期直肠癌患者,接受过介入治疗、全身化疗、手术治疗,但还是在术后一年在肝脏左叶发现了转移性病变。黄先生无奈到北京大学肿瘤医院求治,经过医院的综合治疗,现在已经达到了临床痊愈的标准。  据沈琳院长介绍,对结直肠癌肝转移的患者,现在综合治疗水平已经明显提高。黄先生这种状况,判断痊愈有几个条件:一是原发病灶没有异常改变;二是胆囊、脾、胰腺、肾脏等腹腔脏器没有异常;三是盆腔以及腹膜后未见肿大淋巴结
期刊
有这样一种疾病,它在中老年人群中十分常见,据统计,在60岁以上的人群患病率可以达到50%,75岁以上的人群患病率可高达80%。这种疾病如果没有得到及时的干预,病程进展到一定的程度,会极大地影响病人的行动能力,带来致残、致死的风险,被医学界称为“不死的癌症”,亦和心血管疾病、癌症一起,并称为人类健康的三大杀手。这是一种怎样的疾病呢?来自卫生部北京骨科医院的薛庆云主任告诉我们,这种疾病就是骨关节炎! 
期刊
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推拿疼痛科主任、推拿按摩研究室主任,主任医师、教授、硕士生导师。擅长疼痛、高血压、膝关节损伤、脊柱骨折、腰椎间盘突出、失眠、强直性脊柱炎、便秘、关节炎、骨质增生、高血脂、腰腿痛、糖尿病、月经失调、颈椎病、消化不良、腹胀、软组织损伤、颈肩腰腿痛的治疗。  门诊时间:周一、周四上午  我们都知道,人体的经脉循行周身,气血在其中运行不息、输布全身,是人体运行气血、联系脏腑和体表及
期刊
人类一直在不断地探索什么样的饮食方式才是最健康、最纯粹,到底怎么样才能“吃出健康”这个话题从来都没有最终的答案。早在2006年,国外就开始流行将“纯净饮食”转化为“纯净能量”的健康饮食概念,体现了现代人越来越重视健康饮食。从最纯净的饮食中获取人体所需能量,以确保自身的健康因素。但是现代大工业的生产,破坏了自然的生长环境,化学栽培而得的食物,远远还不能满足人们对“健康饮食”概念的夙求。  从人类的能
期刊
北京中医药大学教授、主任医师、硕士生导师。擅长治疗男女不孕不育、月经不调、停育、习惯性流产、痛经、盆腔炎、宫颈炎、子宫肌瘤、更年期综合征、乳腺增生、乳腺炎、乳汁不通等妇科病,失眠、心悸、头痛、抑郁症、焦虑症等精神类病,胃炎、胆囊炎、肠炎等消化病,急慢性咳喘、高血压、高血脂、冠心病、糖尿病、腰腿痛等疾病,小儿咳喘、厌食症、多动症、秽语综合征等,痤疮、湿疹、荨麻疹皮肤疾病,肿瘤手术、放疗后、晚期肿瘤以
期刊
“这食物胆固醇含量高,不能多吃!”这是很多老年人都有的一种观念。随着大家健康意识的提升,多年来胆固醇一直被人们认为是个“坏东西”。但是,关于胆固醇是否真的会引起健康风险争议一直存在。近年来发布的《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16)》和《美国居民膳食指南(2015)》中都取消了“每人每天300毫克”这一胆固醇摄入上限,会让很多人大松了一口气,由此也对鸡蛋、海鲜、动物内脏等胆固醇偏高的食物不再忌口。这样做可
期刊
“大概十年之前,我在体检中发现有一个3.08厘米的低回声团,就是一个肿块。去医院做CT检查,当时就说是癌,但不同医生的说法不同,有的也说是脂肪肝的一种特殊表现。我本能地认为那不是癌,后来再检查已经长大为4.5厘米, 第三年检查6厘米多,第四年检查8厘米,第五年检查已经长到了10厘米。看到它飞速疯长,我感到害怕,经几个医院诊断,决定不管肿块是良性还是恶性都把它切除,以防恶变。”这样的疾病自述来自一位
期刊
从汉代的“施粥”到隋朝的“义仓”,从明代的“同善会”到清朝的“安济堂”,中国的慈善事业,有着悠久的历史。改革开放后,更涌现出一批批社会贤达、名流、企业家、离退休干部等默默从事慈善救助活动。  “常怀从善心,乐为施德人。”行善积德、扶贫济困,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慈善并不是多么高深莫测、遥不可及的行为,在新时代、新环境之下,公益慈善也逐渐有了全民参与的趋势,各种筹款App相继上线,相信大家也都随手捐
期刊
每到仲夏,冰激凌、烧烤、奶茶等食物总是为大家所喜爱,但这些食物吃多了,会不会危害我们的健康呢?俗话说病从口入,在饮食这个入口上,多加注意和关心,实在是十分必要的。  曾有这样的案例,某大学毕业班的几位同学在小吃摊大吃了一顿烧烤后均出现了食物中毒。通过他们胃内容物的化验,医生发现他们中毒的原因是由于亚硝酸盐。  提起亚硝酸盐,大家首先想到的可能是它的致癌风险,而硝酸盐导致的食物中毒就鲜有听闻了。其实
期刊